学术投稿

可视喉镜用于颈椎外伤病人手术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易明波;易镁;李卫;杨波

关键词:可视喉镜, 颈椎外伤手术, 气管插管
摘要:目的:比较可视喉镜与普通硬质喉镜用于颈外伤患者的气管插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择期颈椎外伤手术麻醉病人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 ASA分级为Ⅱ级或Ⅲ级,年龄24-58岁,体重45-78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16例:可视喉镜组(K组)和普通硬质喉镜组(P组)。记录两组患者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时间、插管成功例数、环状软骨按压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插管后5min(T2)的MAP、HR。结果与P组比较,K组插管时间缩短、插管成功率升高,环状软骨按压次数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1时P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与P组比较,T1时K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变化的动态观察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治疗后肿瘤病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平均退缩率为(35.89±10.08)%,平均日退缩率为(1.52±0.77)%;治疗后1例部分消退、12例微小消退、9例稳定,消退率为59.09%;5例患者在治疗第2、3周时出现体积增大情况;常规分割加大分割放疗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平均退缩率和平均日退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V-CBCT能够客观评价肿瘤消退情况,放疗过程中患者肿瘤体积消退情况存在较大异质性,治疗后多为部分缓解或稳定。

    作者:吴修洪;谢盛堂;赖小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

    目的:探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32例行改良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找到责任血管,动脉性压迫占96.87%;术后3例疼痛明显减轻,24例术后疼痛逐步缓解,5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4.37%;术后感面部麻木者4例,口周疱疹者6例;短暂性恶心症状10例,其中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伴呕吐或头晕,均经处理后症状基本消失;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各1例;皮下积液l例,经抽吸后加压包扎治愈。结论改良MVD是治疗TN是佳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和减少术后复发及并发症。

    作者:章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卵巢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卵巢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妊娠率高等优点,明显优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吕向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卵巢高反应患者不同降调方案及降调后血LH值对IVF-ET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巢高反应患者不同降调方案及降调后血LH值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2年期间符合入选条件的卵巢高反应患者的620个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助孕周期。按降调方案分常规长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按降调后LH水平分组:组1垂体降调节后卵巢Gn刺激前的血清LH水平≤0.5U;组2LH水平>0.5且≤1U;组3LH水平>1U。比较不同组的年龄、不孕年限、BMI、总Gn使用天数、总Gn用量、获卵数、移胚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双胎率、全胚冷冻率、流产率、出生率及OHSS发生率。结果超长方案组的全胚冷冻率(40.0%Vs 24.0%)、OHSS发生率(8.0%Vs 1.3%)、Gn剂量(2135.5±810.6 Vs 1853.9±563.5)U、获卵数(23.9±6.7 Vs 21.0±5.3)显著高于常规长方案组(P<0.05),总Gn使用天数、移胚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双胎率、流产率、出生率等没有统计学差异。按降调后LH水平分组分析发现,组1的Gn剂量(2236.4±819.8 Vs 1869.2±653.4) U、获卵数(23.8±7.1Vs 22.0±5.9)和OHSS发生率(7.7%Vs 2.8%)均显著高于组3(P<0.05)。组2的Gn剂量(2084.9±768.9 Vs 1869.2±653.4)显著高于组3(P<0.1),组2的OHSS发生率(8.1%Vs 2.8%)显著高于组3(P<0.05),组间两两比较总Gn使用天数、移胚数、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双胎率、全胚冷冻率、流产率、出生率等没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此类卵巢高反应患者临床妊娠率较高(62.8%),双胎率也较高(44%)。结论卵巢高反应患者应优先考虑常规长方案。LH水平≤1U的卵巢高反应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高于LH>1U的患者,对此类患者应酌情考虑适当推迟启动Gn,启动Gn量适中,以使LH略有回升或者减少Gn用量以减少卵巢过度刺激趋势的发生。

    作者:杨慧敏;伍琼芳;朱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或诊断性治疗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结果病灶单发1例,多发12例,共48个病灶,其中幕上42个(基底节区17个),幕下6个;CT平扫:40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8个病灶呈等、低密度,瘤周可见轻、中度水肿密度影;MRI平扫+增强:10例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3例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40个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8个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增强扫描9例病灶出现“缺口征”、7例病灶出现“尖角征”特征性表现,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脑内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缺少特征性,可提示性诊断,确诊主要依靠穿刺活检。

    作者:桂绍高;郭奕芬;严婷;黄婷;李明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小剂量甲状腺素和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参数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禄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脂质沉积性肌病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特点,旨为LSM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LSM确诊的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结果肌电图表现正常占21.4%;神经源性损害占57.1%;源性损害占14.3%;既有神经源性又有为肌源性损害占7.1%;检测72条神经纤维表现为波幅下降占55.6%%,表现为传导速度和或潜伏期延长占27.8%,F波异常7.1%。肌肉病理表现为大量含有筛孔样空泡的肌纤维并脂质沉积。结论 LSM肌电图表现并非如肌炎及其他类型肌病以肌源性损害多见,而多表现为正常或神经源性损害,临床容易误诊,肌肉活检可明确诊断。

    作者:黄刚;胡凡;高幼奇;张昆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2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指导下采取个性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凭借医师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周期以及盆腔炎、宫腔积液和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学检验基础上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郎梅春;王冰;李秋华;黎明;桑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脑出血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脑出血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出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15例。 A组贺斯10ml/kg,B组贺斯15ml/kg,C组贺斯20ml/kg,D组为对照组,采用平衡液15ml/kg输液治疗。测定指标:血球压积、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时)、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记录生命体征、尿量及出血量。结果4组患者输液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球压积均明显增高,通过输液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而以C组治疗效果为显著。6%羟乙基淀粉能降低延长APTT时间,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临床输注中分子羟乙基淀20ml/kg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同时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志东;邓洪量;徐国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床边盲插鼻肠管在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后组颅神经损伤重症患者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及经盲插鼻肠管行幽门后喂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并发后颅神经损伤的患者,比较采取床旁留置鼻胃管(A组:17例)和床旁盲插留置鼻肠管(B组:15例)的返流误吸、院内获得性肺炎(HAP)、腹胀、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床旁盲插鼻肠管18例患者,经床旁X线腹部摄片明确导管位置,15例置管成功,成功率83.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Glasgow评分无差异。与A组比较,B组留置鼻肠管患者返流误吸(6.7%)、院内获得性肺炎(13.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留置鼻胃管患者(分别是29.4%、35.2%)(P<0.05),而两组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床旁留置鼻胃肠管安全有效,能降低反流误吸率和HAP发生。

    作者:江榕;陈霞;江婷;汤睿;刘洪所;熊琴;徐思怡;陈华美;钱克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按照患者实际手术方式将我院妇科收治的96例需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病率、并发症及性生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切除重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实验组患者术后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蔡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光源治疗低体重早产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LED白光与普通蓝光治疗低体重早产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16例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LED白光及普通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ED白光与普通蓝光治疗黄疸疗效无差别,两组间副作用:发热、腹泻、皮疹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D白光与普通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相近,但副作用小于普通蓝光,更适用于低体重早产儿。

    作者:李德元;陈婷婷;陈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236例分析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开展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23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98例,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42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46例,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50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250min,其中肾囊肿去顶术平均35min,单纯肾切除术平均75min,肾癌根治术平均90min,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平均60min;中转开放5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住院日5-12d。结论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瘢痕小、病人乐意接受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兆琼;傅斌;李兵才;张清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跟骨骨折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Ⅲ型17例,Ⅳ型15例)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对缺损部分应用自体髂骨填充。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跟骨骨折的评分标准(AOF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平均30个月(12-46个月)的随访,根据AOFAS评分,优7例,良16例,中7例,差2例,优良率达71.87%;术后发生切口不愈合3例,距下关节炎2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均经过相应处理好转或痊愈。结论对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冯森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尿路结石的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妊娠期尿路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8例妊娠合并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27.5岁,平均孕28周,早期妊娠(<12周)4例,中期妊娠(12-28周)16例,晚期妊娠(>28周)8例;所有患者均有腰腹痛,给予解痉、止痛、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对其中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采用输尿管镜留置Fs进口双J管,3例行输尿管镜下插入钬激光光纤击碎结石,逆行置入F5双J管。结果19例(67.85%)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产后随访复查B超示结石排出。6例(21.43%)行置管术者于产后复查B超,其中1例结石排出;2例结石残留,于产后3-6个月内行微创手术取出结石。3例(10.71%)行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光纤击碎结石术,术后留置双J管2-4周后拔除。28例均顺利度过妊娠期和围产期,分娩出正常胎儿。结论妊娠期尿路结石应保守治疗为主,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用微创手术也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詹超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H型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47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各项指标的不同测定值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及H型高血压组;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MS诊断为标准,检出两组患者中的MS患病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MS患病率的影响及两组患者中各代谢异常与MS患病率的关系。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MS患病率明显高于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各异常代谢组分的患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包括H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MS及MS各异常代谢组分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合并MS患病率增高,应采取积极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张宝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2例重症手足口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见感染菌的种类,并分析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1月儿科PICU收治的符合VAP诊断标准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资料共62例,对痰培养阳性报告的常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共检出15种64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G-)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2)共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17株,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15株,其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药敏结果显示,G-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率高,显著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G+菌对青霉素、头孢唑啉、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明显高于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产ESBL菌对三代头孢完全耐药。结论(1)肺炎克雷伯菌仍是重症手足口病VAP的主要致病菌;(2)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逐年增加,值得警惕;(3)VAP耐药形势不容乐观,碳青霉素烯类、头霉素类、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可作为重症手足口病VAP的经验用药。

    作者:黄先红;胡冰;王贵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宫旁插植放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宫旁插植放疗技术应用对IIb、III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近期、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60例IIb、IIIb期宫颈癌患者,其中IIb期41例、IIIb期19例,随机分成宫旁插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宫旁插植组行盆腔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放疗联合宫旁插植放疗。对照组行盆腔外照射和单纯腔内后装放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局控率、1年、3年、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都按计划完成了治疗,宫旁插植组和对照组的局控率分别为96.7%、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5年的生存率宫旁插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旁插植组和对照组1、3、5年的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旁插植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局控率和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张群贵;丁金泉;余瑛;黄春兰;李为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0例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4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29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临床效果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艰难梭状杆菌重组肠毒素A和B与对应天然肠毒素蛋白的功能活性比较

    目的:肠毒素A(TcdA)和肠毒素B(TcdB)是艰难芽孢梭状杆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我们对已经获得的纯化的重组蛋白TcdA和TcdB与对应的天然肠毒素蛋白的活性和功能进行了比较。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重组肠毒素和对应的天然肠毒素对肠上皮细胞的细胞病变作用、蛋白印迹实验观察对Rac1蛋白的糖基化作用,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肠毒素对肠上皮细胞骨架的破坏作用。结果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肠毒素TcdA和rTcdB其分子量与天然的TcdA和TcdB蛋白大小接近,生物活性与天然的TcdB蛋白相似,TcdA和极微量TcdB具有使肠上皮细胞病变、Rac1蛋白的糖基、细胞骨架塌陷。结论艰难梭状芽孢杆菌肠毒素A和B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对应天然肠毒素相似的生物学功能活性。

    作者:李炜;杨桂林;李美忠;曾积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