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彭凌;杨小毛
目的 总结离断的斜槽形肾盂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肾盂输尿管交接处梗阻的患者采用离断的斜槽形肾盂成形术,去除了病变的UPJ,建立漏斗状肾盂与输尿管连接.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半年后复查,无肾积水复发.结论 斜槽形吻合口有利于蠕动波的传递.
作者:章静;钟少云;欧阳唐锋;刘江;袁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研究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肝脏小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肝肝脏小占位病变的115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对不同性质病变的造影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肝细胞癌23例(28个病灶),肝转移癌26例(32个病灶),肝血管瘤14例(16个病灶),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例(8个病灶),肝硬化结节10例(15个病灶),局灶性脂肪分布不均9例(10个病灶),肝腺瘤2例(2个病灶),肝炎性假瘤4例(4个病灶).超声造影诊断准确性89.6%,增强CT准确性87.5%,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与增强CT相比,有着很好的诊断一致性.超声造影简便易行,可作为诊断肝小占位病变首选的影像技术.
作者:贺军;陈利民;柳刚;李跃丰;黄崇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9例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病案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术中及时发现并行穿孔修补后痊愈出院:6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而再次手术,其中1例行穿孔修补,4例行穿孔处置管引流+腹腔冲洗+肝下及十二指肠后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胃肠减压后痊愈出院:1例非手术治疗并发MODS死亡.结论 积极预防是重点,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关键,并发十二指肠瘘后建立可靠通畅的十二指肠内外引流简单而有效.
作者:李勇;邓高旺;占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急诊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0例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患者,经抗休克、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在外伤后2-5h行急诊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或细条、不锈钢圈栓塞髂内动脉或出血动脉分支.结果 除1例在造影过程中死亡而未行栓塞外,其余9例均在1h内完成栓塞治疗,成功率90.0%(9/10),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有效率达100%(9/9),其中8例经康复治疗后出院,1例因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合并颅脑损伤而死亡.未出现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徐华;辜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无创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l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方法.但较长时间使用面罩致使进食、排痰等不便,易发生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使刚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寝竭的患者中,有效的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腔溃疡、口腔感染甚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侠;余芙秀;刘美英;胡仁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路径是指医生、护士、辅助科室人员共同组成团队,给患者提供从入院咨询、医疗护理处置内容、检查项目到出院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将其内容制成日程表,让患者一目了然,得到高校、高质的服务.
作者:郑淑英;黄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经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经前路减压植骨钛网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共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X线显示脊椎曲度恢复,椎管内无骨性压物植骨块,钛网无移动,无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3个月摄片植骨块或钛网内植骨块均与上下椎体融合,术后无神经髓再损伤病例.结论 经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性,钛网植骨融合效果满意.
作者:邵斌;李勇;黄忠;曾景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60例(ASA Ⅰ~Ⅱ)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平均分成3组,曲马多组(A组,0.6%曲马多+0.15%罗哌卡因)、布托啡诺组(B组,0.006%布托啡诺+O.15%罗哌卡因)、吗啡组(C组,0.005%吗啡+0.15%罗哌卡因),于子宫切除后开始使用,负荷量为5ml,持续剂量2ml/h,12h后减为1.0ml/h.结果 (1)VAS评分B组术后4h低于A组(P<0.05),与C组无明显区别.(2)B组在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排尿困难和瘙痒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较少.
作者:付建强;谢长春;黄建辉;孙超君;钟启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妊娠晚期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HBV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血清HBsAg、HBeAg、HBcAb均阳性及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41例,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17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从孕33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至分娩后1个月停服,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和产后1年肝功能、二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定量及婴儿1岁时二对半结果.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DNA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观察期间血清HBVDNA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分别为100%和83.3%(P<0.05),2组孕妇及婴儿均随访1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能降低孕妇HBV DNA载量,减少HBV母婴传播.
作者:汤雄;王冰;高志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应用分层抽样法分别对城市、农村及流动人口中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免疫接种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 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小学新生有预防接种证的分别为94%、81%、41%;有预防接种卡的分别为96%、90%、51%;OPV4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6%、95%、49%;BCC1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5%,93%、51%;MV2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4%、92%、51%;DPT,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4%、93%、41%:HepB3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5%、31%、16%.结论 城市、农村、流动儿童免疫接种证、卡持有率及疫苗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有必要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改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状况,预防控制计免针对传染病在该部分儿童中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刘庆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6月~2008年8月对4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一侧手术时间7~10min,无一例复发,无阴囊红肿及积气病例.结论 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微刨,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同时可发现处理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洪育;吴红;薛峰;黄章宇;范新萍;刘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髓质海绵肾的腹平片(KUB)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表现.方法 回顾2005年到2008年5月的14例髓质海绵肾病例,分析其KUB和IVP表现.结果 14例病人28个肾,其中11例双肾受累,共累及25个肾.KUB检查21例次,16个肾表现为肾实质区见簇状排列的沙粒样敢密影;IVP检查18例次,14个肾表现为肾锥体部囊样扩张,5个肾表现为锥体部放射状条纹样,花束样造影剂影;6个肾兼而有之.结论 KUB、IVP结合有利于对髓质海绵肾进行诊断.
作者:江盛达;骆柘璜;余金海;张蕃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简称AOSC)是由于肝内肝外胆管结石、蛔虫、肿瘤、狭窄等原闲造成的胆道梗阻并发急性感染.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夏科氏三联征,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并发症凶险的外科急腹症.提高本病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合理治疗,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是普外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9例病人,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因骨折、大手术、创伤,或年老体弱而义神志清楚的卧床女患者排尿均给于统一型号的一次性女便盆排尿.由于便盆容器高,质地硬,体积稍大,需要几人协助抬高臀部6~7cm后放置,接尿时因不慎导致盆接不全,渗尿、溢尿现象时有发生,从而污染床单、内裤,若不及时清洗更换,易引起皮肤湿疹或压疮;遇到肥胖体型患者使用便盆,不但搬动吃力且经常发生便盆压之变形甚至裂开现象,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属带来负担,从而亦加重了护理工作量.鉴于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研制出一种为卧床女患者床上排尿的简易装置,在外科、内科、骨科等病区广泛使用.截至目前临床应州200例,均未发生一例漏尿、渗球现象,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鄢丽;涂慧琴;卢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口服清水、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后螺旋CT平扫加增强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螺旋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螺旋CT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42例中CT显示肠壁增厚42例,肠腔内肿块34例,浆膜面模糊20例,肠系膜索条状影2例.CT发现淋巴结转移31例(直径≥10mm).病理证实28例.11例无淋巴结转移者中,术后病理发现2例有淋巴结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和75%,准确率为88.1%.按照改良Dukes分期对照术前与术后病理,35例分期正确,7例分期错误.CT分期准确率为83.3%.结论 螺旋CT平扫加增强结合口服清水、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检查对结肠癌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邱勇;江毅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2006年2月~2008年8月11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中,阴道炎引起出血者49例,占42.24%;宫颈炎13例占11.20%:子宫内膜炎10例,占8.6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2例,占18.97%;子宫肌瘤6例,占5.17%;恶性肿瘤8例,占6.90%;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出血2例,占1.72%;其他原因者6例,占5.17%.结论 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加,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
作者:杨建勇;谢丽珍;陈晓兰;王春秀;肖菁;刘琴;杨小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流感病毒核蛋白和M蛋白决定了病毒的型特异性,也是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将其分为A、B、C3型.流感病毒的核蛋白是CTL反应的主要靶抗原,能诱导机体的细胞免疫,能产生种间交叉的免疫保护,不受表面结构蛋白亚型的影响:且流感病毒核蛋白通过病毒的RNA参与病毒生活周期的多个阶段,在流感病毒的感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对核蛋白的定量检测能反应病毒的感染状况[2].所以我们可以对流感病毒核蛋白进行针对性研究,为对抗流感病毒找到新的靶点.
作者:冯润;孙坚;何士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小容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4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H组n=25)和对照组(R组n=21).H组:在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之前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ml/kg);R组:仅给予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两组在持续监测HR、BP、尿量的同时,分别于观察0,1,2,4和24 h抽中心静脉血,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血乳酸.结果 (1)H组在给药1h后ScvO2迅速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同R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24h,两组ScvO2无显著差异(P>0.05).(2)R组复苏1小时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 采用小容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能迅速提高ScvO2,增加乳酸清除率,改善组织灌注.
作者:陈志;杨春丽;贺慧为;张明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采取早期使用肋骨爪形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并发ARDS病人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9月收治连枷胸并发ARDS病人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6例,死亡2例,病死率25.0%.结论 该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吴品;王学闽;陶丽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椎体截骨在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矫形中的价值.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2例.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并椎弓根螺钉系统同定.结果 10例患者随访8个月~3年,6例下肢神经症状均得到缓解,平均Frankel分级改善一级.cobb角由术前平均35°矫正到术后8°,平均矫正率80.2%,截骨融合率100%,无脊髓加重损伤表现.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是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段.
作者:范少勇;邹鸿星;杨淮河;邵银初;李浩;胡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