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病人镇静止痛作用的观察

胡玉萍;刘冬萍;刘仙

关键词:异丙酚, 人工流产, 镇痛
摘要: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静及止痛效果.方法 将须行人工流产的病例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氧化亚氮吸入麻醉组与对照组(常规操作),分别对3组病人术中镇痛效果及术中情况和手术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对比观察.结果 异丙酚组镇痛效果好,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辅以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病人安全无痛苦,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69例瘦肉精中毒的临床分析

    2005年9~11月,我院分两次共收治分别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牛肉和牛肝引起中毒的患者69例,经积极救治,全部脱险并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峰;严华;曾祥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肺部吸入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药物经吸入可快速沉降在肺部,能避免或减少对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肺部吸收表面积大,膜通透性高,吸收部位血流丰富,药物吸收迅速;肺部酶活性较低,且无肝脏首过效应,这些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肺部给药可用于肺部的局部疾病治疗,也能起到全身的治疗作用;肺部吸入是蛋白多肽等药物非注射给药和治疗许多肺部疾病较为方便有效的给药途径.

    作者:董爱琴;徐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缺血后的炎症机制

    大量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和初步人类研究证据表明,急性脑缺血和脑卒中后的炎症机制造成了继发性神经损伤.细胞粘附分子(CAM)与循环中的白细胞(WBC)结合,促使后者移入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细胞毒性分子而致细胞死亡.

    作者:张莉文;黄经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输卵管妊娠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500例输卵管妊娠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35例IUD病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慢性非特异性炎、结节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周围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管壁脂肪组织浸润分别占60%、2%、1.6%、0.8%和2%.结论 输卵管本身病变以慢性非特异性炎为主,IUD、绝育术和管壁子宫内膜异位及脂肪组织浸润为致孕之原因.

    作者:张品南;王忠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胰体尾癌并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胰体尾癌并肠梗阻的诊治特点.方法 对6例临床资料较全并肠梗阻的胰体尾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并肠梗阻的胰体尾癌早期诊断率低,远期疗效差.结论 综合应用B超、CT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对症状持续并能基本排除胃肠及肝胆疾患的可疑患者应当不失时机地早期剖腹探查.

    作者:贠健;杨关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胆囊癌肉瘤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例胆囊癌肉瘤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TM)染色观察,并复习文献,了解该肿瘤的特征.结果 大体检查肿瘤呈质硬灰白色肿块.镜检显示病变上皮性源肿瘤成份和间叶源性肿瘤成份并存,癌和肉瘤之见无移行现象.免疫组织化学上皮源性肿瘤成份CK(+)、EMA(+)、Vim(-);间叶源性肿瘤成份Vim(+)、CK(-)、EMA(-).两者CD34(-)、CD68(-)、SMA(-)、Des(-)、CD117(-)、S-100(-)、MyoD1(-).结论 原发于胆囊的癌肉瘤较罕见,诊断需与胆囊未分化癌及胆囊腺肌瘤病等鉴别.免疫组织化学CK、EMA等标记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作者:邹云峰;祝栋;鲁洁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性全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性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3年6月~2006年8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79例,分腹腔镜组(24例)和传统开腹组(5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有1例因骨盆狭小,腹腔镜下操作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中出血量少分别为(155±25)ml与(255±34)ml,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43±40)min和(111±32)min,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6±3.5)h与(68±10.5)h,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0.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获得的淋巴结数分别为(4.5±3.2)枚与(5.8±2.4)枚(P>0.05),两组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可行、安全,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并具有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宋涛;罗光辉;苏兴桂;何军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95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4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和PGE1(1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15d为1疗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心功能、血气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动脉血气及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注射液联合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潘国良;柴荣奎;梅国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睑术后并发症探讨和处理

    目的 探讨3种术式重睑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1985~2005年行重睑术678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不理想590例,占重睑术8.7%.主要并发症有:双侧不对称、重睑线变浅或消失、内外眦成形不满意、多层重睑、三角眼、上睑窝过度凹陷、结线外露、皮下囊肿、上睑下垂、上睑瘢痕、角膜损伤.经重新手术修复,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重睑术的术式定型要因人而异,设计要准确,手术操作要仔细.

    作者:李晓红;陈济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疗后其他改变的CT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鉴别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肿瘤未控及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病例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均行轴位扫描并追踪至放疗后1~5年.结果 鼻咽癌在放疗开始1~2周可在放疗局部出现水肿,疗后1个月,局部水肿逐渐消退(疗后半年水肿消退率达90%),纤维化随之增多.如果放疗后鼻咽壁表现僵直,无明显肿块,经多次随访观察,无变化,属疗后纤维化;在放疗过程中,肿块逐渐缩小,但在疗后6个月观察,缩小的肿块又明显增大,属肿瘤未控;放疗后一段时间(6个月以上),CT上倾于正常的鼻咽部出现软组织肿块,可伴有鼻咽深层结构改变,甚至出现颅底骨质改变,属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再次出现肿块,是局部复发,还是放疗后改变,抑或是肿瘤残留未控,通过CT片认真予以鉴别,并定期随访复查,对病人的继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椎弓根钉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 评价椎弓钉系统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2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滑脱患者椎弓根螺钉系统作滑脱复位后椎间植骨治疗.随访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6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疗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0%.9例Ⅰ度滑脱患者术后全部解剖复位;45例Ⅱ度滑脱患者5例留有Ⅰ滑脱;4例Ⅲ度滑脱患者1例留有Ⅰ度滑脱.术后与术前比较,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椎弓钉系统和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

    作者:张绪森;汪益荣;徐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36例舌癌患者术后进行口腔护理时,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加以干预.结果 无一例患者因口腔护理不当而产生并发症.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舌癌患者的口腔护理中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黄国莲;周理云;张世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肌电图诊断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1例

    1 病例报告患儿,女,2.2岁.因双下肢进行性肌无力1年加重2个月来我院就诊.曾于外院查头颅CT及血微量元素均无异常,未予治疗.患儿自然分娩,出生时无缺氧窒息史,出现后生长发育正常,否认传染病史.

    作者:宋薇薇;王春芝;姜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比较

    近年来,腰硬联合阻滞在剖宫产麻醉中已被逐渐应用,产科病人进行剖宫产手术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麻醉平面(S5~T4)[1],麻醉平面低,不能满足手术要求,麻醉平面过高,会给产妇的呼吸循环产生显著影响,且对新生儿不利.

    作者:严红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的随访研究

    目的 评价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5例经伽玛刀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进行18~96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7(37%)例,完全消失15(34%)例,肿瘤生长控制率100%,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8例月经恢复(占45岁以下女性病例56%),6例正常怀孕(占生育年龄有计生指标病例的63%).结论 伽玛刀治疗垂体瘤,对控制肿瘤生长、临床症状和内分泌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江峰;朱健民;江自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瓣膜手术长时间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 探讨高龄瓣膜手术长时间体外循环转流的原因、对代谢影响,以提高CPB转流技术和管理水平.方法 21例58~76岁老年患者在全麻低温CPB下行瓣膜置换术,CPB采用中度低温,心肌保护应用4:1(血:晶体)高钾(20mmol/L)含镁(20mmol/L)停搏液正灌或与逆灌联合,开放升主动脉前温血灌注;CPB中维持灌注流量2.4~2.8 L/(m2·min)和平均动脉压(MAP)60~90 mmHg;预充白蛋白20g.CPB中应用超滤、悬浮红细胞、抑肽酶、速尿.结果 本组21例CPB转流时间180~350 min,升主动脉阻断55~200 min,存活18(占85.7%)例,死亡3例.结论 4:1高钾含镁停搏液正灌或与逆灌联合、开放升主动脉前温血灌注为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CPB中维持高灌注流量和平均动脉压,应用白蛋白、抑肽酶、速尿等有助于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随CPB时间延长,血糖及乳酸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并早于血气和SVO2的变化,乳酸持续升高不降,则预后不良.

    作者:李红卫;冯德广;王龙森;刘军英;余海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骨髓炎治疗的新进展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大多数慢性骨髓炎往往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处理不及时而发展而来的.因其病程漫长,易并发慢性窦道、皮肤瘢痕、骨缺损和病理性骨折,而且清创手术失败率及复发率高,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一个难题.

    作者:何长街;黄山虎;龙源深;刘志礼;舒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95例

    目的 观察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190例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95例.治疗组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和思密达,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80%)(x2=9.521,P<0.01).结论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具雄;徐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DSA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恶性大气道狭窄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DSA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恶性大气道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21例恶性肿瘤引起的大气道狭窄患者放置支架.结果 21例患者放置支架后呼吸困难立即缓解,1例术后40d死于大咯血,1例术后52d死于心包填塞,其余19例于1个月、3个月后复查纤支镜检支架无移位,管腔通畅.结论 应用支架治疗肿瘤引起的大气道狭窄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余昶;周为中;李玉萍;陈成水;胡文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临床用氧流量不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准确了解临床给氧流量的情况,提高氧疗效果.方法 调查200例临床给氧病人的用氧记录本的氧流量与流量表所显示的氧流量相符情况.结果 有57例给氧病人用氧记录本中的氧流量与流量表中的氧流量不相符,相符率仅为71.50%.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整改措施,强化氧疗的目的 及原则,高度重视给氧流量的准确性,提高氧疗效果.

    作者:卢美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