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睑术后并发症探讨和处理

李晓红;陈济槐

关键词:重睑术, 并发症, 处理
摘要:目的 探讨3种术式重睑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1985~2005年行重睑术678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不理想590例,占重睑术8.7%.主要并发症有:双侧不对称、重睑线变浅或消失、内外眦成形不满意、多层重睑、三角眼、上睑窝过度凹陷、结线外露、皮下囊肿、上睑下垂、上睑瘢痕、角膜损伤.经重新手术修复,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重睑术的术式定型要因人而异,设计要准确,手术操作要仔细.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辅助性全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性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3年6月~2006年8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79例,分腹腔镜组(24例)和传统开腹组(5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有1例因骨盆狭小,腹腔镜下操作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中出血量少分别为(155±25)ml与(255±34)ml,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43±40)min和(111±32)min,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6±3.5)h与(68±10.5)h,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0.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获得的淋巴结数分别为(4.5±3.2)枚与(5.8±2.4)枚(P>0.05),两组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可行、安全,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并具有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宋涛;罗光辉;苏兴桂;何军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60例角膜移植常见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手术常见病因.方法 对相应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上述时间内共进行260例角膜移植,其中男162例,女98例,平均年龄24.2±18.7岁(2~53岁),角膜移植的病因按病例数由多至少依次为角膜炎后角膜白斑,计86例(33.08%),尤以病毒性角膜炎为主;外伤后角膜瘢痕病变占第二位,各78例(30%),随后为角膜溃疡并穿孔、蚕食性角膜溃疡、圆锥角膜、角膜皮样瘤、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失代偿、角膜葡萄肿以及角膜原位癌.圆锥角膜组的平均年龄为21.23±5.3岁(15~31岁).较平均年龄小(P<0.01).而角膜失代偿组的平均年龄为42.26±12.53岁(23~53岁),较平均年龄大(P<0.01).结论 与发达国家不同,角膜炎后角膜白斑,外伤后角膜疤痕,角膜溃疡并穿孔依次是角膜移植常见的原因.

    作者:高桂平;邵毅;周琼;裴重刚;廖洪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1月对42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化疗,现将临床观察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万淑琴;洪金花;王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对13例RhD阴性患者手术行预存式自体输血分析

    RhD阴性血型者在我国仅占0.4%[1],患者手术用血时往往难以及时找到同型血源,在术前预采自体血贮存可满足手术用血.笔者对13例RhD阴性患者择期手术施行预存式自体输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伟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睾丸损伤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睾丸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4例睾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开放性睾丸损伤行睾丸裂伤清创修补术,其中2例同时行异物清除术;20例闭合性睾丸损伤均经B超、CT确诊.13例行手术探查,1例睾丸破裂严重而行睾丸切除术,另有1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7例保守治疗者3例外伤侧睾丸萎缩,2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还有2例无明显后遗症.结论 B超、CT检查应在伤后尽早进行,对睾丸损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睾丸损伤应早期手术以清除血肿,修补睾丸.

    作者:于晓华;郑俊彪;王峻;李余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癌(T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并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巨检肿瘤呈结节状,切面灰红灰白相间.镜检2例肿瘤组织呈岛状、小梁状及器官样排列.1例燕麦细胞样弥漫分布,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NSE、Syn、CgA、EMA、PCK呈阳性表达.结论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杂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有助于与纵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作者:郑小草;刘创峰;黄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为骨折矫正鼻中隔骨性偏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应用人为骨折矫正鼻中隔各型骨性偏曲的疗效果.方法 在鼻内窥镜显像系统引导下,用鼻骨复位器将骨性偏曲的中隔进行人的为粉碎性骨折复位,使之位于正中位.结果 21例手术病人均已随访一年,其中18例病人全部痊愈,3例低位骨性伴软骨偏曲者无效,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治愈率85.7%.结论 采用人为骨折矫正中隔骨性偏曲的方法不需作切口,也无需缝合,手术简便、快捷、安全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自平;周金兰;涂玉蓉;钟康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RP(Hs-CRP)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CRP的影响.方法 测定130例高血压病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血脂的含量,并对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降压(常规组)、降压+辛伐他汀(联合组)治疗4~6周后测定血清Hs-CRP、血脂的变化.结果 (1)高血压病组血清Hs-CRP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高血压病患者联合治疗组Hs-CRP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常规组Hs-CR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辛伐他汀可降低高血压病的炎症反应.

    作者:杨永超;周若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的随访研究

    目的 评价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5例经伽玛刀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进行18~96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7(37%)例,完全消失15(34%)例,肿瘤生长控制率100%,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8例月经恢复(占45岁以下女性病例56%),6例正常怀孕(占生育年龄有计生指标病例的63%).结论 伽玛刀治疗垂体瘤,对控制肿瘤生长、临床症状和内分泌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江峰;朱健民;江自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的临床应用(附7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6年7月使用输尿管镜治疗72例患者使的临床资料,根据进入途径不同可分为:经尿道输尿管镜组55例,经皮肾微创输尿管镜碎石组17例.结果 经尿道输尿管镜组应用输尿管镜技术顺利取出异物6例、置双J管治疗输尿管阴道瘘9例中有6例成功,3例为输尿管缝扎进镜受阻而该行开放手术,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0例中治愈38例,成功率90.5%,2例术中出现输尿管穿孔,2例进镜受阻改行开放手术;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17例,其中12例一次取尽结石,1例穿刺后见肾内集合系统视野不清改开放手术,4例行Ⅱ期MPCNL,2例二次取尽结石,另2例结合ESWL治愈.结石总取净率为93.9%.结论 输尿管镜对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涂仁泉;张龙;胡平生;黄承智;罗凌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金因肽对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因肽治疗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有口腔上皮组织糜烂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单、双数两组,单数组为治疗组,用金因肽喷洒糜烂区;双数组为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为46例,对照组为11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22%)(P<0.05).结论 金因肽能可用于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治疗.

    作者:蒋李懿;高海;陈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清尿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立7170S全自动分析仪以酶比色法测定患者入院后次日空腹尿酸.结果 测得76例急性脑梗死的血尿酸值为(442.29±20.17)μmol/L,其中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的尿酸值分别为(397.34±22.43)μmol/L,(472.65±18.16)μmol/L及(453.38±24.77)μmol/l,与对照组(223.15±7.45)μmol/L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轻型与中重型脑梗死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中型、重型脑梗死的尿酸值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血清尿酸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相关因素,尿酸水平的高低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轻重的评判指标之一.

    作者:宋忠耿;马卫琴;徐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早期胃癌的诊治进展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指癌肿侵入到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的转移[1].随着影象学、内镜学及实验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EGC的诊治也取得相应进展.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向阳;金万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胃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TRAP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 胃癌阳性29例(85.3%),癌旁组织阳性2例(5.9%),表明胃癌与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4例胃癌病例中出现术后早期复发7例,复发病例中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其中1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亦呈阳性,提示胃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的肿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P<0.01).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端粒酶活性可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磊;王敬学;上官慧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95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4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和PGE1(1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15d为1疗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心功能、血气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动脉血气及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注射液联合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潘国良;柴荣奎;梅国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病人镇静止痛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静及止痛效果.方法 将须行人工流产的病例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氧化亚氮吸入麻醉组与对照组(常规操作),分别对3组病人术中镇痛效果及术中情况和手术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对比观察.结果 异丙酚组镇痛效果好,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辅以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病人安全无痛苦,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玉萍;刘冬萍;刘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全身麻醉经喉罩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纤支镜检查,有些病人检查后述剧烈咳嗽,痛苦难忍,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遇病情复杂,检查时间稍长有缺氧的顾虑.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安全性,我们对要求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者以静脉麻醉,插入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纤支镜经喉罩插入检查,解决了以上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占伟建;陈磊;裘伟琪;裴晴晴;焦菊英;柳孝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浆母细胞淋巴瘤1例

    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淋巴瘤,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免疫、病理学特征.我科近来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权;朱淼勇;谢炳寿;黄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PNH患者进行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溶血方面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仪计数(CD55、CD59)等检测和临床表现方面的分析.结果 PNH患者首发症状较典型,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中重度贫血为主,占81.25%;半数患者有血红蛋白尿;所有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均升高;16例患者中有13例骨髓增生活跃,所有患者粒红比减低且倒置;PNH患者CD55、CD59异常表达率高,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8.75%及100%,敏感性高.结论 流式细胞仪计数(CD55、CD59)用于诊断PNH灵敏度高,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诊断PNH的实验室方法.

    作者:周平;石庆之;华建媛;陈三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换瓣术后再次行心脏移植术1例护理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2003年4月,我院首次为1例心脏换瓣术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再次行心脏移植手术,48d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现就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迎梅;陈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