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V40T/LoxP等外源性基因修饰与肝细胞永生化的研究

李炜;余卫业;姚思敏;张振宇;李美中;傅佳鹏;黄华;王平

关键词:永生化, 肝细胞, 基因, SV40T
摘要:目的 构建永生化肝细胞系,观察其生长状态及检测其相关生物免疫学特性.方法 拟利用基因重组克隆方法构建含有sv40T、EGFP基因片段以及LoxP序列,插入Cre基因片段,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新载体pSV-GFP-Cre-LOX转染至来源于成人原代供肝细胞,建立新型肝细胞体系进行细胞培养;利用转化肝细胞能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特性观察该体系中转化肝细胞的生长状况,后通过系列生化免疫反应检验转化肝细胞的生化免疫学特性;通过Cre重组酶定点切割导入的SV40T基因使转化肝细胞回复到永生化前的状态,并检测其细胞学相关特性.结果 转染SV40T基因的肝细胞具备正常肝细胞生物学特性,且增殖较快,体外易培养.结论 新建永生化肝细胞系可以为进一步肝细胞移植提供理想细胞材料作出研究基础.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临床应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人体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依照第一个双键距离甲基端碳原子数不同分为ω-3系、ω-6系、ω-7系和ω-9系: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PUFAs主要有两类:一类是ω-3PUFAs,属亚麻酸类,主要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另一类是ω-6PUFAs,属亚油酸类,主要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是植物油中主要的PUFAS.近年来,发现ω-3 PUFAs对许多疾病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徐建国;徐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GP和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和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GP组:GEM1.0~1.2m2第1、8d,DDP 25~30mg/m2第1~3d.NP组:NVB 25g/m2第1、8d,DDP 25~30mg/m2第1~3d.结果 GP组和NP组有效率分别为40%和38%,无统计学差异.GP组和NP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4个月和11.7个月,1年生存率为40%和38.2%,2年生存率为20%和20.1%.无统计学差异.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GP组和NP组分别为17.2%和28.6%,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率GP组和NP组分别为21.1%和9.5%.均无统计学差异.外周静脉炎发生率GP组和NP组分别为9.6%和42.9%,其中Ⅲ~Ⅳ度发生率GP组和NP组分别为0和12.7%,有统计学差异.其它毒性反应相似.结论 GP组和NP组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效肯定且相近,毒性反应可耐受,可根据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柯昌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6例HAML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B超及CT检查,部分病例同时行MRI检查.所有病人均行肝切除术,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并随访至今.结果 6例病人中男1例,女5例,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2例,误诊3例,不明确1例.病理切片病灶同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脂肪混合组成.免疫组化结果HMB45(6/6)和SMA(5/6)表达阳性.所有病例随访无复发.结论 HAML术前误诊率高,需病理检查确诊,HMB45和SMA检测有助于确诊.肝切除术治疗HAML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剑锋;方哲平;徐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对策与体会

    由于新型广谱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以及角膜外伤机会的增多,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病率明显增高[1].而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在一定程度上给角膜溃疡治疗带来比较大的困难,而且此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故是临床常见致肓疾病之一.自2002年以来,我科收治真菌性角膜溃疡75例,经医护人员积极救治和精心有效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金玲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我市陶瓷女工宫颈糜烂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陶瓷妇女宫颈糜烂发病情况.方法 对7596例从事陶瓷制作的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结果 宫颈糜烂患病率48.83%,居其所查妇科病的首位.结论 宫颈糜烂发病情况与不同的工种、不同年龄及不同的避孕方式有密切关系.

    作者:徐筱慧;黄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前列腺电切术后精神障碍的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分析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23例前列腺电切术后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临床表现以及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23例,占同期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179例)12.8%.除年龄较大合并有一些基础疾病外,大多数患者术前精神较紧张,睡眠不好,以及术前应用咪唑安定镇静比例较高,未发现其它确切的诱发因素,通过交流开导,应用镇静药物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未留下后遗症.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精神障碍可能是老年人手术后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可能与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以及患者合并的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有关,需要对这一并发症有足够的认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作者:罗力;梁坚;李文雄;李峻;王森;王忠;曹明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颈髓损伤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中呼吸道管理的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中常见的部位是颈髓.由于颈髓损伤受损平面高,在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基础上通常伴有外周型呼吸功能抑制,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1],因此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2]以维持机体的需要.

    作者:方振红;宋君;俞继芳;蔡晓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纳络酮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对照观察纳络酮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 120例AIS随机分为纳洛酮与银杏达莫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意识障碍转醒时间.结果 显效率治疗组为70.3%,对照组为3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意识障碍转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络酮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AIS安全、有效.

    作者:杨三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SV40T/LoxP等外源性基因修饰与肝细胞永生化的研究

    目的 构建永生化肝细胞系,观察其生长状态及检测其相关生物免疫学特性.方法 拟利用基因重组克隆方法构建含有sv40T、EGFP基因片段以及LoxP序列,插入Cre基因片段,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新载体pSV-GFP-Cre-LOX转染至来源于成人原代供肝细胞,建立新型肝细胞体系进行细胞培养;利用转化肝细胞能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特性观察该体系中转化肝细胞的生长状况,后通过系列生化免疫反应检验转化肝细胞的生化免疫学特性;通过Cre重组酶定点切割导入的SV40T基因使转化肝细胞回复到永生化前的状态,并检测其细胞学相关特性.结果 转染SV40T基因的肝细胞具备正常肝细胞生物学特性,且增殖较快,体外易培养.结论 新建永生化肝细胞系可以为进一步肝细胞移植提供理想细胞材料作出研究基础.

    作者:李炜;余卫业;姚思敏;张振宇;李美中;傅佳鹏;黄华;王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南昌地区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不同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及影响121腔健康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WHO 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和全国第2次口腔流调方法,选择我市5岁、12岁、15岁、18岁年龄组的学生共2476例,检查患龋率、龋均、牙石检出区段数,并对12岁、18岁年龄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个年龄组患龋率分别为54%、38%、42%、45%:龋均分别为2.50、0.73、1.03、1.09;牙石检出区段数分别为1.65、2.29、2.55.结论 龋齿患病率女性>男性,低年龄组>高年龄组,表明低年龄组龋患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牙周病患病率男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何予敏;黄彦;王予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曲美布汀联合酮替酚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肠道平滑肌双相调节剂曲美布汀与肥大细胞稳定剂酮替酚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v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IBS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曲美布汀联合酮替酚作为治疗组与曲美布汀单剂作为对照组.治疗符合人选标准的IBS患者,评价患者近期症状改善和远期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IBS近期均有效;远期复发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曲美布汀联合酮替酚治疗IBS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龚锦文;周桂霞;王洁;张灵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从临床药学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做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应.

    作者:李继拴;刘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阴道镜在妇科普查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阴道镜在妇科普查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对2005~2007年妇科普查中的3966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2424例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检出宫颈浸润癌4例,宫颈原位癌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5例,其中CIN186例,CIN Ⅱ34例,CIN Ⅲ15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133例,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息肉、增殖)2142例.结论 阴道镜用于女职工健康体检可大大提高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同时也弥补宫颈刮片的不足,减少了漏诊,提高了妇科普查质量.

    作者:梁群;张倩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金沉积烤瓷冠修复上切牙牙周状况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沉积烤瓷冠修复上切牙后牙周状况的改变.方法 临床上选取需要烤瓷冠修复单侧上切牙的患者38例,分别行金沉积烤瓷冠(17例)及金合金烤瓷冠(21例)修复.于修复前、修复后1年和修复后2年检测龈沟液总量(gingival crevicularfluid,GCF)、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A)的含量后统计分析.结果 金合金烤瓷冠组在修复后1年检测GCF、ALP、CR值与修复前及对侧同名牙比较,均无显著件差异(P>0.05);但在修复2年后检测GCF、ALP、CR值与修复前及对侧同名牙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金沉积烤瓷冠组在修复后1年和2年检测GCF、ALP、CA值与修复前及对侧同名牙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上切牙修复中金沉积烤瓷冠比金合金烤瓷冠具有更好的牙周生物学相容性.

    作者:潘杏兰;高海;周少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55例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治疗不孕症的可行性.方法 丈夫精液采用上游法对55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 共行76周期,临床妊娠12例,临床妊娠率21.82%,周期妊娠率15.79%.结论 宫腔内人工授精对于宫颈因素、免疫因素、男性因素(如精液液化不良、少精、弱精等)及原因不明所致不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且有明显疗效的助孕技术.

    作者:邓美文;张淑萍;苏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先天性小耳畸形在家族中发病聚集报道(附2个家族4例报告)

    先天性小耳畸形表现为耳廓先天性发育不良,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与颌面部的畸形,其发病率在我国为1/3439.

    作者:李文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球形肺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球形肺炎的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0例球形肺炎资料.结果 病灶好发于肺野外带,边缘模糊,多为方形、三角锥形,与邻近胸膜呈广基底相连,无明显胸腔积液,病变所属段及亚段支气管壁均匀性增厚.结论 球形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一般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胡国祥;邓水堂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子女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无子女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 分析我科42例无子女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效果.结果 42例中否认患者在1d内接受患病事实,孤独患者3d内孤独感减轻,焦虑患者2d内焦虑症状减轻.结论 对无子女异位妊娠患者在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林虹;黄菊英;胡慧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PPAR-γ的激动剂吡咯列酮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PPAR-γ的激动剂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吡咯列酮作用于肝癌细胞株SMMC7721,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肝癌细胞内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细胞凋亡率与细胞生长抑制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639,P=-0.361);肝癌细胞SMMC7721表达PPAR-γmRNA,随吡咯列酮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内PPAR-γ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 PPAR-γ的激动剂吡咯列酮可抑制肝痛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但是,细胞凋亡率与生长抑制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尚有诱导细胞凋亡以外的途径参与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吡咯列酮可下调肝癌细胞内PPAR-γmRNA的转录,具体机制有待研究.

    作者:丁斌;谢勇;周南进;孙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普米克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对COPD患者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普米克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急件发作期C0PD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普米克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10~14d,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并加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计算诱导痰液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比(Neu/Leu%),检测诱导痰液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痰液Neu/Leu%、IL-8、TNF-α均显著降低(P<0.05).FVC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FEV1.0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0%pred)明显升高(P<0.05).Neu/Leu%与IL-8呈正相关(P<0.05),Neu/Leu%、IL-8、TNF-α含量与FEV1.0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普米克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COPD具有减轻气道炎症、提高肺通气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红鸾;王爱平;蔡金莲;曾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