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霞;余群洪;黄卫虎;王仁斌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VSD), 复杂创面,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收治的34例复杂创面病例分为VSD治疗组15例和常规治疗组19例,VSD治疗组于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吸引5~7d后除去VSD敷料,常规治疗组清创后创面常规换药,后期未愈创面均行清创植皮术.结果 常规治疗组19例,一次植皮后创面愈合11例,两次植皮后创面愈合3例,多次植皮后愈合5例.平均愈合时间20.3±12.4d.VSD组15例,一次植皮后创面愈合15例,两次植皮后创面愈合0例,多次植皮后愈合0例.平均愈合时间16.5±10..5d.结论 VSD治疗复杂创面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痛患者药物镇痛治疗的护理干预

    国内调查表明:各期癌症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的占51%~61.6%,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1].癌痛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药物治疗是癌痛止痛重要的方法之一,因而做好癌症药物镇痛的护理,达到有效止痛,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庆萍;马熙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床边邮票植皮闭合肉芽创面的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肉芽创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18-56岁)四肢肉芽创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移植皮片完全存活,创面恢复良好,5例移植皮片部分液化,清创后再次行床边邮票植皮,移植皮片存活,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床边邮票植皮是一种有效闭合方法简单,肉芽创面的治疗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前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改进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中一种改进人工晶体悬吊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悬吊针先从2点钟方位(或对角线方位)据角巩缘1mm处出针,接着在该出针处进针在巩膜层间沿后极部方向行走约1mm出针,接着在出针孔再进针,在巩膜层间Z型行走,后剪断悬吊线.另一针从8点钟方位出针,如上述同样的方法行针,这样人工晶体悬吊完成.结果 25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悬吊术顺利完成.结论 改进的白内障人工晶体悬吊操作难度明显降低,省时,刨伤小,不易发生人工晶体偏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倪升荣;陶明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子与急性脑血管病研究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子在急性脑血管病人中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急性住院脑梗塞、脑出血患者各200例及健康体检者80例并采集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资料.结果 脑梗塞组分别和脑出血组、对照组比较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脑出血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脑梗塞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高血糖、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脑出血仅为高血压病.结论 代谢综合征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紊乱程度越重,患脑梗塞的风险越大.代谢综合征与脑出血无明显相关.

    作者:李玉莲;万慧;胡火有;徐仁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453例抗结核药物引起副作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2~2008年住院肺结核患者138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453例(32.68%),以胃肠反应、肝损害、位听神经损害为主(72.68%),76.40%的副作用出现于给药的2个月内.结论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常见,分布较广,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高星;欧阳松;林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97在骨肉瘤的表达及与远处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p97的表达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p97的表达情况,21例骨软骨瘤组织作为对照.结合临床随访结果,判断p97表达与骨肉瘤远处转移病例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中p97低表达24(40.0%)例,中度表达10(16.7%)例,高表达26(43.3%)例;21例骨软骨瘤组织中p97低表达14(66.6%)例,中度表达6(28.6%)例,高表达1(4.8%)例,二者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14例发生远处转移的骨肉瘤组织中p97低表达2(14.3%)例,中度表达1(7.1%)例,高表达11(78.6%)例;46例无远处转移的骨肉瘤组织中p97低表达22(47.8%)例,中度表达9(19.6%)例,高表达15(32.6%)例,二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0).尤其低表达与高表达比较差异更明显(P<0.01 ).但是,p97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p97可能参与了骨肉瘤发生与远处转移,这提示p97检测可能成为判断骨肉瘤发生远处转移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同时p97为骨肉瘤的诊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分子靶标和途径.

    作者:刘广鹏;黄山虎;刘志礼;罗赟;陈芳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抽剥器的改进

    目的 探讨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抽剥器改进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2006年3月在我院接受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抽剥器改进后治疗的650例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资料.结果 650例患者756个患肢均抽剥成功,切口均一期愈合按时出院.出现皮下血肿及皮下瘀斑59例.随访3~12年,复发共6例(1%).结论 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抽剥器改进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曾庆黎;邓奕昕;周凯;陈伟;符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治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2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P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12例PVT病人经早期抗凝、溶栓、祛聚治疗后均顺利出院.结论 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较为常见,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曾广源;昊龚丽莉;丁金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教育对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根据病因可分为肝炎后肝硬化(乙型或丙型肝炎)、血吸虫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心源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在我国,本病的年发病率为17/10万.病人以青壮年男性多见,35~48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作者:付云芳;姚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对诊断眼眶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眼眶骨折的患者多层螺旋CT常规螺旋扫描加重建图像分析.结果 眶内侧壁骨折以横断面显示佳,眶下壁骨折以冠状面及矢状面显示佳,混合性骨折以冠状位图像显示佳.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表现有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骨折、眶壁骨质凹陷改变;间接征象有眶内眼肌肿胀,鼻旁窦腔内积液等.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加重建能减少误、漏诊,全面准确诊断眼眶骨折.

    作者:罗新忠;刘小华;曾新晖;刘丽;高登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磁共振三维快速容积扫描(LAVA)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快速容积扫描(LAVA)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CTPV患者的磁共振平扫及LAVA图像,观察其特征性的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彩超或DSA证实.结果 MRI平扫可见门静脉闭塞,闭塞门静脉周围见由侧支静脉形成的团块状、网状异常软组织信号影.LAVA直观显示肝实质灌注异常及门静脉周围异常侧支静脉,还可显示腹部原发病变及其强化规律.结论 磁共振平扫及LAVA对CTPV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志宏;吕敦召;钟美花;黎旭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异丙托溴铵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07年1 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异丙托溴铵雾化组,B组为联合治疗组,C组为对照组.A组: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500μg/2ml+生理盐水4ml治疗,每日3次,连续14d;B组:依次雾化吸人异丙托溴铵500μg/2ml+生理盐水4ml及沙丁胺醇200μg/1ml+生理盐水2ml,每日3次,连续14d;C组雾化吸人生理盐水4 ml,雾化方法同A组.观察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变化情况.结果 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显示:(1)异丙托溴铵治疗组在雾化吸入后30min,1h,3d,14d结束时心率、呼吸频率均有显著好转(P<0.05);(2)异丙托溴铵治疗组在雾化吸人后.1h,3d,14d结束时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aO2升高、PaCO2降低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联合用药组则优于单纯异丙托溴铵治疗组,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组较对照组及单纯异丙托溴铵组高(16.7%vs3.6%,P<0.05),主要为心悸、手抖,均为一过性,且轻微.结论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对缓解喘息症状方面疗效明确,尤其是与受体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孙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5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 左下肢33例,右下肢13例,双下肢6例.急性血栓36例,亚急性及慢性血栓1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无创、实时、可重复应用、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龚丽莉;曾广源;王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依托考昔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nhroplastv,TKA)已成为治疗中老年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患者恢复运动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常用术式.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离不开充分的术后镇痛.有效的术后镇痛并非单纯在于减轻疼痛,还在于帮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尽可能地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除此之外,有效的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生活质量.术后疼痛是TKA患者的主要顾虑,充分、有效的术后镇痛能够减轻患者痛苦,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直接关系到功能恢复和手术效果.

    作者:胡健;蒋土垚;万俊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评价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2年4 月~2009年8月,对2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15例合并椎旁脓肿,其中3例双侧椎旁脓肿,5例合并有肺结核),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4周,血沉下降至40mm/h,手术采用前路病灶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术后平卧石膏床3个月,继续抗结核治疗1~1年半,观察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0病例得到随访,随访10个月~7年,平均3.8年,病人椎间植骨全部融合,1例复发.肺结核均钙化吸收,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优良率95%.结论 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彻底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植骨融合高,疗效满意.

    作者:舒敏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低场MR在骶管囊肿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在骶管囊肿诊断的价值.方法 本组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34~68岁,平均47.2岁,应用常规T1WI、T2WI矢状位,轴位T2WI及冠状位重T2加权椎管水成像(MRM).结果 骶管囊肿常规MRI表现为骶管内典型的长T1、长T2均匀信号,与脑脊液一致,一般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壁菲薄,边界清晰,囊肿位于骶1-骶3椎体水平.MRM表现更为直观,囊肿信号与椎管内脑脊液相似,并沿椎管内脑脊液侧下方分布,呈单发或多发,部分病例囊肿内可见等信号细线条状神经根影.结论 MR扫描能检出并诊断骶管囊肿,其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是目前检查骶管囊肿好的方法.

    作者:王达进;周晟;谢志丹;胡明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附158例报告)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75例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 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胃癌多见,分别占51.27%和21.52%.与同期中青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症、并发症、再出血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胃癌在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雷健康;杨冬英;奚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全组共9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果 其中PR 2例,SD 5例,PD2例,总有效率28.57%,狭病控制率71.43%,中位生存期18周.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化疗耐药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除痤疮样皮疹外,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晚期患者能适应.

    作者:赵波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在非创伤性急腹症中的诊断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非刨伤性急腹症病因中的诊断应用.方法 对本院2005年3月~2009年9月96例经MSCT检查的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MSCT对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很高.96例患者经MSCT扫描均能发现病变所在的区域,其中查出急腹症临床病因83例,病因诊断符合率为86.5%.结论 MSCT以其快速、简便、诊断的准确性高而成为急腹症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它能及时提供正确的诊断.

    作者:古君海;刘小华;曾新晖;罗新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绝经后妇女初次取环失败行再次取环前2~3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后取环.结果 15例取环者中14例宫口松弛.结论 米索前列醇可明显减轻绝经妇女取环者的痛苦,降低取环失败率.

    作者:邵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