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兴愉;刘跃梅;张小玲;王玲
目的 观察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方法 严格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将40例EPISBO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主要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维持体液平衡、肠外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从胃管注入西甲硅油;β-七叶皂苷钠静脉点滴.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腹胀痛缓解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治愈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治疗EPISBO有明显辅助疗效.
作者:李志雄;杨芳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桔皮联合止吐药在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作用.方法 肿瘤化疗患者1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常规止吐药物治疗;观察组95例,采用橘皮联合止吐药预防减轻胃肠道反应,按照止吐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控制率为89.47%,与对照组49.4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橘皮联合止吐药可预防减轻化疗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疗效显著,经济实用.
作者:王玉琴;谢稚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南昌市东湖区0-14岁常住儿童10345例,按照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全国统一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现患哮喘儿童(2年内有发作)279例,现患病率2.6%;有哮喘患病史儿童373例,总患病率3.6%.发作诱因主要以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为主,分别占96%、63%.哮喘合并症常见为过敏性鼻炎,占41.5%.治疗中吸入糖皮质激素,占56.6%.结论 南昌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呈上升趋势,预防呼吸道感染可减少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
作者:李莉;刘建梅;陈强;吴爱民;杜云;李岚;朱晓华;章高平;胡次浪;李建;陈庆法;戴佳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1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狭窄程度在50%以上且规范的内科药物治疗无效者,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药物.结果 16例患者16处狭窄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所有病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没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无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复发,10例复查DSA,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曹铭华;江顺福;吴明超;高黎明;曹玮;彭韩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序贯组及对照组.阿奇霉素序贯组62例,给予红霉素3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治疗3-5d后予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10mg/(kg·d),每周连服3d停用4d为1疗程,共 3疗程;对照组59例,静滴红霉素3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共14d.治疗2 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及副作用统计.结果 阿奇霉素序贯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71.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0.51,P<0.05);阿奇霉素序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7.4%,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3.63,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效安全.
作者:张文辉;翁小琴;吴星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在消除支气管肺炎肺部罗音中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654-2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χ2=6.98,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654-2注射液佐治支气管肺炎利于肺部罗音的吸收消退,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
作者:黄树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为研究组,按临床表现分为轻症组(65例)和重症组(35例),重症组又分为重症存活组(30例)与重症死亡组(5例);又据EV71病毒检测结果分为EV71阳性组(64例)和阴性组(36例),选择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SE浓度.并分别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EV71阳性组与阴性组、轻症组与重症组、重症死亡组与重症存活组NSE值的差异.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NSE水平有所增高(P<0.05);(2)EV71阳性组NSE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3)重症组NSE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重症死亡组NSE水平高于重症存活组(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NSE水平普遍升高,EV71阳性者尤其明显;NSE水平越高病情越重,NSE可作为预测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作者:胡冰;胡华著;帅词睿;聂微萱;王贵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赣州市贫困县3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赣州市贫困县石城、信丰县3岁以下儿童512名,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以上儿童的养护人进行了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状况的调查.结果 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42.82%,其中低体重率为21.09%,生长迟缓率为17.68%,消瘦率为3.24%.结论 赣州市贫困县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问题仍不可忽视,应积极开展健康饮食的宣传和指导,推广平衡膳食、营养补充和营养强化,改善农村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
作者:张小玲;刘跃梅;饶兴愉;张黎花;郝彦斌;黄文生;肖洪亮;林思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06例三孔法LC的临床资料.结果 706例中有685例手术成功,中转开腹21例,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31 min,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恢复好,未发生出血、感染、黄疸、胆囊管残端漏、胆管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只要进行规范化的LC技术培训,配合上级医院资深专家的带教,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现已成熟的三孔法LC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万登福;谭正敏;任继永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31例急性期及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的水平,并与同期 22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 急性期、亚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亚急性期KD患儿组(P<0.01);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630,P<0.05).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r=-0.810,P<0.05).结论 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和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显著下降,而亚急性期血清IL-10水平虽较急性期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IL-17是一种强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10是一种抑炎细胞因子,二者血清水平的变化提示它们分别在KD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清IL-17和IL-10的水平为K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段炤;邹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肺力咳合剂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8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梁、止咳、化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治疗.结果 肺力咳合剂在改善咳嗽、气促及肺部罗音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许景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香砂养胃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陈皮、枳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砂养胃丸(浓缩丸)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 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厚朴酚、和厚朴酚进样量在分别在0.2853-5.706μg、0.1383-2.766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9%(n=6).结论 所建标准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温建东;廖少华;肖林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胃康灵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胃康灵胶囊中的甘草、白及、延胡索及三七.结果 利用薄层色谱法能检测出胃康灵胶囊中的甘草、白及、延胡索及三七,薄层色谱图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胃康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曾赣惠;苏长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应用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儿确诊为DIC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肝素1~5u/kg·h,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凝血指标.结果 采用微量肝素治疗后凝血指标PT、APTT、TT、Fib得到明显改善,20例病人中,16例治愈出院,其中4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后死亡.对照组8例病人2例好转出院,6例放弃后死亡.结论 应用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有效.
作者:王巧芳;刘红霞;郭建明;何玲;陈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疗效.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其中抑郁评分超过41分者随机分成2 组:对照组只用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予降压治疗合并氟西汀抗抑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氟西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穗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儿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息减轻,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邹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早期大剂量氨基酸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本科NICU住院,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500g,不能进食或进食量不足的早产儿,分成氨基酸静脉营养小剂量(19例)、大剂量(21例)、超大剂量组(18例).均在生后12~24h内开始给予小儿氨基酸,小剂量从1.0g/(kg.d)开始,大剂量从1.6-2.5g/(kg·d)开始,超大剂量从2.6-3.0g/(kg·d)开始,每天增加0.5g/(kg·d),至总量3-3.5g/(kg·d).观察各组入院后体质量情况,包括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及住院期间的体质量增长速度.结果 用静脉营养后每天平均体质量增加:小剂量组为11.93±4.21mg,大剂量组为15.45±3.23mg,超大剂量组为24.45±1.68mg.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2.98,大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10.64,小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11.7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小剂量组(8.2±1.7)d,大剂量组(6.5±1.3)d,超大剂量组(4.6±1.2)d.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3.57,大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4.78,小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7.4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未发生并发症、代谢紊乱及胆汁淤积之副作用.结论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随氨基酸剂量的增加患儿体质量亦明显增加,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亦明显缩短并未见相关副作用.
作者:刘棋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采用Ivor-Lewis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5年2月-2011年2月,17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上腹正中切口、右胸后外侧切口,同时采用经胸膜顶食管胃机械吻合.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1.40±48.94)min;淋巴结清扫(9.9±4.5)个;术后第1d胸腔闭式引流引流量(265.25±138.43)ml,术后第2d胸腔闭式引流引流量(180.28±122.64)ml;均于术后48-72h内拔除胸腔引流管,拔管后即能自行下床活动,术后第3-4d自营养管注食,胃肠道恢复时间:4.88±1.80d.术后出现肺部感染4例,呼吸衰竭2例,脓胸1例,食管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胃扭转及乳糜胸发生.住院天数(14.96±4.95)d.结论 Ivor-Lewis手术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盛守寅;殷瑞忠;闵长国;刘立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cone dyst rophy)是一种遗传性黄斑病变,主要累及视锥细胞功能,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色觉障碍等症状.因发病早期临床症状较少见,所以国内报道也较少,容易漏诊.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视锥细胞营养不良1例报如下.
作者:廖晓捷;王永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水平(即低氧浓度及低压力)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低水平NCPAP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呼吸暂停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7.7%,两组之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5.91,P<0.025及χ2=10.04,P<0.005).结论 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原发性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明显优于用氨茶碱.
作者:罗宏斌;刘淑兰;廖志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