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匡玉萍

关键词:护理操作, 考核, 对策
摘要:护理操作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医院管理年和等级医院评审考核的项目之一.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临床护理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为落实<伞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护理部多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考核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不少的护士存在着以下问题,现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ERCP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配合及护理

    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和费用少等优点.已成为诊治胰胆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我院于2006年3月~2008年5月共行ERCP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梅芳;杨敏;罗小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60例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病人长期面临着疾病的折磨,加上经济压力巨大、家庭角色转变、社会价值降低等原因,患者常产生抑郁、焦虑、幻想、恐怖等情绪反应,出现一系列躯体及心理障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因果关系[1].为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躯体症状和心理问题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使患者采取积极状态.主动配合治疗,作者对血透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采取相应护理埘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桂莲;许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工_肘关节置换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从简单的单轴铰链关节发展到现在复杂的无限制再造关节面关节置换术.这种改变是经过对肘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进一步了解而产生的.使术后肘关节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作者:徐永丰;许永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3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08年4月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件尿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碎石均一次成功,未出现尿道撕裂、穿孔、尿道狭窄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后有轻度的肉眼血尿.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操作简便,需时短,刨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作者:钟少云;欧阳唐峰;章静;刘江;陈林初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保留Oddi括约肌修复肝外胆道缺损的体会(附14例报告)

    目的 探讨保留Oddi括约肌的功能修复肝外胆量道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治疗的14例肝胆道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均经手术治疗.治愈率100%.结论 肝胆道缺损可根据术中情况采用带血管蒂的胆囊瓣和胃浆肌瓣修复胆道缺损.效果良好.

    作者:赵春泉;占超明;余月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停经30d内的卵巢妊娠1例报告

    典型的异位妊娠容易诊断.卵巢妊娠为少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发病率为1:7000~1:50000,占异位妊娠的0.5~3.0%.异位妊娠发病时间常在停经早期.此时因为无停经史而被误诊,以至在疾病的后期才诊断明白,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且给生命带来威胁.所以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下面报道1例卵巢妊娠破裂患者的发病经过.

    作者:钟立新;赵丽;刘圆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甲下外生骨疣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甲下外生骨疣的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了我院1988年以来收治的5例甲下外生骨疣,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进行了介绍.本组病例均不同程度误诊数月至数年.甲下外生骨疣是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切除骨疣时必需同时切除连着处部分正常骨是保证术后不复发的关键,同时应尽量修复甲床以防止新甲畸形.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甲下外生骨疣应该细心观察和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强;谢筱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时及对白内障术后后囊不完整的患者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及白内障术后后囊不完整的患者.前房植入美国产S型襟前房型人工晶体,并常规行周边虹膜切除.结果 所有眼术后视力均在0.1以上.术后早期8例眼压升高,但小于28mmHg;随访3个月~2年,末见眼压明显升高者,未出现人工晶体脱位、大泡性角膜炎、葡萄膜-青光眼-前房出血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安全、有效

    作者:刘春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3种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效果研究

    随着血液透析设备的不断完善.透析技术也日趋成熟.与透析相关的并发症在不断减少,但是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率仍达20~30%.所谓透析相关低血压通常指透析中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差/3)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常导致透析不能顺利进行、透析不充分,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我们于2007年4月~2007年8月应用不同透析模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爱琴;曹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B超检测卵黄囊在预测孕早期出血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卵黄囊与早孕的关系.方法 对113例在孕早期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患者进行B超检测.追踪观察卵黄囊与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早孕妊娠正常组卵黄囊显示率高(92.19%),卵黄囊均显示清晰,圆而完整.壁簿透亮.正常值为3~8 mm之间;早孕妊娠异常组卵黄囊显示率低(22.45%),卵黄囊缺如、过大、过小、模糊、变形.结论 孕早期阴道流血患者检测卵黄囊对预测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先兆流产是否需要保胎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刘薇;邓春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异搏定注射液对大鼠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

    目的 动物实验观察异搏定注射液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48只SD大鼠平均分为单纯腹透组、异搏定低、中、高剂量组4组.观察不同剂量异博定加入腹透液对大鼠血尿素、肌酐、透析液尿素氮、肌酐、尿素氮D/P值、肌酐D/P值、排液量及透出液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结果 异搏定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透析大鼠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升高透析液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升高BUN D/P、Cr D/P,中剂量能增加的排液量,但对透出液蛋白质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异搏定注射液确能提高大鼠腹膜透析效能.提高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对透出液中蛋白质浓度无明显影响,其作用与增加超滤量与腹膜毛细血管血流量均有关.

    作者:李赟;陈耀辉;刘鸿;桂晓美;邹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联合用1.6-二磷酸果糖和硫酸镁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30例

    目的 探讨联合用1.6-二磷酸果糖和硫酸镁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用1.6-二磷酸果糖和硫酸镁静滴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与硫酸镁合用,可提高重度哮喘疗效.

    作者:樊考林;王和平;王宜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NMP22在膀胱肿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核基质蛋白22(NMP22)在膀胱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检测门诊血尿病人尿液中NMP22含量.结果 以美国FDA的诊断参考值10u/ml为标准,本次研究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67%.膀胱肿瘤患者NMP22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NMP22含量亦随之增加(P<0.001).结论 NMP22检测技术具有敏感性高、无创伤、可定量分析等优点,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膀胱肿瘤的一个指标.

    作者:刘通;郭昌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肝源性溃疡出血56例诊治临床分析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溃疡被称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近年来,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开展.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中.HU的因素已被认识和重视.我院1999年2月~2008年1月共收治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290例.其中HU并出血5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邱春雷;延卫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早期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MRI对早期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早期脊柱转移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20例获得临床证实的脊柱转移瘤MRI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原发瘤与转移部位之间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转移部位的胸腰椎多见74%(15/20).MRI对骨质破坏椎管受累62.5%.10.7%椎管软组织内均未见明显肿块.结论 胸腰部脊柱是转移瘤好发部位,且先侵犯椎体及附件.常规X线,CT对大多数转移瘤能够作出诊断,而MRI能更早地显示其难以发现的早期轻微骨质破坏改变,敏感性明显高于前两者.

    作者:舒茂松;邱贵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出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DCs)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昆明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tDCs组、照射组、正常组.tDCs组分别于制模后0d、3d、5d从小鼠尾静脉输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1×106/只,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变化、濒死时(或造模28d时)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和骨髓病理学特征.结果 模型组外周血WBC显著低于tDCs组和照射组,分别为(0.7±0.2)×109/L,(4.27±0.64)×109/L,(5.89±0.34)×109/L.tDCs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与照射组结果一致.结论 tDCs输注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

    作者:纪德香;袁利亚;陈国安;戎吉平;高琳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普伐他汀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80 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予以普伐他汀片10mg qd口服,12周为1个疗程.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12周后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和CD63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4、12周后患者血脂TC、TG、LDL-C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伴高且旨血症患者具有降脂和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志坚;林扬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新钢公司中心医院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IBS患者187例.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BS发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1),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0~40岁,占36.290/0:IBS发病与饮酒、吸烟、生冷及辛辣食物、胃肠道感染、经常使用抗生素、心情焦虑或压抑、受凉、腹部手术、遗传等9种因素相关.临床类型以腹泻型为主.结论 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的I临床类型以腹泻型为主,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0~40岁,女性患者多见.与心理及精神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阮六平;吴中;张桃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根据临床资料建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第一研究阶段(评分标准的建立)对我院已实施LC的1500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筛选引起手术困难的危险冈素,然后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对它们分别赋值.建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第二研究阶段(评分标准的验证)应用评分标准对我院231例即将LC进行评分,判定接受LC手术的难易程度并与术者实际手术难度作比较以验证它的效能.结果 第一研究阶段.通过对危险因素的筛选.得出导致手术用难乃至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在第二研究阶段,应用该评分标准对我院连续行231例LC病例进行评分后,发现它评估手术难易程度与手术实际难度的总体相符率达到80%以上.结论 建立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易程度的评分标准,有利于临床医生基于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选择LC或中转OC.

    作者:胡林;邹书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多枚克氏针经皮撬拔复位固定跟骨骨折

    目的 评价多枚克氏针经皮撬拔复位固定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于2000~2007年对35例跟骨骨折采取在C臀X线机透视下经皮克氏针撬拔复位交叉固定,术后U形石膏固定,6周后拔除克氏针.不负重行踝关节功能锻炼,8~10周下地行走.结果 随访6~18个月,30例足外行正常.踝关节活动良好,BOHLER角正常,2例足外形欠佳,3例BOHLR角缩小,优良率91.4%.结论跟骨骨折经皮撬拔复位可以较准确恢复BOHLER角,多枚克氏交叉固定及与距骨同定可得到可靠固定,疗效满意,手术创伤小,适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舒敏锐;肖保卫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