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急诊5218例临床分析

王爱红;徐南平

关键词:危重儿, 儿童生命, 急救转运网络
摘要:目的 总结儿科急诊的特点,以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5218例危重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重症肺炎是儿科急诊的三大病种.结论 降低危重儿的病死率的关键是重视对三大病种的诊治.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肠石性肠梗阻3例报告

    肠梗阻因肠石阻塞引起的较为少见,其梗阻症状常不典型,易延误手术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我院近5年来,收治肠石梗阻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高鸿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下腰椎不稳症的骨科治疗

    目的 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骨科治疗.方法 5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腰椎峡部裂致脊椎真性滑脱患者15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35例.3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有限复位,内同定,植骨融合,后路椎管减压.1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 4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手术患者优良率82.5%.结论 下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主要为短节段融合术,合并腰突症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者应同时治疗,下腰椎滑脱症者还须行复位术及内同定术,内固定是手段,融合是目的.

    作者:王卫国;张智东;桂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可吸收线环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3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环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用可吸线环扎张力带治疗.结果 3l例患者中优29例,良2例.结论 该法治疗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春富;郭海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同一时期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与健康孕妇所娩出的婴儿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新生儿期发病情况.结果 ICP母乳娩出的婴儿早产儿、低体重儿、羊水胎粪、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系统发病多增高,ICP组婴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F使新生儿整体健康水平下降,发病率增高.

    作者:胡晓凤;夏绿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改良外踝上动脉岛状皮瓣在足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应用改良外踝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上述方法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共28例.结果 2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肤1~2cm皮肤坏死,皮瓣大面积16×9cm,小6×4cm,随访6m~2y年,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此种皮瓣手术简便,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是修复足踝、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理想方法.

    作者:李军;万海武;余建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索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132例与健康体检者157例,对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脂联索水平进行检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肪肝组FBG、TC、LDL水平升高(P<0.05),BMI、WHR、TG、FINS水平及HOMA-IR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娃下降(P<0.01).应用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显示脂联素与HDL呈正相关(r值为+0.36,P<0.05),与BMI、WHR、TG、HOMA-IR、LDL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0.27、-0.40、-0.79、-0.57,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方继伟;尹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卜件心动过速的有效剂量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初始剂量5mg快速静脉推注,如无效逐渐递增至10mg,15mg,20mg.结果 20例复律,1例末复律,不良反应轻微,均为一过性.结论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季雪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补肾活血法干预管性不孕生殖道感染所致免疫失衡的观察

    目的 研究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补肾活血法对输卵管不孕生殖道感染所致免疫失衡的干预作用.方法 两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7d内行输卵管介入术.并于下个月经周期常规行宫腔输卵管通液术1次,注入香丹注射液40ml.治疗组于月经周期第5d开始加服补肾活血剂.每天1剂,每月连服14剂.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后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前期血清雌二醇(E2)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免疫抗体转阴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输卵管介入术后通过补肾活血法能明显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生殖道感染所致免疫失衡状况,从而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慧民;梁瑞宁;胡丽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附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08年4月血浆置换(PE)治疗TTP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死亡,4例好转出院.结论 TTP易误诊,治疗首选血浆置换.

    作者:杨静;李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情况,为防治ICU院内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ICU收治的住院时间大于2d的32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26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87例(26.7%).其巾APACHEII≥20分的147例患者中发生院感76例(51.7%),APACHEII<20分的179例患者中发生院感11例(6.1%).院感发生在不同性别患者间无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病情危重度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87例感染者中,47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54%),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33例,占肺部感染中70.2%,21例为胃肠道感染(24.1%),泌尿道14例(16.2),全身感染5例(5.7%).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8.5%)、鲍曼不动杆菌(26.4%)、铜绿假单胞菌(18.3%)、真菌(12.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2%)、肠杆菌(5.1%)、葡萄球菌(2.1%)、其他(0.9%).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严重.结论 ICU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年龄、病情危重度、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相关;尽早控制病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院内感染的关健.

    作者:李福强;李晓斌;朱建辉;贺爱民;陈文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背带式输液保暖袋的制作与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极其普遍的护理操作技能,也是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准确及时地完成治疗任务,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护理人员每天面临的问题.

    作者:邱壮莲;匡玉萍;肖雪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的护理对策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青光眼的新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利用内窥镜技术联合520倍频激光直接光凝睫状突,使房水产生减少,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效果.

    作者:万明玉;周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随访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在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476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直肠、乙状结肠是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好发部位,横结肠息肉发生率呈渐增多趋势.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为多见,肿瘤性息肉发病率高于普人群.结论 老年人行结肠镜的适应证应适当放宽,并尽量行全结肠检查;老老年人在结肠息肉摘除后,必须进行随访.

    作者:宋晓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腔内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 观察腔内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ml,每周1次,4周为1疗程:B组在行关节腔冲洗后再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C组在关节腔冲洗后行玻璃酸钠注射,再联合超声波、超短波等物理疗法.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均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A、B两组评分在治疗后1、3个月呈上升表现,在6个月时呈下降表现,C组评分在治疗后1、3、6个月时均呈上升表现;治疗后的3个时间点,3组间比较,C组评分均为高,B组次之,A组差.结论 关节腔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物理疗法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一般常规治疗.

    作者:彭炳龙;林小小;颜志婷;文毅英;贾芝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经验.方法 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为研究组,单服米非司酮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B-HCG降为正常范围内的时间,明显缩短包块消失所需时间.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简便,经济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红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施行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其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80例作为镇痛组,随机分为A1、A2两组,罗哌卡因的浓度分别为0.075%、0.125%,均复合2μg/ml芬太尼,于宫口开至2~3cm时,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1%利多卡因,5min后给负荷量8~10ml(A1、A2镇痛液),确定镇痛平面,疼痛明显减轻后接电子镇痛泵.持续输注药液6~8ml/h,单次按压量3ml,间隔时间15min,宫口开全停药.另选40例同等条件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0组).结果 镇痛组用药10min疼痛明显减轻,15min VAS评分3分左右,均达到满意镇痛,两镇痛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镇痛对下肢运动无明显影响.对产程无明显影响.两镇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使用两镇痛组高于对照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0.075%和0.125%岁哌卡因两种浓度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均效果确切,对母胎无不良影响,不影响产程、产力,且能增加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赵贞春;黄伶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 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I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原发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果 (1)78例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28.2%、38.5%和52.8%.(2)P-gp和GST-π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TopoⅡ表达与肿瘤大小、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P<0.05).P-gp和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gp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GST-π和TopoⅡ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1)部分乳腺癌患者体内原发存在耐药基因,对抗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2)乳腺癌化疗前检测耐药基因P-gp、GST-π与TopoⅡ,对肿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判断预后及研究耐药逆转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周建伟;邓觐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女性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凡与性行为、性接触密切相关的各种传染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STD).近些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的蔓延,女性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而且发病年龄提前.

    作者:叶筱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道残石体会

    目的 介绍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道残石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道残石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病例中胆残石取净者20例,胆残石未能取净者1例.全组无重大并发症.结论 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道残石不仅能降低结石残留,避免病人多次手术,而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胡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观察临床治疗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并观察抗凝、溶栓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方法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76例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测量其下肢深静脉管径、血栓大小范围,观察血流变化,检测静脉瓣功能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后本组病例症状均缓解,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栓状况均有改善.结论 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时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

    作者:饶文康;王洁萍;胡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