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24例

陆小平

关键词:膝关节镜, 微创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摘要:目的 评价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例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8例),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复位、自体髂骨植骨以及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对合并伤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2个月,据Rasmussen评分标准:优19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91.67%.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较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Ⅱb-Ⅳb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TPF组、PF组,两组均行2周期诱导化疗,诱导化疗结束后一周开始同期放疗,期间观察毒副反应,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系统反应,治疗组CR率为92%、PR为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CR率为64%、PR为32%,总有效率96%,两组之间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优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

    作者:范明华;鄢清元;李伟超;熊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米氮平致不宁腿综合征分析

    目的 总结米氮平致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致不宁腿综合征的识别、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米氮平致不宁腿综合征以双下肢感觉异常为突出表现,静息时出现或加重,活动及被动运动症状缓解或消失,夜间症状突出而导致睡眠障碍,加重病人焦虑抑郁症状,使病人对米氮平依从性差.结论 米氮平致不宁腿综合征诊断主要依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其发生率较高,但易被误诊漏诊,及时发现利于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王海丽;周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气管、支气管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气管、支气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搜集自2007年5月-2010年10月共43例气管支气管病变的MSCT资料,扫描参数层厚为2.5mm,0.625mm-1.25 mm重建间距,并于同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包括CT仿真支气管内镜(CTVE)、多层面/曲面成像(MPR/CPR)、小密度投影(MinIP)、表面遮盖成像(SSD)和容积重组(VR).结果 MSCT结合多种三维重建可以很好地显示气管支气管病变,肺癌、支气管结核、支气管腔内占位以及邻近病变所致气道狭窄各有特点.本组共查出肺癌17例,气管支气管结核10例,气管周围病变13例,支气管腔内占位2例(气管腔内血管瘤和转移瘤各1例),气管憩室1例.结论 MSCT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技术对气管支气管的各种类型病变有较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古君海;刘小华;曾新晖;袁春霞;张少兴;林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电针头穴运动区对痉挛型脑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头穴运动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组在现代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电针头穴运动区方法,治疗前后运用GMFM-88项量表评定粗大运动功能的动态改变.结果 经过1个疗程(3个月)治疗后,GMFM-88项量表评定分值具有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头穴运动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宏洋;于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撕裂的低场MRI诊断

    目的 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撕裂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或关节镜确诊的盘状半月板及其撕裂低场MRI表现.本组病例均行低场MRI常规矢状面PDWI,T2WI,冠状面STIR,T1WI序列扫描.结果 41例盘状半月板均发生外侧.41例中,板型25例,楔型12例,肥角型4例.其中盘状半月板变性5例,半月板撕裂34例,2例伴半月板囊肿.结论 低场MRI能够准确显示盘状半月板类型及其撕裂的范围及程度,MRI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查广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椎管减压、后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24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6个月-2年,椎体间植骨均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无断裂.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12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结论 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以取得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彻底减压、融合率高等效果.

    作者:孙溢欣;许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飞秒激光和机械板层刀前弹力层下切削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和机械板层刀前弹力层下切削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飞秒激光和机械板层刀前弹力层下切削LASIK术近视患者151例(298只眼)的术后效果;其中飞秒激光LASIK近视矫正患者85例(169只眼),机械板层刀前弹力层下切削LASIK近视矫正患者66例(129只眼).所有近视患者术前近视度数在-3.0D到-10.0D之间,散光在-0.50D到-3.5D之间.分别对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视力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飞秒激光组术前平均近视度数为-6.15±1.68D,机械板层刀组术前平均近视度数为-6.10±1.38D(P=0.5).术后1周裸眼视力(UCVA),飞秒激光组为1.11±0.16,机械板层刀组为1.06±0.19(P>0.05);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UCVA),飞秒激光组为1.11±0.17,机械板层刀组为1.07±0.19(P<0.05);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UCVA),飞秒激光组为1.10±0.17,其中裸眼视力>1.0占92.3%(P<0.05),机械板层刀组为1.05±0.18,其中裸眼视力>1.0占88.2%.结论 机械板层刀前弹力层下切削LASIK术在矫正中高度近视时1个月内能得到与飞秒激光LASIK术同样的视力效果,1个月后飞秒激光LASIK效果优于机械板层刀前弹力层下切削LASIK.

    作者:卢恒松;马群;黄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CARD11与Bcl-2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 观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中CARD11与Bcl-2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不同免疫分型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0例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20例,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免疫分型并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学类型GCB和ABC型中CARD11和Bcl-2表达情况.结果 (1)免疫分型 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类型GCB25例,ABC35例.(2)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类型中CARD11与Bcl-2的表达情况:免疫类型GCB中CARD11的阳性率为24.0%,ABC中CARD11的阳性率为57.4%,两者之间P<0.05;GCB中Bcl-2的阳性率为32.0%,ABC中Bcl-2的阳性率为62.9%,两者之间P<0.05.结论 ①CARD11、NF-κB高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ABC类型相关.

    作者:左云海;刘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门诊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各年龄段异常屈光不正和视力分布概况.方法 通过对2002年12月以来在我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968例1936眼,对不同年龄段屈光不正的矫正视力、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柱镜轴向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5-14岁不同年龄段矫正视力分别为0.65±0.23、0.73±0.29、0.75±0.25、0.82±0.21、0.89±0.23、0.91±0.24、0.96±0.20、1.01±0.19、1.01±0.19、0.99±0.22,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31、P=0.00).结论 5-14岁屈光不正随着年龄增长矫正视力逐步上升,球镜呈近视化发展,散光眼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平均散光度数稳定在-1.00DC.

    作者:胡煜;邝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改良免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切除保肛术

    目的 探讨免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的应用研究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辅助切口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标本的方法,对16例直肠癌实施直肠癌保肛手术.结果 16例患者经肛门取出标本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脏器副损伤、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等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无切端阳性,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 只要把握好适应症,免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既能保障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又降低直肠低位横断的难度、创伤更小、更美观.

    作者:李骏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C1q检测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C1q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及活动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对30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中补体C1q进行测定,同时将其与补体C3、血沉(ESR)、抗核抗体(ANA)、SLE DAI积分作相关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C1q水平(110.10±18.54mg/L)较正常人(206.95±32.65mg/L)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C1q与ESR、SLEDAI积分、ANA滴度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结论 SLE患者血清水平补体C1q显著降低,提示C1q缺陷在SLE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C1q越低提示SLE疾病活动程度越高,检测C1q对预测SLE活动有一定价值,作为SLE活动评估指标之一.

    作者:王友莲;付强;桂小美;施春花;张娜;邹伏英;尚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凤凰衣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凤凰衣与单纯胬肉摘除术的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翼状胬肉111例(141眼)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胬肉摘除术中以凤凰衣覆盖角巩膜创面(87例114眼),对照组为单纯胬肉摘除(24例27眼),观察胬肉术后复发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观察2年,术后复发率分别为实验组胬肉复发11眼(9.65%),对照组胬肉复发10眼(37.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凤凰衣预防胬肉组织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玉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鱼胆中毒1例救治体会

    进食生熟鱼胆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动物实验和临床均证实鱼胆中毒可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我院于2011年1月29日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成功治愈1例鱼胆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艳群;兰垂秋;周冬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单肺通气不同的通气方式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肺隔离时行单肺通气(OLV),不同通气方式对病人术中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40例,ASA I-II.随机分小潮气量加呼气末正压(PEEP4-6mmHg)A组(n=20),正常潮气量B组(n=20).分别于麻醉后双肺通气时T0,单肺通气后20minT1,单肺通气后40minT2.单肺通气后60minT3.记录气道峰压Peak、气道平台压Plat、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血压B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 两组病人单肺通气后氧分压较双肺通气时明显降低,A组T1与B组比SpaO2、PaO2、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加PEEP后SpaO2、PaO2、升高,T2、T3与B组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循环稳定,B组气道压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单肺通气采用小潮气加合适的PEEP模式可以增加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分压,对气道压、循环无影响.

    作者:付江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

    目的 探讨鼻咽部侧位X线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鼻咽部顶后壁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增厚、肥大,A/N比值在0.61-0.81之间.结论 鼻咽部侧位片可作为基层医院检查诊断此病的常规方法.

    作者:王雪荣;刘国梁;彭喜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艾痛风灵对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白艾痛风灵治疗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分别为白艾痛风灵组、秋水仙碱组、模型组、正常组,每组8只,采用传统的造模方法按照McCarty DJ经典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白艾痛风灵煎剂、秋水仙碱、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给药7 d后,观察其关节滑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并采用放免法检测兔关节液IL-1β、IL-8水平.结果 白艾痛风灵组滑膜病理组织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与秋水仙碱治疗组比较,白艾痛风灵组滑膜病理组织学评分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艾痛风灵组和秋水仙碱组关节液IL-1β、IL-8水平均显著下降 (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白艾痛风灵组关节液IL-1β、IL-8水平有所下降(P<0.05).结论 白艾痛风灵治疗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降低IL-1β、IL-8水平方面较秋水仙碱显著.

    作者:刘军仕;谢建祥;黄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胃癌手术现状与展望

    1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1.1 腹腔镜早期胃癌切除方式依切除范围主要有胃腔内黏膜切除术(IGMR)、胃楔形切除术(LWR)以及胃癌根治术(LRG).早期开展的胃癌手术以IGMR及LWR报道较多,两者可作为部分EGC病例当肿瘤部位、大小不适于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时的首选术式,两者皆用于无淋巴结转移EGC.

    作者:胡小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理中丸中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 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理中丸(浓缩丸)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17mol/L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结果 甘草酸进样量在0.3126-6.25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0.6%).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理中丸(浓缩丸)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温琰;肖林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体会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体会.方法 采用耳后小骨窗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33例.结果 三叉神经痛20例,18例术后疼痛消失,1例二次手术后疼痛消失,1例无效.面肌痉挛13例,术后抽搐立即消失10例,延迟痊愈3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陈春辉;陈达;杨治权;王辉;黎风生;胡珊;丁文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C级)的疗效及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对29例ASIA分级为C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高压氧组15例(治疗组)、非高压氧组14例(对照组),治疗组除完成对照组的常规药物治疗、运动和作业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外,给予3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并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治疗组:痊愈13例(86.6%),显效1例(6.7%),无效(6.7%);对照组:痊愈6例(42.9%),显效5例(35.7%),无效3例(21.4%);两组ADL评分比较P<0.05.结论 高压氧对脊髓不完全损伤(C级)治疗疗效显著,能改善脊髓不完全性损伤(C级)患者的ADL评分.

    作者:张君亮;龙绍华;徐艳;彭晓红;易珂玮;黎玲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