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柳莉;刘丽娟;刘利艳;赵涛
非小细肺癌(NSCLC)是全球癌症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患,尽管目前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靶向抗体与化疗药物联用等手段,使肺癌的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其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14%-15%)[1].转移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障碍,近来研究发现上皮-间质转换(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现象及音猬因子(sonichedgehog,SHH)信号途径中GLi1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密切相关.现对GLi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与EMT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林智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20日在我院行胃肠镜检查,且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共32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2例病理诊断的神经内分泌癌男19例,女13例,男女比例1.46: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7.5±14.3岁.其病灶位于大肠23例(71.9%),位于胃6例(18.8%),位于食管3例(9.4%);大肠神经内分泌癌明显多于其它部位,而在大肠病灶中,以直肠多见(直肠20例,升结肠1例,乙状结肠2例).内镜下大多表现为表面光滑的隆起,超声内镜提示病灶多起源黏膜下层或黏膜肌层.病理提示多数(19/32例)癌细胞大小一致,细胞核及细胞浆均少,近似裸核.所有患者均经CgA、NSE、Syn、CK、CK8、CK18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确诊.结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以直肠黏膜下病变多见,内镜下表现多样,CgA、NSE及Syn的联合检测是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重要手段.
作者:甘波;李媛媛;陈幼祥;李国华;周小江;刘志坚;朱萱;吕农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临床证实的小儿肠套叠病例48例,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所有48例小儿肠套叠均经在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并经手术证实,超声检出44例,超声检出率为91.7%.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性改变为“同心圆征”和“套筒征”.超声发现的44例肠套叠中,3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为肠坏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早发现、早确诊,安全可靠,同时有提示肠管坏死的作用,可作为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吴龚丽莉;曾广源;商建利;蔡芳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医疗质量是医院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临床药师依托我院静脉药物配制平台,严格审核临床长期医嘱,从源头把关临床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临床药师在临床长期医嘱的审核工作中,坚持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1].笔者主要从事审核我院临床长期医嘱审核工作,现将工作中遇到的用药合理性争议话题分析如下.1临床合理性用药争议的主要表现1.1氨茶碱溶媒的选用问题临床有些医生认为,氨茶碱注射液呈碱性,pH值接近9.6,而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两者配伍使用会存在酸碱反应.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也不利.
作者:郑柳莉;刘丽娟;刘利艳;赵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气囊漂浮电极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将急需床边心脏临时起搏的急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电极组及气囊漂浮电极组.前赡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电极放置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电极脱位率.结果 与普通电极组相比,气囊漂浮电极放置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电极脱位率低.结论 用气囊漂浮电极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快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东阳;张志伟;蔡志诚;肖向军;钟一鸣;谢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3种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 参考药品质量标准和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分别观察清开灵、双黄连、茵栀黄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结果 3中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均符合药品质量标准,但绿原酸的含量均有下降,配置液中不溶性微粒增加.结论 含绿原酸的中药注射液稳定性结果虽然符合药品质量标准,但绿原酸含量下降明显.
作者:刘向荣;赵宝玲;周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检测35例肝癌标本、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的HO-1mRNA及HO-1蛋白表达情况,探讨HO-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结果 肝癌组织中的HO-1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的HO-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 HO-1mRNA、蛋白表达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肝癌演变、发展密切相关,并提示HO-1对肝癌细胞存在保护作用.
作者:周开良;黄凌敏;罗满生;谭洪育;雍铁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表麻下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观察500例单纯表麻下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麻醉效果、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在表麻下5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视力恢复快,反应轻.结论 表麻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时间短,恢复快.
作者:万安云;彭渝;邓彬华;邓明辉;李涛;周新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肝脏恶性间叶瘤是一种源于间质的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见于成人,男女发病率并无差别.现将我科发现的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10岁,发现腹部包块胀痛3d入院.B超及CT示肝脏有一境界较清楚的囊实性肿物.外科手术中见肿块压迫第一、二、三肝门,且与膈肌、横结肠、侧腹膜等周围组织黏连紧密,分离时出血较多,无法手术全切除,遂行肿瘤次全切除术,术后辅以多药化疗.随访半年后患儿死亡.
作者:张功亮;王建;肖军兰;郭广秀;黄金长;湛曦;曾金林;陈青;彭芳;余燕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调查检测宜春中心城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的血清抗体水平,分析了解该市中心城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为制订甲型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市区4家医院门诊就诊人群和2家CDC体检中心体检人群共400人,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结果 400份血清样本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133例,阳性率为33.25%(133/400),抗体平均滴度(GMT)为14.64.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滴度(MGT)分别为≤5岁的6.56%(6.13),6- 17岁52.11%(24.39),18 - 55岁21.05%(12.68),>55岁4%(5.99).结论 宜春市中心城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阳性率只有33.25%,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
作者:陆红云;张建慧;魏雄杰;祝晓静;钟玲;王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8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颐性分析.结果 286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确诊255例,漏诊3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9.2%.结论 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作为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彭鑫;曹海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庆大霉素和肝素混合对血透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封管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8-2011年42例长期留置导管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每次透析结束后实验组以庆大霉素和肝素混合液封管,对照组以肝素封管,均连续使用12个月.每组血液透析2500例次左右.观察两组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率及血栓率.结果 实验组发生18例导管相关感染,感染率为0.72%,对照组发生187例,感染率为7.48%,两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血栓率为0.92%,对照组血栓率1.38%,两组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庆大霉素和肝素混合液用于血透长期留置导管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对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运津;陈聆;谢华南;张素琴;熊旭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关系.方法 对80例TIA患者(TIA组)和60例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性质及颈动脉内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IA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斑块发生率及软斑块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TIA密切相关.
作者:王泉兰;李小兵;徐祖斌;吴裕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形撕囊空气维持前房植入人工晶体的方法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援突尼斯期间收治的400例(400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巩膜隧道小切口、环形撕囊、娩核、吸皮质、空气维持前房植人人工晶体手术.结果 脱肓率87.75%,脱残率70.5%,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环形撕囊联合空气填充植入人工晶体安全性高、既节约手术成本又缩短手术时间,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作者:屈晓勇;杨晓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药物加手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保守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2010年5月临床确诊的制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HCG恢复正常,阴道彩超子宫瘢痕妊娠出无占位.结论 对于第一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且直径<5cm,血HCG< 10000mIU/ml的患者给予药物结合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能快速终止妊娠,有效预防大出血,保留患者子宫及生育功能.
作者:苏筱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近年我省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方法 使用全国统一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国家抽样,确定我省6个设区市的6个县为调查点的受检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后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中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3.91%,性别与区域知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26.6%.60岁以上人群全部知晓率低,与其他人群知晓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7,8%).我国对治疗和检查肺结核的免费政策核心信息知晓率低,为45.96%,其他核心信息比较高.结论 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
作者:叶佳庆;舒奇;胡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成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收治的经胃镜证实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中上消化道出血前3位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各年龄段的出血原因有所不同.结论 各年龄段除消化性溃疡均占首位外,其余病因明显不同,与各年龄段的生理特征、生活饮食习惯、文化层次、压力等级多因素相关.
作者:邓小霞;李小秋;王东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学龄前儿童对自身情感的控制及疼痛耐受力较弱,对任何有创护理操作都十分恐惧,害怕输液治疗,因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针对这一现象,我院在输液前和治疗中进行了系统护理干预,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增加患儿家属满意度,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0年6月-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行静脉输液的年龄为3-6岁患儿399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178例,男114例,女64例;对照组221例,男128例,女9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付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适应护理工作需要,更好地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011年3月,我院妇科率先在全院试行护士层级管理与APN排班模式,对工作职责和流程进行了相应的更改,并在试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实施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妇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床位26张,护士11人(含助理护士2人),床位与护理人员比为1∶0.42.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4岁;学历:本科8人,专科2入,中专1入;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2人,护士3.以2010年3月-2011年2月我院妇科开展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前的护理工作作为对照组,以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我院妇科开展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后的护理工作作为研究组.
作者:奚春玉;罗月英;裴景红;杨素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62例主动脉夹层误诊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89例主动脉夹层中首诊误诊62例患者的症状、体征、高危因素、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胸部X线或普通CT、心脏彩超、主动脉CTA或MRA等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其中有62例患者首诊误诊,误诊率约70%;首诊误诊急性冠脉综合征49例,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2例,肺部感染4例,脑血管意外1例,腹部疾病6例;约90%的患者合并高血压,82%的患者出现胸痛,80%的患者有心电图的异常,100%的患者经主动脉CTA或MRA检查确诊.结论 对临床上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及时正确的选择影像学检查能得以尽早确诊,并指导治疗方案,使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阳贻红;廖伟;钟一鸣;谢东明;严章林;廖永玲;谢东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