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隐裂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谢晨;姜淑群;刘玮珏;黄威

关键词:隐裂, 根管治疗, 冠修复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46颗牙隐裂作综合性治疗,包括调牙合、直接填充、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等,随访1-2年,观察患者的自我感觉和体征.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2年,平均(15.72±3.67)个月.46颗患牙经综合治疗后失败4颗(8.69%,4/46),其中3例未遵医嘱按时复诊,冠脱落后出现明显症状而就诊,见牙根完全纵裂而不得不拔除;1例失败者为裂纹至髓底且就诊较晚者形成了根分叉病变难以愈合,成功和有效率91.30%(42/46).结论 牙隐裂临床发生率较高,必须早期诊断,针对牙隐裂所采用的调牙合、带环黏固后根管治疗加全冠的方法修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创伤显微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创伤显微外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间我院手足创伤显微外科发生医感染的269例患者的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我院手足创伤显微外科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69株,其中青霉素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部分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绝大多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仍然敏感.结论 我院创伤后发生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比较明显,一部分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但对舒普深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相对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尚十分敏感(达100%),包括MRSA,但对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则高达85%-100%.

    作者:王永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4例副肝管损伤的处理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副肝管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LC的14例副肝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副肝管损伤中,9 例术中及时发现并夹闭副肝管断端,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中6例术后5d引流管内无胆汁引出拔管,2例1周后拔管,1例经引流3个月后无胆汁引出而拔管治愈;2例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而行剖腹探查发现副肝管损伤,经结扎副肝管断端后治愈;3例因术中出血较多而放置腹腔引流管发现胆汁引出,经引流治愈.结论 术中注意操作方法,副肝管的损伤可以及时发现或可避免,对副肝管损伤直接夹闭并置引流管引流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作者:陈修煌;高家宝;熊乐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研究进展

    谷氨酸(Glu)是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可分为代谢型和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受体由包括AMPA受体(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KA受体(海人藻酸受体)和NMDA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其中,NMDA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仅对神经元信号的传递和基因表达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和脑细胞的生长发育.NMDA受体由NR1、NR2A-D及NR3A-B7种亚单位组成,小鼠和人的NR2B同源基因已获克隆,其氨基酸序列与大鼠的相应基因高度同源.

    作者:孙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中创面应用纤维蛋白胶预防皮下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胶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7年3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以40例在切除乳腺癌标本后,手术创面尤其是腋静脉周围喷洒纤维蛋白胶者为实验组;以手术创面不使用纤维蛋白胶的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术后第1d负压吸引的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情况,以判断纤维蛋白胶对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1d负压吸引的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创面喷洒纤维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引流量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作者:陆玉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骨窗并尿激酶负压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目的 评价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2例符合条件的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随机分成微创手术组(微创组)与内科保守组(保守组),观察小骨窗并尿激酶负压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并加以总结.结果 微创组治疗2-3d后患者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引流3-4d,血肿基本清除,无继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正确把握硬膜外血肿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小骨窗并尿激酶负压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简便、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熊飞龙;谢爱国;沈斌;李敏;李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影响CR摄影质量常见问题的探讨

    目的 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R)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提高CR的图像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9月产生的有问题CR图像(含照片) 351幅.结果 351幅有问题图像中,属于人为与外在因素造成的现象有180幅(51.28%);摄影条件选择不当致图像不佳66幅(18.80%);与成像板(IP)相关因素致图像伪影64幅(18.24%);IP在读取或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伪影15幅(4.27%);打印机故障所致14幅(3.99%);后处理不当致图像假象或质量不佳12幅(3.42%).结论 规范操作规程,注意对CR系统,IP以及打印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保证CR图像质量和提高诊断水平的重要环节.

    作者:晏飞虎;李敏;傅强云;袁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230例不同束支传导阻滞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通过回顾性地对2006年1月-2011年11月所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加以分类和对比分析.结果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108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459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599例,其中 CRBBB合并LAFB 88例,﹥60岁明显偏多;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CRBBB)常见于年轻人;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UIB)、左后分支传导阻滞(LPFB)少见.CLBBB、UIB、LPFB大都有器质性心脏病,以高血压、冠心病多见; CRBBB、LAFB、CRBBB合并LAFB部分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常见;ICRBBB器质性心脏病较少,部分合并先心病、心肌炎.结论 CLBBB、UIB、LPFB发病率低,但发病年龄高,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LAFB与 CRBBB多见,多数﹥60岁,器质性心脏病相对少于CLBBB;CRBBB容易合并LAFB ;ICRBBB年轻人多见,器质性心脏病少见.所有患者男性均多于女性.

    作者:武清香;彭冬迪;孙志刚;石泉;熊春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TGF-β1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关系

    目的 研究TGF-β1及MMP-2在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探讨TGF-β1与成釉细胞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COT)中TGF-β1蛋白及MPP-2蛋白的表达,结果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GF-β1蛋白在KCOT、AB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中复发组高于原发组(P<0.01),但TGF-β1在AB各病理类型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间比较(P>0.05).MMP-2在AB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MMP-2的表达在复发AB中高于原发AB(P< 0.05),各病理类型(如:一般型与单囊型、滤泡型与丛状型)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TGF-β1蛋白及MMP-2蛋白在AB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P<0.05).结论 TGF-β1及MMP-2与AB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是AB发生浸润、复发的重要机制.

    作者:黄晓斌;徐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酸清除率在严重感染治疗中对预后评价探讨

    目的 探讨血乳酸清除率在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2例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检测血乳酸,早期目标性指向治疗(EGDT)后6h再次检测其血乳酸,计算出乳酸清除率,并根据病程转归与乳酸清除率的差异,分析评价预后.结果 6乳酸清楚率>10%组的病死率明显小于乳酸清楚率<10%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重症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中预后评价的指标.

    作者:徐文达;喻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Vitapex糊剂对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Vitapex糊剂对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4位患者的93个年轻恒牙采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并对其疗效进行长期追踪观察.结果 88个患牙经根尖诱导治疗有效,有效率高达94.62 %.结论 病变的年轻恒牙使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具有较好效果,能使更多的年轻恒牙得以保留,并使牙根长度得到一定生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爱国;林翠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隐裂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46颗牙隐裂作综合性治疗,包括调牙合、直接填充、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等,随访1-2年,观察患者的自我感觉和体征.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2年,平均(15.72±3.67)个月.46颗患牙经综合治疗后失败4颗(8.69%,4/46),其中3例未遵医嘱按时复诊,冠脱落后出现明显症状而就诊,见牙根完全纵裂而不得不拔除;1例失败者为裂纹至髓底且就诊较晚者形成了根分叉病变难以愈合,成功和有效率91.30%(42/46).结论 牙隐裂临床发生率较高,必须早期诊断,针对牙隐裂所采用的调牙合、带环黏固后根管治疗加全冠的方法修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晨;姜淑群;刘玮珏;黄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锁骨骨折手术60例,ASA分级I-II,随机分为两组.P组于手术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C组)于手术前20min静注生理盐水5ml.比较术后4、8、12、24h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SA)以及患者的总体舒适度,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和追加镇痛的需求人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局麻药种类、浓度、剂量相同,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4、8、12、24hVSA评分均低于C组(P<0.05);A组患者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越长,哌啶镇痛的人次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40mg超前镇痛能有效的减轻锁骨骨折术后的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付江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左侧慢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 探讨左侧慢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对3例左侧慢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结果 3例患者的室上速均为窄QRS波群,RP间期>PR间期.电生理特点为:心动过速的短RP间期>140ms; 旁道的逆传具有递减性传导的性质.结论 RFCA治疗慢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有与快纤维房室旁道不同的电生理特点,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卫;颜友良;李顺辉;江小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c) 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69例糖尿病患者血清 Cys C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并与健康对照30例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肾功能衰竭组及尿毒症组,血清Cys-C值分别为(1.20±0.38)mg/L、(1.40±0.28)mg/L、(2.03±0.44)mg/L、(2.11±0.36)mg/L、(3.39±1.19)mg/L、(4.06±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s C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作者:陈爱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超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5例流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根据超声表现分为三型:宫内及宫颈管内团块型、宫内团块并积液型、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型.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不全流产具有检查方便快捷及诊断符合率高的特点,尤其是对仅表现为阴道出血,二维超声无明显表现的患者,CDFI可判定有无微小胎物残留,因此彩色多谱勒超声可作为不全流产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李桂清;彭红玲;王琼;易靖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65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致病因素与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将来我院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症与对因治疗相结合,对照组仅行对症治疗,分别观察0.5年、1年、3年后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在0.5年、1年、3年的疗效分别83.65%、73.08%、69.23%,明显优于对照组40.38%、37.50%、34.6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因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方庆;梅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数字减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异常介入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异常介入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Allura Xper FD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系统对33例怀疑血管病变患者常规2D脑血管造影和3D脑血管造影重建,对比两者提供的影像信息资料.结果 与二维血管造影图像相比,三维重建图像具有巨大的优势,为临床诊治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影像信息.结论 数字减影三维重建在脑血管异常介入诊治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袁武;张德龙;熊萍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2月至2011年5月从我院各科室病房转到ICU治疗的22例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组共22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两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D-乳酸的浓度、内毒素.结果 MODS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增高,其中死亡组患者APACHEII评分和上述指标比存活组增高更显著,并且MODS患者在CBP治疗前后的APACHEII评分与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 肠道屏障功能损害程度与MODS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和预后差有密切关系;在MODS发生早期甚至MODS发生之前行CBP干预可能带来更多益处.

    作者:汪卫东;徐方林;李峰;邹颋;杨洪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自动曝光控制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降低辐射剂量胸部CT图像的质量.方法 选取160例行胸部CT检查的受检者,分成4组,每组40例,采用64层螺旋CT自动曝光控制技术,于吸气末屏气以不同的NI值,NI=11、21、24、27进行扫描,其它扫描参数一致,记录每次扫描的平均管电流、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值(DLP)、有效剂量(ED),以5分制对图像诊断的可接受率及主观噪声进行评价.结果 NI=11、21、24、27的平均CTDIvol分别为7.88、2.13、1.63、1.24,平均ED为8.28、2.24、1.71、1.30.与NI=11相比较,NI为21、24、27时辐射剂量分别下降73%、79%、84%.NI=11、21、24、27的平均图像诊断可接受率分别为4.95、4.33、3.71、3.22.结论 胸部低剂量CT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大辐下降的同时图像质量也有所下降,但也能达到诊断的要求,检查时可根据受检者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NI值.

    作者:晏飞虎;刘长兰;付启义;包江萍;李敏;罗文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危重患者动脉血乳酸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及血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0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危重患者83例,以住院28 d是否存活为预后判定标准,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测定入院即刻(0h),入院6h、12h、24h、72h动脉血乳酸浓度,计算入院后各个时间点的乳酸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的28d病死率.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各个时间点的血乳酸浓度及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h乳酸清除率组与其余各组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危重患者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具有重要意义,动脉血乳酸水平增高且无明显下降趋势者预后不佳,6h乳酸清除率具有良好的评估预后的作用.

    作者:杨洪光;徐方林;李峰;邹颋;汪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