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民;章翔;谢建荣
目的 评价经后外侧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对2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后外侧人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常规抗结核,并定期随访,复查X片.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清除彻底,植骨及内同定良好,畸形矫正.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随访6个月~4年,平均2年4个月结核无复发.结论 胸腰椎结核后外侧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能够有效地清除病灶.固定牢靠,后凸矫正效果好,融合快,结核治愈率高.
作者:朱小明;肖庆裕;刘申;彭东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主动免疫治疗前后抗丈夫淋巴细胞毒抗体(APLA)的变化情况,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自然流产(RSA)的疗效.方法 采用丈夫静脉血的淋巴细胞使78例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URSA)免疫化.结果 RSA患者免疫治疗前APIA阳性率是6.54%,免疫治疗后APLA阳性率是94.87%,RSA治疗前后APL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治疗后的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0.71%,未经治疗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丈夫或无关个体的主动免疫治疗,能有效刺激RSA患者产生封闭抗体,并导致妊娠成功.
作者:刘艳秋;包娟;周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蛛网膜下腔持续外引流术的体会.方法 协助神经外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为20例颅脑损伤患者行蛛网膜下腔持续外引流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引流通畅,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蛛网膜下腔持续外引流安全有效.
作者:廖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4例胸外伤患者施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4例全部治愈.结论 VATS诊治胸部外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
作者:聂运祥;陈胜家;方政;闵科;夏少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泪膜干扰对角膜表面像差与眼像差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例近视患者60只眼,0.5%盐酸丁卡因对散瞳状态眼泪膜进行干扰,ORBSCANIIz系统获取角膜表面高度计算角膜像差,Zywave系统获取眼像差.结果 (1)角膜前表面像差增大(P=0.023);(2)眼像差,离焦增大(P=0.020),球差增大(P=0.000),叶形像差增大(P=0.000),散光增大(P=0.361),彗差减少(P=0.267).结论 泪膜干扰破坏泪膜的稳定性与均一性,导致角膜像差与眼像差增大,眼视觉质量下降.
作者:邱新文;李定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临床上采用自体组织移植再造阴道的方法存在着会造成新的缺损和再造阴道的组织彤态功能与正常阴道组织差异较大等缺点,阴道组织工程研究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以阴道黏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阴道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功,但由于其来源及增殖能力有限且多次传代后细胞功能易老化,获得的细胞数量远不能满足构建器官的需求,因而阴道组织工程要取得进展必须先解决种子细胞的问题.
作者:谢林海;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2006年10月~2007年9月我科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的2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均成功,手术时间2~6min,1例术中出现气囊破损.无严重并发症及与手术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广泛应用.
作者:宋波;刘奇;王硕;章志明;刘隆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输尿管支架在泌尿外科临床应用已有多年,Zimskind等[1]首先报导了经膀胱镜逆行植入可扩充硅胶管做长期引流.成功地缓解了输尿管梗阻和输尿管阴道漏,从而使输尿管支架导管长期植入治疗得到了普及和发展.1978年,Finney[2]在临床上使用双J型硅胶支架管.解决了支架管移位及脱落的问题[2].输尿管支架已成为现代泌尿外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输尿管支架的临床应用中,随着对输尿管支架生物兼容性,相关感染、生物膜形成以及支架管老化、尿盐沉积等问题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其设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现就输尿管支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熊军辉;王共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微波术后应用派特灵局部用药预防女性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87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单纯微波祛除疣体(A组),微波祛除疣体后局部应用派特灵液1个月(B组),或微波祛除疣体后局部用咪喹莫特乳膏1个月(C组).随访患者术后第4、8、12周时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复发率分别为36.66%,13.33%,11.11%.结论 微波治疗后局部使用派特灵液或咪喹莫特乳膏能有效预防女性尖锐湿疣复发.
作者:刘筱华;刘红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出现抗结核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老年肺结核患者防卫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择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非过敏反应的老年肺结核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GSH护肝组,25例)和对照组(甘草酸二胺护肝组,25例),比较两组肝功能相关参数的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肝功能相关参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SH和甘草酸二胺对老年肺结核治疗中出现抗结核药物中毒性肝功能异常者,均有良好的保护肝功能的效果.其中GSH优于甘草酸二胺.
作者:罗兴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期液体复苏治疗策略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同顾性分析符合研究标准的38例SAP病人液体复苏治疗的相关资料,根据入院后扩容达标时间分为快速扩容达标组(A组,自人院24h内,18例)、控制扩容达标组(B组,自人院24~72h内,20例).血容龟达标标准应满足下面2项或2项以上:(1)心率<120次/min;(2)MAP 65~85mmHg;(3)尿量≥1ml/kg.h;(4)HCT≤35%.结果 扩容达标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P<0.05);红细胞压迹HCTA组显著低于B组(P<0.01);输液速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液体潴留总量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机械通气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扩容达标后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反应期,控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和预防体液潴留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龚园其;程斌;陶少宇;王伟;盛志勇;李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76例肺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
作者:杨建平;胥梅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睑球粘连术中应用自体结角膜缘移植联合唇黏膜移植的疗效.方法 36例(36眼)睑球粘连患者采取口唇黏膜修复睑结膜和穹窿部结膜,结角膜缘组织移植重建球结膜.结果 36眼中30眼疗效为优(8313%),5眼疗效为良(13.8%),1眼愈后效果为差(2.9%),手术总有效率为97.1%.结论 自体结角膜缘移植联合唇黏膜移植应用在睑球粘连术中,可有效地缓解睑球粘连.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扩髓交锁髓内钉应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47例四肢长骨骨于中1/3骨折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适度扩髓治疗.47例均得到随访并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疗效评定.随访时间是6~25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 随访的47例无主钉弯曲、断裂现象,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率100%.邻近关节功能按各自关节的评分标准,达优良等级的患者有共有41例.结论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实、关节功能恢复优良、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
作者:单五开;程永红;吴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静脉用胺碘酮与两地兰在转复非瓣膜病阵发件心房颤动的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将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西地兰组和胺碘酮组.静脉推注西地兰0.2~0.6mg或胺碘酮150~210mg,观察房颤转复情况、心室率及剐作用.结果 51例患者,西地兰组26例,转复成功11例(42.3%);胺碘酮组25例,转复成功20例(80%):0.05>P>0.01.转复成功时间:西地兰组(90.0±48.7)min,胺碘酮组(74.6±40.3)min,P>0.05.未转复成功者的心室率下降情况:西地兰组由(132.5±18.5)次/min降至(80.8±20.2)次/min,胺碘酬由(129.7±20.1)次/min降至(67.2±19.6)次/min,P>0.05.结论 在阵发性房颤转复中胺碘酮的成功率高于西地兰,胺碘酮转复时间较西地兰无差别,胺碘酮和西地兰组药物无明显副作用,3h胺碘酮和西地兰减低心室率无差别.
作者:陶和平;涂小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腹部外科病人基本上都存在禁食、完全胃肠外补液的问题,究竟需要补液多少才合适,按照传统方法临床上仍发现诸多不足,出现一系列血容量多或少的症状和并发症,现在又提出限制性输液的概念.如何使体液达到一个隹状态,减少病死率和并发症,加速康复,是腹部外科必须面对的问题[1].随着对血容量特点认识的增加,容量治疗将在腹部外科病人救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何世冬;杨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RSS-CDH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骨折伴不全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腰椎骨折伴不全瘫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RSS-CDH内周定术,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均明显改善者、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 应用前路减压、RSS-CDH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伴不全瘫,具有减压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好、内固定的整体力学强度显著改善、植骨融台率高等优点.
作者:刘建;李红;方冰;周光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对保健知识的需求程度.方法 自制问卷调查表,向福利院和其邻居万福园社区的60例老人发放,有的自己填写,有的由调查人员问答后代写.结果 占总数70.0%的老人需要心理指导,有71.7%的老人不了解心理状况与疾病的关系,93.3%的老人认为需要了解疾病恢复期的康复指导.结论 为了提高生命质量,老年人需要专业人员为其传播健康保健知识.
作者:肖莉芬;万建强;龚厚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5例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历临床效果良好,因髓腔狭窄,改用其它内固定材料1例,术中进钉时产生骨裂1例,术后主钉断钉1例,二次行DHS内固定,锁钉断钉3例6枚:无一例感染发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可以早期软组织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降低,在内固定选择上具有广阔前景,但应正确选择适应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全部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中完整切除胸腺、胸腺瘤及纵隔脂肪的有14例,合并切除纵隔胸膜、心包、肺者4例.结果 14例患者术后早期MG症状好转9例(64.3%),MC症状无变化4例(28.6%),1例(7.1%)患者于术后第1d发生肌无力危象,术后第3d出现十二指肠穿孔,终死亡.结论 对所有胸腺瘤并MG患者均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有利于提高胸腺瘤并MG患者的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后期死亡率.
作者:吴伟杰;励新健;周增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