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兰;习海波;吕小林;万腊根;张世锟
目的 探讨CT严重度指数(CTS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SAP患者92例,15例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出血组,77例无出血的SAP患者为对照组.均在48h内行螺旋CT及增强检查,予以CTS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CT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SAP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CTSI呈正相关.
作者:杨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标本在肺部病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肺癌45例,炎性假瘤13例,错构瘤3例,结核瘤4例;从标本与CT大小直径、病变周边情况、病变实体情况三个主要方面列表比较.结果 就标本与CT大小直径的比较.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包x2检验,肺癌、炎性假瘤以及结核瘤P<0.01,均有显著差异,而错构瘤没有.而病变周边情况,肺癌、炎性假瘤以及结核瘤标本与CT也有差异.结论 大部分手术标本与影像相吻合;从手术标本中,可寻找到出现影像误差的原因.
作者:王索宇;徐仁根;邹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血液供应长期受到障碍,心肌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及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疾病.目前倾向于认为营养失调能引起心血管紊乱.已有的证据表明高胆固醇(Tc)血症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江花;董小芳;李亚敏;钟玲;何香女;刘庆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电子支气管镜应用于临床以来,以其安全、可靠、创伤小、亮度强、视野广阔而倍受亲睐.并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临床适应证已越来越广泛.但是此项检查为有创性检查,对操作者和配合者要求很高,熟练的护理配合对预防并发症,提高检查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绍兰;陶凌凤;张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官产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并与布比卡因比较.方法 将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的0.5%左旋布比卡因,对照组用0.5%布比卡因.观察两组孕妇不同时间HR、BP、SPO2的变化;胎儿娩出后1min、5minApgar评分.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两组产妇各时间点HR、BP、SPO2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娩出后1min和5min时Apgar评分均为8~10分;两组产妇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可产生与布比卡因相似麻醉效果.
作者:周远航;刘海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返流性胆管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12例自发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寒战、高热和右上腹疼痛是返流性胆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可见钡剂返流.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探查+幽门离断+胃空肠吻合术治疗后,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均消失,达到治愈.对症状轻者非手术治疗暂时有效.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通过外科手术消除或减轻胆道返流因素,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红;谭洪育;黄章宇;范新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单盲对照方法(1:1),将3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以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联合治疗;对照组15例,以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53.3%,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复方丹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更好.
作者:熊颖;万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化疗药物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是多类肿瘤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治疗中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常使病人感到痛苦,且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呕吐能引起脱水、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反应,严重者不得不终止治疗,造成化疗不能顺利进行.
作者:吴珍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在鼻内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68例.分别于术后1周、2周、1个月、12个月复查.结果 治愈62例,好转5例.无效1例.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术野清晰、损伤小、易操作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平;张勇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在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 对择期行声带手术的43例成人患者.麻醉诱导后插入小儿用6号带气囊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气囊充气5~8ml.防止血液流人气管,开始手术.术中麻醉机控制呼吸.手术结束后,吸进咽喉部血液.等病人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呼之能应拔除气管插管.结果 43例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平稳SPO2大于等于98%.手术野充分暴露,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声带手术全身麻醉用6号带气囊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不会压迫声带,可使手术野充分暴露,又因气囊在声带下面充满气又可防止血液误吸,此种方法可同时满足手术医师及麻醉师的要求.
作者:朱建华;罗莹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较佳途径.方法 将9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E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组(Ⅰ组),锁骨下静脉穿刺组(S组),记录首次成功率、2次成功率、总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完成时间、置管完成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组穿刺置管的穿刺完成时间比Ⅰ组和S组穿刺要短(P<0.01)、并发症少(P<0.05).E组穿刺和Ⅰ组穿刺比S组穿刺的置管完成时间长(P<0.01).三种穿刺的首次成功率、2次成功率、总成功率无差异(P>0.05).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穿刺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是一种更为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作者:罗和国;车建华;张明生;肖春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纵隔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纵隔病变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患者经扫描定位,选择佳进针层面与路径,采用18~20G弹枪式活检针,局麻后将穿刺针刺入病灶,再次扫描确定穿刺针位置后,钩取标本,10%甲醛固定.送病理检查.结果 整个操作过程耗30~40min.所有病例均取得了符合病理诊断要求的标本量,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3.3%(28/30).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100%(20/20),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80%(8/10),并发气胸2例(6.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纵隔病变是安全可行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井岗;漆兴芝;付启义;付强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原发扁桃体NH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探讨进一步改善预后和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可能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0月~2002年11月46例初治原发扁桃体NHL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和Ⅱ期患者42例(91.3%)主要接受放化疗联合治疗,Ⅲ期和Ⅳ期患者以化疗为主.46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型36例(78.26%),外周T细胞型5例(10.87%),惰性淋巴瘤3例(6.5%),间变大T细胞型和T淋巴母细胞型各1例.结果 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为71.74%,Ⅰ期和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8.57%.早期患者的生存率与原发耐药、复发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matioh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有显著相关;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B症状、是否有巨块等对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原发于扁桃体的NHL绝大部分为Ⅰ期和Ⅱ期的早期患者.因此预后较好.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型为多见.COX回归后分析显示在早期患者中原发耐药、复发和IPI>1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建辉;陈彬;王顺金;黄平;李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10例210眼白内障施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第1d视力≥0.5者占52%.术后1周视力≥0.5者占75%,平均散光1.98±1.12D.术后1个月视力≥0.5占86.6%,平均散光0.95±0.26D.术后3个月视力≥0.5者占92.6%,平均散光为0.59±0.18D,与术后1周比较散光明显减少,视力稳定提高.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适应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方玉华;袁小清;段闵;柯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予利巴韦林静滴,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疗程7d,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清热、解毒、化痰药物.
作者:莫小恒;杨祚明;袁锦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地卡因在取印模中的作用.方法 在取印模前用1%地卡因向上腭及咽喉部喷雾3次,喷雾后5~10min再取印模,并观察病人的恶心、呕吐反应情况.结果 喷地卡因的病人的恶心、呕吐反应明显要轻得多,使取得印模精确度相对高.结论 在试托盘时病人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反应者,又无地卡因过敏的.在取模前向上腭及咽喉部喷雾1%地卡因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易军;谢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由于吸烟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且75%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佳的手术时期,因此化疗就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化疗能提高生存质量,但是随着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却导致了化疗的失败,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艳霞;肖祖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检查残胃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内镜检查.结果 873例残胃食管炎51例,吻合口炎393例,吻合口溃疡243例,残胃炎470例,残胃癌20例,吻合口缝线残留30例,镜下见胆汁反流61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152例.结论 为减少、减轻术后残胃病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注意手术术式的选择,术后定期胃镜随访观察.
作者:宋誉民;阮六平;习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不常见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1].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已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的开展,为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开创了一条微创而有效的途径.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开展了12例覆膜血管内支架置人治疗主动脉夹层,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冬生;叶键烽;赵红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癌性乳腺炎典型与非典型X线表现,以提高术前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癌性乳腺炎的临床、X线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10例中7例为典型癌性乳腺炎,临床有皮肤红肿等炎症表现,X线片可见肿块,乳腺密度增高,腺体紊乱,cooDer's韧带增粗,皮肤增厚,伴或不伴恶性钙化,腋下淋巴结可见肿大.1例为隐匿型,触诊及X线可见肿块,但临床无炎症表现.2例不典型.临床有炎症表现,X线片内未见具体肿块,抗炎治疗无效后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结论 对于临床有乳房炎性表现者,要结合X线改变及其他信息综合判断是癌性乳腺炎诊断的关键.
作者:应灵鹏;祝勇;陈素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