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算机三维预定型钛网在颅骨成形术中的应用

唐尤佳;罗林;刘俊;淦作松;陈希兰;梅珍

关键词:颅骨成型, 计算机预定型, 三维钛网
摘要:目的 讨论计算机三维预定型钛网在颅骨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计算机三维预定型钛网进行颅骨成形术12例,分析其手术时间、手术步骤、病人对成形术后头部外形满意度、临床症状缓解程度等指标.结果 12例计算机三维预定型钛网颅骨成形病人恢复良好,病人均对头部外形满意度高,且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计算机三维预定型钛网颅骨成形术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少,颅骨成形满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药敏

    败血症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轻者具有一般感染症状,重者可发生心、肺、肝、肾等脏器损害及感染性休克等,临床上病死率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血培养目前仍然是感染确诊的重要依据,但其阳性率的高低及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很大影响.

    作者:陈慧君;陈贤君;张颖;郭玲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孕晚期经产道传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情况及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胎膜早破孕妇54例,无胎膜早破的正常孕妇49例作为对照.采集两组孕妇的宫颈分泌物,新生儿咽拭子,采用PCR方法检测HPV阳性例数,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用χ2检验及t检验.结果 胎膜早破组及对照组中孕妇宫颈分泌物HPV通用型阳性率差异、在孕妇宫颈分泌物HPV阳性的新生儿咽拭子HPV检测中2组差异、及在孕妇宫颈分泌物HPV阳性的新生儿中,新生儿咽拭子为阳性和阴性的破膜至胎儿娩出间隔时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亚临床感染和胎膜早破有一定的相关性.新生儿咽拭子中HPV的阳性拣出与破膜时间的长短有相关性.

    作者:聂露;刘淮;占林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法舒地尔对压力超负荷性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分析压力负荷性大鼠心肌组织Rho/Rho激酶表达的改变,探讨Rho/Rock信号通路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及Rho/Rock信号通路选择性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34只SD雌性大鼠随机取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其余26只建立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和模型组.法舒地尔组用法舒地尔5mg/kg每天2次腹腔注射,共4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腹腔等量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指标变化.结果 模型组心肌细胞内RhoA、Rho激酶mRNA表达和Ⅲ型胶原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法舒地尔治疗4周后,RhoA、Rho激酶mRNA表达及Ⅲ型胶原含量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肌细胞内RhoA、Rho激酶mRNA表达与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法舒地尔可降低RhoA、Rho激酶mRNA表达,改善心肌重构.

    作者:聂福根;余华;章杨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0.02%洗必泰浸浴治疗Ⅲ期以上压疮疗效观察

    压疮在医院发病率为3~14%,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发现Ⅲ期以上压疮,特别是有瘘道或隧道形成的患者,单纯采用疮面换药效果不佳,经常须采用外科手术治愈疮面.

    作者:黄爱珍;付丽萍;易凤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确定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的作用分析

    目的 介绍一种在螺旋CT上测量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长度和方向的方法,为该螺钉的微创置人提供影像学指导.方法 随机选取腰骶椎64排CT扫描数据30例.对扫描数据行三维重建,在重建的图形上确定螺钉的进钉点和出钉点.建立螺钉空间走行立体图形,利用几何知识测量、计算得到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的长度、外侧倾斜角(与矢状面的夹角)和尾侧角(与横断面的夹角).结果 在重建图形上根据拟定的椎板关节突螺钉进、出点可以构建理想的螺钉空间走行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计算出钉的长度和方向.从L1/2到Lc5/S1:椎板螺钉钉道逐渐增长,为43.2±2.0~53.7±2.6mm;钉道的内倾角逐渐增大,为40.7±1.40~44.7±1.90;尾侧角逐渐减小,为27.5±1.60~23.0±2.20.结论 在螺旋CT三维重建上能准确计算出手术时所需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可以精确地拟定术中螺钉的方向,从而为术前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选择和术中进钉方向的确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郭海波;兰小勇;周初松;敖俊;薛忠林;刘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视乳头水肿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观察视乳头水肿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形态的改变.方法 采用OCT追踪测量30例有视乳头水肿的患者其在首诊,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动态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改变,OCT图像特征和变化.结果 视乳头水肿患者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呈先增厚再萎缩变薄的过程,并发现在水肿的神经纤维层下存在一个低反射区.结论 OCT能定性、定量动态地观察到视乳头水肿的病情演变.

    作者:胡赛静;毛崇溶;孔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MRI诊断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MRI扫描.结果 病灶呈出血性囊肿表现,呈圆形或类圆形,多发,双侧,多个病灶常相互聚拢,T1加权像呈脂肪样高信号,T2加权像呈液性高信号,囊壁环形征,周围粘连征是其常见典型表现.结论 综合分析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大部分能作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是理想的影像检查工具.

    作者:姚建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种方法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配合微波及单纯干扰素、单纯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295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单纯微波灼烧糜烂面治疗99例;B组单纯干扰素栓阴道上药治疗98例,隔日1次,15d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月经期停用;C组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98例,除用微波治疗外给与干扰素栓1粒阴道上药,隔日1次,15d为1个疗程.结果 C组治愈率与A组、8组治愈率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C组总有效率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相比副反应明显减少P<0.05;3组中均以单纯型疗效佳,乳突型疗效差;单纯型3组疗效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颗粒型C组、A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B组相比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乳突型C组、A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愈率与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C组与8组相比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显著提高,尤其对难治的乳突型,且副作用较单纯微波治疗显著降低,是目前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理想方法.

    作者:戴金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护理记录书写的体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我院自2003年10月已将护理记录纳入住院患者病历中.护理记录是护士是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中的客观记录.护理记录不仅具有法律依据的的作用,还具有提高护理水平和具有护理研究、积累教学资源的作用.

    作者:钟汝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4例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整复手术护理

    眼眶外伤骨折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所致眼眶畸形、眼球内陷较为常见.手术难度较大,需要组织相容性好的眶壁修复材料.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采用钛板联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对眼眶骨折进行眶壁重建,预防和矫正此类畸形,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赖跃宁;孙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肾结核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药物治疗的9例患者均治愈.26例行手术治疗(患肾造瘘术2例,患肾切除术24例,其中12例加患侧输尿管切除术).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肾结核,合并输尿管结核20例,术后发生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于术后6个月行输尿管残端切除后痊愈.1例膀胱挛缩患者于术后1年行回肠膀胱扩大术,痊愈出院.结论 近期不典型肾结核病例显著增加.尿PCR-TB和IVU检查仍然是术前诊断肾结核的主要手段.同时应重视CT和MRU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无功能结核肾行患肾切除术时除应尽量将肾周脂肪组织一起切除外,同时应尽可能切除患侧全部输尿管.

    作者:卢思保;汪官富;韩子华;陈安屏;王仙友;王天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鲜芦荟贴敷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据文献报道,输注化疗药物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1].发生化疗后静脉炎不仅增添肿瘤患者的痛苦,影响以后多个疗程的化疗,也增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预防化疗后静脉炎,降低其发生率及减轻其严重程度,是肿瘤护理实践值得探讨的课题.

    作者:肖超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米氮平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米氮平(商品名:瑞美隆)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病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7例,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I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后1周末米氮平组评分下降较阿米替林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2、4、6周末,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米氮平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 米氮平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郑成应;朱文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临床应用标准静脉输液记录表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患者正确实施药物治疗是护士的重要责任.以往因输液问题而引发的护患矛盾时有发生,患者对输液情况有疑问时无据可查.静脉输液记录表应用后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洪金花;万淑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2例胸内结节病的诊治体会

    目的 提高对结节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结节病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为主,肺外表现以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敏感性为77.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ACE敏感性为82.4%、CD4/CD8比值敏感性为64.7%.各种活检方法中,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应用价值较高.结论 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明确诊断依赖病理活检,SACE、BALF中ACE、CD4/CD8比值等对判定结节病活动性有重要价值.

    作者:钱卫星;胡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指纹识别技术在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麻醉药品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目前癌症患者数量日益增长,而其中有62%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为提高其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量明显增大[1];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境外毒品多渠道非法入境,国内贩毒活动日趋猖獗,仅2002年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100多万,涉毒县2148个,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冯新;张晓华;冯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川芎嗪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和对照组.川芎嗪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10d.应用抗体夹心EI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1-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组患儿治疗后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均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IL-4和IFN-γ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川芎嗪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嗪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有关.

    作者:兰允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oute pancreatitis, SAP)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至今高达22.7%,属临床难治性疾病[1],明确其发病机制是有效防治SAP的关键所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在SAP发病的早期阶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utiple organ failure, MOF)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2].

    作者:姜景平;徐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报告

    腹膜恶性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诊断困难,现报告经剖腹探查病理确诊的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文员.因间歇性右上腹痛3个月于2007年8月2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胀痛,多于餐后发生.

    作者:林勇;施正超;李荣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循环水变温毯在手术中保温应用

    目的 探讨循环水变温毯在手术中保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的直肠癌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保温组术中使用循环水变温毯保温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不进行保温处理.术中分别观察两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及麻醉苏醒期寒颤发生情况,同时持续监测并比较两组食管温度的变化.结果 保温组和对照组患者拔管时间分别为(21±6)min和(28±5)min,清醒时间分别为925±13)min和(32±15)min,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两组患者体温在入室时、手术开始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开始后各时点及手术结束时,保温组和对照组各自相对时点比较有统计学差(P<0.05).对照组入室时体温为(36.5±0.3)℃,手术结束时体温为(35.5±0.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保温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保温组患者的寒战有3例,而对照组患者的寒颤有18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术中使用循环水变温毯保温措施可以对手术患者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及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黄婵娟;缪霜霜;倪剑武;陈超萍;麻仲敏;徐雯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