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祝丽华;熊宁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50例,肠内营养(EN)组25例,PN组给予静脉营养,EN组在给予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术后24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经鼻饲管输注肠内营养乳剂 (瑞素),量由500ml/d至1 000ml/d,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7d抽取外周血,测定免疫指标.结果 术后EN组术后第7d CD3+、CD4+、CD4+/CD8+、lgA、lgG较术前1d明显增多(P<0.05);PN组术后7d与EN组术后7d相比,TNF-α、IL-6值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EN组与PN组相比,HSP-70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
作者:王志坚;易显祖;石鹏;杨晶;石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股疝与腹股沟疝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股疝与20例腹股沟疝的CT平扫及多平面重组图像.结果 15例股疝中所有病例疝颈均位于腹股沟韧带后,患侧影像股三角填塞;13例伴股静脉受压;14例疝囊局限于耻骨结节外侧.20例腹股沟疝中所有病例疝颈位于腹股沟韧带前,患侧影像股三角未填塞;2例伴股静脉受压;18例疝囊伸展至耻骨结节内侧.股疝与腹股沟疝的CT征像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CT有利于鉴别股疝与腹股沟疝.
作者:简昊;肖云龙;李志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患者的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中枢神经系统结核CT表现,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结果 颅脑CT主要表现为脑膜病变、脑室扩张、脑水肿、脑梗塞、脑结核瘤或者脑脓肿.结论 CT扫描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型、病期、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以及疗效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熊景良;王巍颋;许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期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术)在完全性大血管错位(D-TGA)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4月至2009年3月应用一期Switch术治疗完全性大血管错位10例.其中室间隔完整型大血管错位(D-TGA/IVS)5例,大血管错位伴室间隔缺损(D-TGA/VSD)5例;手术平均年龄(39±21.8)d,体重(3.65±1.24)kg.结果 手术死亡2例,其余随访3个月-4年,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功能状况良好,肺动脉轻度残余梗阻1例.结论 一期Switch术在完全性大血管错位中的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及早手术和冠状动脉移植的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勇;明腾;陈霞;涂洪强;胡华琨;王小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尘肺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26例确诊尘肺的CT表现特征,观察尘肺结节的大小、分布特点及并发症的显示情况.结果 本组126例中,对尘肺小结节的早期融合改变敏感,轴位扫描结合冠状/矢状图像重建后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尘肺的细小病灶的检出率,且多层螺旋CT的薄层扫描可重建大密度投影,有利于将圆形小阴影与血管影区别,提高尘肺的早期鉴别诊断水平.结论 鉴于CT及HRCT在尘肺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以及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价值,且对于判断尘肺的病变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使得尘肺的诊断更加准确.
作者:钟万;黄贤平;梅菊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及根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36例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及根部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0±8 min(30-7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2-7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可合理应用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及根部,该术式安全、有效,而且可以节省费用.
作者:肖冬生;李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药物过敏试验皮试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安全使用抗生素药物前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疼痛是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一种极不愉快的感受与情绪体验.随着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地预防、控制疼痛已成为护理领域的新课题,然而传统的皮试法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患儿不易接受.
作者:徐艳梅;肖爱萍;何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 取旋髂深动脉为血管蒂的髂骨皮瓣植骨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诊18个月.7例均获临床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根据Paley等骨与功能分级方法评价功能本组病例优6例,良1例,中0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 此术式效果良好,治疗周期短,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韩东;柳琦;李红;方冰;庄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左卡尼汀(L-carnitine)又名左旋肉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是人体内长链脂肪酸代谢产生能量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左卡尼汀是卡尼汀的转位酶、脂酰卡尼汀转移酶I和II的辅助因子,这些酶的作用为促进长链脂肪酸转变成脂酰卡尼汀并能移入线粒体.
作者:赵益霞;苑树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患儿4例病历资料和手术方式.结果 两例痊愈出院,术后随诊1年,生长发育良好.两例术后出现胃漏,放弃治疗.结论 新生儿上消化道穿孔,如果未明确诊断,应考虑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可能.充分裁剪与细致修补,解除胃排空障碍,是手术成功关键.
作者:张宜兵;张晓林;罗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尘肺合并肺结核全部为男性,尘肺定期越高,合并肺结核的比例越大.18例出现空洞,43例出现絮状阴影,9例尘肺团块周边气肿带内见絮状影,3例患者出现双侧团状影极不对称.2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空洞是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较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尘肺结节边缘模糊、气肿带内阴影及双侧尘肺团块的极不对称也是并发肺结核的重要征像,动态观察是诊断此病的佳方法.
作者:荣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例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对该病的诊治体会.结果 2例患儿均因急性肠梗阻就诊,1例并发早期感染性休克,1例并发消化道穿孔,均在术前快速纠正全身情况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为肠系膜裂孔疝,都伴发肠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加肠系膜缺损修补.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漏,行2次手术修补,术后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早期诊断困难,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对于不能排除本病的急性肠梗阻应及早手术探查并选择合适的术式是救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左伟;刘翔;赵萍;高威;陈晓莉;沈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阑尾炎的早期诊断特点,总结新生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急性阑尾炎误诊患儿3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证实均为阑尾炎,行阑尾切除+盆腔引流术.痊愈出院.病理报告均符合新生儿阑尾炎.结论 新生儿阑尾炎发病率极低,无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误诊率高,术前诊断困难,疑及本病时应及早手术探查.
作者:高威;刘翔;左伟;张燕敏;赵萍;陈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ser-assisted hatching,LAH)对反复种植失败及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s,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LAH组1与对照组1,FET患者200例,随机分为LAH组2与对照组2,LAH组1与LAH组2患者移植前进行LAH.结果 LAH组1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高于对照组1,(分别是44% vs 28%,P>0.05,25% vs 11.33%,P=0.003),两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及双胎率均无明显差异.LAH组2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与对照组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分别是37% vs 38%,P=0.884;19.17% vs 16.50%,P=0.50).LAH组2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及双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2,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H可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对年轻的FET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不宜对所有FET患者常规进行LAH治疗.
作者:聂玲;伍琼芳;曾韩;黄志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射频治疗的37例肝癌患者的资料,应用四川绵阳立德LDRF-120S多极射频消融仪,大功率为90W,电极张开成伞形,为旋转式集束多弹头电极,治疗功率及电极张开大小由计算机实时监控,肿瘤消融完全后,阻抗达到大,功率降低为零,治疗自动停止.对直径超过5cm的肝癌患者首先采用经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直径小于5cm肝癌,直接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皆随访3年,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彩超、增强CT或MRI及AFP随访.结果 ⑴彩超、增强CT或MRI复查,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7%、56.8%和51%.⑵甲胎蛋白(AFP):13例治疗前后均不升高,24例治疗前AFP在(641±61.24μg/L)术后1个月下降(136.41±52.23μg/L),其中16例降至正常范围.⑶并发症:术后3d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4-39℃.恶心呕吐1例,腹痛,右肩背痛3例.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治疗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冯莉莉;曾俊;赖全图;贾克东;刘辉;王卫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人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X线和CT表现.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艾滋病病人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菌肺炎胸部X片及CT片8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8例患者胸部X线和CT片均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两肺磨玻璃样改变5例;两肺间质性改变2例;两肺多发实变影1例.结论 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其胸部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吴国云;侯刚;田克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黏液性脂肪肉瘤是脂肪肉瘤的常见类型,多发生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内和腹膜后,在所有脂肪肉瘤中发生率约20%-50%,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0%,发病高峰为40-60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软组织肿块,我们遇见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国民;查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体骨回植单枚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006年7月-2010年9月,我院应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术中采用切下椎板棘突关节突回植、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加椎弓根内固定39例.结果 随访10-38个月、平均16个月,6个月有明显骨性愈合,12个月后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无明显改变,未见复位丢失.按侯树勋等疗放评价标准:优29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2.3%.结论 采用自体椎板、棘突及关节突作为骨源联合单枚cage植入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结果,并减少了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易建云;谢立俊;赵隆队;胡生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低场MRI中,手推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磁共振手推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60例患者中满意49例(占81.7%),一般9例(占15.0%),差2例(占3.3%).结论 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手推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中,大部分能达到满意的增强效果.
作者:温小良;何玉麟;曾婧贤;陈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TAM35例,LM28例,TVM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LM手术时间长,为90.12±36.25min、TAM手术时间短,为71.28±23.86min、TVM手术时间为80.37±35.16min,3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AM和LM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多于TVM(P<0.01).术后复发率3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VM复发率低,其次为TAM,LM复发率高.结论 TVM与LM都具有创伤小、回复快、腹部无缺口等优点,同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复发率低.
作者:李惠萍;宋兵高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