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刚;吴星恒;刘赟;武志红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44例FAB分型为ALL的患儿骨髓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44例ALL巾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32例,占72.7%.T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8例.占18.2%,T/B双表型4例,占9.1%,其中在B-ALL中CD19(100%)敏感性高,cCD79a特异性强.明显高于cCD22(31.25%,P<0.05);在T-ALL中CD7(100%)和cCD3(100%)敏感性高,cCD3特异性强;HLA-DR、CD34、CD38等非系列相关抗原在儿童ALL中均有较高表达.ALL伴髓系抗原表达22例.主要表达CD33、CD13.结论 儿童 ALL以B-ALL为主.CD19和cCD79a是B-ALL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CD7和cCD3是T.ALL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儿童ALL具有较高的CD34、CD38和髓系抗原表达.
作者:黄正刚;吴星恒;刘赟;武志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阴离子间隙(AG)特点.方法 对104例HIE患儿于治疗前在吸氧状态下.采桡动脉血检测血气及股静脉穿刺取血检测电解质Na+、Cl-,计算AG值.结果 104例HIE患儿AG平均值为(22.46+7.01)mmol/L.91例代酸中高AG87例,占95.6%.轻中度HIE患儿血Na+、Cl-较重度明显增高,轻、中、重度之问血HC03-无显著差异.结论 HIE患儿以高AG代谢性酸中毒为特点,容易出现混合性酸碱紊乱,重度HIE患儿容易导致高碳酸血症.因此处理HIE患儿时应着重改善通气.
作者:李建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腰椎CR的影像质量、影像噪声与曝光量的相关性,以了解CR在腰椎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瘦、中、胖3个体形.用不同尺寸IP和不同的KV、mAs值进行CR摄影,对每幅影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腰椎合适的.IP尺寸为25×30mm.结论 适当增加频率等级(FR)、降低增强强度(DE)及调整旋转量(RA),使图像噪声降至低,可作为评定摄影条件的统一标准.
作者:易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实施放疗的体部肿瘤患者70例.50例体部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20例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体位.采用魔十字技术CT定位.通过TPS计算出肿瘤币心相对于魔十字的三维坐标及零位源皮距进行治疗摆位.于放射治疗疗程中段观测零位源皮距并与首次放疗时的零位源皮距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放疗位置精确度的影响.结果 50例采用单纯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1例,20例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体位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例.两种固定方法对零位源皮距(即Y值)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体部肿瘤患者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加胸腹网膜联合体架固定体位技术优于单纯采用真空袋负压成型固定体位,精确度更高.
作者:黄焱秋;周春骏;余忠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护理操作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医院管理年和等级医院评审考核的项目之一.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临床护理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为落实<伞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护理部多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考核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不少的护士存在着以下问题,现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匡玉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病例首发症状为肝功能异常23例,神经系统症状7例,血尿2例,贫血2例;所有病例仅10例初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其中以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5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5例;其余24例分别初诊为病毒件脑炎1例,肝硬化腹水2例,溶血性贫血6例.婴儿肝炎综合征8例,肾炎5例,小舞蹈病1例,周围神经病l例.结论 儿童WD首发症状多样化,以肝脏损害较多见.临床上对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特别是ALP/TBIL<2,ALP/ALT>4患儿应及时完善K-F环、铜蓝蛋白等检查.
作者:予季;余英;虞雄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自1992年国外学者Delaitre Carroll等川腹腔镜技术对脾脏手术进行探索后.1994年国内许红兵等在国内也相继开展了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脾外伤诊断和治疗[1].我院自2007年7月~12月开展了腹腔镜脾切除术10例.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曾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免疫营养对外科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外科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为免疫营养组,对照组为常规营养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并于术后第1d开始给予静脉营养治疗7d.其中研究组静脉应用谷氨酰胺,比较两组APACHEII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谷氨酰胺增强的肠外营养能减轻外科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王联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硬膜外管替代硅胶造瘘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急性尿潴留的可行性.方法 对100例因前列腺肥大所致急性尿潴留的老年患者行硬膜外管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置管,均无因置管引起的并发ⅱ症.结论 硬膜外管替代硅胶造瘘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急性尿潴留是可行的.
作者:任安民;王定长;雷宏;李山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静脉(V)-V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犬在无氧呼吸条件下的供氧效果.方法 8只健康家犬.麻醉后建立股V-颈V ECMO途径,停止犬的自主呼吸,以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建立V-V ECMO转流后,以氮气(N:)代替氧气(O2)造成无氧呼吸状态.实验中观察(1)V-V ECMO通路所能达到的大转流率(体外循环血量/心输出量);(2)转流率一定时相对应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3)以转流率为自变X,SaO2为应变量Y,以Spearman秩相关算出其相关系数r,并采用r.界值表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体外循环转流率与Sa02高度正相关(r=0.951,P<0.01).(2)转流率大值的平均值为44.6%(95%可信限区间为43~3~45.9%).(3)维持SaO2为90.0%时转流率预测值为22.5%,肛温36.2℃时实测值为21.5%.结论 股V(插入下腔V)-颈内V途径ECMO对无氧呼吸犬提供氧支持有较大安全空间.
作者:雷建平;黄建华;罗江波;罗旭阳;周涛;韩斌德;彭立平;张玉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院收住的9例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8例共有病灶10个,其中左侧5例,右侧3例,双侧l例;X线平片表现为股骨颈前上1/4处类圆形病灶;CT表现为股骨颈前方皮质下局部骨皮质缺损,周边有硬化;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边有低信号环嗣绕.结论 影像学检查能对典型股骨颈疝窝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郑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MRI对早期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早期脊柱转移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20例获得临床证实的脊柱转移瘤MRI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原发瘤与转移部位之间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转移部位的胸腰椎多见74%(15/20).MRI对骨质破坏椎管受累62.5%.10.7%椎管软组织内均未见明显肿块.结论 胸腰部脊柱是转移瘤好发部位,且先侵犯椎体及附件.常规X线,CT对大多数转移瘤能够作出诊断,而MRI能更早地显示其难以发现的早期轻微骨质破坏改变,敏感性明显高于前两者.
作者:舒茂松;邱贵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碘化油、泛影葡胺和非离子型有机碘造影剂(碘海醇)在诊断因子宫异常、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4.3万例不孕症妇女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随机抽取碘化油、泛影葡胺和碘海醇行HSG术各150例进行影像质量、副反应(过敏,呕吐、腹痛)及逆流、造影结果和方便程度作出对比分析.结果 在影像质量和造影诊断结果方面三者无显著差异.检查后出现的过敏、呕吐、腹痛、呛咳,方便程度非离子型有机碘造影剂优于其它2组.结论 非离子型有机碘造影剂副作用少安全.患者所受痛苦小,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晓红;张利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犬内毒索性急性肺损伤模型.方法 选择健康杂种犬8条,静脉注入LPS 650μg/kg,当PaO2/FiO2<300时,可认为AU模型复制成功:同时监测呼吸力学.采用放免法测定血TNF-α、IL-6和IL-10含,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所有动物在16h左右小现急性肺损伤,表现为肺动态顺应性(Cdyn)、总顺应性(Ctot)下降,呼吸功(WOBVent)、吸气峰压(PIP)、吸气阻力(Rawi)上升,PaO2和PaO2/FiO2下降.血中TNF-α、IL-6和IL-10的浓度有明显上升,电镜下肺间质及肺泡炎性水肿出血、中件粒细胞浸润、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结论 内毒素输注后16h左右达到ALI标准,且该模型稳定,重复性好.
作者:钱克俭;曾振国;刘芬;夏亮;江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溃疡被称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近年来,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开展.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中.HU的因素已被认识和重视.我院1999年2月~2008年1月共收治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290例.其中HU并出血5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邱春雷;延卫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省血技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综合应用,以期在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少输血或不输血.方法 选择2000年7月~2003年2月心脏瓣膜直视手术的回顾性病例80例为A组(对照组1),选择21304.年3月~2007年6月瓣膜直视手术病例160例,随机分两组,单纯精确手术操作、仔细止血、加用或不用止血药病例80例为B组(对照组2).省血技术综合应用病例80例为C组(实验组).监测3组病人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出院前1d HCT及相关临床记录(包括体外循环灌注温度,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电解质,pH,凝血分析,术后病人转归等).结果 A组:围手术期平均用血量812±196ml,术后24h引流量622±124ml,引流总量822±106ml;B组:围手术期平均用血量410±113ml,术后24h引流量305±138ml,引流总量398±126ml;C组:围手术期平均片{血量376±105ml,术后24b引流量200ml以下.引流总量346±108ml,C组和B组围手术期输血总量、24h引流及引流总量少于A组(P<0.01);C组围手术期输血量、24h引流及引流总少于B组(P<0.05).结论 省血技术综合应用能减少心内直视手术输血量.
作者:程功文;王一明;马西淼;徐建军;朱华;胡大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德国贝朗公司提供的补片为68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无张力修补术,观察伤口疼痛、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近期效果良好.术后早6h、迟2d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平均6d.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排异反应、阴囊血肿等手术并发症.4例术后第1d感切口疼痛应用度冷丁后缓解.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复发,另l例患者于3个月后出现同侧股疝.结论 人工网片植入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具备复发率明显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张奎林;杨萍;丁义;黄玉海;何世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经内窥镜确诊的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共64例,对照组共46例,治疗组采用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3~10ml;对照组为经内镜喷洒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索溶液10ml.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56例(87.5%),对照组治疗成功39例(76.1%),两组治疗成功率、无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内镜喷洒复方大黄诃子散混悬液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以便早期诊断和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9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183例60岁以上的SAH病人的临床表现、DSA、治疗及预后.结果 行内科保守治疗的115例中,痊愈36例.好转41例,死亡12例,未愈26例.行外科夹闭手术的64例中,痊愈54例,好转4例,死亡3例,未愈3例:行栓塞治疗的4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老年人SAH女性较男性发病要高;病因仍以动脉瘤破裂常见,其次为烟雾病.DSA检查为其寻找病因好手段.外科治疗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病人比较,前者死亡率及致残率较后者低.
作者:张丽;李玉莲;万慧;胡火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全世界近半数人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眼疾,其中有四千多万人失明.我国盲人约500万,低视力约710万.是世界上肓和视力损伤严重的国家之一.盲和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群受教育情况、人口老龄化程度以及防肓治肓的工作力度等都对肓和视力损伤的情况造成影响.因此调查当前我国盲和视力损伤患病率不但有助于了解我国肓和视力损伤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化,而且也可以了解实施防盲治肓项目的实际效果,以便更好地规划今后的防盲治盲工作.
作者:杜红岩;易敬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