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及血清IgE抗体检测

王小丽;周玲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过敏原, IgE抗体
摘要:目的 寻找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欧蒙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166例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和食物组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结果 166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93例血清过敏原IgE呈阳性,占为56.02%,其中吸入组中尘螨36.75%阳性率高,其次为蟑螂18.67%:食物组中鱼虾蟹7.23%阳性率高,其次为腰果花生黄豆6.02%,1种过敏原阳性反应24.70%,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31.32%.结论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吸入性和(或)食入性过敏原常是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带状疱疹1例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愈后多获终身免疫.但在临床上有少数患过带状疱疹的患者.在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作用下复发.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丁国平;聂洪林;丁华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爱宝疗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爱宝疗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爱宝疗治疗:治疗组45例,用爱宝疗和双料喉风散交替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宫颈糜烂治疗18d后有效,观察组30例,对照组18例,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宫颈糜烂用爱宝疗和双料喉风散联合治疗后可加速愈合.

    作者:江美琼;刘菊花;琚丽君;毛茶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32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我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奈瑟菌菌群变迁、临床特征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1月~2009年4月收治的32例流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部分病例通过脑脊液及急性期血液分离脑膜炎奈瑟菌、PCR检测急性期血清或脑脊液中脑膜炎奈瑟菌的DNA的特异片段进行确诊.对临床确诊及病原确诊的病例进行分型,观察其对抗生素的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普通型占21例,暴发型11例,7份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清分型,5份检出脑膜炎奈瑟菌,全部为C群,联用第三代头孢和青霉素钠盐有效.结论 我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现可能主要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

    作者:汪梦;高素香;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我院159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发生的159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在159例ADR中,以抗菌药物引发的ADR多,占总例数的59.12%(94例);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总例数的84.91%(135例);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附件反应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3.40%(69例).结论 加强ADR监测与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慎用静脉注射剂,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宋琳;胡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敏CRP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评价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超敏CRP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评价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4月85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资料.结果 入院时轻度与中度中毒患者超敏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莺度远大于轻中度患者(P<0.01),超敏CRP值越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 超敏CRP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检测超敏CRP可指导临床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汪金宇;潘春记;吴卫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多西他赛每周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周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005年7月~2007年3月我们共收治47例65岁以上晚期NSCLC患者均采用单药多西他赛35mg/m.,静脉滴注lh,第1、8、15d,28d为1个周期.结果 所有患者共化疗157个周期,有效率为29.8%(14/47),疾病控制率(CR+PR+NC)为68.1%(32/4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结论 多西他赛周疗法一线治疗老年NSCLC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余锋;熊建萍;冯苗;孙哲;詹正宇;张凌;汪小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难治性腹水的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体会.方法 对22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置管组),应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留置导管数日,间断放腹水,观察疗效及副作用.而对照组20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则采用传统的腹穿术放腹水.结果 置管组22例患者每日间断放腹水约2000ml,留置导管8~12d后,腹水压迫症状明显减轻,腹围明显缩小,尿量增加,无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20例患者则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 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间断放腹水,可明显减轻呼吸困难,腹胀等压迫症状,尿量亦有所增加,无明显不良反应,且避免了传统腹穿术需反复穿刺、易感染、术后易渗液等不良反应,是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段美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10例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其中8例行切开复位用重建板内固定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2例用重建板内固定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术后2~4周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10例患者骨折均骨愈合.9例获随访,8例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1例可.结论 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形态和力学结构,且固定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俊桥;刘建庭;吴志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MRI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膝部隐匿性骨折的MR表现及其价值.方法 7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MRI检查,12例同时行CT检查.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脂肪抑制12WI、PDWI.结果 本组70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12例CT亦未见骨折征象,部分见周围软组织肿胀.MRI检查70例隐匿性骨折中56例合并韧带损伤,36例合并半月板撕裂,65例合并膝关节不同程度积液或积血.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膝部隐匿骨折的水肿、骨折线和相关征象,对于疑为膝部隐匿性骨折的病例应列为首选检查.

    作者:杨志宏;吕敦召;钟美花;黎旭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化疗致卵巢癌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9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化疗对卵巢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机制及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8年12月期间,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治疗卵巢癌合并HBV携带出现HBV再激活9例,并进行有关文献复习.结果 9例携带HBV的卵巢癌患者化疗后均出现肝功能损害,符合HBV再激活诊断标准.诊断为HBV再激活,发生的时间为化疗2~4个疗程.9例HBV再激活后均接受了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例化疗延期,5例终止化疗,2例死亡,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结论 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化疗可导致携带HBV的卵巢癌患者HBV再激活,其原因可能与该方案中紫杉醇和铂类均为细胞毒性药物,同时还与在使用紫杉醇过程中为预防过敏反应使用大剂量激素预处理有关.

    作者:韩凤香;卢彦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及血清IgE抗体检测

    目的 寻找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欧蒙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166例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和食物组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结果 166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93例血清过敏原IgE呈阳性,占为56.02%,其中吸入组中尘螨36.75%阳性率高,其次为蟑螂18.67%:食物组中鱼虾蟹7.23%阳性率高,其次为腰果花生黄豆6.02%,1种过敏原阳性反应24.70%,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31.32%.结论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吸入性和(或)食入性过敏原常是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小丽;周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应用rhIL-11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自介素-11(rhIL-11)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接受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rhIL-11治疗组和对照组.rhIL-11治疗组患者在血小板<60×109/L时给予rhIL-11 50μ/kg·d,皮下注射,当血小板≥70×109/L时停药或按药物说明长用药时间14d;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对症支持治疗.期间观察外周血小板计数变化、血小板升至≥70×109/L所需的时间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 rhIL-11治疗组患者血小板从低点恢复至>70×109/L的平均时间为6d,对照组平均为11d,后者较治疗组延长5d(P<0.01).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10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悬液11个治疗量,而对照组有19例输注血小板,共输注血小板悬液25个治疗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期血小板输注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明显改变,仅有1例出现感冒样症状,2例出现轻度水肿和血压升高.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应用rhIL-11有加速血小板恢复的作用,且该药安全、耐受性好.

    作者:饶燕飞;石庆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65例,在基本疗法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65例,在基本疗法的基础上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经过为期20d(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纳洛酮可减少β-内啡肽分泌,有助于阻止急性脑梗死继发性神经元损伤,改善临床症状,与基本疗法合用,可有效纠正脑缺氧、改善血液流变学、恢复脑组织再灌注的作用.

    作者:李国华;闵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二烯丙基二硫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是大蒜主要有效成分烯丙基硫化物中的一类低分子量脂溶性化合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抗肿瘤作用.近年来,DADS的抗癌作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并且其抗癌机制的研究已经进入细胞、分子水平.现就DADS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罗秋莲;双跃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的麻醉药用量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50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按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结果 B组较A组全麻用药量少,血液动力学更稳定,苏醒速度更快.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是目前腹腔镜胆囊手术较江西医药 2009年9月第44卷第9期是Jiangxi Medical Journal,Sep 2009,Vol.44,No.9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益民;刘志龙;杨友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干细胞因子和P物质在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中药大黄对其的干预影响

    目的 观察干细胞因子(SCF)和P物质(SP)在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大鼠结肠组织中表达及中药大黄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模型,测定其胃肠推进率,免疫组化检测SP及RT-PCR法检测SCF在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内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结肠组织内SCF和SP的表达较正常大鼠均明显减少(P<0.05),大黄治疗组SCF及SP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SCF和SP与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有一定相关性,大黄能够提高SCF和SP的表达水平,改善、纠正糖尿病结肠慢传输运动.

    作者:龚煜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腔镜技术治疗尿道狭窄46例

    目的 探讨腔镜治疗尿道狭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联合采用输尿管镜、冷刀、电切、钬激光技术行尿道内切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尿道狭窄患者腔镜手术成功43例(93.5%),拔尿管后均排尿通畅,其中3例术后1~2个月再狭窄,二次腔内手术治疗.结论 腔镜直视下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疗效确切,尤其钬激光应用效果更理想,但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

    作者:秦允清;曹用立;张沛永;朱继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再发性胆道结石的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再发性胆道结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45例再发性胆道结石的病人,采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联合电子胆道镜术中取石治疗,并放置T管引流;术后根据T管造影结果,决定拔T管或用电子胆道镜经T管瘘道取石.结果 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00min,平均出血70ml,术后24h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5~8d带T管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再发性胆道结石的是一种可行的、安全的微创手术.

    作者:陈惠根;曾文革;徐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46例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近年,随着世界范围内结核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骨关节结核这一常见继发性肺外结核发病明显增加.其中脊柱结核占骨关节结核的50%,约99%为椎体结核[1].临床上又以中晚期胸腰椎结核为多见.通过手术清除硬化壁、空洞、死腔、死骨、脓液、结核肉芽组织及正常松质骨与病变骨之间的亚正常骨质,破坏结核菌赖以生存繁殖的封闭环境,这既利于抗结核药物有效地进入病变处,也利于植骨融合[2],从而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我院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对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术,经护理人员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艳珍;胡欣春;韩斌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硫酸镁与西比灵治疗偏头痛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硫酸镁与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 对门诊60例偏头痛病人应用硫酸镁与西比灵治疗,观察疗效,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组经用硫酸镁与西比灵治疗后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效果、伴随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2)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显著优于对照组46.6%(P<0.05).结论 硫酸镁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可产生协同作用,起到良好疗效.

    作者:韩莉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