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红;刘娟
目的 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于1989~2008年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骨科疾病14例,占48.3%,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症各3例,骨转移癌4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5例,占17.2%,其中肾功能不全3例.尿毒症1例,泌尿系感染1例;误诊呼吸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脑血管意外各2例,各占7%,其他误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冠心病、肝硬化、多发性神经炎各1例,各占3.4%.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易导致误诊.系统分析、全面检查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方法,对可疑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尤其是X线检查、血尿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孙卫红;刘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充气结肠造影及后处理对肠腔良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多层螺旋CT与结肠镜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诊断手段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7例结肠镜检失败、加做结肠充气造影的病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例病例中,CT发现肠壁肿块导致肠腔狭窄的15例,肠外病变压迫结肠壁的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不仪能发现肿块来自肠壁,对肠外病变的判断明显优于结肠镜;在病变定性上,CT也有独特之处.
作者:何升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10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细胞遗传学分析染色体异常占24.1%,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9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73.1%;常染色体异常7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26.9%.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及遗传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袁慧珍;刘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头颅C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诊断明确的139例腩瘫患儿采用西门子螺旋CT扫描、结果颅内有异常征象者76例,CT阳性率54.7%:CT异常征象主要为脑积水、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脑软化、脑穿通畸形等.139例脑瘫主要病冈为窒息、早产、孕期宫内感染及接触有毒有害物等.不同年龄组中,年龄越小,异常率越高.结论 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有助于寻找病因及定位,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罗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HIF-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7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无表达),P<0.05,差异有显著性.(2)HIF-1α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X2=67,P<0.05),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X2=9.04,P<0.05);Survivin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x2=36,P<0.05),与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X2=6.32,P<0.05).(3)HIF-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与Sunrvivin均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在宫颈鳞癌的演进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何拉曼;邹敏芸;李玉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李醚(长托宁)麻醉前用药对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12例,阿托品组(A组)18例.ASA Ⅰ~Ⅱ级.术前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HR56-58bpm,T波改变有14例.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及颈丛麻醉.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用HP 3046 A多功能监测仪测定HR、SBP、DBP、SpO2作为给药前(T0)的基础值,开放静脉后,P组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A组静注阿托品0.0 1mg/kg,不用其它药,也不做任何麻醉操作,观察给药后10min(T1)、20min(T2)、30min(T3)HR和SBP、DBP的改变.结果 P组给药10、20、30min后HR有所下降,与给药前比P<0.05;SBP给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组HR给药后10~30min明显增快与给药前比P<0.05.SBP给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盐酸戊乙奎醚可作为窦性心动过缓病人的麻醉前给药.
作者:杨小刚;王风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人男,41岁,主诉右颈部及右上肢水肿伴疼痛1个月.查体:右颈部及右上肢肿胀,右腋下及有胸壁有下行性浅静脉怒张.胸部CT示右肺尖纵隔旁结节2.3×2.9×2.5cm,分叶状.压迫上腔静脉.
作者:徐全;陈艰;柳阳春;张平;龚南平;胡建明;谢爱民;涂寒剑;杨文凯;林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骨转移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治疗60例,脊柱25例,四肢35例,根据骨转移癌的部位及特点,均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疼痛均减轻或缓解,截瘫患者不同程度恢复,四肢功能获得改善或恢复.结论 骨转移瘤病人只要掌握适应症,采取积极正确的手术方法,则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朱小明;刘申;彭东林;肖庆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为治疗组,其中治疗A组为42例初治患者,治疗B组为40例复治患者,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每天给予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d,疗程48周.结果 治疗A组在12周、24周、48周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24周、48周治疗A组的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所有患者在服药其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快速、有效降低HBV-DNA,促进HBeAg阴转,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作者:陈川英;程全红;陈芳;吴湛;戴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腹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官腔内残留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用经腹二维超声结合CDFI诊断官腔内残留物61例,并与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清官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1例宫内残留物全部经清宫术后病理证实,尿HCG阳性57例,阴性4例,CDFI检测残留物基底部与局部宫壁组织内有血流信号53例,尿HCG均为阳性,无血流信号8例,尿HCG阳件4例,脉冲多普勒(PW)检测阻力指数(RI)均值0.45.结论 经腹超声结合CDFI能对官内残留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能根据血流信号检出部位进行定位,具有蓐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兵高;李惠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均匀性脂肪肝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非均匀性脂肪肝150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 根据声像图表现,将非均匀性脂肪肝分3型:Ⅰ型(局限浸润型)28例(占18.7%);Ⅱ型(叶段浸润型)45例(占30%);Ⅲ型(弥漫非均匀浸润型)77例(占5l_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均匀性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中具有方便,无创伤,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对非均匀性脂肪肝能做出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曾南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2006年2月~2008年8月11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中,阴道炎引起出血者49例,占42.24%;宫颈炎13例占11.20%:子宫内膜炎10例,占8.6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2例,占18.97%;子宫肌瘤6例,占5.17%;恶性肿瘤8例,占6.90%;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出血2例,占1.72%;其他原因者6例,占5.17%.结论 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加,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
作者:杨建勇;谢丽珍;陈晓兰;王春秀;肖菁;刘琴;杨小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赛尼哌(CD25单克隆抗体)单剂给药在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2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科接受肾移植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赛尼哌治疗组(观察组n=4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40),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术前血透时间、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CDC)、群体反应抗体(PR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为环孢素A(CsA)+骁悉(MMF)+泼尼松(Pred)三联疗法,观察组在三联免疫抑制基础上加用赛尼哌.观察两组术后半年急性排斥发生情况、移植肾功能及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中4例(10%)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对照组中8例(20%)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观察组急性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您提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未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观察组并没有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结论 肾移植受者应用赛尼哌单剂诱导治疗可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辉;曾涛;孟栋良;李新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髓质海绵肾的腹平片(KUB)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表现.方法 回顾2005年到2008年5月的14例髓质海绵肾病例,分析其KUB和IVP表现.结果 14例病人28个肾,其中11例双肾受累,共累及25个肾.KUB检查21例次,16个肾表现为肾实质区见簇状排列的沙粒样敢密影;IVP检查18例次,14个肾表现为肾锥体部囊样扩张,5个肾表现为锥体部放射状条纹样,花束样造影剂影;6个肾兼而有之.结论 KUB、IVP结合有利于对髓质海绵肾进行诊断.
作者:江盛达;骆柘璜;余金海;张蕃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各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cervical intraepithial neoplasia,CIN),宫颈鳞癌中p7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18例慢性宫颈炎作为对照组.CIN Ⅰ、CINⅡ、CINⅢ标本各16例及宫颈鳞癌标本3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73和VEGF在不同宫颈病变的表达,来揭示其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结果 p73表达于细胞核,并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表达增加.VEGF表达在细胞浆,其表达程度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逐渐增加.二者有显著相关性(r=0.90,P<0.05).结论 宫颈病变过程中p73和VEGF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以为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提供帮助.
作者:舒俊俊;邹敏芸;李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前中国采用的主要灭螺方法是化学药物灭螺,但大多数化学药物因其对环境的污染或/和对非靶生物的毒害而被限制使用,从而阻碍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程[1,2].因此,研制和开发高效、低毒的灭螺药物是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吴月英;宁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药品过期浪费一直是医院的难题之一.本人现就本院药品浪费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以找出对策.现对本院2004年4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2008年6月两个时间段的药品平均月库存药品金额、药品周转频率、周转天数、药品亏损金额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宇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la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黏膜出血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尽管ITP的临床特点很重要,但ITP的诊断仍为排除性诊断[1].50年前.Harrington及其后续的研究证实了抗血小板膜自身抗体的存在,自身抗体加速血小板在脾脏的清除,不同的前瞻性研究也表明如检测到血小板自身抗体,对ITP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2~4].因此本文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抗体的表达、意义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孟美丽;黄瑞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腋鞘注入不同浓度丁卡因和罗哌卡因对臂从神经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N=6):对照组(NS组)注人生理盐水1ml,D1、D2、D3组分别注入0.25%、0.5%、1%丁卡因0.5ml,R1、R2、R3组分别注入0.25%、0.5%、1%罗哌卡因1ml.随机选取大鼠的一侧臂丛神经为给药侧,另一侧为正常对照侧,给药5d后,透射电镜观察臂丛神经早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0.5%丁卡因组、1%丁卡因组和1%罗哌卡因组大鼠臂丛神经早期超微结构改变主要为脱髓鞘现象,轴突变性.结论 0.5%、1%丁卡因和1%罗哌卡因腋鞘阻滞町造成臂从神经损害.
作者:刘晶;赵为禄;罗佛全;刘春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60例(ASA Ⅰ~Ⅱ)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平均分成3组,曲马多组(A组,0.6%曲马多+0.15%罗哌卡因)、布托啡诺组(B组,0.006%布托啡诺+O.15%罗哌卡因)、吗啡组(C组,0.005%吗啡+0.15%罗哌卡因),于子宫切除后开始使用,负荷量为5ml,持续剂量2ml/h,12h后减为1.0ml/h.结果 (1)VAS评分B组术后4h低于A组(P<0.05),与C组无明显区别.(2)B组在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排尿困难和瘙痒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较少.
作者:付建强;谢长春;黄建辉;孙超君;钟启钊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