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丽;涂慧琴;卢萍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简称AOSC)是由于肝内肝外胆管结石、蛔虫、肿瘤、狭窄等原闲造成的胆道梗阻并发急性感染.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夏科氏三联征,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并发症凶险的外科急腹症.提高本病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合理治疗,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是普外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9例病人,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李醚(长托宁)麻醉前用药对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12例,阿托品组(A组)18例.ASA Ⅰ~Ⅱ级.术前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HR56-58bpm,T波改变有14例.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及颈丛麻醉.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用HP 3046 A多功能监测仪测定HR、SBP、DBP、SpO2作为给药前(T0)的基础值,开放静脉后,P组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A组静注阿托品0.0 1mg/kg,不用其它药,也不做任何麻醉操作,观察给药后10min(T1)、20min(T2)、30min(T3)HR和SBP、DBP的改变.结果 P组给药10、20、30min后HR有所下降,与给药前比P<0.05;SBP给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组HR给药后10~30min明显增快与给药前比P<0.05.SBP给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盐酸戊乙奎醚可作为窦性心动过缓病人的麻醉前给药.
作者:杨小刚;王风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江西医药>载文特点.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江西医药>2008年刊出的全部论文为统计源,对作者分布、医疗机构分布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江西医药>本省来稿占69.26%,作者以省市二级医疗机构作者为主体.结论 <江西医药>基本能反映江西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及发展动态,对本地区作者的凝集效应日益显现.
作者:黄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赛尼哌(CD25单克隆抗体)单剂给药在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2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科接受肾移植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赛尼哌治疗组(观察组n=4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40),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术前血透时间、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CDC)、群体反应抗体(PR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为环孢素A(CsA)+骁悉(MMF)+泼尼松(Pred)三联疗法,观察组在三联免疫抑制基础上加用赛尼哌.观察两组术后半年急性排斥发生情况、移植肾功能及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中4例(10%)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对照组中8例(20%)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观察组急性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您提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未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观察组并没有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结论 肾移植受者应用赛尼哌单剂诱导治疗可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辉;曾涛;孟栋良;李新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DNA含量、异倍体率与肿瘤组织分级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及15例正常涎腺组织的DNA含量.结果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的DNA含量、异倍体出现频率升高,且与肿瘤组织分级呈负相关,其DI值及DNA异倍体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DNA含量与倍体分析可用于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
作者:何琳;汪庆余;唐维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骨转移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治疗60例,脊柱25例,四肢35例,根据骨转移癌的部位及特点,均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疼痛均减轻或缓解,截瘫患者不同程度恢复,四肢功能获得改善或恢复.结论 骨转移瘤病人只要掌握适应症,采取积极正确的手术方法,则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朱小明;刘申;彭东林;肖庆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急诊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0例骨盆骨折合并盆腔大出血患者,经抗休克、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在外伤后2-5h行急诊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或细条、不锈钢圈栓塞髂内动脉或出血动脉分支.结果 除1例在造影过程中死亡而未行栓塞外,其余9例均在1h内完成栓塞治疗,成功率90.0%(9/10),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有效率达100%(9/9),其中8例经康复治疗后出院,1例因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合并颅脑损伤而死亡.未出现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是急诊治疗骨盆骨折所致盆腔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徐华;辜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流感病毒核蛋白和M蛋白决定了病毒的型特异性,也是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将其分为A、B、C3型.流感病毒的核蛋白是CTL反应的主要靶抗原,能诱导机体的细胞免疫,能产生种间交叉的免疫保护,不受表面结构蛋白亚型的影响:且流感病毒核蛋白通过病毒的RNA参与病毒生活周期的多个阶段,在流感病毒的感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对核蛋白的定量检测能反应病毒的感染状况[2].所以我们可以对流感病毒核蛋白进行针对性研究,为对抗流感病毒找到新的靶点.
作者:冯润;孙坚;何士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SRI)定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观察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扩大组(高血压Ⅱ组)、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正常组(高血压Ⅰ组)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E/A值、S/D值、LVEF、LAF、ASR值.结果 3组之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及S/D在对照组、高血压Ⅰ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对照组与高血压Ⅱ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LAF、A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RI技术能较好、较早的测量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改变值,从而反映出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改变,为患者较早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作者:肖小鹏;邓林云;汤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前中国采用的主要灭螺方法是化学药物灭螺,但大多数化学药物因其对环境的污染或/和对非靶生物的毒害而被限制使用,从而阻碍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程[1,2].因此,研制和开发高效、低毒的灭螺药物是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吴月英;宁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腹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官腔内残留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用经腹二维超声结合CDFI诊断官腔内残留物61例,并与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清官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1例宫内残留物全部经清宫术后病理证实,尿HCG阳性57例,阴性4例,CDFI检测残留物基底部与局部宫壁组织内有血流信号53例,尿HCG均为阳性,无血流信号8例,尿HCG阳件4例,脉冲多普勒(PW)检测阻力指数(RI)均值0.45.结论 经腹超声结合CDFI能对官内残留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能根据血流信号检出部位进行定位,具有蓐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兵高;李惠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定向钻孔引流的体会.方法 根据CT扫描找到血肿,确定血肿中心(即靶点),在颅腔的位置,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后注尿激酶入血肿腔溶解血凝块.结果 本组41例病人中,生存37例,死亡4例.术后37例病人神志或对侧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d内血肿消失13例,7d内15例,9d内9例.结论 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简单易行、创伤小、血肿消退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效果满意,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于龙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药品过期浪费一直是医院的难题之一.本人现就本院药品浪费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以找出对策.现对本院2004年4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2008年6月两个时间段的药品平均月库存药品金额、药品周转频率、周转天数、药品亏损金额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宇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应用分层抽样法分别对城市、农村及流动人口中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免疫接种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 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小学新生有预防接种证的分别为94%、81%、41%;有预防接种卡的分别为96%、90%、51%;OPV4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6%、95%、49%;BCC1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5%,93%、51%;MV2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4%、92%、51%;DPT,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4%、93%、41%:HepB3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5%、31%、16%.结论 城市、农村、流动儿童免疫接种证、卡持有率及疫苗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有必要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改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状况,预防控制计免针对传染病在该部分儿童中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刘庆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头颅C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诊断明确的139例腩瘫患儿采用西门子螺旋CT扫描、结果颅内有异常征象者76例,CT阳性率54.7%:CT异常征象主要为脑积水、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脑软化、脑穿通畸形等.139例脑瘫主要病冈为窒息、早产、孕期宫内感染及接触有毒有害物等.不同年龄组中,年龄越小,异常率越高.结论 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有助于寻找病因及定位,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罗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2005年11月~12月,我科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行全髋置换术患者,经过术前与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菁;周长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栓子携带的编码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factor,VEGF165)的腺病毒(adenovirus,Ad-)载体对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的生血管效应.方法 用SD雄性大鼠72只,均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造模组、栓子组、常规治疗组(Ad-VEGF165肌肉注射),栓子携带AdVEGF165组,Ad-VEGF165组.应用月桂酸制作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后,股动脉内注入栓子携带的Ad-VEGFl65,免疫组化检测基因导入后在缺血肌肉引起的效应.结果 给药后栓子携带质粒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对比,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平滑肌肌动蛋白a(smooth musck actin,a-SMA)阳性血管数量与肌肉数比均存在明显差异(F=8.21,6.06,F=20.66、15.04,P<0.05).给药后1周柃子携带质粒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给药后14d栓子携带质粒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F=6.00、6.92.P<0.05).结论 Ad-VEGF能促进缺血肢体血管新生,而栓子携带的Ad-VEGF165生血管效应更为显著.
作者:刘强;周和成;赵彦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60例(ASA Ⅰ~Ⅱ)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平均分成3组,曲马多组(A组,0.6%曲马多+0.15%罗哌卡因)、布托啡诺组(B组,0.006%布托啡诺+O.15%罗哌卡因)、吗啡组(C组,0.005%吗啡+0.15%罗哌卡因),于子宫切除后开始使用,负荷量为5ml,持续剂量2ml/h,12h后减为1.0ml/h.结果 (1)VAS评分B组术后4h低于A组(P<0.05),与C组无明显区别.(2)B组在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排尿困难和瘙痒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较少.
作者:付建强;谢长春;黄建辉;孙超君;钟启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和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术中转开腹16例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结果 术中因粘连、解剖困难11例,术中出血3例,胆道损伤2例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术相比优点较多,但并发症也不少,预防的关键在于适时中转开腹.
作者:黄建民;左武;杨水根;林志勇;黄金根;张云贵;钟瑞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妊娠晚期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HBV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血清HBsAg、HBeAg、HBcAb均阳性及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41例,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17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从孕33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至分娩后1个月停服,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和产后1年肝功能、二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定量及婴儿1岁时二对半结果.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DNA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观察期间血清HBVDNA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分别为100%和83.3%(P<0.05),2组孕妇及婴儿均随访1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能降低孕妇HBV DNA载量,减少HBV母婴传播.
作者:汤雄;王冰;高志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