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辅助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张君亮;龙绍华;徐艳;彭晓红;易珂玮;黎玲娜

关键词:脊髓损伤, 高压氧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C级)的疗效及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对29例ASIA分级为C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高压氧组15例(治疗组)、非高压氧组14例(对照组),治疗组除完成对照组的常规药物治疗、运动和作业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外,给予3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并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治疗组:痊愈13例(86.6%),显效1例(6.7%),无效(6.7%);对照组:痊愈6例(42.9%),显效5例(35.7%),无效3例(21.4%);两组ADL评分比较P<0.05.结论 高压氧对脊髓不完全损伤(C级)治疗疗效显著,能改善脊髓不完全性损伤(C级)患者的ADL评分.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影像诊断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影像对比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X线、CT、MRI检查,将得到的影像图片汇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72例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7例,胫骨髁间棘及平台骨折19例,伴膝关节脱位1例,胫骨平台、髌骨骨折可疑5例,26例未发现明显骨折征象;27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发现胫骨平台、髌骨骨折20例(包括X线检查可疑骨折3例),7例未发现明显骨折征象;52例患者同时行MRI检查,发现髌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7例,胫骨髁间棘及平台骨折19例,伴膝关节脱位1例,胫骨平台、髌骨隐匿性骨折5例;关节软骨和骨挫伤36例;半月板撕裂40例,半月板变性14例;韧带损伤14例,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不同程度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伴关节腔积液65例.结论 常规X线检查是基础;CT能显示关节内的细微骨折及积液征象,特别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多方位、多角度了解关节及周边骨质情况;MRI能很好地显示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骨髓挫伤、肌腱及关节韧带损伤等情况,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提供全面、可靠、精确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张国良;李希铜;刘伟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吉安市青原区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为了解青原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控制手足口病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用 Excel软件对青原区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青原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69.69/10万.全年除2、3月份没有报告病例,其他月份均有报告病例.病例男女性别比2.36: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段,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8.47%.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110例),占病例总数的83.97%;其次为托幼儿童(19例),占病例总数的14.5%.结论 散居和幼托儿童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人群,应加强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监测和管理的力度,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作者:毛积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初步总结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1-74岁.结果 12例病灶平扫均呈长T1、长T2改变,无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 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定性、定位诊断、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王未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电针头穴运动区对痉挛型脑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头穴运动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组在现代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电针头穴运动区方法,治疗前后运用GMFM-88项量表评定粗大运动功能的动态改变.结果 经过1个疗程(3个月)治疗后,GMFM-88项量表评定分值具有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头穴运动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宏洋;于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气管、支气管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气管、支气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搜集自2007年5月-2010年10月共43例气管支气管病变的MSCT资料,扫描参数层厚为2.5mm,0.625mm-1.25 mm重建间距,并于同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包括CT仿真支气管内镜(CTVE)、多层面/曲面成像(MPR/CPR)、小密度投影(MinIP)、表面遮盖成像(SSD)和容积重组(VR).结果 MSCT结合多种三维重建可以很好地显示气管支气管病变,肺癌、支气管结核、支气管腔内占位以及邻近病变所致气道狭窄各有特点.本组共查出肺癌17例,气管支气管结核10例,气管周围病变13例,支气管腔内占位2例(气管腔内血管瘤和转移瘤各1例),气管憩室1例.结论 MSCT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技术对气管支气管的各种类型病变有较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古君海;刘小华;曾新晖;袁春霞;张少兴;林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LISS钢板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LISS钢板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6 例胫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均采用 LISS钢板治疗.结果 本组 26 例平均随访17.5(6~32)个月,所有手术切口及原开放伤口一期愈合,1例出现小腿高度肿胀及张力性水泡,保守治疗后肿胀消退,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变形及脱出,约4周左右出现骨痂生长,无短缩及旋转畸形.Johner-Wruh评分:优1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2.31%.结论 LISS钢板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夏剑;徐永丰;许永武;万爱国;丁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改良免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切除保肛术

    目的 探讨免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的应用研究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辅助切口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标本的方法,对16例直肠癌实施直肠癌保肛手术.结果 16例患者经肛门取出标本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脏器副损伤、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等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无切端阳性,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 只要把握好适应症,免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既能保障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又降低直肠低位横断的难度、创伤更小、更美观.

    作者:李骏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体会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体会.方法 采用耳后小骨窗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33例.结果 三叉神经痛20例,18例术后疼痛消失,1例二次手术后疼痛消失,1例无效.面肌痉挛13例,术后抽搐立即消失10例,延迟痊愈3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陈春辉;陈达;杨治权;王辉;黎风生;胡珊;丁文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钛板内固定修复重建

    目的 评价自体骨移植+钛板内固定技术在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效果.方法 对46例口腔下颌骨肿瘤及囊性病变术后缺损的下颌骨修复重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共使用钛板内固定46块,植骨成功率100%,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自体骨移植+钛板内固定技术对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重建是一种较理想的技术.

    作者:卢新华;刘海涛;陈羿;叶明华;夏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56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7年5月-2010年10月56例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下D2根治术,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第1、3、4、5、6、7、8、9、11P、12a、14v组淋巴结,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第1、2、3、4、7、8、9、10、11、12组淋巴结,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清扫第1、2、3、4、5、6、7、8、9、10、1l、12a、14v组淋巴结,后于上腹部做小切口(6-8cm)行病灶切除及消化道重建.结果 56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3种术式手术平均用时分别为:全胃切除330min,近端胃切除270min,远端胃切除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全胃切除350ml,近端胃切除280ml,远端胃切除260ml.清扫淋巴结数目平均15枚/例,术后患者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d,进流质饮食时间4d.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应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创伤小,且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韩浔生;袁华照;李春平;孙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

    目的 探讨鼻咽部侧位X线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鼻咽部顶后壁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增厚、肥大,A/N比值在0.61-0.81之间.结论 鼻咽部侧位片可作为基层医院检查诊断此病的常规方法.

    作者:王雪荣;刘国梁;彭喜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8例膝关节表面置换体会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骨二科28例(32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28例病例中90%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恢复满意,膝关节HSS评分平均89分,优良率93.4%.结论 全膝表面置换为严重膝骨关节病病人解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吴洪亮;孙贵才;刘明海;凌小鹏;于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椎管减压、后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24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6个月-2年,椎体间植骨均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无断裂.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12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结论 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以取得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彻底减压、融合率高等效果.

    作者:孙溢欣;许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乌梅、苏打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分析

    目的 观察乌梅、苏打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疗效.方法 用乌梅粉、苏打片口服治疗60例,并与6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达83%,总有效率达98.3%;对照组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达8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乌梅、苏打治疗婴幼儿腹泻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艾良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撕裂的低场MRI诊断

    目的 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撕裂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或关节镜确诊的盘状半月板及其撕裂低场MRI表现.本组病例均行低场MRI常规矢状面PDWI,T2WI,冠状面STIR,T1WI序列扫描.结果 41例盘状半月板均发生外侧.41例中,板型25例,楔型12例,肥角型4例.其中盘状半月板变性5例,半月板撕裂34例,2例伴半月板囊肿.结论 低场MRI能够准确显示盘状半月板类型及其撕裂的范围及程度,MRI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查广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住院婴幼儿肺炎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婴幼儿肺炎痰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住院诊断为肺炎的203例婴幼儿进行了痰培养,就病原菌和耐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03份送检标本中,112份检出细菌,检出率55.17%,共检出细菌115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2(27.83%)株,以肺炎链球菌及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氏阴性菌81(70.43%)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真菌2(1.74%)株,均为白色念珠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利奈唑烷、喹努普汀达福普汀、环丙沙星、莫西沙星较敏感,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多数头孢二代、三代抗生素耐药率高,但对其复合酶制剂尚敏感,对喹诺酮类及阿米卡星较敏感,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高度敏感,但副流感嗜血杆菌及阴沟肠杆菌均出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 患感染性肺炎住院的婴幼儿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及时掌握婴幼儿肺炎的病原菌及药敏的动态,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孙萍;石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前路钢板与髂腰固定治疗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22例

    目的 观察前路钢板固定与髂腰固定技术在治疗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对22例合并骶髂关节损伤的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其中Bl型2例,B2型4例,B3型5例;Cl型5例,C2型5例,C3型1例.合并髋臼骨折6例.对后环损伤中单纯骶髂关节脱位者采用前路钢板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合并骶骨骨折则采用后路髂腰固定,前环损伤全部行钢板固定.结果 本组 2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Mnjeed评分,平均86.5分(51-100分),其中优8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6.3%.5例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4例基本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1例发生骶部皮肤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 在治疗复杂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根据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损伤是单纯脱位,还是合并骶骨骨折,分别采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髂腰固定,效果良好.

    作者:李井山;饶放萍;高勇;钟雪平;金绍琍;张万泉;欧阳少明;刘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 总结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分析68例在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慢性阑尾炎2例,坏疽性阑尾性2例)中,除2例后腹膜位阑尾在局麻下无法切除外,其余66例均在局麻下切除成功,切口均Ⅰ期愈合,无 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缺乏专职麻醉师的情况下,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黄国华;谢宝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24例

    目的 评价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例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8例),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复位、自体髂骨植骨以及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对合并伤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2个月,据Rasmussen评分标准:优19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91.67%.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盐酸普萘洛尔联合90Sr皮肤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盐酸普萘洛尔联合90Sr皮肤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集的121例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普萘洛尔联合90Sr皮肤敷贴治疗(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61例和单纯90Sr皮肤敷贴治疗组(以下简称单纯组)60例,比较两组的血管瘤疗效.结果 经4个月随诊,联合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纯组(P<0.01).结论 盐酸普萘洛尔联合90Sr皮肤敷贴较之单纯90Sr皮肤敷贴婴幼儿血管瘤有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

    作者:叶朝阳;周开良;易珂苇;蔡剑玲;彭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