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润;孙坚;何士勤
目的 探讨不含全身照射(TBI)预处理方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40例白血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方法 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0月allo-PBSCT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40例的供者均为HLA-Ⅰ/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采用不含TBI改良Bu/Cy及减低剂量Bu+Arac+CTX+氟达拉滨(Flu)预处理方案.氨磷汀预防口腔黏膜炎,前列腺素E1预防肝静脉闭塞病(HVOD);40例均在预处理及移植后造血恢复期应用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GVHD的预防.结果 40例患者中出现Ⅰ度口腔黏膜炎23例(57.6%),Ⅱ度口腔黏膜炎4例(10%).Ⅳ度口腔黏膜炎2例(0.5%);40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急性GVHD及急性CMV感染;19例(47.5%)出现慢性GVHD.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0.5%,问质性肺炎(IP)发生率0.25%;40例均未出现肝静脉闭塞病(HVOD);40例移植患者中5例(12.5%)死于慢性GVHD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 预处理及移植后造血恢复期应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治疗,可能会减少移植患者CMV感染;使用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可能会减少或减轻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慢性GVHD已日益成为影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期生命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荣艳;李菲;陈艳;黄先豹;杨赣萍;冯嗣青;黄瑞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因骨折、大手术、创伤,或年老体弱而义神志清楚的卧床女患者排尿均给于统一型号的一次性女便盆排尿.由于便盆容器高,质地硬,体积稍大,需要几人协助抬高臀部6~7cm后放置,接尿时因不慎导致盆接不全,渗尿、溢尿现象时有发生,从而污染床单、内裤,若不及时清洗更换,易引起皮肤湿疹或压疮;遇到肥胖体型患者使用便盆,不但搬动吃力且经常发生便盆压之变形甚至裂开现象,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属带来负担,从而亦加重了护理工作量.鉴于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研制出一种为卧床女患者床上排尿的简易装置,在外科、内科、骨科等病区广泛使用.截至目前临床应州200例,均未发生一例漏尿、渗球现象,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鄢丽;涂慧琴;卢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药品过期浪费一直是医院的难题之一.本人现就本院药品浪费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以找出对策.现对本院2004年4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2008年6月两个时间段的药品平均月库存药品金额、药品周转频率、周转天数、药品亏损金额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宇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急诊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0例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患者,经抗休克、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在外伤后2-5h行急诊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或细条、不锈钢圈栓塞髂内动脉或出血动脉分支.结果 除1例在造影过程中死亡而未行栓塞外,其余9例均在1h内完成栓塞治疗,成功率90.0%(9/10),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有效率达100%(9/9),其中8例经康复治疗后出院,1例因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合并颅脑损伤而死亡.未出现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徐华;辜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小容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4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H组n=25)和对照组(R组n=21).H组:在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之前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ml/kg);R组:仅给予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两组在持续监测HR、BP、尿量的同时,分别于观察0,1,2,4和24 h抽中心静脉血,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血乳酸.结果 (1)H组在给药1h后ScvO2迅速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同R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24h,两组ScvO2无显著差异(P>0.05).(2)R组复苏1小时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 采用小容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能迅速提高ScvO2,增加乳酸清除率,改善组织灌注.
作者:陈志;杨春丽;贺慧为;张明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均匀性脂肪肝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非均匀性脂肪肝150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 根据声像图表现,将非均匀性脂肪肝分3型:Ⅰ型(局限浸润型)28例(占18.7%);Ⅱ型(叶段浸润型)45例(占30%);Ⅲ型(弥漫非均匀浸润型)77例(占5l_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均匀性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中具有方便,无创伤,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对非均匀性脂肪肝能做出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曾南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头颅C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诊断明确的139例腩瘫患儿采用西门子螺旋CT扫描、结果颅内有异常征象者76例,CT阳性率54.7%:CT异常征象主要为脑积水、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脑软化、脑穿通畸形等.139例脑瘫主要病冈为窒息、早产、孕期宫内感染及接触有毒有害物等.不同年龄组中,年龄越小,异常率越高.结论 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有助于寻找病因及定位,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罗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9例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病案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术中及时发现并行穿孔修补后痊愈出院:6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而再次手术,其中1例行穿孔修补,4例行穿孔处置管引流+腹腔冲洗+肝下及十二指肠后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胃肠减压后痊愈出院:1例非手术治疗并发MODS死亡.结论 积极预防是重点,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关键,并发十二指肠瘘后建立可靠通畅的十二指肠内外引流简单而有效.
作者:李勇;邓高旺;占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胃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超声诊断的29例胃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诊断胃癌10例,结肠癌14例,直肠痛5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论 超声诊断胃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惠芬;陈玉;赵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栓子携带的编码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factor,VEGF165)的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对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的生血管效应.方法 用SD雄性大鼠72只,均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造模组、栓子组、常规治疗组(Ad-VEGF165肌肉注射),栓子携带AdVEGF165组,Ad-VEGF165组.应用月桂酸制作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后,股动脉内注入栓子携带的Ad-VEGFl65,免疫组化检测基因导入后在缺血肌肉引起的效应.结果 给药后栓子携带质粒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对比,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平滑肌肌动蛋白a(smooth musck actin,a-SMA)阳性血管数量与肌肉数比均存在明显差异(F=8.21,6.06,F=20.66、15.04,P<0.05).给药后1周柃子携带质粒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给药后14d栓子携带质粒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F=6.00、6.92.P<0.05).结论 Ad-VEGF能促进缺血肢体血管新生,而栓子携带的Ad-VEGF165生血管效应更为显著.
作者:刘强;周和成;赵彦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髓质海绵肾的腹平片(KUB)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表现.方法 回顾2005年到2008年5月的14例髓质海绵肾病例,分析其KUB和IVP表现.结果 14例病人28个肾,其中11例双肾受累,共累及25个肾.KUB检查21例次,16个肾表现为肾实质区见簇状排列的沙粒样敢密影;IVP检查18例次,14个肾表现为肾锥体部囊样扩张,5个肾表现为锥体部放射状条纹样,花束样造影剂影;6个肾兼而有之.结论 KUB、IVP结合有利于对髓质海绵肾进行诊断.
作者:江盛达;骆柘璜;余金海;张蕃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SRI)定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观察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扩大组(高血压Ⅱ组)、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正常组(高血压Ⅰ组)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E/A值、S/D值、LVEF、LAF、ASR值.结果 3组之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及S/D在对照组、高血压Ⅰ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对照组与高血压Ⅱ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LAF、A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RI技术能较好、较早的测量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改变值,从而反映出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改变,为患者较早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作者:肖小鹏;邓林云;汤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椎体截骨在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矫形中的价值.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2例.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并椎弓根螺钉系统同定.结果 10例患者随访8个月~3年,6例下肢神经症状均得到缓解,平均Frankel分级改善一级.cobb角由术前平均35°矫正到术后8°,平均矫正率80.2%,截骨融合率100%,无脊髓加重损伤表现.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是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段.
作者:范少勇;邹鸿星;杨淮河;邵银初;李浩;胡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HIF-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7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无表达),P<0.05,差异有显著性.(2)HIF-1α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X2=67,P<0.05),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X2=9.04,P<0.05);Survivin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x2=36,P<0.05),与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X2=6.32,P<0.05).(3)HIF-1α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与Sunrvivin均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在宫颈鳞癌的演进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何拉曼;邹敏芸;李玉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充气结肠造影及后处理对肠腔良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多层螺旋CT与结肠镜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诊断手段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7例结肠镜检失败、加做结肠充气造影的病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例病例中,CT发现肠壁肿块导致肠腔狭窄的15例,肠外病变压迫结肠壁的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不仪能发现肿块来自肠壁,对肠外病变的判断明显优于结肠镜;在病变定性上,CT也有独特之处.
作者:何升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妊娠晚期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HBV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血清HBsAg、HBeAg、HBcAb均阳性及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41例,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17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从孕33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至分娩后1个月停服,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和产后1年肝功能、二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定量及婴儿1岁时二对半结果.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DNA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观察期间血清HBVDNA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分别为100%和83.3%(P<0.05),2组孕妇及婴儿均随访1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能降低孕妇HBV DNA载量,减少HBV母婴传播.
作者:汤雄;王冰;高志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于1989~2008年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骨科疾病14例,占48.3%,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症各3例,骨转移癌4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5例,占17.2%,其中肾功能不全3例.尿毒症1例,泌尿系感染1例;误诊呼吸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脑血管意外各2例,各占7%,其他误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冠心病、肝硬化、多发性神经炎各1例,各占3.4%.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易导致误诊.系统分析、全面检查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方法,对可疑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尤其是X线检查、血尿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孙卫红;刘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路径是指医生、护士、辅助科室人员共同组成团队,给患者提供从入院咨询、医疗护理处置内容、检查项目到出院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将其内容制成日程表,让患者一目了然,得到高校、高质的服务.
作者:郑淑英;黄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流感病毒核蛋白和M蛋白决定了病毒的型特异性,也是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将其分为A、B、C3型.流感病毒的核蛋白是CTL反应的主要靶抗原,能诱导机体的细胞免疫,能产生种间交叉的免疫保护,不受表面结构蛋白亚型的影响:且流感病毒核蛋白通过病毒的RNA参与病毒生活周期的多个阶段,在流感病毒的感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对核蛋白的定量检测能反应病毒的感染状况[2].所以我们可以对流感病毒核蛋白进行针对性研究,为对抗流感病毒找到新的靶点.
作者:冯润;孙坚;何士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临床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2004年6月~2008年6月我院采用针刺配合益肾蠲痹丸治疗该病9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法强;张文琮;游小琴;李润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