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程英

关键词: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观察3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采用平滑肌肌动蛋白SMA、ER、PR、P63、34βE12 和CK5/6进行染色.结果 3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其中7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6例为非典型性乳头状瘤,23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结论 乳腺管内乳头状肿瘤有特定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标记SMA、P63和CK5/6对其有诊断价值.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目的 观察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方法 严格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将40例EPISBO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主要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维持体液平衡、肠外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从胃管注入西甲硅油;β-七叶皂苷钠静脉点滴.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腹胀痛缓解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治愈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治疗EPISBO有明显辅助疗效.

    作者:李志雄;杨芳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值得推广.

    作者:饶兴愉;刘跃梅;张小玲;王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妇科肿瘤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防治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2010 年1 月-2010 年12 月我院肿瘤科3854 例出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医院感染85例次,例次发生率为2.21%,医院感染部位前4 位分别为泌尿道、手术切口、胃肠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病人细菌培养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1%,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6%、真菌占13%.结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郑丽丽;李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16例临床视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1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狭窄程度在50%以上且规范的内科药物治疗无效者,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药物.结果 16例患者16处狭窄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所有病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没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无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复发,10例复查DSA,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曹铭华;江顺福;吴明超;高黎明;曹玮;彭韩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氟西汀治疗伴抑郁症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疗效.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其中抑郁评分超过41分者随机分成2 组:对照组只用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予降压治疗合并氟西汀抗抑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氟西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穗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香砂养胃丸(浓缩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香砂养胃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陈皮、枳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砂养胃丸(浓缩丸)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 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厚朴酚、和厚朴酚进样量在分别在0.2853-5.706μg、0.1383-2.766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9%(n=6).结论 所建标准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温建东;廖少华;肖林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属于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因素在CH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遗传度为55%-65%[1].心脏胚胎发育涉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若干基因的先后表达以及这些基因间复杂而精确的相互作用.

    作者:丁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疾病,是近年来全球公共健康问题的热点,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气促和咳嗽(尤其是夜间或清晨)的气道高反应性有关,气道高反应性的建立是与气道上皮受损,感觉神经末梢暴露以及致敏有关.

    作者:吴丹遐;陈强;刘建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橘皮联合止吐药预防化疗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桔皮联合止吐药在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作用.方法 肿瘤化疗患者1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常规止吐药物治疗;观察组95例,采用橘皮联合止吐药预防减轻胃肠道反应,按照止吐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控制率为89.47%,与对照组49.4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橘皮联合止吐药可预防减轻化疗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疗效显著,经济实用.

    作者:王玉琴;谢稚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副作用观察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序贯组及对照组.阿奇霉素序贯组62例,给予红霉素3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治疗3-5d后予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10mg/(kg·d),每周连服3d停用4d为1疗程,共 3疗程;对照组59例,静滴红霉素3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共14d.治疗2 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及副作用统计.结果 阿奇霉素序贯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71.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0.51,P<0.05);阿奇霉素序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7.4%,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3.63,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效安全.

    作者:张文辉;翁小琴;吴星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IL-17、IL-10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中浓度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31例急性期及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的水平,并与同期 22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 急性期、亚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亚急性期KD患儿组(P<0.01);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630,P<0.05).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r=-0.810,P<0.05).结论 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和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显著下降,而亚急性期血清IL-10水平虽较急性期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IL-17是一种强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10是一种抑炎细胞因子,二者血清水平的变化提示它们分别在KD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清IL-17和IL-10的水平为K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段炤;邹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儿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息减轻,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邹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儿确诊为DIC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肝素1~5u/kg·h,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凝血指标.结果 采用微量肝素治疗后凝血指标PT、APTT、TT、Fib得到明显改善,20例病人中,16例治愈出院,其中4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后死亡.对照组8例病人2例好转出院,6例放弃后死亡.结论 应用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有效.

    作者:王巧芳;刘红霞;郭建明;何玲;陈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山莨菪碱注射液在消除支气管肺炎肺部罗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在消除支气管肺炎肺部罗音中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654-2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χ2=6.98,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654-2注射液佐治支气管肺炎利于肺部罗音的吸收消退,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

    作者:黄树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哮喘患儿诱导痰中TGF-β1、IL-5与肺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TGF-β1表达、IL-5水平及E0S计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5-15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哮喘组)、该组30例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1年进入哮喘缓解期的患儿(缓解组),30例5-15岁健康儿童(对照组),对3组病人测定诱导痰中TGF-β1表达、IL-5水平及E0S计数,3组病人均测定肺功能FEV1等值.结果 (1)哮喘组TGF-β1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缓解组比较,P<0.01;哮喘组IL-5、E0S与对照组、缓解组比较,P均<0.01;(2)哮喘组FEV1%pre、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5;缓解组FEV1%pr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缓解组FEF25-75%低于对照组,P<0.05;(3)哮喘组痰液中TGF-β1阳性细胞表达率与IL-5水平、EOS%呈正相关:r=0.38 P<0.05,r=0.66,P<0.01;与肺功能FEV1%pre、FEF25-50呈负相关:r=-0.68,P<0.01,r=-0.555,P<0.05.结论 TGF-β1、IL-5、EOS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有过度表达,这些指标与肺功能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气道慢性炎症的一个标示物用来监测哮喘.

    作者:陈强;李莉;刘建梅;柯江维;邹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管理对妊娠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12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糖控制满意78例,血糖控制不满意34 例,比较两组之间母儿并发症有无差异.结果 血糖控制满意组的糖化谢红蛋白、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剖宫产率、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围产儿平均体重、胎婴儿畸形、围产儿死亡的发生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管理,使血糖控制满意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万金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已收治的足月新生儿RDS 2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足月新生儿RDS的主要高危因素是选择性剖宫产.25例患儿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5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诊断明确后均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25例患儿中21例治愈,2例好转,2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是足月新生儿RDS的主要高危因素.本病早期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陈丽萍;王巧芳;曾立春;卢文青;刘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胃康灵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胃康灵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胃康灵胶囊中的甘草、白及、延胡索及三七.结果 利用薄层色谱法能检测出胃康灵胶囊中的甘草、白及、延胡索及三七,薄层色谱图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胃康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曾赣惠;苏长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1例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cone dyst rophy)是一种遗传性黄斑病变,主要累及视锥细胞功能,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色觉障碍等症状.因发病早期临床症状较少见,所以国内报道也较少,容易漏诊.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视锥细胞营养不良1例报如下.

    作者:廖晓捷;王永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南昌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昌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南昌市东湖区0-14岁常住儿童10345例,按照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全国统一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现患哮喘儿童(2年内有发作)279例,现患病率2.6%;有哮喘患病史儿童373例,总患病率3.6%.发作诱因主要以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为主,分别占96%、63%.哮喘合并症常见为过敏性鼻炎,占41.5%.治疗中吸入糖皮质激素,占56.6%.结论 南昌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呈上升趋势,预防呼吸道感染可减少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

    作者:李莉;刘建梅;陈强;吴爱民;杜云;李岚;朱晓华;章高平;胡次浪;李建;陈庆法;戴佳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