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档;叶乐荣;刘英;华丹
护士临床实习是结束院校课堂学习,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手术室对实习生来说近似陌生,不同于病房的环境,其工作节奏快,抢救过程紧张,人员复杂,器械设备多,无菌技术严,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高节奏的特殊科室.现将笔者在手术室带教工作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钟社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鼻咽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FUJINON EB~25OS型电子支气管镜对1252例鼻咽喉患者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并对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及会厌囊肿、咽喉异物等进行了治疗.结果 1252例患者均接受了检查,并得到诊断,其中89例声带息肉,46例声带小结,3例会厌囊肿得到治疗,26例咽喉异物在支气管镜下顺利取出,18例鼻衄出血点找到后得到相应治疗.25例泪囊鼻腔造口术后及10例声带息肉术后观察对比并打印图片.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对鼻咽喉疾病的诊治及鼻咽喉术后的观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臧鹰;周磊;宋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核基质蛋白22(NMP22)在膀胱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检测门诊血尿病人尿液中NMP22含量.结果 以美国FDA的诊断参考值10u/ml为标准,本次研究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67%.膀胱肿瘤患者NMP22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NMP22含量亦随之增加(P<0.001).结论 NMP22检测技术具有敏感性高、无创伤、可定量分析等优点,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膀胱肿瘤的一个指标.
作者:刘通;郭昌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病例首发症状为肝功能异常23例,神经系统症状7例,血尿2例,贫血2例;所有病例仅10例初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其中以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5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5例;其余24例分别初诊为病毒件脑炎1例,肝硬化腹水2例,溶血性贫血6例.婴儿肝炎综合征8例,肾炎5例,小舞蹈病1例,周围神经病l例.结论 儿童WD首发症状多样化,以肝脏损害较多见.临床上对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特别是ALP/TBIL<2,ALP/ALT>4患儿应及时完善K-F环、铜蓝蛋白等检查.
作者:予季;余英;虞雄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新钢公司中心医院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IBS患者187例.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BS发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1),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0~40岁,占36.290/0:IBS发病与饮酒、吸烟、生冷及辛辣食物、胃肠道感染、经常使用抗生素、心情焦虑或压抑、受凉、腹部手术、遗传等9种因素相关.临床类型以腹泻型为主.结论 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的I临床类型以腹泻型为主,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0~40岁,女性患者多见.与心理及精神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阮六平;吴中;张桃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325例(416眼)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416眼手术后32眼发生浅前房,其中滤过过强12眼,结膜瓣渗漏6眼,脉络膜脱离5眼,恶性青光跟2眼,原因不明6眼.采用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前房均形成.结论 及时找出青光眼小梁术后浅前房的原因,针对不同病因作出相应处理可形成前房.
作者:杨春平;幸宜春;刘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腰椎CR的影像质量、影像噪声与曝光量的相关性,以了解CR在腰椎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瘦、中、胖3个体形.用不同尺寸IP和不同的KV、mAs值进行CR摄影,对每幅影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腰椎合适的.IP尺寸为25×30mm.结论 适当增加频率等级(FR)、降低增强强度(DE)及调整旋转量(RA),使图像噪声降至低,可作为评定摄影条件的统一标准.
作者:易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联合用1.6-二磷酸果糖和硫酸镁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用1.6-二磷酸果糖和硫酸镁静滴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与硫酸镁合用,可提高重度哮喘疗效.
作者:樊考林;王和平;王宜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甲下外生骨疣的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了我院1988年以来收治的5例甲下外生骨疣,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进行了介绍.本组病例均不同程度误诊数月至数年.甲下外生骨疣是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切除骨疣时必需同时切除连着处部分正常骨是保证术后不复发的关键,同时应尽量修复甲床以防止新甲畸形.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甲下外生骨疣应该细心观察和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强;谢筱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HPV16、18早期蛋白E9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40例慢性宫颈炎及40例正常官颈组织中HPV16、18E6蛋白表达.结果 癌组中E6的阳性率为68%(34/50),慢性宫颈炎中5%(2/40),正常官颈组织中均为阴性,良恶性组HPV16、18E6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PV16、18E6感染与本地区宫颈癌病因学密切相关.E6单抗可作为预测HPV16、18感染及判断早期宫颈癌的标记之一.
作者:叶芳萍;郑建红;张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分析后鼻孔巨大鼻息肉CT表现.方法 6例后鼻孔巨大鼻息肉病例,均在术前做了CT扫描,其中3例做了CT冠状位重建.3例做了CT增强扫描.全部病例经鼻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1)后鼻孔巨大鼻息肉表现为鼻咽腔内类似水样密度肿块.密度欠均匀,可见斑点状或线条状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肿块无明显强化,其中斑点状或线条状影可轻中度强化,肿块与鼻粘膜之间有宽窄不等的间隙;(2)3例与上颌窦病变关系密切,1例与筛窦关系密切,1例与蝶窦关系密切,1例与上鼻道关系密切.结论 断层CT图像能较好显示后鼻孔巨大息肉的基本影像表现;断层图像结合CT冠状位图像,有助于发现后鼻孔巨大息肉的起源部位.
作者:陈旺强;张慧;龚洪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硬膜外管替代硅胶造瘘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急性尿潴留的可行性.方法 对100例因前列腺肥大所致急性尿潴留的老年患者行硬膜外管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置管,均无因置管引起的并发ⅱ症.结论 硬膜外管替代硅胶造瘘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急性尿潴留是可行的.
作者:任安民;王定长;雷宏;李山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动物实验观察异搏定注射液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48只SD大鼠平均分为单纯腹透组、异搏定低、中、高剂量组4组.观察不同剂量异博定加入腹透液对大鼠血尿素、肌酐、透析液尿素氮、肌酐、尿素氮D/P值、肌酐D/P值、排液量及透出液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结果 异搏定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透析大鼠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升高透析液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升高BUN D/P、Cr D/P,中剂量能增加的排液量,但对透出液蛋白质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异搏定注射液确能提高大鼠腹膜透析效能.提高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对透出液中蛋白质浓度无明显影响,其作用与增加超滤量与腹膜毛细血管血流量均有关.
作者:李赟;陈耀辉;刘鸿;桂晓美;邹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院收住的9例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8例共有病灶10个,其中左侧5例,右侧3例,双侧l例;X线平片表现为股骨颈前上1/4处类圆形病灶;CT表现为股骨颈前方皮质下局部骨皮质缺损,周边有硬化;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边有低信号环嗣绕.结论 影像学检查能对典型股骨颈疝窝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郑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经内窥镜确诊的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共64例,对照组共46例,治疗组采用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3~10ml;对照组为经内镜喷洒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索溶液10ml.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56例(87.5%),对照组治疗成功39例(76.1%),两组治疗成功率、无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随着血液透析设备的不断完善.透析技术也日趋成熟.与透析相关的并发症在不断减少,但是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率仍达20~30%.所谓透析相关低血压通常指透析中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差/3)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常导致透析不能顺利进行、透析不充分,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我们于2007年4月~2007年8月应用不同透析模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爱琴;曹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44例FAB分型为ALL的患儿骨髓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44例ALL巾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32例,占72.7%.T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8例.占18.2%,T/B双表型4例,占9.1%,其中在B-ALL中CD19(100%)敏感性高,cCD79a特异性强.明显高于cCD22(31.25%,P<0.05);在T-ALL中CD7(100%)和cCD3(100%)敏感性高,cCD3特异性强;HLA-DR、CD34、CD38等非系列相关抗原在儿童ALL中均有较高表达.ALL伴髓系抗原表达22例.主要表达CD33、CD13.结论 儿童 ALL以B-ALL为主.CD19和cCD79a是B-ALL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CD7和cCD3是T.ALL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儿童ALL具有较高的CD34、CD38和髓系抗原表达.
作者:黄正刚;吴星恒;刘赟;武志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和费用少等优点.已成为诊治胰胆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我院于2006年3月~2008年5月共行ERCP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梅芳;杨敏;罗小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官颈病变发病趋势.方法 我院2005~2007年妇科普查16602例.对其巾3966例妇女进行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对2424例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确诊慢性宫颈炎1662例.占68.56%:宫颈息肉及增殖480例,占19.80%;人乳头瘤病毒感染133例,占5.49%;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I~Ⅲ)135例.占5.57%;官颈癌14例,占0.58%.CIN发病年龄为30~44岁,占73.33%(99/135).宫颈癌好发年龄为35~49岁,占78.57%(11/14).结论 宫颈CIN及宫颈痛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病变诊断不能单以宫颈糜烂分度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更不可忽视宫颈光滑者.
作者:梁群;张倩平;刘爱连;陶玉玲;张莉萍;陈卫红;李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典型的异位妊娠容易诊断.卵巢妊娠为少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发病率为1:7000~1:50000,占异位妊娠的0.5~3.0%.异位妊娠发病时间常在停经早期.此时因为无停经史而被误诊,以至在疾病的后期才诊断明白,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且给生命带来威胁.所以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下面报道1例卵巢妊娠破裂患者的发病经过.
作者:钟立新;赵丽;刘圆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