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胎心率监护脐带受压混合图形的临床分析

黄绍芳;夏劲

关键词:电子胎心率监护, 脐带受压混合图形,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胎心率监护脐带受压混合图形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做电子胎心率监护(NST)为反应型、出现脐带受压混合图形的125例孕妇为观察组,未出现脐带受压混合图形的130例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脐带异常、羊水异常、临产前NST结果异常、剖宫产率等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NST出现脐带受压混合图的孕妇虽无胎儿缺氧的表现,但具潜在的危险,应严密监测,及时识别,以防止发生宫内窘迫和胎死宫内的不良结局.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DC-SIGN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C细胞)是体内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目前发现DC既能启动初始免疫应答,也能负向调控免疫反应[1].DC细胞的这种免疫调节与DC表面的诸多受体分子,尤其是作为抗原受体的C型凝集素受体(CLR)及Toll受体(LR)有关.它们能识别抗原进而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抗原呈递.其中,CLR是通过识别病原体的碳水化合物结构,并将其内化完成抗原的呈递和表达,继而诱导不同亚群T细胞的活化,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在上述一系列生化反应中,作为DC之CLR主要成员的多功能免疫分子DC-SIGN (DC-sepecific ICAM- grabbing non-integrin)起到了重要作用.DC -SIGN,又称CD209,初由美国科学家于2000年在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机制中发现,因其能与HIV-1包膜蛋白(gp120)结合,介导DC致CD4+T细胞感染HIV造成免疫缺陷,故也称其为HIV-1gp120结合C型凝集素[2,3].由于发现该C型凝集素介导DC与初始T细胞表面ICAM-3结合无需整合素,但必须有Ca2+参与,故而被命名为DC-SIGN.

    作者:杨乐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层级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

    为适应护理工作需要,更好地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011年3月,我院妇科率先在全院试行护士层级管理与APN排班模式,对工作职责和流程进行了相应的更改,并在试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实施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妇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床位26张,护士11人(含助理护士2人),床位与护理人员比为1∶0.42.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4岁;学历:本科8人,专科2入,中专1入;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2人,护士3.以2010年3月-2011年2月我院妇科开展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前的护理工作作为对照组,以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我院妇科开展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后的护理工作作为研究组.

    作者:奚春玉;罗月英;裴景红;杨素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平滑肌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及MMP-2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asculogenic mimicry VM)及MMP-2蛋白对子宫平滑肌肉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及双染法分别检测35例子宫平滑肌肉瘤、20例子宫平滑肌瘤及20例正常子宫肌壁中VM及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VM在予宫平滑肌肉瘤与正常子宫、子宫平滑肌瘤之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子宫平滑肌肉瘤与正常子宫、子宫平滑肌瘤之间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M在子宫平滑肌肉瘤中与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MMP-2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及核分裂的多少均无关.子宫平滑肌肉瘤中VM和MMP-2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VM和MMP-2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揭由坤;于晓红;叶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O-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检测35例肝癌标本、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的HO-1mRNA及HO-1蛋白表达情况,探讨HO-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结果 肝癌组织中的HO-1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的HO-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 HO-1mRNA、蛋白表达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肝癌演变、发展密切相关,并提示HO-1对肝癌细胞存在保护作用.

    作者:周开良;黄凌敏;罗满生;谭洪育;雍铁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NES1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NES1基因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HCC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以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NES1mRNA表达情况.结果 NES1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在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NES1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肿瘤数为单个或多个、脉管癌栓及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性(R<0.05).结论 NES1mRNA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可能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ES1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虹;饶雪峰;邹霞;廖传文;陈晓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对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案.方法 将11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A组40例、莫西沙星静脉对照B组38例及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对照C组40例,分别观察3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 序贯治疗A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7.50%和87.5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0%,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0.00%;对照B组痊愈率和有效率为和71.05%和89.50%,细菌清除率为85.70%,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3.2%,对照C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7.5%和80.00%,细菌清除率为66.7%,药物不良反应率为7.50%,A组和B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成本-效果比为21.43低于B组38.63.A组和C组的痊愈率和细菌清除率经统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平均疗程,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A组的成本-效果比为21.43低于C组23.14.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鹏;刘丽琼;张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硬化大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对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以CCM制备肝硬化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18只):A组(对照组)行30%肝切除后再行0.9%氯化钠溶液门静脉注射;B组(实验组)行30%肝切除后再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门静脉注射.分别于术前,术后12h、24h、3d、1周、2周采血测血清ALT、AST,术后3d、1周、2周测大鼠肝脏再生率;并取病理标本做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及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肝再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2周血清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移植有利于肝硬化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

    作者:王华;刘天金;胡鹏;鄢业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8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颐性分析.结果 286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确诊255例,漏诊3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9.2%.结论 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作为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彭鑫;曹海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物加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药物加手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保守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2010年5月临床确诊的制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HCG恢复正常,阴道彩超子宫瘢痕妊娠出无占位.结论 对于第一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且直径<5cm,血HCG< 10000mIU/ml的患者给予药物结合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能快速终止妊娠,有效预防大出血,保留患者子宫及生育功能.

    作者:苏筱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栓塞微粒球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栓塞微粒球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超选至双侧子宫动脉远端,用栓塞微粒球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术后3、6个月随访,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复查B超或CT,术后3个月肌瘤体积较术前缩小23%-71%.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中使用栓塞微粒球可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显著缩小肌瘤体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万严;刘勇;叶宁;易本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气囊漂浮电极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气囊漂浮电极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将急需床边心脏临时起搏的急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电极组及气囊漂浮电极组.前赡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电极放置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电极脱位率.结果 与普通电极组相比,气囊漂浮电极放置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电极脱位率低.结论 用气囊漂浮电极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快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东阳;张志伟;蔡志诚;肖向军;钟一鸣;谢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环形撕囊空气填充植入人工晶体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环形撕囊空气维持前房植入人工晶体的方法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援突尼斯期间收治的400例(400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巩膜隧道小切口、环形撕囊、娩核、吸皮质、空气维持前房植人人工晶体手术.结果 脱肓率87.75%,脱残率70.5%,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环形撕囊联合空气填充植入人工晶体安全性高、既节约手术成本又缩短手术时间,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作者:屈晓勇;杨晓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肠瘘患者的个体化肠外营养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肠外营养在肠瘘治疗中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肠瘘患者在采取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治疗,14例病人瘘口自行愈合,1例死亡,1例放弃.结论 及时有效的肠外营养治疗能使大部分肠瘘患者自行愈合.

    作者:韩小英;徐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2例主动脉夹层误诊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62例主动脉夹层误诊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89例主动脉夹层中首诊误诊62例患者的症状、体征、高危因素、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胸部X线或普通CT、心脏彩超、主动脉CTA或MRA等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其中有62例患者首诊误诊,误诊率约70%;首诊误诊急性冠脉综合征49例,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2例,肺部感染4例,脑血管意外1例,腹部疾病6例;约90%的患者合并高血压,82%的患者出现胸痛,80%的患者有心电图的异常,100%的患者经主动脉CTA或MRA检查确诊.结论 对临床上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及时正确的选择影像学检查能得以尽早确诊,并指导治疗方案,使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阳贻红;廖伟;钟一鸣;谢东明;严章林;廖永玲;谢东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种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观察3种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 参考药品质量标准和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分别观察清开灵、双黄连、茵栀黄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结果 3中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均符合药品质量标准,但绿原酸的含量均有下降,配置液中不溶性微粒增加.结论 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稳定性结果虽然符合药品质量标准,但绿原酸含量下降明显.

    作者:刘向荣;赵宝玲;周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第五次全国流调江西省调查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近年我省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方法 使用全国统一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国家抽样,确定我省6个设区市的6个县为调查点的受检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后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中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3.91%,性别与区域知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26.6%.60岁以上人群全部知晓率低,与其他人群知晓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7,8%).我国对治疗和检查肺结核的免费政策核心信息知晓率低,为45.96%,其他核心信息比较高.结论 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

    作者:叶佳庆;舒奇;胡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简易体表定位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自制简易体表定位器在临床的效果.方法 将30例中重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患者,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定位,实验组用自制体表定位器定位,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曝光次数,对每组时间及曝光次数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间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手术时间:实验组为8.2-12min,平均(8.67±2.024)min,对照组10-16min,平均(13.53±3.962)min;曝光次数:实验组4-8次,平均(4.93±1.58)次,对照组6-12次,平均(8.47±2.134)次,手术时间及曝光次数两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运用简易体表定位器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曝光次数.

    作者:兰小勇;张志平;沈锋;吴培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争议分析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医疗质量是医院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临床药师依托我院静脉药物配制平台,严格审核临床长期医嘱,从源头把关临床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临床药师在临床长期医嘱的审核工作中,坚持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1].笔者主要从事审核我院临床长期医嘱审核工作,现将工作中遇到的用药合理性争议话题分析如下.1临床合理性用药争议的主要表现1.1氨茶碱溶媒的选用问题临床有些医生认为,氨茶碱注射液呈碱性,pH值接近9.6,而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两者配伍使用会存在酸碱反应.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也不利.

    作者:郑柳莉;刘丽娟;刘利艳;赵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ICU内经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与传统操作的比较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改进方法,以寻求佳穿刺点.方法 入选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共152例需接受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ICU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和传统操作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改进组共80例,一次穿刺成功74例,再次穿刺成功5例,失败1例,总穿刺成功率为98.8%;传统组72例,一次穿刺成功53例,再穿刺10例,失败9例,总穿刺成功率87.5%.两组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并发症发生例数:传统组4例,改进组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1).结论 与传统穿刺组相比,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简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易定位,且不影响患者的颈部及四肢活动,成功率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文辉;李德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肥胖病人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 2010年3月)内分泌科住院病人71例,其中肥胖36例(男孩19例,女孩17例),正常体重35例.测量体重、身高、腰围、血压等,并测定其血清RBP-4、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HOMA-IR,分析血清RBP-4水平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相对于正常体重儿童,肥胖儿童的血清RBP4水平显著升高(P<0.0l),且肥胖程度越高,RBP4水平越高,而减重后RBP4水平显著下降(P<0.01).青春期儿童血清RBP4水平升高,血清RBP4水平无性别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剔除年龄、性别、青春发育阶段影响后,RBP4与肥胖程度、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显著相关.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RBP4水平升高,其水平与肥胖程度、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相关.

    作者:吴限;杨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