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德;程应樟;邬涛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复合咪哒唑仑与单独使用布托啡诺或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胃牵拉痛和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胎儿取出后即刻,B组静滴布托啡诺15ug/kg,BM组静滴布托啡诺10μg/kg+咪哒唑仑0.03mg/kg,BQ组静滴布托啡诺10μg/kg+曲马多1mg/kg.观察术中产妇的MAP、HR、RR、SPO2的变化,及给药前(T0)、注药后5min(T1)、给药后30min(T2)、给药后60min(T3)产妇的RSS评分和胃牵拉痛的VAS评分及出现寒战的情况.结果 3组产妇MAP、HR、RR、SPO2的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前(T0)3组产妇RSS评分、VAS评分、Wrench寒战分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3时3组产妇的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T3时VAS,B组明显高于BM组、BQ组,P<0.01.T1、T2、T3时Wrench寒战分级,B组明显高于BM组、BQ组,P<0.01.不良反应:3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和呕吐者,恶心B组出现2例,BM、BQ组分别出现3例和2例(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咪哒唑仑和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防治剖宫产术中胃牵拉痛和寒战,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张燕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观察18例35眼佩戴1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中、低度近视裸眼视力、屈光度变化、眼轴长度变化.结果 1年后裸眼视力与佩戴前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8);佩戴前后1年屈光度、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P=0.18;t=-0.94,P=0.35).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有效控制近视发展.
作者:曾瑛;石浔;胡爱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组织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特别是心、脑、肺、肾等器官,因此,老年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较高.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疼痛几乎是每一位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近年来镇痛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老年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进行疼痛治疗,可缓解手术后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1],但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现将我院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礼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后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7年6月-2009年12月1204例LC中13例及外院转入6例共19例术后梗阻性黄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中6例胆石残留,13例胆管损伤(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3例,右肝管横断1例,胆管壁部分损伤5例,胆管钛夹钳夹伤2例).19例均经手术及相关治疗后治愈,无胆道狭窄发生.结论 减少LC术后梗阻黄疸的关键在于掌握好LC的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发生梗阻黄疸应积极手术或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乳头括约肌,采用切开术(ERCP+EST)治疗.
作者:孙华朋;张娜;廖晓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等离子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58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2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量及复发率等.结果 PKRBT组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5-25min,平均15min,术后无继发出血,无电解质紊乱,1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6.8%,2年肿瘤复发7例,复发率12.0%.膀胱部分切除术组: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60min,1年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7.4%,2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14.8%.结论 PKRBT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值得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恩庆;章礼;方周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以中药配合米非司酮,MTX治疗异位妊娠观察疗效.结果 30例经治疗后,治愈24例,5例因不愿意服中药而转为手术治疗,1例失败,由此可见,自拟中药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万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 48岁.患者因车祸后出现左耳出血,数天后出现血管杂音、视力减退及球结膜充血.于2010年11月28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术,左侧颈内动脉造影见左侧颈内动脉虹吸部一瘘口伴有严重盗血征象,左侧大脑前动脉未见明显显示,然后置入微导管,用微导丝将2号球囊送入左颈内动脉瘘口处进行栓塞,再造影,见瘘口闭塞,大脑前动脉可见显影,未见明显盗血征象.术后随访,患者临床体征改善,颈部血管杂音消失,视力逐渐恢复.
作者:曾志宏;张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可注射性硫酸钙在胸腰椎椎体骨折中填充伤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35例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资料,治疗组18例行可注射性硫酸钙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对照组17例仅行椎弓根内固定.结果 两组在术后3d、术后6个月时伤椎椎体高度丢失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取出内固定前1d及取出内固定后末次随访,两组椎体高度丢失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内固定松动率及骨性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可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椎体骨折重建了伤椎的高度,对于伤椎骨性愈合也有较好的诱导作用,能够减少内固定松动发生率,在内固定取出后能较好的保持伤椎的高度.
作者:廖鑫波;许永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阻塞器在单肺通气中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胸腔镜需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支气管阻塞器组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组,比较两组单肺通气时的效果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支气管阻塞器在单肺通气的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支气管阻塞器在单肺通气时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术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占胜福;程爵毅;徐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42例高危组AML采用CAG方案诱导治疗:吡柔比星(THP) 10mg,静脉点滴,第1-8d;Ara-c 25mg,肌肉注射,每12h一次,第1-14d;G-CSF200μg/m2,第1-14d,每日肌注阿糖胞苷前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完成1疗程后评估.结果 20例获得CR (47.6%),17例达PR(40.4%),5例NR(12%),总有效率达88%,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继续感染及发热等骨髓抑制表现,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CAG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先豹;杨赣萍;陈艳;李菲;刘茂发;陈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室自2008年1月-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并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手术平均时间(50±25)min,术中无大出血及输血,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5d,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平均3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7d,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月、12月的IPSS、Qmax、QOL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天数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付成;计胜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情况.方法 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mptom,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于术前72h开始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对照组于PCI术后当天开始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d、第2d测定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1)两组基本资料术前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前后BUN、Cr、Ccr均无明显变化(P>0.05).(2)两组内不同时间点在术前血清NGAL水平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hsCRP 、NGAL较术前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他汀组术后hsCRP 、NGAL较术前水平增高不明显(P>0.05).(3)CIN组术后hsCRP 、NGAL较术前水平明显增加(P<0.05),非CIN组术后hsCRP 、NGAL水平则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ACS患者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CIN的发生率.
作者:彭俊;许祖芳;王祥贵;陈友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B超诊断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5月早产儿病历资料168份,根据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脑损伤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的早产儿(χ2=8.88,P<0.01;或χ2=18.81,P<0.01).(2)存在高危因素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 (χ2=24.20,P<0.01);阴道分娩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的早产儿(χ2=6.69,P=0.01).(3)窒息与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关系(χ2=0.40,P>0.05).结论 颅脑B超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的筛查、早期诊断、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 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越易发生脑损伤;阴道分娩和各种高危因素均可引起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
作者:黄绍芳;李惠明;习斌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术后高分级胶质瘤的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高分级胶质瘤术后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RT-TMZ组34例,RT组30例.RT-TMZ组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时采用TMZ化疗,28d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共行4~6个疗程的化疗;RT组仅行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患者放疗方法及剂量相同,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定期随访.结果 全脑CT或MRI示实体肿瘤治疗有效率:RT-TMZ组55.6%,高于RT组33.3%.RT-TMZ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7%、23.5%,1、2年PFS分别为67.6%、38.2%;RT组1、2、3年分别为53.3%、23.3%、10.0%,1、2年PFS分别为40%、13.3%.1、2、3年生存率和1、2年PF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均较轻,耐受性好.术中肿瘤残留患者2年生存率6.7%,无残留患者2年生存率44.5%,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口服TMZ治疗高分级胶质瘤术后患者疗效优于单纯放疗,能提高无疾病生存时间和1、2、3年生存率,不良反应轻微,肿瘤术中切除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康恭礼;龚巧英;李国庆;吴新生;彭世义;汪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和LMA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在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SLIPA喉罩和LMA喉罩进行气道管理.结果 使用两种喉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PETCO2、气道峰压Ppeak、SPO2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漏气,气道密封性较好.SLIPA喉罩与LMA喉罩相比,置入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SLIPA免充气型喉罩和LMA充气型标准喉罩都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而SLIPA免充气型喉罩操作时间较短,另外不压迫咽部组织,还能适合时间更长的手术.
作者:肖兰芳;吴柏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病理基础与发病原因不确定的硬脊膜外血肿被称为自发性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ml hemacoma,SSEH),资料表明,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无性别差异.首发症状多以出血部位的剧烈疼痛或相应神经根区域的疼痛,继而出现平面下肢体瘫痪、痛温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多数呈急性发作,仅少数为慢性过程.血肿若发生于颈段,则可出现颈部强直、呼吸困难、高热及四肢瘫痪.我们遇及1例.
作者:沙轶;黄乐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国POAG的患病率为0.11%[1],临床上治疗POAG的经典方法是小梁切除术,但该手术可以出现如前房出血、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浅前房、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不易被患者接受.近年来为探求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且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展了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tra-hecularsurgery,NPTS),该手术由于保留了薄层的小梁组织而未直接进入前房,术后并发症少,已经为愈来愈多的眼科医生所肯定[2].目前,对该手术各方面的研究报道都很多,现对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运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先天性唇腭裂手术一般要求在4岁以上,我院自1996年以来,已打破这种传统观念,年龄至新生儿.本文就新生儿唇腭裂整复手术的护理谈一些体会.1 一般资料我科自1996年至今共收治13例本类患儿,其中男孩9例,女孩4例,年龄16-28d,单纯腭裂4例,其余9例为唇腭裂并存.
作者:金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对肝癌的高危人群筛查的价值.方法 对129例高危人群进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29例筛查出肝癌32例,约占25%.结论 CT可用于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作者:张联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动态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将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A组为注射胰岛素组,30例;B组为口服降糖药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血浆胰岛素(2HINS)、体重、IMT及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项目,随访5年,每年进行一次上述项目的检测.结果 研究前:A组FINS、2HINS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两组体重、IMT增厚及动脉粥样斑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后:A组FINS、2HINS、体重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两组IMT增厚及动脉粥样斑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体重增加,而未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增加.
作者:梅洵;钱思兰;范云;罗美琴;邹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