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张向荣;高桂平;付新元;王毓林

关键词:上睑下垂, 额肌瓣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 ,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重度上睑下垂患者28例38只眼行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手术方式:无眉下辅助切口,术中利用眼睑拉钩,手术视野充分暴露,形成的额肌瓣蒂部宽大.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疗效.结果 28例38只眼除1例2眼因Bell现象阴件基本矫正外,27例36只眼均获良好矫正.所有病例术后3~6个月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睑裂闭合不全,但均未引起暴露性角膜炎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术式设计有理论基础,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疗效可靠.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盲和视力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综述

    全世界近半数人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眼疾,其中有四千多万人失明.我国盲人约500万,低视力约710万.是世界上肓和视力损伤严重的国家之一.盲和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群受教育情况、人口老龄化程度以及防肓治肓的工作力度等都对肓和视力损伤的情况造成影响.因此调查当前我国盲和视力损伤患病率不但有助于了解我国肓和视力损伤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化,而且也可以了解实施防盲治肓项目的实际效果,以便更好地规划今后的防盲治盲工作.

    作者:杜红岩;易敬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护理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操作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医院管理年和等级医院评审考核的项目之一.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临床护理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为落实<伞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护理部多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考核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不少的护士存在着以下问题,现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匡玉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对无氧呼吸犬的供氧效果

    目的 探讨静脉(V)-V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犬在无氧呼吸条件下的供氧效果.方法 8只健康家犬.麻醉后建立股V-颈V ECMO途径,停止犬的自主呼吸,以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建立V-V ECMO转流后,以氮气(N:)代替氧气(O2)造成无氧呼吸状态.实验中观察(1)V-V ECMO通路所能达到的大转流率(体外循环血量/心输出量);(2)转流率一定时相对应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3)以转流率为自变X,SaO2为应变量Y,以Spearman秩相关算出其相关系数r,并采用r.界值表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体外循环转流率与Sa02高度正相关(r=0.951,P<0.01).(2)转流率大值的平均值为44.6%(95%可信限区间为43~3~45.9%).(3)维持SaO2为90.0%时转流率预测值为22.5%,肛温36.2℃时实测值为21.5%.结论 股V(插入下腔V)-颈内V途径ECMO对无氧呼吸犬提供氧支持有较大安全空间.

    作者:雷建平;黄建华;罗江波;罗旭阳;周涛;韩斌德;彭立平;张玉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院收住的9例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8例共有病灶10个,其中左侧5例,右侧3例,双侧l例;X线平片表现为股骨颈前上1/4处类圆形病灶;CT表现为股骨颈前方皮质下局部骨皮质缺损,周边有硬化;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边有低信号环嗣绕.结论 影像学检查能对典型股骨颈疝窝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郑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实施放疗的体部肿瘤患者70例.50例体部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20例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体位.采用魔十字技术CT定位.通过TPS计算出肿瘤币心相对于魔十字的三维坐标及零位源皮距进行治疗摆位.于放射治疗疗程中段观测零位源皮距并与首次放疗时的零位源皮距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放疗位置精确度的影响.结果 50例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1例,20例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例.两种固定方法对零位源皮距(即Y值)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体部肿瘤患者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体位技术优于单纯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精确度更高.

    作者:黄焱秋;周春骏;余忠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34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病例首发症状为肝功能异常23例,神经系统症状7例,血尿2例,贫血2例;所有病例仅10例初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其中以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5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5例;其余24例分别初诊为病毒件脑炎1例,肝硬化腹水2例,溶血性贫血6例.婴儿肝炎综合征8例,肾炎5例,小舞蹈病1例,周围神经病l例.结论 儿童WD首发症状多样化,以肝脏损害较多见.临床上对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特别是ALP/TBIL<2,ALP/ALT>4患儿应及时完善K-F环、铜蓝蛋白等检查.

    作者:予季;余英;虞雄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CAP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有效率为71%.结论 阿奇霉素抗感染作用强,抗菌谱广,口服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肖档;叶乐荣;刘英;华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附86例报告)

    目的 总结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经验,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方法 回顾性调查后腹腔镜手术治疗86例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囊肿去顶术42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8例,肾切除术11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7例,其余8例,均经后腹腔途径.结果 除1例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8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0~450min,平均155min.除5例手术失血约400~600 ml外.其余失血量均少于150ml.无明显并发症,大部分病人在术后I周左右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在上尿路手术中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梅茂;胡峰;王晓荣;陈宪;赵雁;毛建军;冯燕;王忠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心脏直视手术省血技术综合应用

    目的 探讨省血技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综合应用,以期在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少输血或不输血.方法 选择2000年7月~2003年2月心脏瓣膜直视手术的回顾性病例80例为A组(对照组1),选择21304.年3月~2007年6月瓣膜直视手术病例160例,随机分两组,单纯精确手术操作、仔细止血、加用或不用止血药病例80例为B组(对照组2).省血技术综合应用病例80例为C组(实验组).监测3组病人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出院前1d HCT及相关临床记录(包括体外循环灌注温度,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电解质,pH,凝血分析,术后病人转归等).结果 A组:围手术期平均用血量812±196ml,术后24h引流量622±124ml,引流总量822±106ml;B组:围手术期平均用血量410±113ml,术后24h引流量305±138ml,引流总量398±126ml;C组:围手术期平均片{血量376±105ml,术后24b引流量200ml以下.引流总量346±108ml,C组和B组围手术期输血总量、24h引流及引流总量少于A组(P<0.01);C组围手术期输血量、24h引流及引流总少于B组(P<0.05).结论 省血技术综合应用能减少心内直视手术输血量.

    作者:程功文;王一明;马西淼;徐建军;朱华;胡大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ABO血型与献血者HBsAg阳性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与献血者HBsAg阳件结果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1 265份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试管法鉴定血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265份血样检测结果 A型7455份,B型6014份,O型6712份和AB型1084份,其检测HBsA只结果分别是486份,312份,371份和46份.阳性率高的是A型,其阳性率为6.52%,阳性率低的是AB型,其阳性率为4.99%.其分布为A型>0型>B型>AB型,A型与B、AB血型组相比,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O型比较.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乙肝病毒对人体的感染可能与血型也有一定的关系,至于其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献血员尤其A型献血者必须要阻断乙肝感染血的传播.

    作者:程怿;王群英;杨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出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DCs)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昆明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tDCs组、照射组、正常组.tDCs组分别于制模后0d、3d、5d从小鼠尾静脉输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1×106/只,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变化、濒死时(或造模28d时)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和骨髓病理学特征.结果 模型组外周血WBC显著低于tDCs组和照射组,分别为(0.7±0.2)×109/L,(4.27±0.64)×109/L,(5.89±0.34)×109/L.tDCs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与照射组结果一致.结论 tDCs输注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

    作者:纪德香;袁利亚;陈国安;戎吉平;高琳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60例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病人长期面临着疾病的折磨,加上经济压力巨大、家庭角色转变、社会价值降低等原因,患者常产生抑郁、焦虑、幻想、恐怖等情绪反应,出现一系列躯体及心理障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因果关系[1].为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躯体症状和心理问题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使患者采取积极状态.主动配合治疗,作者对血透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采取相应护理埘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桂莲;许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SCT影像表现及重建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SCT影像表现及重建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已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问盘突出症并在术前进行SCT检查的165例病人的SCT轴位及多平面重建影像学表现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SCT及重建技术诊断与手术的符合率为97.3%,椎间盘边缘突出软组织影发现率100%,硬膜囊受压移位125例,神经根受压移位增粗108例,有神经根淹没水肿者64例.伴有许莫氏结节者20例,有椎间盘真空现象者36例.结论 SCT扫描结合重建技术(MPR)能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方向、程度以及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国良;刘伟萍;谢礼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根据临床资料建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第一研究阶段(评分标准的建立)对我院已实施LC的1500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筛选引起手术困难的危险冈素,然后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对它们分别赋值.建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第二研究阶段(评分标准的验证)应用评分标准对我院231例即将LC进行评分,判定接受LC手术的难易程度并与术者实际手术难度作比较以验证它的效能.结果 第一研究阶段.通过对危险因素的筛选.得出导致手术用难乃至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在第二研究阶段,应用该评分标准对我院连续行231例LC病例进行评分后,发现它评估手术难易程度与手术实际难度的总体相符率达到80%以上.结论 建立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有利于临床医生基于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选择LC或中转OC.

    作者:胡林;邹书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3种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效果研究

    随着血液透析设备的不断完善.透析技术也日趋成熟.与透析相关的并发症在不断减少,但是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率仍达20~30%.所谓透析相关低血压通常指透析中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差/3)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常导致透析不能顺利进行、透析不充分,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我们于2007年4月~2007年8月应用不同透析模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爱琴;曹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胸内吻合口瘘14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治体会.方法 分析我院1998~2008年5月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121瘘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经保守或带膜支架封堵非手术治疗后,13例吻合口瘘愈合.结论 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吻合121瘘的死亡率.

    作者:牛忠山;吴增强;史卓之;倪鹰;王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双8字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骨折(附19例报告)

    目的 探讨3枚纵向克氏针双8字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2月~2006年10月,19例(男12例,女7例)髌骨粉碎骨折上下移位>1cm骨折断段关节面阶梯>2mm主要骨折块在2块以上的患者行切开复位3枚克氏针双8字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无需外固定,患者术后即进行无负重患膝关节功能锻炼,平均术后6周完全负重.术后随访采用HSS膝关节评定系统评估患膝关节功能.结果 17例患者随访均达到2年.1例未随访到,1例随访时间未满2年.术后6个月所有随访病例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均无限制.HSS评分94~99分,平均为97.6分.结论 双8字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骨折能达到关节骨折复位标准,内同定牢靠,有利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张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小儿胃镜下取出婴儿胃内异物1例

    1 病历资料患儿,男,1岁.玩耍中不慎将一枚7号电池吞人胃内后,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5d后前来我院就诊,被收入外科住院观察治疗.经会诊.首选考虑胃镜下取异物术.

    作者:王伟红;余好香;樊晓勇;刘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 观察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经内窥镜确诊的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共64例,对照组共46例,治疗组采用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3~10ml;对照组为经内镜喷洒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索溶液10ml.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56例(87.5%),对照组治疗成功39例(76.1%),两组治疗成功率、无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Vitapex充填根尖切除术后骨腔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充填根切术后骨腔对根尖周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需行根尖切除术的病例57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根切术后骨腔内充填Vitapex糊剂;对照组27例,根切术后骨腔内不充填任何材料.对两组疗效连续随访2年.结果 实验组治愈达100%.对照组81.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切术后的骨腔.有助于提高根尖周病治疗成功率.

    作者:杨宏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