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爱霞
目的 探讨直肠内超声各期直肠癌声像图特点及在直肠癌术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直肠内超声检查87 例直肠癌.检查中主要观察直肠癌肿块的形态、大小、回声、方位、血流情况,浸润直肠周径、深度及邻近组织和脏器有无受累,所有病例均行电子肠镜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直肠癌呈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无包膜,可伴有微钙化,肿块内部动脉血流丰富.肿块突破黏膜及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与手术病理符合率69.57%(16/23),侵犯肌层未突破肠壁与手术病理符合率88.19%,突破肠壁后向肠外浸润与手术病理符合率68.97%(20/29),部分病例合并肠周围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符合率16.43%(13/28).结论 直肠内超声可显示直肠壁结构层次,对直肠癌浸润深度检测及术前直肠癌分期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赖全图;江涛;陈晓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几种特殊类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 例经手术证实的几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与病理切片资料.结果 13 例中,多中心性乳腺癌3 例,炎性乳腺癌2 例,男性乳腺癌2 例,隐匿性乳腺癌2例,乳头Paget's 病2 例,双侧乳腺恶性肿瘤1 例,原位癌1 例.结论 乳腺癌的超声与病理对照的研究,可减少特殊类型乳腺癌的误诊.
作者:彭育玲;丁辉萍;谢志群;周胜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甲硝唑控释药膜在治疗牙周病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近1 年收治的84 例成人牙周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 例,对照组43 例.治疗组采用甲硝唑控释药膜,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硝唑片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等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各临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硝唑控释药膜在治疗牙周病有效率高,具有用药次数少,副作用发生率低,药效高等特点.
作者:钟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研究表明, 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达4.9%[1], 而其中约40%-50%的糖尿病患者又合并高血压[2].Framingham 研究显示[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的死亡风险和9%的心血管事件归因于糖尿病, 而44%的死亡风险和41%的心血管事件归因于高血压.
作者:俞菊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VP 方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VP 方案治疗20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 例显效(35%),6 例良效(30%),2 例进步(10%),5 例无效(25%).总有效率为75%.结论 VP 方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疗效.
作者:白爱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7 例患者中,0 型19 例,I 型13 例,II 型5 例.术后随访2-24 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4.6%(35/37),0 型、I 型术后满意率达100%(32/32),II 型术后满意率60%(3/5).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4 例要求生育者中2 例妊娠,全部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好,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安全性及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黄晶;徐娟;李雪年;张吉;余英;申昌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并发脑疝的发病机理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2 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并发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4 例,植物状态1 例,重残1 例,中残6 例,恢复良好10 例.结论 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去大骨瓣减压术可以充分解除外侧裂血管受压,同时术中对侧裂内血管的保护及减少剥离颞肌和咬除蝶骨嵴后渗血是手术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肺叶切除术中传统切口、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疗效.方法 对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及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 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 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3d 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 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切口组(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中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比传统手术方式更优.
作者:罗志方;江美兰;朱慎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为探讨健康教育及生活干预对体检中脂肪肝患者的效果, 笔者对2011 年1 月-12 月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科体检的2081 例职工,进行脂肪肝疾病知识教育,指导饮食结构、运动及科学生活方式,1 年后再复查结果并比较疗效.现汇报如下.
作者:缪健;邓科穗;袁小兰;彭立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5 例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并经手术病理及保守治疗确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6%.结论 超声能够早期准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作者:钟薇超;张贺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越来越多,虽然先天性心脏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监护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疾病本身复杂,不可避免的会有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机率.新生儿、小婴儿ARF 常见的病因是肾前性因素,导致ARF 的主要机制是肾灌注量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低血压和低心排.体外循环术后出现ARF 的死亡率高,近年我院通过及早实施PD 替代治疗, 以降低死亡率,报告如下.
作者:胡梅英;石元娟;胡淑霞;陈霞;邹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斧头状皮瓣修复术在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皮肤癌切除术的应用体会.方法 我院头颈科在2012 年1 月-2012 年12 月期间收治颌面部各类皮肤缺损患者20 例,缺损的面积为2.3cm×2.8cm-6.3cm×6cm,创面的修复均采用斧头状皮瓣.结果 所有斧头状皮瓣都存活良好,损伤面Ⅰ期愈合,经过2-6 个月的随访和问卷调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线不明显,外形较为良好,患者比较满意.结论 斧头状皮瓣转移修复术是一种简洁、有效的皮肤缺损修复手术,适用于颌面部各类皮肤缺损.
作者:罗克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和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 年3 月至2012 年7 月收治的70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抗旋转髓内钉(n=36)或动力髋螺钉(n=34)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抗旋转髓内钉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优良率均显著地优于动力髋螺钉.结论 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可以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先方法.
作者:罗小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年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2010 年以前有随访的PLC 患者120 例,并按年龄随机分为青年肝癌组(年龄<40 岁)32 例,非青年肝癌组(年龄≥40 岁)88 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肝脏功能、肝癌大体类型、病理类型、HBV-DNA 水平、AFP 水平、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存期.结果 青年组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比例较非青年组高(P<0.05);巨块型肝癌或弥漫性肝癌较非青年组青年组多(P<0.01);肝癌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较非青年组高(P<0.01);肝脏功能较老年组好(P<0.01); HBV-DNA 水平较非青年组高(P<0.01); AFP 水平较非青年组高(P<0.01);手术切除率较非青年组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非青年组低(P<0.05);术后生存期较非青年组短(P<0.05);胆管细胞癌比例较非青年组低(P<0.05).结论 (1)青年人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手术后生存率低.(2)PLC 病情与HBV-DNA 水平密切相关.(3)PLC 患者AFP 水平明显较高.(4)PLC 中胆管细胞癌的发生率低.
作者:王小华;罗璟;徐道峰;何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卵巢泡膜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2-2012 年诊治的43 例卵巢良、恶性卵巢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 43 例中,恶性卵巢泡膜细胞瘤3 例,良性卵巢泡膜细胞瘤40 例.主诉盆腔包块者26 例(60.5%),12 例合并腹水,其中1 例同时伴有胸水,24 例合并雌激素刺激相关疾病.9 例行CA125 检查,6 例增高.40 例良性卵巢泡膜细胞瘤患者经单纯手术治疗后均无瘤生存至今.3 例恶性卵巢泡膜细胞瘤中,1 例因放弃治疗在1年内死亡;另2 例经积极手术后行放疗或化疗均存活至今,其中1 例无癌生存3 年以上,1 例无癌生存2 年.结论 对盆腔包块伴雌激素刺激相关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卵巢泡膜肿瘤的可能.良性卵巢泡膜细胞瘤预后良好,恶性卵巢泡膜细胞瘤预后差,术后补充放疗或化疗,可明显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杨海媛;郭桃英;吴谋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儿童弱视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60 弱视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遮盖法、仪器训练法、特殊治疗法治疗,比较3 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 轻度弱视治愈91 眼(80.99%),中度弱视治愈211 眼(75.09%),重度弱视治愈22 眼(36.07%);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277 眼(81.30%),斜视性弱视治愈24 眼(42.11%),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19 眼(50.00%),形觉剥夺性弱视治愈0 眼;中心注视治愈261 眼(80.06%),旁中心注视治愈27 眼(21.77%).弱视年龄与疗效:3-6 岁治愈319 眼(76.95%);7-12 岁治愈234 眼(69.03%).结论 弱视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胡洋;李红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16 层螺旋CTPA 及重建技术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 例肺栓塞患者进行16 层螺旋CTPA 及图像后处理分析的资料.结果 24 例肺栓塞病人发现372 支不同节段肺动脉栓子,有4 种形态,在重建技术中,显示效果依次为薄层、MPR、MIP、VR,VR 在亚段上意义不大.结论 多层螺旋CT 可以准确显示肺栓塞栓子的部位、形态及其间接征象;薄层及MPR 为可靠的图像后处理方法.
作者:万林;肖云龙;胡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96 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到48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表定位穿刺,实验组进行超声诊断定位穿刺,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7.9%,穿刺时间为(3.2±1.4 )min,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降低风险,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陈钦盛;叶文贤;萧植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Q 值引导个性化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 年1 月-2013 年1 月等效球镜低于-6.00D 的34例64 眼进行非球面切削(A 组)或标准化(B 组)LASIK 术后进行随访,对比A、B 组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 术后1 个月、3 个月裸眼视力、对比敏感度变化.对比敏感度采用CSV1000 分析仪测量.结果 A、B 组1 个月、3 个月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t=0.62,P>0.05);LASIK 术后1 个月3C/D、6C/D 频率段A、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1;t=-1.55、P=0.12),12C/D、18C/D 频率段A 组比B 组优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3;t=-2.05、P=0.04);3 个月各空间频率(3C/D、6C/D、12C/D、18C/D),A、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1.78、-0.99、-0.97,P=0.06、0.07、0.32、0.33).结论 Q 值调整非球面切削能改善中低度近视早期对比敏感度.
作者:钟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 族链球菌带菌状态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在我院产检及分娩的孕妇445 例妊娠晚期孕妇,取其阴道下1/3 分泌物及肛周分泌物,应用细菌培养及实时PCR 进行B 族链球菌检测,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445 例妊娠晚期孕妇B 族链球菌细菌培养阳性17 例,实时PCR 阳性39 例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B 族链球菌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早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时PCR 检测B 族链球菌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妊娠晚期孕妇常规检测B 族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永建;陈波;张勇;刘剑荣;钟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