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华英
目的 观察采取早期使用肋骨爪形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并发ARDS病人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9月收治连枷胸并发ARDS病人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6例,死亡2例,病死率25.0%.结论 该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吴品;王学闽;陶丽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临床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2004年6月~2008年6月我院采用针刺配合益肾蠲痹丸治疗该病9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法强;张文琮;游小琴;李润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赛尼哌(CD25单克隆抗体)单剂给药在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2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科接受肾移植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赛尼哌治疗组(观察组n=4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40),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术前血透时间、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CDC)、群体反应抗体(PR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为环孢素A(CsA)+骁悉(MMF)+泼尼松(Pred)三联疗法,观察组在三联免疫抑制基础上加用赛尼哌.观察两组术后半年急性排斥发生情况、移植肾功能及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中4例(10%)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对照组中8例(20%)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观察组急性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您提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未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观察组并没有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结论 肾移植受者应用赛尼哌单剂诱导治疗可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辉;曾涛;孟栋良;李新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2006年2月~2008年8月11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中,阴道炎引起出血者49例,占42.24%;宫颈炎13例占11.20%:子宫内膜炎10例,占8.6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2例,占18.97%;子宫肌瘤6例,占5.17%;恶性肿瘤8例,占6.90%;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出血2例,占1.72%;其他原因者6例,占5.17%.结论 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加,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
作者:杨建勇;谢丽珍;陈晓兰;王春秀;肖菁;刘琴;杨小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药品过期浪费一直是医院的难题之一.本人现就本院药品浪费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以找出对策.现对本院2004年4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2008年6月两个时间段的药品平均月库存药品金额、药品周转频率、周转天数、药品亏损金额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宇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于1989~2008年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骨科疾病14例,占48.3%,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症各3例,骨转移癌4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5例,占17.2%,其中肾功能不全3例.尿毒症1例,泌尿系感染1例;误诊呼吸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脑血管意外各2例,各占7%,其他误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冠心病、肝硬化、多发性神经炎各1例,各占3.4%.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易导致误诊.系统分析、全面检查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方法,对可疑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尤其是X线检查、血尿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孙卫红;刘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椎体截骨在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矫形中的价值.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2例.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并椎弓根螺钉系统同定.结果 10例患者随访8个月~3年,6例下肢神经症状均得到缓解,平均Frankel分级改善一级.cobb角由术前平均35°矫正到术后8°,平均矫正率80.2%,截骨融合率100%,无脊髓加重损伤表现.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是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段.
作者:范少勇;邹鸿星;杨淮河;邵银初;李浩;胡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密度(MVD)与促红细胞生成索受体(EPOR)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此二者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6例HCC、20例肝硬化和10例正常肝组织内EPOR的表达情况,观察与HCC病理学特点及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1)EPOR及MVD值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和强度显著高于肝硬化和正常肝脏组织(P<0.05);(2)EPOR在有包膜侵犯组、低分化组及有转移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及强度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组(X2=6.40,P<0.05;)、高中分化组(X2=12.03,P<0.01);以及无转移组(X2=5.62,P<0.05);(3)肝癌>5cm、有包膜侵犯、有转移、低分化组的MVD值明显高于肝癌≤5cm(t=2.82,P<0.05),无包膜侵犯(t=3.91,P<0.05)、无转移(t=4.10,P<0.05)及高中分化组(t=5.12,P<0.05);(4)EPOR阳性表达HCC中的MVD值明显高于EPOR阴性表达HCC中的MVD值(t=5.43,P<0.05).结论 EPOR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其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黄文泉;万仁华;李学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10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细胞遗传学分析染色体异常占24.1%,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9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73.1%;常染色体异常7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26.9%.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及遗传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袁慧珍;刘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简称AOSC)是由于肝内肝外胆管结石、蛔虫、肿瘤、狭窄等原闲造成的胆道梗阻并发急性感染.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夏科氏三联征,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且并发症凶险的外科急腹症.提高本病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合理治疗,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是普外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9例病人,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头颅C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诊断明确的139例腩瘫患儿采用西门子螺旋CT扫描、结果颅内有异常征象者76例,CT阳性率54.7%:CT异常征象主要为脑积水、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脑软化、脑穿通畸形等.139例脑瘫主要病冈为窒息、早产、孕期宫内感染及接触有毒有害物等.不同年龄组中,年龄越小,异常率越高.结论 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有助于寻找病因及定位,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罗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胆囊癌患者8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15例,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胆囊癌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症组织中mTOR及p70S6K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TOR及p70S6K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1%(67/86)及80.23%(69/86).显著高于两者在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两者在原发性胆囊痛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91,P<0.01).mTOR及p70S6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胆囊癌组织的分化程度、Nevi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肿瘤直径、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结论 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激活可能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生、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肖若冰;肖雅莉;陈云锋;莫海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李醚(长托宁)麻醉前用药对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12例,阿托品组(A组)18例.ASA Ⅰ~Ⅱ级.术前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HR56-58bpm,T波改变有14例.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及颈丛麻醉.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用HP 3046 A多功能监测仪测定HR、SBP、DBP、SpO2作为给药前(T0)的基础值,开放静脉后,P组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A组静注阿托品0.0 1mg/kg,不用其它药,也不做任何麻醉操作,观察给药后10min(T1)、20min(T2)、30min(T3)HR和SBP、DBP的改变.结果 P组给药10、20、30min后HR有所下降,与给药前比P<0.05;SBP给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组HR给药后10~30min明显增快与给药前比P<0.05.SBP给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盐酸戊乙奎醚可作为窦性心动过缓病人的麻醉前给药.
作者:杨小刚;王风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妊娠晚期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HBV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 血清HBsAg、HBeAg、HBcAb均阳性及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41例,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17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从孕33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至分娩后1个月停服,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和产后1年肝功能、二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定量及婴儿1岁时二对半结果.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DNA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观察期间血清HBVDNA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分别为100%和83.3%(P<0.05),2组孕妇及婴儿均随访1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能降低孕妇HBV DNA载量,减少HBV母婴传播.
作者:汤雄;王冰;高志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小容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4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H组n=25)和对照组(R组n=21).H组:在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之前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4ml/kg);R组:仅给予林格氏液进行液体复苏.两组在持续监测HR、BP、尿量的同时,分别于观察0,1,2,4和24 h抽中心静脉血,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血乳酸.结果 (1)H组在给药1h后ScvO2迅速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同R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24h,两组ScvO2无显著差异(P>0.05).(2)R组复苏1小时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 采用小容量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能迅速提高ScvO2,增加乳酸清除率,改善组织灌注.
作者:陈志;杨春丽;贺慧为;张明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2005年11月~12月,我科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行全髋置换术患者,经过术前与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菁;周长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研究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肝脏小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肝肝脏小占位病变的115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对不同性质病变的造影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肝细胞癌23例(28个病灶),肝转移癌26例(32个病灶),肝血管瘤14例(16个病灶),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例(8个病灶),肝硬化结节10例(15个病灶),局灶性脂肪分布不均9例(10个病灶),肝腺瘤2例(2个病灶),肝炎性假瘤4例(4个病灶).超声造影诊断准确性89.6%,增强CT准确性87.5%,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与增强CT相比,有着很好的诊断一致性.超声造影简便易行,可作为诊断肝小占位病变首选的影像技术.
作者:贺军;陈利民;柳刚;李跃丰;黄崇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江西医药>载文特点.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江西医药>2008年刊出的全部论文为统计源,对作者分布、医疗机构分布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江西医药>本省来稿占69.26%,作者以省市二级医疗机构作者为主体.结论 <江西医药>基本能反映江西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及发展动态,对本地区作者的凝集效应日益显现.
作者:黄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桉叶止咳糖浆止咳、平喘、祛痰、抗炎功效的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 平喘作用采用喷雾致喘法,止咳作用采用氨水喷雾法,祛痰作用采用气管酚红法,抗炎作用采用小耳廓肿胀法.结果 桉叶止咳糖浆大、中、小剂量组对小鼠氨水引咳的R值分别为182.7%、172.7%、164.5%:明显延长氨茶碱致豚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促进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泄量;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桉叶止咳糖浆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炎功效.
作者:赵宝玲;胡建新;习丹;张瑛;袁斌;刘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因骨折、大手术、创伤,或年老体弱而义神志清楚的卧床女患者排尿均给于统一型号的一次性女便盆排尿.由于便盆容器高,质地硬,体积稍大,需要几人协助抬高臀部6~7cm后放置,接尿时因不慎导致盆接不全,渗尿、溢尿现象时有发生,从而污染床单、内裤,若不及时清洗更换,易引起皮肤湿疹或压疮;遇到肥胖体型患者使用便盆,不但搬动吃力且经常发生便盆压之变形甚至裂开现象,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属带来负担,从而亦加重了护理工作量.鉴于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研制出一种为卧床女患者床上排尿的简易装置,在外科、内科、骨科等病区广泛使用.截至目前临床应州200例,均未发生一例漏尿、渗球现象,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鄢丽;涂慧琴;卢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