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凉薯子中毒致呼吸衰竭、昏迷抢救成功1例报道

袁平根

关键词:凉薯子, 中毒, 个案
摘要:我院儿科于2008年10月应用纳洛酮及机械辅助通气成功救治1例凉薯子中毒致呼吸衰竭、昏迷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第7讲规范床旁血糖监测与血糖监测管理的新进展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糖尿病疗效的观察、治疗的调整、预后的推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血糖监测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便携式血糖仪因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快速出结果已成为血糖检测常用的手段.然而,诸多因素可影响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导致错误治疗,造成严重的低血糖或长期血糖控制不达标.下面,就如何规范床旁血糖监测以及血糖监测管理新进展作简要阐述.

    作者:霍亚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治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2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P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12例PVT病人经早期抗凝、溶栓、祛聚治疗后均顺利出院.结论 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较为常见,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曾广源;昊龚丽莉;丁金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床边邮票植皮闭合肉芽创面的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肉芽创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18-56岁)四肢肉芽创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移植皮片完全存活,创面恢复良好,5例移植皮片部分液化,清创后再次行床边邮票植皮,移植皮片存活,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床边邮票植皮是一种有效闭合方法简单,肉芽创面的治疗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前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改进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中一种改进人工晶体悬吊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悬吊针先从2点钟方位(或对角线方位)据角巩缘1mm处出针,接着在该出针处进针在巩膜层间沿后极部方向行走约1mm出针,接着在出针孔再进针,在巩膜层间Z型行走,后剪断悬吊线.另一针从8点钟方位出针,如上述同样的方法行针,这样人工晶体悬吊完成.结果 25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悬吊术顺利完成.结论 改进的白内障人工晶体悬吊操作难度明显降低,省时,刨伤小,不易发生人工晶体偏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倪升荣;陶明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胸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胸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PNET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胸部PNET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CT增强扫描,2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左、右外侧胸壁各l例,左、右后纵隔各1例,右侧叶间胸膜1例.肿块均较大,大小范围约6~18cm.CT平扫2例密度均匀,2例呈囊实性混杂密度,1例见大量高密度骨化影;MR平扫1例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均匀稍高信号,1例T1WI呈混杂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CT和MR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 PNET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有助于病变的术前诊断.

    作者:陈永华;何玉麟;夏国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依托考昔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nhroplastv,TKA)已成为治疗中老年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患者恢复运动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常用术式.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离不开充分的术后镇痛.有效的术后镇痛并非单纯在于减轻疼痛,还在于帮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尽可能地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除此之外,有效的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生活质量.术后疼痛是TKA患者的主要顾虑,充分、有效的术后镇痛能够减轻患者痛苦,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直接关系到功能恢复和手术效果.

    作者:胡健;蒋土垚;万俊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女性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ICIQ-SF问卷与尿动力学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明确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ICIQ-SF评分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了解抗胆碱能治疗前后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我们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急迫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进行研究.常规采集病史、查体后,每个患者均完成ICIQ-SF问卷,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性尿失禁的患者给予3个月的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治疗后,每个患者再次完成ICIQ-SF问卷并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患者年龄介于43~70(58.8±13.6)岁之间.我们发现治疗前后的平均ICIQ-SF评分、初始感觉容量、大膀胱容量、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平均ICIQ-SF评分和初始感觉容量之间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0.275,P<0.05).治疗前平均ICIO-SF评分与大逼尿肌压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P<0.01).结论 ICIQ-SF问卷是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可靠且易于使用的评价工具.ICIQ-SF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来永庆;陈泽波;曹群朵;杨尚琪;关志忱;叶炯贤;蔡志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癌痛患者药物镇痛治疗的护理干预

    国内调查表明:各期癌症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的占51%~61.6%,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1].癌痛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药物治疗是癌痛止痛重要的方法之一,因而做好癌症药物镇痛的护理,达到有效止痛,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庆萍;马熙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2年4 月~2009年8月,对2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15例合并椎旁脓肿,其中3例双侧椎旁脓肿,5例合并有肺结核),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4周,血沉下降至40mm/h,手术采用前路病灶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术后平卧石膏床3个月,继续抗结核治疗1~1年半,观察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0病例得到随访,随访10个月~7年,平均3.8年,病人椎间植骨全部融合,1例复发.肺结核均钙化吸收,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优良率95%.结论 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彻底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植骨融合高,疗效满意.

    作者:舒敏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在非创伤性急腹症中的诊断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非刨伤性急腹症病因中的诊断应用.方法 对本院2005年3月~2009年9月96例经MSCT检查的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MSCT对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很高.96例患者经MSCT扫描均能发现病变所在的区域,其中查出急腹症临床病因83例,病因诊断符合率为86.5%.结论 MSCT以其快速、简便、诊断的准确性高而成为急腹症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它能及时提供正确的诊断.

    作者:古君海;刘小华;曾新晖;罗新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教育对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根据病因可分为肝炎后肝硬化(乙型或丙型肝炎)、血吸虫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心源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在我国,本病的年发病率为17/10万.病人以青壮年男性多见,35~48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作者:付云芳;姚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一般对症、支持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根据脑水肿程度酌情应用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点滴,2次/d,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作者:谢志勇;艾冬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切口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

    目的 探讨小切口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于2000年1月~2008年6月采用后正中小切口切开复位中空钉及缝线锚钉同定骨折片及交叉韧带治疗3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病人,术后予以石膏外固定6周,术后随访时间8~30个月.结果 32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无明显活动功能障碍,膝关节评分术前评分为(27.6±7.5)分,术后评分为(89.8±6.8)分(P<0.01).结论 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创伤小,简单易行,结果满意.

    作者:李浩;邹鸿星;杨淮河;杨保良;邵银初;胡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全组共9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果 其中PR 2例,SD 5例,PD2例,总有效率28.57%,狭病控制率71.43%,中位生存期18周.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除痤疮样皮疹外,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晚期患者能适应.

    作者:赵波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百多邦软膏外敷对小儿化疗药物渗出的疗效观察

    白血病目前化疗药物口服种类少,静脉给药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皮肤渗漏是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加之不可避免的多次反复化疗,不可避免出现化疗药外渗,从而给病人增加诸多痛苦,影响病人康复和化疗的顺利进行.为此我科从2007年以来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对88例化疗药物外渗病例进行外敷,并与传统的硫酸镁湿热敷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仙;李小春;刘玲;平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系统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应用体会

    老年痴呆属慢性病,在疾病的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专人护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研究对老年痴呆患者连续6个月运用系统干预法进行护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我们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黎清香;刘小丰;黄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脑胶质瘤三维适形放疗的护理

    脑胶质瘤呈侵袭性生长,手术很难将肿瘤彻底切除.目前,我们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效地控制脑胶质瘤局部肿瘤的扩散,减少了脑肿瘤放射治疗的并发症与后遗症.2005年6月~2008年9月,我们对赣州市人民医院脑外科32例脑胶质瘤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及护理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曾敏;张祖琼;赖景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5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 左下肢33例,右下肢13例,双下肢6例.急性血栓36例,亚急性及慢性血栓1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无创、实时、可重复应用、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龚丽莉;曾广源;王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乳腺癌新的肿瘤标志物-CYFRA21-1

    目的 探讨CYFRA21-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86例原发性乳腺癌,14例复发性乳腺癌,22例良性乳腺肿瘤,25例正常人群中血清CYFRA21-1、CEA、CA153的表达情况,并检测血清CYFRA21-1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良性肿瘤人群与正常人群中CYFRA21-1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YFRA21-1在Ⅳ期乳腺癌及复发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和64.2%,其阳性率高于CA153和CEA.在血运性复发性乳腺癌病例中,其灵敏度较高,为89%.随着TNM分期的增加CYFRA21-1的水平逐渐升高.CYFRA21-1与CEA无统计学关联,与CA153有轻度统计学关联,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CYFRA21-1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结论 检测CYFRA21-1水平对检测乳腺癌复发及评估治疗效果有非常大的价值.

    作者:刘志勇;欧阳忠;邹小明;Zou Xiaoming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恶性骨肿瘤PICC置管联合一次性输液泵持续化疗的护理

    持续静脉化疗在疗效和副反应等方面要优于传统的冲击化疗模式.为了配合恶性骨肿瘤持续静脉化疗的开展,确保化疗顺利实施,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我科采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一次性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