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饶冬霞;殷明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优点、方法、适应证.方法 分析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术式及临床效果和适应症.结果 3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例因结石嵌于胆总管下端取石网蓝难以通过而改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5min,平均出血65ml,平均住院6.8d.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胆漏,保守治疗4~5d后痊愈;其余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残石行胆道镜取石.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又缩短了住院时间,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
作者:谭洪育;吴红;薛峰;范新萍;黄章宇;李涛;罗满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绞痛的效果,探讨快速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将327例泌尿系统结石绞痛病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予山莨菪碱20mg静滴,B组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C组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并山莨菪碱20mg静脉滴注,观察15min和45min3组病人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C组的疼痛解除率和总有效率较A、B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莨加菪碱静滴并双氯芬酸钠栓剂可以获得更高的疼痛解除率.
作者:游浩元;黄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毒蕈中毒性肝炎型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关系.方法 对16例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毒性肝炎型患者均有明显消化道症状,黄疸12例,肝肿大9例,并发肝性脑病9例,消化道出血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MOF)4例.5例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后肝功能有好转;死亡8例,病死率50%.死亡组较治愈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显著升高.结论 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者病情危重,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肝功能,总胆红素、PT等指标对预后判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何颖;邹立津;程娜;杨小兰;张伦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岁.因发热、咳嗽、气急1d,加重半天入院.患儿于2009年10月30日9:00许出现发热,流清涕,轻微干咳,对症处理病情无缓解,并出现气急,21:00开始气急加重,次日9:00因病情急剧恶化而急送我院儿科就诊并迅速转ICU抢救.病程中无呕吐、腹泻及抽搐.既往患儿每于受凉咳嗽时出现喘息,2岁后喘息症状减轻.
作者:郑志刚;刘德卿;何建中;刘伟江;刘怡;刘世林;胡淑珍;邓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Bipap无创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无创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的基础上,4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联合纳洛酮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样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患者32例使用呼吸兴奋剂作为对照组,观察纳洛酮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结果 两组在治疗结束时pH、PaCO2、PaO2、心率和呼吸频率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治疗组在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提高PaO2方面更明显(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Bipap呼吸机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维新;陈运和;肖翔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是需要手术治疗的急腹症,因其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一旦达到完全梗阻阶段,肿瘤切除的机会少,死亡率高,临床处理非常复杂.近年来老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率,梗阻率升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余坦军;谢名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经常规胃镜检查明确为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EUS检查,观察病灶浸润深度,对符合行EMR治疗指征的患者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及EMR治疗组,术后病理病灶浸润深度与EUS检查比较;对外科治疗组与EMR治疗组两组之间病人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EUS对食管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为85.7%,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MR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相比,术后并发症、病灶完全切除率、术后生存率、术后病灶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EMR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 EUS在判断食管癌浸润深度中准确率高,EMR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治疗价值优于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朱萱;李弼民;刘志坚;李国华;张小茜;王剑;何怀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分析双髋部骨密度差异,以供临床医生选择出正确的检测部位.方法 对73例曾在我院行双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的患者(排外髋部、腿部疾患及明显疼痛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左髋部骨密度值低于右髋部.结论 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左髋部进行骨密度测量,而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就症状明显的部位进行检查.
作者:王晓梅;饶冬霞;殷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质量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来自南昌地区5家综合医院2009年期间输血病例共计17090例,其中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6833例、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7489例及医院床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输血病例2768例,对3组临床应用效果做对比分析.对随机抽样血袋取过滤前后的血袋内的血样各3ml比较去除白细胞前、后各种血细胞计数均值,评估不同血细胞去除率.结果 输注未去白细胞、医院床前去白和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的输血反应率分别为5.81%、0.69%和0.28%,经统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84.85,P<0.05).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后的血液(或成分)红细胞回收率平均为96.09%,白细胞和血小板平均清除率为99.79%和85.4%;保存期末无菌培养结果均为无菌生长.结论 滤除白细胞输血可明显降低输血反应,且输注血液储存前去白血液(或成分)效果好于医院床前去白血液(或成分).
作者:彭继红;付慧敏;何华庆;左锋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激光辅助孵化的方法提高胚胎着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9年5月~12月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或冻融胚胎移植(FET)失败行激光辅助孵化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妊娠13例,取卵周期3例,FET周期32例,3胎妊娠1例,双胎妊娠2例,单胎妊娠10例,其中1例胚胎停育.结论 激光辅助孵化可以提高前次IVF-ET失败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黄志辉;朱元;许定飞;唐亮;丁涛;辛才林;伍琼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严重肺挫伤、心肺复苏后、有机磷中毒等13例病人应用股动静脉体外循环转流.结果 1例死亡,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手术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文凯;杨春丽;张平;杨升萍;王文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扩大右半结肠切除在左半结肠梗阻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两年来施行了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8例左半结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均痊愈出院.4例病人术后大便次数增多,经饮食调整后,逐步得以缓解.结论 扩大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于结肠癌造成的左半结肠梗阻是一种既达到了一期切除病灶,一期肠吻合,又不会对病人术后生存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的手术方式.
作者:虞黎明;王梦龙;沈威;毛盛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表达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转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IFN-α产生水平,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识别状态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及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按分组加入重组腺病毒和(或)CpG ODN 2006,转染48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α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健康人及携带者各组内IFN-α均有升高,以Ad-HBc+CpG ODN 2006组明显(P<0.05),HBV携带者Ad-HBc组IFN-α水平低于健康人(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α水平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低于健康人,提示与HBV持续感染造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功能下降有关.
作者:章欢;张伦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30例2009年4月~2009年12月在江西省精神病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予以低频rTMS治疗,以100%MT为大刺激强度刺激右侧前额叶部位,频率为1Hz,每次刺激1500次,治疗2周(总10次).于治疗前、后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分值变化.结果 低频rTMS治疗后,患者HAMD24分值平均为(13.5±6.9)分 ,治疗前平均分值为(26.1±4.0)分,治疗后平均分值下降,经统计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30,P<0.01).治疗有效率为76.6%,显效率为53.3%,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作者:张咏梅;胡斌;孙玲;王朝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何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电刀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4例经临床确诊为会厌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均在全麻下进行.实验组使用电刀行会厌囊肿切除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切除会厌囊肿,对术中出血量、术后组织水肿,会厌囊肿切口处白膜生长情况,吞咽、讲话与疼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电刀在全麻下行会厌囊肿切除术比常规全麻下行会厌囊肿切除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黏膜无明显水肿,且白膜生长良好,吞咽、讲话与疼痛术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使用电刀在全麻下行会厌囊肿切除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和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金兰;游鸿;王细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MILES术腹膜外造口并发症的出现率及术后排便情况.方法 收集35例MILES术腹膜外造口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及出现率,术后对患者排便情况进行回访.结果 术后1例出现排便时造口脱垂,便后无需处理可自行恢复;随访成功28例,其中18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便感.结论 MILES术腹膜外造口的并发症低,而且术后可形成较稳定的便感,提高了MILES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伟;李学明;陈海鸣;熊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治疗患有严重慢性病的高危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 在局麻下,在X光下进行股骨粗隆部经皮穿针+股骨干穿针外加钢丝捆扎外固定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30min;术中无出血.49例患者全部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45例患者优良,4例尚可,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结论 经皮穿针钢丝捆扎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是微创手术,且疗效确切,无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
作者:黄士民;章翔;谢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双侧跟骨骨折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8年我院治疗的12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例, 均为双跟骨闭合性骨折.均为高处坠落伤,有1例合并有腰1压缩性骨折,无合并脊髓及神经损伤.本组中不包括双侧跟骨骨折一侧行保守治疗,另一侧行手术治疗者.本组病历均使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23个月.术后效果评定,优良率达95.8%.2例(3个跟骨)术后出现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均愈合.结论 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复杂之跟骨关节内骨折,能较大程度地恢复跟骨原解剖形态,效果理想.
作者:梁建斌;黄国财;姚富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行为干预已成为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日益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因素在癌症患者放疗前的作用对治疗效果,以避免放疗的副作用发生,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周小英;姚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