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表达、意义及检测

孟美丽;黄瑞滨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 血小板抗体, 检测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la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黏膜出血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尽管ITP的临床特点很重要,但ITP的诊断仍为排除性诊断[1].50年前.Harrington及其后续的研究证实了抗血小板膜自身抗体的存在,自身抗体加速血小板在脾脏的清除,不同的前瞻性研究也表明如检测到血小板自身抗体,对ITP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2~4].因此本文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抗体的表达、意义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输卵管绝育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输卵管绝育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08年5月自愿进行无痛结扎的育龄妇女170例,观察术中镇痛效果,用药前后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镇痛效果显著,用药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性,麻醉后意识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应用在输卵管绝育术中是一种安全、易行、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的理想无痛手术方式.

    作者:吴琼;彭凌;杨小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加益肾蠲痹丸并治坐骨神经痛95例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临床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2004年6月~2008年6月我院采用针刺配合益肾蠲痹丸治疗该病9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法强;张文琮;游小琴;李润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纵隔炎性假瘤行上腔静脉置换1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人男,41岁,主诉右颈部及右上肢水肿伴疼痛1个月.查体:右颈部及右上肢肿胀,右腋下及有胸壁有下行性浅静脉怒张.胸部CT示右肺尖纵隔旁结节2.3×2.9×2.5cm,分叶状.压迫上腔静脉.

    作者:徐全;陈艰;柳阳春;张平;龚南平;胡建明;谢爱民;涂寒剑;杨文凯;林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头颅G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头颅C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诊断明确的139例腩瘫患儿采用西门子螺旋CT扫描、结果颅内有异常征象者76例,CT阳性率54.7%:CT异常征象主要为脑积水、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脑软化、脑穿通畸形等.139例脑瘫主要病冈为窒息、早产、孕期宫内感染及接触有毒有害物等.不同年龄组中,年龄越小,异常率越高.结论 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有助于寻找病因及定位,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罗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均匀性脂肪肝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均匀性脂肪肝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非均匀性脂肪肝150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 根据声像图表现,将非均匀性脂肪肝分3型:Ⅰ型(局限浸润型)28例(占18.7%);Ⅱ型(叶段浸润型)45例(占30%);Ⅲ型(弥漫非均匀浸润型)77例(占5l_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均匀性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中具有方便,无创伤,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对非均匀性脂肪肝能做出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曾南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充气结肠造影对肠道良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充气结肠造影及后处理对肠腔良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多层螺旋CT与结肠镜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诊断手段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7例结肠镜检失败、加做结肠充气造影的病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例病例中,CT发现肠壁肿块导致肠腔狭窄的15例,肠外病变压迫结肠壁的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不仪能发现肿块来自肠壁,对肠外病变的判断明显优于结肠镜;在病变定性上,CT也有独特之处.

    作者:何升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胃肠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胃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超声诊断的29例胃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诊断胃癌10例,结肠癌14例,直肠痛5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论 超声诊断胃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惠芬;陈玉;赵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2006年2月~2008年8月11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中,阴道炎引起出血者49例,占42.24%;宫颈炎13例占11.20%:子宫内膜炎10例,占8.6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2例,占18.97%;子宫肌瘤6例,占5.17%;恶性肿瘤8例,占6.90%;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出血2例,占1.72%;其他原因者6例,占5.17%.结论 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加,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

    作者:杨建勇;谢丽珍;陈晓兰;王春秀;肖菁;刘琴;杨小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氧诱导因子-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HIF-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7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无表达),P<0.05,差异有显著性.(2)HIF-1α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X2=67,P<0.05),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X2=9.04,P<0.05);Survivin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x2=36,P<0.05),与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X2=6.32,P<0.05).(3)HIF-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与Sunrvivin均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在宫颈鳞癌的演进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何拉曼;邹敏芸;李玉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两种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无创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l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方法.但较长时间使用面罩致使进食、排痰等不便,易发生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使刚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寝竭的患者中,有效的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腔溃疡、口腔感染甚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侠;余芙秀;刘美英;胡仁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髓质海绵肾的腹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表现

    目的 探讨髓质海绵肾的腹平片(KUB)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表现.方法 回顾2005年到2008年5月的14例髓质海绵肾病例,分析其KUB和IVP表现.结果 14例病人28个肾,其中11例双肾受累,共累及25个肾.KUB检查21例次,16个肾表现为肾实质区见簇状排列的沙粒样敢密影;IVP检查18例次,14个肾表现为肾锥体部囊样扩张,5个肾表现为锥体部放射状条纹样,花束样造影剂影;6个肾兼而有之.结论 KUB、IVP结合有利于对髓质海绵肾进行诊断.

    作者:江盛达;骆柘璜;余金海;张蕃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并发症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不含全身照射(TBI)预处理方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40例白血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方法 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0月allo-PBSCT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40例的供者均为HLA-Ⅰ/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采用不含TBI改良Bu/Cy及减低剂量Bu+Arac+CTX+氟达拉滨(Flu)预处理方案.氨磷汀预防口腔黏膜炎,前列腺素E1预防肝静脉闭塞病(HVOD);40例均在预处理及移植后造血恢复期应用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GVHD的预防.结果 40例患者中出现Ⅰ度口腔黏膜炎23例(57.6%),Ⅱ度口腔黏膜炎4例(10%).Ⅳ度口腔黏膜炎2例(0.5%);40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急性GVHD及急性CMV感染;19例(47.5%)出现慢性GVHD.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0.5%,问质性肺炎(IP)发生率0.25%;40例均未出现肝静脉闭塞病(HVOD);40例移植患者中5例(12.5%)死于慢性GVHD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 预处理及移植后造血恢复期应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治疗,可能会减少移植患者CMV感染;使用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可能会减少或减轻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慢性GVHD已日益成为影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期生命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荣艳;李菲;陈艳;黄先豹;杨赣萍;冯嗣青;黄瑞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的价值

    目的 探讨口服清水、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后螺旋CT平扫加增强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螺旋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螺旋CT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42例中CT显示肠壁增厚42例,肠腔内肿块34例,浆膜面模糊20例,肠系膜索条状影2例.CT发现淋巴结转移31例(直径≥10mm).病理证实28例.11例无淋巴结转移者中,术后病理发现2例有淋巴结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和75%,准确率为88.1%.按照改良Dukes分期对照术前与术后病理,35例分期正确,7例分期错误.CT分期准确率为83.3%.结论 螺旋CT平扫加增强结合口服清水、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检查对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邱勇;江毅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49例的护理体会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简称AOSC)是由于肝内肝外胆管结石、蛔虫、肿瘤、狭窄等原闲造成的胆道梗阻并发急性感染.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夏科氏三联征,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并发症凶险的外科急腹症.提高本病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合理治疗,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是普外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9例病人,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桉叶止咳糖浆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对桉叶止咳糖浆止咳、平喘、祛痰、抗炎功效的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 平喘作用采用喷雾致喘法,止咳作用采用氨水喷雾法,祛痰作用采用气管酚红法,抗炎作用采用小耳廓肿胀法.结果 桉叶止咳糖浆大、中、小剂量组对小鼠氨水引咳的R值分别为182.7%、172.7%、164.5%:明显延长氨茶碱致豚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促进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泄量;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桉叶止咳糖浆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炎功效.

    作者:赵宝玲;胡建新;习丹;张瑛;袁斌;刘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院药品过期浪费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药品过期浪费一直是医院的难题之一.本人现就本院药品浪费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以找出对策.现对本院2004年4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2008年6月两个时间段的药品平均月库存药品金额、药品周转频率、周转天数、药品亏损金额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宇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目的 探讨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6月~2008年8月对4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一侧手术时间7~10min,无一例复发,无阴囊红肿及积气病例.结论 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微刨,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同时可发现处理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洪育;吴红;薛峰;黄章宇;范新萍;刘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并发自发性气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于1994年5月~2008年9月收治的5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并发自发性气胸时在病程、症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有其特点.结论 自发性气胸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较常见的并发症,如紧急处理得当,病人恢复较快,反之,则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作者:张高萍;刘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血肿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定向钻孔引流的体会.方法 根据CT扫描找到血肿,确定血肿中心(即靶点),在颅腔的位置,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后注尿激酶入血肿腔溶解血凝块.结果 本组41例病人中,生存37例,死亡4例.术后37例病人神志或对侧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d内血肿消失13例,7d内15例,9d内9例.结论 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简单易行、创伤小、血肿消退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效果满意,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于龙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卧床女患者排尿简易装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中,因骨折、大手术、创伤,或年老体弱而义神志清楚的卧床女患者排尿均给于统一型号的一次性女便盆排尿.由于便盆容器高,质地硬,体积稍大,需要几人协助抬高臀部6~7cm后放置,接尿时因不慎导致盆接不全,渗尿、溢尿现象时有发生,从而污染床单、内裤,若不及时清洗更换,易引起皮肤湿疹或压疮;遇到肥胖体型患者使用便盆,不但搬动吃力且经常发生便盆压之变形甚至裂开现象,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属带来负担,从而亦加重了护理工作量.鉴于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研制出一种为卧床女患者床上排尿的简易装置,在外科、内科、骨科等病区广泛使用.截至目前临床应州200例,均未发生一例漏尿、渗球现象,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鄢丽;涂慧琴;卢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