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US的诊断价值及EMR治疗的临床研究

朱萱;李弼民;刘志坚;李国华;张小茜;王剑;何怀纯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EUS, EMR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经常规胃镜检查明确为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EUS检查,观察病灶浸润深度,对符合行EMR治疗指征的患者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及EMR治疗组,术后病理病灶浸润深度与EUS检查比较;对外科治疗组与EMR治疗组两组之间病人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EUS对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为85.7%,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MR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相比,术后并发症、病灶完全切除率、术后生存率、术后病灶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EMR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 EUS在判断食管癌浸润深度中准确率高,EMR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治疗价值优于外科手术治疗.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57例报告

    目的 评价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08年11月间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57例,并与57例采用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平均8个月.膝关节伸、屈功能及行走正常,未发生针道感染、创伤性滑囊炎,无延迟和不愈合、髓内钉疲劳断裂及再骨折发生.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骨外露合并继发性骨髓炎2例,内固定松动拨钉5例,钢板断裂4例,加压螺丝钉断裂2例.将两种疗效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符合现代骨折生物学固定观念,骨折的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范贵海;鄢秋元;熊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胚胎行激光透明带辅助孵化13例临床妊娠报道

    目的 采用激光辅助孵化的方法提高胚胎着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9年5月~12月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或冻融胚胎移植(FET)失败行激光辅助孵化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妊娠13例,取卵周期3例,FET周期32例,3胎妊娠1例,双胎妊娠2例,单胎妊娠10例,其中1例胚胎停育.结论 激光辅助孵化可以提高前次IVF-ET失败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黄志辉;朱元;许定飞;唐亮;丁涛;辛才林;伍琼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门诊对肿瘤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开展针对肿瘤患者药学服务的必要性及措施.方法 对我院门诊645例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必要性调查,对药物咨询人群及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71.40%患者希望知道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及适用症,45.73%患者想知道药物贮存方法,53.95%患者想知道药物的价格以及38.29%患者想知道是否在报销范围之内的有关信息.结论 药师在门诊患者中提供药学服务可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及提供性价比较高的经济用药,保障病人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门诊肿瘤患者迫切需要专业的现代药学服务.

    作者:胡莉荣;王文红;沙才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免气腹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免气腹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2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免气腹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18例患者顺利完成阑尾切除,获得成功;3例延长切口.术后均恢复好,住院3~4d.结论 本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简易、创伤小、手术技术相对要求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行性强.

    作者:魏鉴冰;成时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低场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其中,无明显外伤史29例,有外伤史21例.采用自旋回波(SE)、快速自旋回波(FSE)、梯度回波(FET)和反转恢复(STIR)序列成像,常规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结果 5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在MRI影像上均有异常表现,其中软骨信号异常改变8例,软骨局限性变薄或碎裂7例,骨软骨压迹3例,软骨凹凸不平(皱褶)7例,软骨连续性中断16例,软骨缺损6例,软骨缺损伴关节内游离软骨体3例;还发现关节镜无法观察到的骨挫伤、隐匿性骨折等改变.结论 低场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检查诊断中具有价廉、无创、显现率及诊断率高等优势,可较好地评价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范围及程度,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郑驰;高朝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AO解剖型钢板治疗双跟骨骨折

    目的 总结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双侧跟骨骨折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8年我院治疗的12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例, 均为双跟骨闭合性骨折.均为高处坠落伤,有1例合并有腰1压缩性骨折,无合并脊髓及神经损伤.本组中不包括双侧跟骨骨折一侧行保守治疗,另一侧行手术治疗者.本组病历均使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23个月.术后效果评定,优良率达95.8%.2例(3个跟骨)术后出现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均愈合.结论 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复杂之跟骨关节内骨折,能较大程度地恢复跟骨原解剖形态,效果理想.

    作者:梁建斌;黄国财;姚富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骨盆骨折多由严重创伤导致,挫伤严重,常合并其他脏器挫伤或发生不易控制的腹膜后血肿,因此,积极及时地配合抢救,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现将本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 40例严重骨盆骨折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姚芳;周彩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撬拨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评价应用撬拨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5月选择性应用撬拨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0例.结果 术后经6~12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无针道感染及骨髓炎,骨折无再发移位,所有病例均痊愈.结论 采用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是一种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徐南云;肖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全麻下使用电刀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电刀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4例经临床确诊为会厌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均在全麻下进行.实验组使用电刀行会厌囊肿切除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切除会厌囊肿,对术中出血量、术后组织水肿,会厌囊肿切口处白膜生长情况,吞咽、讲话与疼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电刀在全麻下行会厌囊肿切除术比常规全麻下行会厌囊肿切除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黏膜无明显水肿,且白膜生长良好,吞咽、讲话与疼痛术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使用电刀在全麻下行会厌囊肿切除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和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金兰;游鸿;王细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电子鼻咽镜直视下鼻咽活检术方法的比较观察

    目的 探讨电子鼻咽镜直视下鼻咽活检术的方法.方法 将90例需要行鼻咽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用电子鼻咽镜配套的专用活检钳(以下简称线钳)经鼻咽镜活检通道送入钳取标本组织,观察组在电子鼻咽镜直视下用传统的活检钳(以下简称直钳)经鼻腔直接置入钳取标本组织.结果 观察组在操作时间、病理活检成功率、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在电子鼻咽镜下直钳法行鼻腔或鼻咽部活检术在节省操作时间及病理活检成功率方面明显优于线钳法.

    作者:邓淑琴;洪金花;万艳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血液储存前白细胞去除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质量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来自南昌地区5家综合医院2009年期间输血病例共计17090例,其中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6833例、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7489例及医院床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输血病例2768例,对3组临床应用效果做对比分析.对随机抽样血袋取过滤前后的血袋内的血样各3ml比较去除白细胞前、后各种血细胞计数均值,评估不同血细胞去除率.结果 输注未去白细胞、医院床前去白和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的输血反应率分别为5.81%、0.69%和0.28%,经统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84.85,P<0.05).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后的血液(或成分)红细胞回收率平均为96.09%,白细胞和血小板平均清除率为99.79%和85.4%;保存期末无菌培养结果均为无菌生长.结论 滤除白细胞输血可明显降低输血反应,且输注血液储存前去白血液(或成分)效果好于医院床前去白血液(或成分).

    作者:彭继红;付慧敏;何华庆;左锋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团体森田疗法对疑病症治疗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团体森田疗法对疑病症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96例疑病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治疗,研究组采用团体森田疗法,疗程为12周,并随访半年,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结果 研究组在疗程结束后HAMD和HAMA的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随访半年后研究组HAMD和HAMA的评分、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作者:黄美珍;朱小英;吕美珍;兰胜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双髋部骨密度值对比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比较分析双髋部骨密度差异,以供临床医生选择出正确的检测部位.方法 对73例曾在我院行双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的患者(排外髋部、腿部疾患及明显疼痛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左髋部骨密度值低于右髋部.结论 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左髋部进行骨密度测量,而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就症状明显的部位进行检查.

    作者:王晓梅;饶冬霞;殷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理行为干预在妇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行为干预已成为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日益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因素在癌症患者放疗前的作用对治疗效果,以避免放疗的副作用发生,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周小英;姚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鼻咽癌局部侵犯的MRI与CT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MRI与CT在判断鼻咽癌局部病灶侵犯范围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部的MRI与CT资料的初诊鼻咽癌病例98例,由两名以上放射学专家分别进行读片,比较两种不同影像方法对鼻咽癌局部侵犯的显示率.结果 MRI和CT对鼻咽癌软组织超腔侵犯和咽后转移性淋巴结方面的显示率分别为93.9%和76.5%;在判断颅底骨质破坏和各通颅孔道侵犯显示率分别为57.1%和29.6%;对颞下窝侵犯显示率分别为26.5%和14.3%;对海绵窦侵犯显示率分别为39.8%和25.5%;对颅内侵犯显示率分别为20.4%和10.2%.结论 MRI在检测鼻咽癌软组织超腔侵犯、颅底骨质破坏和各通颅孔道侵犯、颞下窝、海绵窦及颅内侵犯等方面均明显优于CT.

    作者:刘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分析(附33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7年收治的33例 GIST患者的资料.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黒便、腹部包块为主,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就诊病人中,中、高危级病人多.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中、高危组病人预后较差.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早期发现和诊断较困难.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是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恶性危险等级与肿瘤的体积及核分裂数有密切关系.高危等级的GIST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佳.手术切除仍是其治疗的首选.完整的切除较姑息性切除有更好的生存率,术中防止瘤体的破裂是手术的原则.

    作者:李战华;程华;周锦都;刘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浮肩损伤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单纯锁骨固定与锁骨+肩胛颈骨折联合固定治疗不同类型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ies,FSI)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35例已行手术治疗的FSI临床资料.结果 总体FSI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对应的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肩胛颈骨折联合固定的疗效优于单纯锁骨固定.结论 锁骨+肩胛颈骨折联合固定的疗效优于单纯锁骨固定.

    作者:罗仕清;许永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US的诊断价值及EMR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经常规胃镜检查明确为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EUS检查,观察病灶浸润深度,对符合行EMR治疗指征的患者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及EMR治疗组,术后病理病灶浸润深度与EUS检查比较;对外科治疗组与EMR治疗组两组之间病人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EUS对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为85.7%,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MR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相比,术后并发症、病灶完全切除率、术后生存率、术后病灶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EMR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 EUS在判断食管癌浸润深度中准确率高,EMR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治疗价值优于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朱萱;李弼民;刘志坚;李国华;张小茜;王剑;何怀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37例白癜风患者靶皮损部位每日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 2 次,疗程4个月.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观察者在治疗后1、2、3、4个月分别对患者靶皮损摄像,进行疗效判断不良反应记录.结果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有效率57.65%,白斑复色以均匀片状复色为主.面部的皮损对他克莫司的反应要明显好于其他部位,有效率72.50%.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于面部皮损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颖鹏;任诗峰;梁斌慧;刘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纳洛酮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Bipap无创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无创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的基础上,4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联合纳洛酮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样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患者32例使用呼吸兴奋剂作为对照组,观察纳洛酮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结果 两组在治疗结束时pH、PaCO2、PaO2、心率和呼吸频率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治疗组在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提高PaO2方面更明显(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Bipap呼吸机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维新;陈运和;肖翔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