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赣州市贫困县3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张小玲;刘跃梅;饶兴愉;张黎花;郝彦斌;黄文生;肖洪亮;林思峰

关键词:贫困县, 儿童, 营养, 调查
摘要:目的 赣州市贫困县3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赣州市贫困县石城、信丰县3岁以下儿童512名,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以上儿童的养护人进行了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状况的调查.结果 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42.82%,其中低体重率为21.09%,生长迟缓率为17.68%,消瘦率为3.24%.结论 赣州市贫困县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问题仍不可忽视,应积极开展健康饮食的宣传和指导,推广平衡膳食、营养补充和营养强化,改善农村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已收治的足月新生儿RDS 2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足月新生儿RDS的主要高危因素是选择性剖宫产.25例患儿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5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诊断明确后均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25例患儿中21例治愈,2例好转,2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是足月新生儿RDS的主要高危因素.本病早期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陈丽萍;王巧芳;曾立春;卢文青;刘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IL-17、IL-10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中浓度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31例急性期及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及IL-10的水平,并与同期 22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 急性期、亚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KD患儿组血清IL-17及IL-10水平均高于亚急性期KD患儿组(P<0.01);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630,P<0.05).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r=-0.810,P<0.05).结论 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和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7水平显著下降,而亚急性期血清IL-10水平虽较急性期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IL-17是一种强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10是一种抑炎细胞因子,二者血清水平的变化提示它们分别在KD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清IL-17和IL-10的水平为K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段炤;邹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管理对妊娠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12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糖控制满意78例,血糖控制不满意34 例,比较两组之间母儿并发症有无差异.结果 血糖控制满意组的糖化谢红蛋白、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剖宫产率、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围产儿平均体重、胎婴儿畸形、围产儿死亡的发生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管理,使血糖控制满意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万金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大鼠单侧后牙缺失下颌髁突软骨PGE2浓度变化的关系

    目的 检测大鼠单侧拔牙后不同时期下颌髁突软骨中PGE2的含量,探讨大鼠单侧后牙缺失对下颌髁突软骨的影响.方法 选择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8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实验组大鼠拔除左侧上下颌磨牙,分别于拔牙后3d、2周、4周和12周建立单侧后牙缺失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做拔牙处理,与实验组大鼠同期建立动物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在单侧拔牙后3d、2周、4周和12周下颌髁突软骨中PGE2的含量.结果 (1)拔牙后3d,双侧髁突软骨中PGE2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2)拔牙后2周,双侧髁突软骨中PGE2含量较拔牙后3d降低,但比对照组增高(P<0.01).(3)拔牙后4周,双侧髁突软骨中PGE2含量较拔牙后3d增高(P<0.01),且拔牙侧比非拔牙侧高(P<0.01).(4)拔牙后12周,双侧髁突软骨中PGE2含量较拔牙后3d增高(P<0.01),但较4周下降,且拔牙侧比非拔牙侧高(P <0.01).结论 单侧后牙缺失可引起髁突软骨中PGE2的含量改变.

    作者:何予敏;汪建中;黄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早期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应用的临床探讨

    目的 评价早期大剂量氨基酸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本科NICU住院,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500g,不能进食或进食量不足的早产儿,分成氨基酸静脉营养小剂量(19例)、大剂量(21例)、超大剂量组(18例).均在生后12~24h内开始给予小儿氨基酸,小剂量从1.0g/(kg.d)开始,大剂量从1.6-2.5g/(kg·d)开始,超大剂量从2.6-3.0g/(kg·d)开始,每天增加0.5g/(kg·d),至总量3-3.5g/(kg·d).观察各组入院后体质量情况,包括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及住院期间的体质量增长速度.结果 用静脉营养后每天平均体质量增加:小剂量组为11.93±4.21mg,大剂量组为15.45±3.23mg,超大剂量组为24.45±1.68mg.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2.98,大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10.64,小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11.7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小剂量组(8.2±1.7)d,大剂量组(6.5±1.3)d,超大剂量组(4.6±1.2)d.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3.57,大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4.78,小剂量组与超大剂量组组间t值为7.4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未发生并发症、代谢紊乱及胆汁淤积之副作用.结论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随氨基酸剂量的增加患儿体质量亦明显增加,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亦明显缩短并未见相关副作用.

    作者:刘棋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与不规范化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坚持服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安体舒通为规范化治疗组,不能服美托洛尔、依那普利为不规范化治疗组,每组34例.观察1年内患者再住院次数、病死人数,1年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并进行对比.结果 规范化治疗组1年内患者再住院次数、病死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年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必须遵循规范治疗.

    作者:吴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为研究组,按临床表现分为轻症组(65例)和重症组(35例),重症组又分为重症存活组(30例)与重症死亡组(5例);又据EV71病毒检测结果分为EV71阳性组(64例)和阴性组(36例),选择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SE浓度.并分别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EV71阳性组与阴性组、轻症组与重症组、重症死亡组与重症存活组NSE值的差异.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NSE水平有所增高(P<0.05);(2)EV71阳性组NSE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3)重症组NSE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重症死亡组NSE水平高于重症存活组(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NSE水平普遍升高,EV71阳性者尤其明显;NSE水平越高病情越重,NSE可作为预测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作者:胡冰;胡华著;帅词睿;聂微萱;王贵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观察3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采用平滑肌肌动蛋白SMA、ER、PR、P63、34βE12 和CK5/6进行染色.结果 3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其中7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6例为非典型性乳头状瘤,23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结论 乳腺管内乳头状肿瘤有特定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标记SMA、P63和CK5/6对其有诊断价值.

    作者:程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肠套叠2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的21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发病特点、临床处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74例(34.4%)患儿表现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50例(23.3%)仅有阵发性哭闹;25例(11.6%)仅有呕吐;24例(11.2%)仅有腹泻;7例(3.3%)仅有发热、哭闹;20例(9.3%)有呕吐、腹泻;15例(7.0%)有腹痛、呕吐、腹泻.17例误诊为儿内科疾病,误诊率8%.早期行B超检查诊断肠套叠的符合率明显高于未行B超检查者(P<0.005).201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99例(99%),失败2例(10%).16例肠套叠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伴肠坏死,术后1例死亡.结论 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以4-10个月龄多见.早期应行B超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及时行空气灌肠,整复率高.

    作者:陈月;徐南平;李翠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癫痫儿童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例)予Lev,对照组(15例)予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治疗12周.比较2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0%(12/15),对照组有效率为40%(6/1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ev治疗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李振宏;黄郁波;黄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肺力咳合剂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8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梁、止咳、化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治疗.结果 肺力咳合剂在改善咳嗽、气促及肺部罗音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许景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鼻内窥镜直视下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直视下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1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经显微镜直视下寻找断端后以泪道引流管为支撑物,另一端自上泪小管插入,两端均插入鼻泪管,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拉出引流管后结扎固定并藏于鼻腔内.结果 3个月拔管后随访3个月到1年,所有患者泪道均通畅,无溢泪,所有患者均对外观满意.结论 鼻内窥镜直视下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固定牢靠,医源性损伤小,术后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外观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伟;朱加贵;黄海;李琛;兰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妇科肿瘤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防治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2010 年1 月-2010 年12 月我院肿瘤科3854 例出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医院感染85例次,例次发生率为2.21%,医院感染部位前4 位分别为泌尿道、手术切口、胃肠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病人细菌培养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1%,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6%、真菌占13%.结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郑丽丽;李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红光联合口服阿维A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光联合口服阿维A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11例寻常痤疮随机分成3组,红光组、药物组和联合组,4周后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 3组有效率分别为61.11%,71.43%,95.00%,联合组有效率均高于红光组及药物组(P<0.01),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红光联合口服阿维A治疗寻常痤疮可获得理想疗效,优于单用疗法,尤其适合光疗及传统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

    作者:傅珊虹;叶发舜;王小兵;朱永军;李娟;邓燕;樊庆庆;邓燕娜;姚婉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酒精中毒致儿童脑损伤1例

    1 病例资料患儿,女,4岁.因自服白酒后全身瘫软,反应差7d于2011年09月13日入院.患儿于7 d前自饮散装白酒,量不详,家属发现时患儿全身瘫软,反应差,神志淡漠,呼之不应,无呕吐、抽搐,无发热.体检:T37.0℃,P100次/min,R30次/min,BP95/60mmHg.

    作者:谌厚才;钟小明;刘跃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70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06例三孔法LC的临床资料.结果 706例中有685例手术成功,中转开腹21例,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31 min,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恢复好,未发生出血、感染、黄疸、胆囊管残端漏、胆管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只要进行规范化的LC技术培训,配合上级医院资深专家的带教,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现已成熟的三孔法LC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万登福;谭正敏;任继永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儿确诊为DIC后,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肝素1~5u/kg·h,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凝血指标.结果 采用微量肝素治疗后凝血指标PT、APTT、TT、Fib得到明显改善,20例病人中,16例治愈出院,其中4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后死亡.对照组8例病人2例好转出院,6例放弃后死亡.结论 应用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有效.

    作者:王巧芳;刘红霞;郭建明;何玲;陈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宫外孕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联合应用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分析106例经手术确诊的宫外孕患者的TAS与TVS表现.结果 TAS+TVS对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胎心搏动、宫内假孕囊、卵巢的检出率远较单纯TAS及TVS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宫外孕包块的检出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宫外孕包块直径大于2.0 cm时,TAS对包块的检出率与TV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径在1.5-2.0cm之间及小于1.5cm时,TVS对包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AS;当子宫位置异常,宫外孕包块位置较高,离子宫较远,宫外孕病灶超出阴道探头所能达到的超声深度及包块范围较大,显示包块与周围组织关系,TAS对包块的显示率明显高于TVS.结论 TAS、TVS各有其优缺点,建议对可疑宫外孕者先行TAS,对TAS检查阴性或可疑阳性而血或尿HCG阳性者,再行TVS检查;如先行TVS检查结果阴性或可疑阳性而血或尿HCG阳性者,应嘱患者留尿,再行TAS检查;既能避免患者不必要的负担,又能及时确诊.

    作者:王颖琦;何小萍;张惠媛;罗慧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目的 观察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方法 严格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将40例EPISBO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主要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维持体液平衡、肠外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从胃管注入西甲硅油;β-七叶皂苷钠静脉点滴.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腹胀痛缓解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治愈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甲硅油和β-七叶皂苷钠治疗EPISBO有明显辅助疗效.

    作者:李志雄;杨芳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水平(即低氧浓度及低压力)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低水平NCPAP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呼吸暂停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7.7%,两组之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5.91,P<0.025及χ2=10.04,P<0.005).结论 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原发性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明显优于用氨茶碱.

    作者:罗宏斌;刘淑兰;廖志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