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金生;曹启宁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情况及罗红霉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30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A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规治疗组(B组)和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规加罗红霉索(RXM)治疗组(C组)于发病初及治疗4周后检测肺功能.测定血清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结果 与正常体检者及C组治疗后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OD及CAT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SOD、CAT与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31,0.621,P均<0.01),MDA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r=-0.438,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罗红霉素通过调节COPD急性加重期者氧化/抗氧化失衡而减轻气流受限,改善肺功能.
作者:郭韶梅;王爱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联合卡介苗(BCG)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8例行开放性手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病人,定期应用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保留0.5h~1h,隔周1次,共4次.序联用BCG 75mg+生理盐水40ml行膀胱灌注,膀胱内保留1h,隔周1次,共4次.此后用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溶液40ml,每月1次,连续2年.并每隔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一次;2年以上每隔6个月检查1次.所有发现的可见病变均进行活检.结果 68例术后患者随访18~48个月.平均28个月.8例复发,21例灌注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2例出现较严重膀胱刺激症状.未见其它毒副反应.结论 吡柔比星联合卡介苗(BCG)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
作者:黄辉;黄海鹏;林伟;孟栋良;何洁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不孕症治疗是妇科内分泌的主要任务之一.排卵监测是判断不孕症治疗效果的重要监测指标.超声监测.其中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排卵及黄体形成是十分有效的方法[1].我院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预测排卵期,对临床上治疗不孕症及正确应用促排卵药物.具有指导作用.现将资料完整的78例共计119个月经周期(下称周期)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晓玲;林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的临床CT表现与预后关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行头颅CT检查.分析CT特征图像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中线结构移位≥1.5cm者,死亡率82%;脑室系统及基底池重度受压者,死亡率86%;硬膜下血肿(血肿量≥70ml),死亡率69%.结论 CT能反映颅脑损伤后的结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判断预后.
作者:余乐平;刘建华;余文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突发中毒事件是常见公共卫生事件之一.目前我国中毒危害仍相当严重.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显示.中毒伤害死亡人数位居第5位.各种突发中毒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提高临床处置能力.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中毒事件.减少危害造成的损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培养一支反应迅速、高效的急救队伍已成为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作者:肖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对因各种原因未行一期吻合的患者行二期吻合术的经验.方法 吻合后留置硬膜外麻醉导管,术后3个月拔管,取得良好疗效,随访3个月~2年,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10例.痊愈率为55.6%,溢泪症状好转,泪道冲洗通畅4例,占22.2%,溢泪症状好转,泪道通但不畅者3例,占16.7%,总有效率为94.4%,溢泪症状无改善、泪道冲洗不通者1例,仅占5%.结果 采用泪囊切开寻找断端的方法,对泪小管二期吻合术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结论 对泪小管断裂后未行一期的吻合患者,二期可行泪囊切开后寻找断端的方法进行二期吻合.
作者:詹勇;杜莉;刘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DU)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年来我院52例老年人DU的相关因素,并与同期的108例青年人DU进行对照.结果 (1)老年组DU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2)老年组的临床表现在呕吐、反酸、腹痛等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3)老年组在胃镜检查方面见球后溃疡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4)老年组的出血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老年人DU具特殊性,及早行胃镜检查,作出诊断,有利于治疗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小平;颜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代谢特点,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各组分的关系.方法 160例T2DM患者分为2组,T2DMN组为T2DM合并NAFLD,84例;T2DM组为T2DM不伴NAFLD组,76例.通过分析2组之间病程、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及肝功能等指标,了解T2DM合并NAFLD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符合MS及各组分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糖尿病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T2DMN组BMI、TG、ALT、UA显著高于T2DM组,HDL-C 低于T2DM组,P<0.01;2组之间符合MS的比较,T2DMN组符合MS的为61.90%.T2DM组42.10%.P<0.01.结论 T2DM合并NAFLD易伴发MS.T2DM是否伴NAFLD的识别对T2DM有否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凯军;梅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成因及其转归.方法 分析我科于2007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2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6例患者当中,11例经用血管扩张等药物治愈,8例经上述相关药物治疗后明显减少,3例略有减少.4例转变成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得以痊愈,全组无一例死亡.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有其年龄及血管成因,其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转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也能够经手术治疗得以痊愈,神经功能无明显障碍.
作者:唐尤佳;罗林;梁锐;淦作松;刘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胸膜活检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 对68例已行胸膜活检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影响诊断阳性率、取材成功率的因素及其安全性.结果 68例中43例(63.2%)病理组织学诊断阳性,增加活检次数可增加阳性率,患者年龄越小、血沉越快阳性率越高,起病后早期进行胸膜活检可提高阳性率.82例次胸膜活检中发生少量气胸1次(1.2%),胸膜反应2例次(2.4%).结论 胸膜活检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效手段,多次活检可提高阳性率.
作者:刘建锋;徐华;徐小花;雷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0例,并与未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20例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浓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5%和65%,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马志伟;徐南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方法 对15例髓质海绵肾(MSK)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髓质海绵肾在CT平扫图像上表现为较轻时两肾正常或髓质钙质沉着.典型者呈花束状排列:中度病变时肾锥体部见多发斑点状钙化或结石,散在分布或簇集成团,呈放射状或多数粟粒状;重症病例上可见髓质集合管囊状扩张,呈扇状.增强扫描显示皮髓质分界清楚,钙化周围扩张的收集管内造影剂聚集.无结石的肾锥体内可见条纹状或小囊状造影剂聚集.结论 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肾锥体内细小结石及早期的肾集合管扩张.对于早期诊断髓质海绵肾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俊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是脑卒中死亡率高发地区.目前.脑血管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所以重在预防.研究表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等诸多高危因素密切相关.但若这些代谢异常并存,表现为代谢综合征时.其发生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几率将大大增加.故研究代谢异常聚集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是有效防治该疾病的基础.
作者:李玉莲;万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中SAP并发心脏损害是导致死亡率高的并发症,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据此作一综述.
作者:杨峰;陈幼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应用芬太尼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使用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对照组,n=20)和咪达唑仑加芬太尼组(实验组,n=20).记录镇静前2组呼吸循环指标.镇静开始前2 组均给予咪达唑仑0.05m/kg静注.直至患者镇静达Ramsay3~4级(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咪达唑仑50mg+生理盐水至50m1),以0.1mg/kg/h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实验组选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咪达唑仑50mg+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至50m1),以0.1ml/kg·h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观察2组患者镇静1、6、12、24h呼吸频率、脉搏、平均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及镇静评分.结果 镇静后2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较镇静前明显改善(P<0.01);镇静后实验组各时点脉搏均低于对照组(P<0.05),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镇静后平均血压、脉搏、RS评分均较镇静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重症机械通气的患者,咪达唑仑联合应用芬太尼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镇静效果,增加人机顺应性.
作者:喻秋平;赵斌;万于华;万力;喻本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3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中Pim-3及磷酸化Bad蛋白pBad(Ser112),pBad(serl36)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10,20,40和8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处理MKN28细胞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g3对MKN28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人参皂苷Rg3对MKN28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处理后MKN28细胞中Pim-3,pBad(Ser112)和pBad(Serl36)的表达情况.结果 10,20,40和8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对MKN28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8.70,34.06,54.49,69.28%.10~80μmol/L的人参皂苷Rg3处理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80μmol/L人参皂苷Rg3处理MKN28细胞24 h后,凋亡细胞占(12.23±2.1)%,处理组比正常对照组(3.28±1.7)%凋亡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Bad总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im-3和pBad(Ser112)的表达均随人参皂苷Rg3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pBad(Serl36)不表达.结论 人参皂苷Rg3的抗癌活性与其调节Pim-3以及磷酸化Bad蛋白表达有关;Pim-3可磷酸化Bad抑制胃癌细胞的凋亡.
作者:李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后低位肠瘘新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对术后低位肠瘘采用腹腔引流管内置输尿管导管低流量灌洗及持续低压负压吸引的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术后低位肠瘘全部治愈,无一例需行再次手术治疗,且死亡率为零.讨论早期低位肠瘘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
作者:朱柏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治疗前列腺增生(BR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BPHl72例.结果 所有病人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0~185min,失血量40~130ml,均未输血,无尿道电切综合征(TUBS)发生.术后随访2个月~4年,排尿功能恢复良好,国际前列腺症状分(IPSS)6~12分.生活质量评分(QOL)0~3分.结论 PKRP治疗BPH安全有效.易掌握,并发症少.
作者:郭永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铂类药物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新型无机抗癌药,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发展.已相继成功开发了顺铂(Cisplatin)、卡铂(Carboplatin)、奈达铂(Nedaplatin)、奥沙利铂(Oxaliplatin)、舒铂(Sunpla)和洛铂(Lobaplatin),用于临床治疗癌症.但耐药性却使它们对许多肿瘤治疗的疗效受限.
作者:李建旺;李邦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武警某部自助餐试点的膳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改善部队战士营养和推广自助餐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试点分队85名战士和对照分队90名战士.采用膳食称量法进行膳食调查,按标准方法进行体格检查,对参检人员进行血红蛋白、血钙、血铁和尿液维生紊C测定.结果 参检战士的膳食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试点分队战士的热能、蛋白质、脂肪、铁、VC和VB2等摄入量均已达标,钙和VB1的摄入量达军标的85.5%和90.2%,较好地满足了机体的需要;而对照分队除脂肪、铁和VC摄人量达标外,热能、蛋白质、钙、VB1和VB2等摄入量均未达标.尤其是VB1和VB2仅占军标的60.0%和47.1%,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结论 建议在部队推广自助餐.并更好地调整膳食结构,加强食物调配,增加豆类及肉蛋类等优质蛋白质供应,提倡食物多样化.以满足机体的需求.
作者:叶发扬;吉炳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