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仁发;徐可江;李晓军
目的 探讨解剖型股骨髁钢板内同定结合CPM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解剖型股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19例.术后早期使用CPM锻炼膝关节.结果 19例患者经9个月至3年的随访,平均1.5年,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Kolmer标准:优5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89.5%.结论 解剖型股骨髁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其外形与股骨髁相一致,固定坚强,术后早期行CPM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程仁发;徐可江;李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纵隔镜技术在食道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于有食道拔脱术适应症的患者应用纵隔镜技术进行相关操作.结果 5例患者均出现声音嘶哑:出现吻合瘘1例.结论 使用纵隔镜技术后可以减少术中及术后的相关并发症.
作者:姚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GSH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优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6月~年6月我院采用GSH钉治疗了18例股骨髁上骨折.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14例获平均12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未见断钉及骨不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GSH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是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李斌;万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基因(ApoE)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67例ICP孕妇与70例正常孕妇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ICP发病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ε2、ε3、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0.7%、82.9%、6.4%,ApoE3/3频率为68.6%,ICP组与对照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和ApoE3/4基因型频率在ICP组孕妇中偏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ICP组和正常孕妇组存在平衡,ApoE基因可能与ICT无关联.
作者:黄淑晖;刘淮;付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传统手术治疗后会在下腹部留下较为明显的疤痕,成为患者的心理顾虑.
作者:宋亦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立体定向活检诊断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的优点,特别是在CT、MRI的引导下更安全可靠.
作者:赵浪平;傅新文;邹安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适时进行羊膜移植或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跟烧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眼烧伤病人18例,22眼,其中酸碱烧伤12例,热烧伤6例.Ⅲ度烧伤12眼,Ⅳ度烧伤10眼.在Ⅳ度烧伤中.角膜缘缺血达四个象限者3眼,角膜缘缺血<4个象限者7跟,结膜严重坏死累及巩膜者6眼.对于Ⅲ度眼烧伤者,仅行单纯羊膜移植治疗,对于Ⅳ度眼烧伤者,行羊膜移植联合自体或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术后每1d、3d、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患者的视力、角膜溃疡及上皮愈合时间、角膜水肿及透明度、羊膜愈合或脱落情况、角膜新生血管、假性胬肉形成及睑球粘连等眼表情况,角膜缘干细胞的成活或排斥等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 4例失访.在随访到的14例17眼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9~16(28.8±16d),所有患眼均有新生血管长人,假性胬肉形成者8眼,睑球粘连者5眼.视力大于0.3者2眼,0.1~0.3者3眼,0.02~0.1者6眼,0.02以下者6眼.角膜缘四个象限均缺血者.行羊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无效.结论 重度眼烧伤通过羊膜移植或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角膜新生血管、假性胬肉及睑球枯连的形成,并能不同程度的保存部分视力.
作者:彭爱民;汪昌运;张倩;周文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冠心病是一种心身性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1].我们通过对102例不同病情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吴秀球;李晓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ASA Ⅰ~Ⅱ级.妊娠38~78d.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静注芬太尼lμg/kg+丙泊酚1.5mg/kg镇痛;Ⅱ组静注氯胺酮0.3mg/kg丙泊酚1.5mg/kg镇痛.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镇静、镇痛程度、苏醒时间、HR、SBP、DBP和SpO2.结果 两组患者镇静、镇痛程度均满意.Ⅰ组患者BP、HR、SPO2下降程度明显高于Ⅱ组,两组离床率高且醒后无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加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中效果可靠,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并可降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出现的循环及呼吸抑制.
作者:江伟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大肠癌局部原发肿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根治术后的患者有30~50%在5年内出现转移和复发.转移和复发是导致大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常规检查(包括手术探查、B超、CT、病理切片等)并未发现转移,因此,微转移灶是客观存在的.
作者:熊兴华;祝金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严重创伤病人病死率高,选用及时而适当的综合救治手段,提高治愈率,减少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是创伤外科必须面对的问题.
作者:何世冬;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异维A酸胶丸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临床试验,将受试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异维A酸,对照组口服四环素片、螺内酯片、维生素B6片;两组均外用氯柳酊,治疗8周.结果 治疗组基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7%、93.9%,对照组分别为:13.5%、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0.753l,P<0.01).结论 异维A酸胶丸是治疗重度痤疮疗效较好的一种药物,联合氯柳酊外擦效果更佳.
作者:邓良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深静脉的走行、管壁内膜、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血流充盈情况、瓣膜功能等进行检测.结果 在本组82例检查者中,正常者39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者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上述患者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比较准确地检测下肢深静脉疾病.并适用于治疗效果的随访.
作者:邓萍;温晓明;晏彩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方法 对1996~2006年间收治286例支原体肺炎中的16例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明胶凝集法检测MP-IgM,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儿MP-IgM均阳性.结论 MP除引起支原体肺炎外,还可导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引起I临床医生重视.
作者:刘忠勇;陈英;符卫民;喻军;刘小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诊断脑血管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结果 在选择造影的病例中.发现右侧椎动脉系动脉瘤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颈外动脉参与颅内动静畸形血管团供血2例,颈外动脉参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供血1例.结论 全脑血管造影术在全面诊断脑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淦作松;倪修红;唐尤佳;刘俊;杨枫;罗林;梁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昆山地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使用Solindscan2000型定量超声骨量分析系统对昆山地区986例骨量进行分析.结果 中老年人群中随年龄增加,胫骨超声速逐渐下降,骨质疏松发生率逐渐增高,女性更为明显.结论 以同年龄段进行比较,女性人群的骨量丢失率明显高于男性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以女性中老年人群为高.
作者:许东峰;孙良;卡和星;何燕;金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Caveolae(小凹)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的囊状结构的脂筏,Caveolin(小凹蛋白)则是构成Caveolae的结构和表面标记蛋白.
作者:程荣辉;张荣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梗阻性黄疸(OJ)多由结石、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等原因所致,术后并发症和多器官损害发生率较高,故常常将其与危重病联系起来.
作者:程飞;胡坚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性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水平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Elispot技术分别对24例肺外结核患者(肺外结核组)和97健康对照(对照组)外周血中产生结核菌抗原特异性IFN-γ的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对其中20例肺外结核病人和20例健康者同时采用澳大利亚CELLESTIS公司生产的全血干扰素试剂(OFT-G)进行IFN-γ分泌水平的平行检测.结果 肺外结核组中IFN-γ水平和应答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lispot、QFT-G检测肺外结核组和健康者的反应阳性率分别是:76.1%、84.2%,健康者中分别为10%、2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X2=1.1250,p>0.05).结论 Elispot试剂的检测结果与QFT-G基本一致,可用于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
作者:李炜;杨倩婷;黄华;周伯平;陈心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浅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选择60例8月~9岁择期手术的住院患儿.面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快诱导后置入喉罩,并以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喉罩置入时(T3)、手术开始时(T4)和喉罩拔除时(T5)各时点患儿BP、HR的变化,记录睁眼时间和完全清醒的时间.结果 60例息儿喉罩均成功置人,麻醉过程总体平稳,无见麻醉相关并发症.患儿平均睁眼时间为10.5±3.6min.完全清醒时间为15.0±3.8min.结论 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人麻醉在小儿浅表手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高特生;张树保;沈跃;朱渡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