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术中创面应用纤维蛋白胶预防皮下积液的临床观察

陆玉林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 乳腺肿瘤, 外科学, 皮下积液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胶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7年3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以40例在切除乳腺癌标本后,手术创面尤其是腋静脉周围喷洒纤维蛋白胶者为实验组;以手术创面不使用纤维蛋白胶的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术后第1d负压吸引的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情况,以判断纤维蛋白胶对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1d负压吸引的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创面喷洒纤维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引流量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230例不同束支传导阻滞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通过回顾性地对2006年1月-2011年11月所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加以分类和对比分析.结果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108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459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599例,其中 CRBBB合并LAFB 88例,﹥60岁明显偏多;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CRBBB)常见于年轻人;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UIB)、左后分支传导阻滞(LPFB)少见.CLBBB、UIB、LPFB大都有器质性心脏病,以高血压、冠心病多见; CRBBB、LAFB、CRBBB合并LAFB部分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常见;ICRBBB器质性心脏病较少,部分合并先心病、心肌炎.结论 CLBBB、UIB、LPFB发病率低,但发病年龄高,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LAFB与 CRBBB多见,多数﹥60岁,器质性心脏病相对少于CLBBB;CRBBB容易合并LAFB ;ICRBBB年轻人多见,器质性心脏病少见.所有患者男性均多于女性.

    作者:武清香;彭冬迪;孙志刚;石泉;熊春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超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5例流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根据超声表现分为三型:宫内及宫颈管内团块型、宫内团块并积液型、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型.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不全流产具有检查方便快捷及诊断符合率高的特点,尤其是对仅表现为阴道出血,二维超声无明显表现的患者,CDFI可判定有无微小胎物残留,因此彩色多谱勒超声可作为不全流产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李桂清;彭红玲;王琼;易靖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水肿早期机械通气治疗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水肿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水肿在早期进行机械通气3h后患者心率、呼吸、血气分析、肺部啰音的变化.结果 20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心率(HR)、呼吸(RR)、肺部啰音、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在机械通气治疗3h后较治疗前指标明显改善(P<0.01),2例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结论 早期使用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肺水肿,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黎荣虎;刘亚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诊断细微骨折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MDCT)重建技术在细微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2例普通X线平片未显示而临床怀疑骨折的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在CT工作站上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102例经过CT重建后,46例发现细微骨折,其中肋骨骨折19例,胫骨平台骨折11例,寰枢椎骨折2例,鼻骨骨折5例,髋臼骨折1例,肱骨滑车骨折2例,尾骨骨折4例,腕骨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对细微骨折诊断较X线更准确.

    作者:曾鸣;李宣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隐裂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46颗牙隐裂作综合性治疗,包括调牙合、直接填充、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等,随访1-2年,观察患者的自我感觉和体征.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2年,平均(15.72±3.67)个月.46颗患牙经综合治疗后失败4颗(8.69%,4/46),其中3例未遵医嘱按时复诊,冠脱落后出现明显症状而就诊,见牙根完全纵裂而不得不拔除;1例失败者为裂纹至髓底且就诊较晚者形成了根分叉病变难以愈合,成功和有效率91.30%(42/46).结论 牙隐裂临床发生率较高,必须早期诊断,针对牙隐裂所采用的调牙合、带环黏固后根管治疗加全冠的方法修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晨;姜淑群;刘玮珏;黄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煤矿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一体化救治模式对煤矿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提升矿山创伤救治水平.方法 将2001年5月-2010年8月7个国有煤矿创伤患者2318例,分为两组,2001年5月-2005年12月为A组(n=1209),2006年5月-2010年8月为B组(n=1109).A组为常规模式救治组,B组为一体化模式救治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 A组致残率46.07%,明显高于B组致残率3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降低了创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赵金凤;龙绍华;邹子俊;巫彩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膝关节注水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给膝关节腔注入适量的水,提高超声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率.方法 选择临床经MRI诊断并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行超声检查,根据病人的情况向关节腔注入20-50ml不等的0.9%生理盐水,与此前后行超声检查.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内侧半月板准确性68.42 %,外侧半月板准确性86.48 %,注水后超声检查内侧半月板准确性84.21 %,外侧半月板准确性97.29 %.结论 改变超声条件,提高了彩色多普勒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率.

    作者:郭艳;杨志杰;王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对2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在采用常规药物同时予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SIMV容量控制+压力支持,潮气量6-8ml/kg,起始PEEP为(10±2)cmH2O,根据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通气时间为(7±3d),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机械通气前后患儿体温、呼吸、心率及血压均有明显改善,与机械通气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经常规治疗后如症状不能改善,须尽早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同时需要较高PEEP维持.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特殊并发症44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我院44例有特殊并发症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治,总结其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 44例有特殊并发症的均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2例,治愈42例,早期正确诊断和积极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结论 早期识别有机磷农药中毒特殊并发症并给予积极治疗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福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锁骨骨折手术60例,ASA分级I-II,随机分为两组.P组于手术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C组)于手术前20min静注生理盐水5ml.比较术后4、8、12、24h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SA)以及患者的总体舒适度,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和追加镇痛的需求人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局麻药种类、浓度、剂量相同,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4、8、12、24hVSA评分均低于C组(P<0.05);A组患者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越长,哌啶镇痛的人次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40mg超前镇痛能有效的减轻锁骨骨折术后的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付江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清、尿Cystatin 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A组),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组(B组),糖尿病大量蛋白尿组(C组)的血清、尿Cystatin C,尿α1 微球蛋白(α1-MG),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比较各项指标.结果 血Cystatin C值C组明显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Cystatin C在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UN、SCR在A、B组中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尿Cystatin C 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患者尿的Cystatin C和α1 微球蛋白的水平呈正相关(γ=0.81,P<0.01).结论 血清、尿Cystatin C分别是判断早期DN患者肾小球功能和肾小管受损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红;钟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B超导向经皮穿刺肾囊肿硬化术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吸及注入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肾囊肿,对37例肾囊肿患者37枚囊肿行穿刺抽吸注入聚桂醇硬化治疗,B超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37枚囊肿一次治愈率为91.9%(34/37),其中3枚囊肿经二次治愈.结论 在超声导向下,肾囊肿穿刺抽吸及注入聚桂醇硬化治疗具有疗效好、安全、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章江川;陈帮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680例车载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系统尘肺病普查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车载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系统在尘肺病普查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2011年3-8月应用车载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系统对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680例粉尘从业人员进行胸部X线摄片普查.结果 通过对3680例职业病(尘肺)体检X光片的分析、评定,本组3高千伏胸片中甲级片2218张,60.27%;乙级片1295张,占35.19%;丙级片132张,占3.59%;废片35张,占0.95%,超过了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甲片率>40%、废片率≤2%的质量标准,同时得到了上级职业病(尘肺)诊断专家的肯定.结论 车载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系统四位一体的独特设计,占车空间小,性能稳定,机动性强,能够深入厂矿生产一线,无需职业病普查者往返医院,能对职业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良;刘伟萍;冯平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Vitapex糊剂对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Vitapex糊剂对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4位患者的93个年轻恒牙采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并对其疗效进行长期追踪观察.结果 88个患牙经根尖诱导治疗有效,有效率高达94.62 %.结论 病变的年轻恒牙使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具有较好效果,能使更多的年轻恒牙得以保留,并使牙根长度得到一定生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爱国;林翠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静脉预注布托啡诺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

    目的 比较静脉预注布托啡诺,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预防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效果.方法 2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ASAⅠ或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均分为4组,Ⅰ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Ⅱ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Ⅲ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2mg/kg;Ⅳ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观察预注药前(T0),给药后3min (T1),给药后5min (T2)患者SpO2及SBP和HR变化,及各组患者出现咳嗽反应的情况.结果 Ⅰ、Ⅱ、Ⅲ、Ⅳ组咳嗽的发生率分别为0%,22%,36%,68%.Ⅰ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Ⅱ与Ⅲ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预注利多卡因1mg/kg或地塞米松0.2mg/kg虽能一定程度预防或抑制咳嗽反射,但静脉预注布托啡诺20μg/kg,几乎完全抑制咳嗽反射,且患者SpO2及SBP和HR无明显变化,故静脉预注布托啡诺抑制咳嗽反射,安全有效,方便易行.

    作者:张燕敏;寻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足创伤显微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创伤显微外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间我院手足创伤显微外科发生医感染的269例患者的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我院手足创伤显微外科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69株,其中青霉素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部分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绝大多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仍然敏感.结论 我院创伤后发生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比较明显,一部分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但对舒普深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相对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尚十分敏感(达100%),包括MRSA,但对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则高达85%-100%.

    作者:王永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青藤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C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SN)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影响,探讨青藤碱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45只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予以青藤碱治疗组(S)组.检测24h尿蛋白、血肌酐,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结果 随着病程的延长,D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MCP–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S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及MCP–1mRNA的表达水平与D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血肌酐及光镜下病理改变有所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青藤碱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CP–1的表达有关.

    作者:尹金凤;周阳;沈江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2月至2011年5月从我院各科室病房转到ICU治疗的22例MO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组共22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两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D-乳酸的浓度、内毒素.结果 MODS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增高,其中死亡组患者APACHEII评分和上述指标比存活组增高更显著,并且MODS患者在CBP治疗前后的APACHEII评分与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 肠道屏障功能损害程度与MODS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和预后差有密切关系;在MODS发生早期甚至MODS发生之前行CBP干预可能带来更多益处.

    作者:汪卫东;徐方林;李峰;邹颋;杨洪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4例副肝管损伤的处理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副肝管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LC的14例副肝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副肝管损伤中,9 例术中及时发现并夹闭副肝管断端,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中6例术后5d引流管内无胆汁引出拔管,2例1周后拔管,1例经引流3个月后无胆汁引出而拔管治愈;2例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而行剖腹探查发现副肝管损伤,经结扎副肝管断端后治愈;3例因术中出血较多而放置腹腔引流管发现胆汁引出,经引流治愈.结论 术中注意操作方法,副肝管的损伤可以及时发现或可避免,对副肝管损伤直接夹闭并置引流管引流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作者:陈修煌;高家宝;熊乐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中创面应用纤维蛋白胶预防皮下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胶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7年3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以40例在切除乳腺癌标本后,手术创面尤其是腋静脉周围喷洒纤维蛋白胶者为实验组;以手术创面不使用纤维蛋白胶的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术后第1d负压吸引的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情况,以判断纤维蛋白胶对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1d负压吸引的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创面喷洒纤维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引流量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作者:陆玉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