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尖倒充填术治疗根管内断针所致慢性根尖周炎12例临床疗效

范华南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手术, MTA, 倒充填材料
摘要:目的 观察通过根尖倒充填术取出断针、封闭根尖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管内根尖1/3区域断针和超出根尖孔断针所致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例,先行根管治疗,1周后开窗去骨,取出断针(必要时切除部分根尖),以MTA行根尖倒充填术.结果 12例中未能定期复查1例,从本研究中剔除.完成根管充填及接受根尖倒充填术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1%.结论 通过开窗取出断针,同时以MTA行根尖倒充填术,临床疗效良好.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南昌市安义县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安义县幼儿园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义县2所城区幼儿园和4所乡村幼儿园的684名2.5-6.5岁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其中男童388名,女童296名,测量体重、身高2项指标.结果 安义县684名儿童体格发育的Z评分、男童的WAZ、HAZ、WHZ均为负值;女童的HAZ为正值,其它两项为负值.男女间在HAZ上存在差异(P<0.05),另外两项评分男女间无显著差异(P>0.05).总的低体重率为2.9%、生长迟缓率为7.7%、消瘦率为7.4%,总体水平低于国内,国标参考标准.结论 安义县幼儿园儿童总体发育水平较低,应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平衡膳食,健全卫生保健制度.

    作者:段克姿;袁玫;王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22例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2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5年,22例患者膝关节伸屈00-1200范围,Lachman试验21例阴性,1例阳性(I0),轴移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55分增加到术后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优良率90.9%.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陆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针刀松解跖腱膜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跖腱膜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跟痛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远期疗效上优于对照组,近期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刀松解跖腱膜适合于跟痛症的治疗.

    作者:熊兴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结果 129例患者中,124例结石全部取净,取净率96.12%.取石次数1-6次,平均2.1次.12例出现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9.30%.结论 中药可调整和改善胆道内环境,有利于胆道炎症的消退,具有溶石排石的作用,降低了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取石难度,有利于提高结石取净率,且可预防结石复发.

    作者:陈惠根;魏效峰;陶敏慧;张勇;曾文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淋巴结转移度与直肠癌生存率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淋巴结转移度(lymph nodes metastatic ratio,LNR)与直肠癌术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江西萍乡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胃肠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III期患者的预后,根据LNR将65例直肠癌分为3组:LNR<0.166、0.166≤LNR<0.614、LNR≥0.614,比较组间预后差异,分析各临床病理资料与与直肠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LNR和转移淋巴结数目均与直肠癌术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密切相关.对术后标本淋巴结未超过12枚的病例,LNR与5年无瘤生存率相关.结论 LNR与III期直肠癌的预后相关,可以将LNR作为直肠癌的重要预后指标之一,应考虑将LNR作为临床病理分期的补充.

    作者:黄凌敏;谭洪育;雍铁山;严太平;张和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CT扫描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CT增强扫描在CT检查中更是日益广泛,可以发现CT平扫时不能发现的病变,还可以进一步提高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对于疾病的定性诊断、鉴别诊断、肿瘤血供的判断等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患者对CT增强扫描缺乏认识,顾虑较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惧怕心理,在增强扫描过程中易发生一些紧急情况,影响CT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及结果的准确度.我科在2011年2月-2011年6月,对CT增强扫描检查的100例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及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使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曾兰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临床以发热、呕吐、头痛及意识改变、脑膜刺激症和脑脊液改变为特征[1].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但以小儿,小于5岁尤其是婴幼儿较为常见.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自抗生素使用以来,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因致残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占存活儿的1/3(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神经麻痹、听力降低、学习和认知功能障碍等),是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感染性疾病之一.

    作者:高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应用价值

    目的 运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室缺血心肌运动功能.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及冠心病组40例,其中冠心病组又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心肌缺血组(14例)和心肌梗死组(26例).VVI技术测量左心室心肌纵向及径向收缩期峰值速度(Vs)、应变(SRs)及应变率(ε),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各节段有无差异.结果 (1)梗死节段纵向及径向Vs、SRs、ε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节段.(2)缺血节段纵向Vs、SRs、ε较正常组相应节段减低,较冠脉造影相比VVI诊断前间隔基底段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8%.结论 VVI技术较冠脉造影方便、快捷、重复性好,有望成为临床上无创诊断冠心病特别是严重心肌缺血的一项新技术.

    作者:胡业深;章春泉;刘燕娜;黄敏;李沿江;李车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鼻持续正压与机械通气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应用经鼻持续正压(nCPAP)和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方法 将32例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两组:nCPAP组 16例,机械通气组16例,观察两组的治愈率、上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nCPAP组与机械通气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nCPAP组上机时间较机械通气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组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 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使用nCPAP,能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率,降低各种并发症,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英;黄娟;彭福梅;林艳;孙乐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锡类散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锡类散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30例和美沙拉嗪肠溶片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评价治疗前后两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和总的疗效.结果 两组腹痛、便血,腹泻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疗效好.

    作者:倪广婷;陈诗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其对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与CD3、CD4、CD8、IgM和C3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科住院60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GM1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GM1组加用GM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0.12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于入院后第1d用药,疗程均为7-10d.且于第1d、第7d采血,分别检测CD3、CD4、CD8、IgM和C3免疫指标.结果 GM1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M1组治疗后血清CD3、CD4、IgM和C3均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 (1)GM1治疗HIE的临床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2)GM1可能通过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清CD8 过高浓度,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清 CD3、CD4、IgM和C3过低浓度,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3)血清GM1与CD3、CD4、CD8、IgM和C3可作为HIE临床预后的免疫参考指标.

    作者:江英;晏长红;刘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利迭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稳定期COPD患者10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周(第43d)治疗12周(第85d)分别测定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圣-乔治问卷(SGRQ总评分),CAT量表等参数.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舒利迭,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吸,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不吸入舒利迭.结果 治疗后6周、12周,治疗组患者肺功能中FEV1、FEV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1.68+0.13 VS 1.12+0.14; 1.81+0.18 VS 1.07+0.15 P<0.05].6min步行距离大幅度提高[464+15 VS 312+20 P<0.05] 圣-乔治问卷(SGRQ总评分)CAT量表分值均显著减少,[40.9+0.69 VS 4.37+0.97; 16+21VS 24+18 P<0.05].结论 长期规范吸入舒利迭可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并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民;侯振钢;丁培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戊二醛消毒液误入前房致角膜失代偿1例

    戊二醛消毒液误入前房临床上鲜有报道,其中主要原因是眼内手术器械目前均采用高压消毒,取消戊二醛消毒所致.本院2008年10月-12月份与残联合作免费行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200余例,出现1例因戊二醛误入前房而致的角膜失代偿,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64例根管治疗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RCT)对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4 年6月-2008年12 月在我院口腔门诊治疗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123例共164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对RCT治疗的根管充填质量作一评价,并随访2年,观察其疗效.结果 164颗患牙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68%和88.41%.结论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牙髓炎及根尖周炎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简冬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下肢多普勒血流检测结果在糖尿病足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成功处理糖尿病足的关键是定期足部筛查,识别出糖尿病足的高危患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然而要使健康教育有效,让患者真正意识到足病的危险,没有客观的指标,患者难以信服和接受.本研究旨在寻找糖尿病足病健康教育中的客观指标,继而让患者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健康指导,终达到提高教育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捷;李桃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与抗凝系统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 测定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结果 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PT、APTT、Fg、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ATII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水平活性低下,且存在纤溶系统的亢进,测定这些指标对了解病程发展和预防并发症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胥宾芬;钟谷平;范慧珍;吴裕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目的 探讨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胶囊内镜检查组和小肠造影检查组,进行病变阳性检出率的分析比较.结果 胶囊内镜检查组检出病变55例,阳性检出率79.7%(55/69),小肠造影检查组中,共发现小肠病变7例,阳性检出率为11.5%(7/61).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阳性检出率高,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检查.

    作者:杨宇龙;王农荣;程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低场MR在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MR)对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小肝癌,24例肝小血管瘤在低场MR的信号特征.结果 在T1WI上,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以等信号为主;在T2WI上,小肝癌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肝小血管瘤表现为均匀显著高信号.结论 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在低场MRT2WI上的信号特征,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秦海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断及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9月-2011年4月我科收治7例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患者行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7例患者精液量均增多,6 例精子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 例成功生育.结论 采用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治疗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周国林;刘志华;陈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下肢长骨骨折32例

    目的 探讨应用钢板螺钉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及胫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32例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有限内固定加短期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术后感染、骨折愈合率、内固定物折断、再骨折、患肢长度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无感染、无钢板折弯断裂、无不愈合和再骨折病例.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和恢复快的优点.结论 应用钢板螺钉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及胫骨骨折是可靠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孙溢欣;许真;郑志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