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李红;方冰;周光宇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2006年10月~2007年9月我科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的2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均成功,手术时间2~6min,1例术中出现气囊破损.无严重并发症及与手术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广泛应用.
作者:宋波;刘奇;王硕;章志明;刘隆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腹部外科病人基本上都存在禁食、完全胃肠外补液的问题,究竟需要补液多少才合适,按照传统方法临床上仍发现诸多不足,出现一系列血容量多或少的症状和并发症,现在又提出限制性输液的概念.如何使体液达到一个隹状态,减少病死率和并发症,加速康复,是腹部外科必须面对的问题[1].随着对血容量特点认识的增加,容量治疗将在腹部外科病人救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何世冬;杨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76例肺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
作者:杨建平;胥梅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出现抗结核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老年肺结核患者防卫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择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非过敏反应的老年肺结核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GSH护肝组,25例)和对照组(甘草酸二胺护肝组,25例),比较两组肝功能相关参数的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肝功能相关参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SH和甘草酸二胺对老年肺结核治疗中出现抗结核药物中毒性肝功能异常者,均有良好的保护肝功能的效果.其中GSH优于甘草酸二胺.
作者:罗兴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扩髓交锁髓内钉应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47例四肢长骨骨于中1/3骨折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适度扩髓治疗.47例均得到随访并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疗效评定.随访时间是6~25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 随访的47例无主钉弯曲、断裂现象,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率100%.邻近关节功能按各自关节的评分标准,达优良等级的患者有共有41例.结论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实、关节功能恢复优良、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
作者:单五开;程永红;吴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独活寄生汤化裁内服配合骨盆牵引、推拿按摩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独活寄生汤化裁内服、骨盆牵引、推拿按摩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120例,临床痊愈69例,显效21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90.83%.结论 独活寄生汤化裁内服结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国强;龚惠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我院近4年完成的58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共完成法乐四联症根治术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42岁,平均(13.4±9.9)岁,体重8~59kg,平均(30.5±15.5)kg.全部病例均有活动耐力差、喜蹲踞等临床表现.均自幼发绀,有杵状指(趾).术前血红蛋白117-237 g/L,平均(176.8±30.9)g/L.全部经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完成疏通.35例采用跨环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23例仅行右室流出道扩大补片.结果 全组58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成功56例,死亡2例,手术早期死亡率3.5%.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另有10例(17%)发生了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脑损害1例,切口裂开2例,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1例,1例术后出现乳糜胸,无二次气管插管病例.结论 法洛四联症于术死亡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偏高,但远期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涂寒剑;张平;陈艰;林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经后外侧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对2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后外侧人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常规抗结核,并定期随访,复查X片.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清除彻底,植骨及内同定良好,畸形矫正.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随访6个月~4年,平均2年4个月结核无复发.结论 胸腰椎结核后外侧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能够有效地清除病灶.固定牢靠,后凸矫正效果好,融合快,结核治愈率高.
作者:朱小明;肖庆裕;刘申;彭东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主动免疫治疗前后抗丈夫淋巴细胞毒抗体(APLA)的变化情况,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自然流产(RSA)的疗效.方法 采用丈夫静脉血的淋巴细胞使78例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URSA)免疫化.结果 RSA患者免疫治疗前APIA阳性率是6.54%,免疫治疗后APLA阳性率是94.87%,RSA治疗前后APL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治疗后的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0.71%,未经治疗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丈夫或无关个体的主动免疫治疗,能有效刺激RSA患者产生封闭抗体,并导致妊娠成功.
作者:刘艳秋;包娟;周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铂类化疗药物(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是肿瘤化疗领域的常用药物,其抗癌活性是通过在DNA双链中形成共价交联并与DNA绑定形成铂-DNA加合物,引起一系列细胞内事件的发生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1].
作者:周伟华;邓觐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全部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中完整切除胸腺、胸腺瘤及纵隔脂肪的有14例,合并切除纵隔胸膜、心包、肺者4例.结果 14例患者术后早期MG症状好转9例(64.3%),MC症状无变化4例(28.6%),1例(7.1%)患者于术后第1d发生肌无力危象,术后第3d出现十二指肠穿孔,终死亡.结论 对所有胸腺瘤并MG患者均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有利于提高胸腺瘤并MG患者的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后期死亡率.
作者:吴伟杰;励新健;周增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RSS-CDH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骨折伴不全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腰椎骨折伴不全瘫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RSS-CDH内周定术,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均明显改善者、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 应用前路减压、RSS-CDH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伴不全瘫,具有减压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好、内固定的整体力学强度显著改善、植骨融台率高等优点.
作者:刘建;李红;方冰;周光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259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服用利培酮、奎硫平或奥兰扎平中的某一种,8周后症状缓解或痊愈.服药前及服药后的第8周末测定空腹血糖(C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fHDL)、低密度脂蛋白(LDE).结果 三种药物治疗8周后,血糖升高明显(P<0.001),有11.6%的患者血糖高于6.5 mmol/L,血脂改变不明显.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会升高血糖,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血糖是很重要的.
作者:黄鑫;陈树林;刘军云;唐文新;周芬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心脏扭转进行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断、疗效判断圾预后评价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帮助.随着组织多普勒、二维斑点成像技术及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等超声新技术的出现.超声心动图已成为临床上定量分析心肌运动、心脏功能及检测室壁运动的首选方法之一,为更准确地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及舒张运动开拓了新的空间,尤其在无刨评价心脏扭转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良云;刘燕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国产生物降解泌尿系支架材料(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聚乙二醇-co-低聚乳酸)三元共聚酯(PBTEOIJA)的组织相容件及体内、体外降解特性.方法 将PBTEOLA试件埋植在SD大鼠脊柱两侧皮下组织内或浸泡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分别于2、4、6、8、10、1 2、14及16周取出,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研究材料周围组织反应,利用扫描电镜检查材料的表面征象,准确称重以检测材料降解前后的重量.以了解PBTEOLA在体内、体外的降解情况和组织相容性.结果 PBTEOLA材料在16周内可降解为细小颗粒,材料的体内、体外降解趋势相同,体内降解速度略快于体外降解.埋植材料周围皮下组织无脓肿形成和组织坏死发生,局部组织反应为轻微的炎症反应.结论 PBTEOLA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降解时间适宜,适用于制备泌尿系支架.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崔苏萍;王英磊;陈义旺;汪泱;谢安;娄远蕾;朱祥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日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早期发现DR微血管异常,控制与减慢DR的发展将有效保存患者中心视力,降低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有指导意义.我院于2003~2008年对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2例(141眼)行FFA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廖莹琳;胡明生;刘春兰;毛蕾;辛宜春;夏侯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齐拉两酮与氯氮平组.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李轶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蛛网膜下腔持续外引流术的体会.方法 协助神经外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为20例颅脑损伤患者行蛛网膜下腔持续外引流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引流通畅,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蛛网膜下腔持续外引流安全有效.
作者:廖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临床上采用自体组织移植再造阴道的方法存在着会造成新的缺损和再造阴道的组织彤态功能与正常阴道组织差异较大等缺点,阴道组织工程研究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以阴道黏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阴道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功,但由于其来源及增殖能力有限且多次传代后细胞功能易老化,获得的细胞数量远不能满足构建器官的需求,因而阴道组织工程要取得进展必须先解决种子细胞的问题.
作者:谢林海;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周围组织的初损伤是由血肿扩大导致的机械性压力所造成的,在血肿形成后,水肿、炎症反应、血肿周围甚至远隔区域缺血、细胞凋亡、癫痫发作等都造成了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1].其中凝血酶的作用为许多学者所关注,凝血酶是血肿的成分之一,对脑组织具有毒性作用.脑出血后短期内在血肿周围有大量的凝血酶产生,而目前研究认为凝血酶在ICH后的早期脑水肿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探讨脑出血后凝血酶对脑组织损伤的影响,可以为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靶点.
作者:丁涛;黄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