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广婷;陈诗华
目的 开发能对临床麻醉相关信息自动分析的助诊疗信息系统.方法 在Windows Xp/2000 操作系统平台上,以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Microsoft Access 2000 开发软件设计能自动分析导入临床麻醉相关信息,系统自动分析信息的临床意义的软件系统.结果 本系统能为麻醉医生围手术期诊断治疗提供帮助.结论 该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彭永明;魏荧;田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胶囊内镜检查组和小肠造影检查组,进行病变阳性检出率的分析比较.结果 胶囊内镜检查组检出病变55例,阳性检出率79.7%(55/69),小肠造影检查组中,共发现小肠病变7例,阳性检出率为11.5%(7/61).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阳性检出率高,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检查.
作者:杨宇龙;王农荣;程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MR)对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小肝癌,24例肝小血管瘤在低场MR的信号特征.结果 在T1WI上,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以等信号为主;在T2WI上,小肝癌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肝小血管瘤表现为均匀显著高信号.结论 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在低场MRT2WI上的信号特征,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秦海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应用经鼻持续正压(nCPAP)和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方法 将32例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两组:nCPAP组 16例,机械通气组16例,观察两组的治愈率、上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nCPAP组与机械通气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nCPAP组上机时间较机械通气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组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 呼吸衰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使用nCPAP,能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率,降低各种并发症,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英;黄娟;彭福梅;林艳;孙乐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采用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锡类散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30例和美沙拉嗪肠溶片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评价治疗前后两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和总的疗效.结果 两组腹痛、便血,腹泻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疗效好.
作者:倪广婷;陈诗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老年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60例)和阿司匹林对照组(50例),全部患者治疗前均查PT、NT、FIB、凝血酶原活动度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片,治疗组给予口服华法林,维持INR2.0-2.5,随访2年,对比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阿司匹林对照组与华法林治疗组脑栓塞的发病率分别为16%、1.6%,阿司匹林组脑栓塞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华法林组(P<0.05),两组出血率相比分别为6%和8.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与阿司匹林相比,小剂量华法林更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安全性好.
作者:喻文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囊壁切除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前囊壁切除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42例,观察此方法对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结果 4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前囊壁切除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确切,并发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政;姚小春;熊勇军;李望辉;周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CT扫描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CT增强扫描在CT检查中更是日益广泛,可以发现CT平扫时不能发现的病变,还可以进一步提高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对于疾病的定性诊断、鉴别诊断、肿瘤血供的判断等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患者对CT增强扫描缺乏认识,顾虑较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紧张、惧怕心理,在增强扫描过程中易发生一些紧急情况,影响CT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及结果的准确度.我科在2011年2月-2011年6月,对CT增强扫描检查的100例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及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使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曾兰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医补肺益肾、祛痰行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西医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2吸,每日4次,疗程2个月;中医组给予补肺益肾涤痰行瘀汤,每次100ml,每日2次,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病例肺功能指标(FEV1、FVC 、FEV1/FVC%).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结果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肺功能中FEV1/FVC%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医补肺益肾、涤痰行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章淑芳;陈建建;涂长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疗效.方法 对91例临床确诊为脑囊虫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予吡喹酮30mg/(kg·d),10d,联合阿奇霉素10mg/(kg.d),7d;对照组单予吡喹酮30mg/(kg·d),10d.共2-3个疗程.通过临床症状和头颅MRI复查结果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20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9例,有效率79.0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疗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谢慧群;徐芸;龚志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用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喙锁韧带加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10年4月应用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喙锁韧带加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9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93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2周所有患者均能进行肩关节活动,内固定取出后未发生再脱位,在随访期间未发现明显疼痛,效果良好,按karlsson标准,疗效A级91例(97.8%),B级2例(2.2%).结论 应用本方法固定肩锁关节脱位时,重建一条喙锁韧带可更有效的避免因单纯钩钢板内固定导致的疼痛,活动受限以及钢板断裂松动需取出内固定物而再次脱位的可能.
作者:王国文;廖卫华;董谢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运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室缺血心肌运动功能.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及冠心病组40例,其中冠心病组又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心肌缺血组(14例)和心肌梗死组(26例).VVI技术测量左心室心肌纵向及径向收缩期峰值速度(Vs)、应变(SRs)及应变率(ε),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各节段有无差异.结果 (1)梗死节段纵向及径向Vs、SRs、ε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节段.(2)缺血节段纵向Vs、SRs、ε较正常组相应节段减低,较冠脉造影相比VVI诊断前间隔基底段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8%.结论 VVI技术较冠脉造影方便、快捷、重复性好,有望成为临床上无创诊断冠心病特别是严重心肌缺血的一项新技术.
作者:胡业深;章春泉;刘燕娜;黄敏;李沿江;李车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70例自愿准备进行无痛人工流产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各35例进行比较.A组丙泊酚缓慢静脉推注,剂量为2.5-3mg/kg;B组瑞芬太尼的推注剂量为1μg/kg,丙泊酚的剂量为1.5-2mg/kg.两组手术方法相同,性别、体重、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记录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完成时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苏醒所需时间.结果 B组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A组,A组麻醉后血压降低,心率下降、SpO2的降低比B组明显,且B组的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结论 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理想的麻醉方法之一是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推注麻醉,该方法有着苏醒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洪跃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断及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9月-2011年4月我科收治7例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患者行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7例患者精液量均增多,6 例精子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 例成功生育.结论 采用经尿道射精管口切开术治疗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周国林;刘志华;陈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鼻导管氧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以及高频喷射通气(HFJV)对存在Cheyne-Stokes呼吸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的立即治疗效果.方法 鼻导管给氧(4L/min)、CPAP(平均压力为9.3cmH2O)、BiPAP(平均压力12.0/5.3cmH2O);以及HFJV(频率60-80次/min).结果 不同治疗夜晚的AHI分别为:未接受治疗的夜晚为(30.9±8.3),氧疗为(23.6±6.6),CPAP为(18.5±5.0),BiPAP为(14.3±3.9),HFJV为(20.1±4.1).HFJV与CPAP的效果相仿,P=0.541.微觉醒指数分别为:未治疗夜晚(31.4±13.2),氧疗(25.0±7.1),CPAP(13.6±4.7),BiPAP( 13.7±4.9),HFJV为(14.4±4.7).HFJV与其它3种治疗比较,P均>0.05.使用HFJV后,慢波睡眠及REM睡眠明显增加,但与其他3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HFJV的耐受性较面罩治疗更佳.结论 不同无创通气方法均能改善有着Cheyne-Stokes呼吸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异常呼吸以及睡眠质量,其中HFJV的治疗效果与CPAP的效果相仿.有必要进一步研究HFJV对此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克;万志辉;范慧;文芳静;康晶;李清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轮状病毒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的婴幼儿使用无乳糖奶粉作为辅助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92例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给以液体疗法及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程进展时间等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为77.78%.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3,P=0.029);平均止泻时间在两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576,t=5.102,t=4.690,P<0.05).结论 在轮状病毒肠炎并发乳糖不耐受症的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措施中,无乳糖奶粉作为辅助治疗措施有助于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作者:龙春根;王丽;黎兴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iritic peptide,BNP),是一种由心脏和脑分泌的神经类激素,在人体中主要分布在心、脑、肺、脊髓及脑脊液等部位,1988年由学者Sudoh等从猪脑中分离纯化,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强大的排尿钠、利尿及扩张血管的作用.
作者:赵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配合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结果 129例患者中,124例结石全部取净,取净率96.12%.取石次数1-6次,平均2.1次.12例出现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9.30%.结论 中药可调整和改善胆道内环境,有利于胆道炎症的消退,具有溶石排石的作用,降低了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取石难度,有利于提高结石取净率,且可预防结石复发.
作者:陈惠根;魏效峰;陶敏慧;张勇;曾文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CT对经穿刺抽吸证实的肾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GE64排螺旋CT采用平扫与增强扫描相结合,增强扫描用螺旋CT动态增强双期扫描,即分别在肾皮髓质期和肾造影期扫描.结果 59例肾囊性病灶中肾实质性囊肿55例,囊性肾癌2例,肾盂旁囊肿1例,肾盏憩室1例.结论 肾囊性病灶虽有共性的表现,但有其某些特征性表现,只要认真分析其征象,多可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陈涛;罗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PCNA、Ki-67、bcl-2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法测定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及正常对照组的PCNA、Ki-67、bcl-2的表达.结果 食管腺癌组的PCNA、Ki-67、bcl-2表达高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正常对照组(P<0.01);反流性食管炎组及Barrett食管组的PCNA、Ki-67表达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bcl-2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联合监测PCNA、Ki-67、bcl-2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食管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肿瘤恶性倾向.
作者:郭海;姜志茹;郑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