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平;邵毅;周琼;裴重刚;廖洪斐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年龄组服用不等量的消旋卡多曲颗粒,连服6d,追踪观察治疗后排便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显效率39.6%,有效率91.7%.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不仅能较快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病程,比较适合婴幼儿,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小仙;刘淑梅;董传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药物经吸入可快速沉降在肺部,能避免或减少对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肺部吸收表面积大,膜通透性高,吸收部位血流丰富,药物吸收迅速;肺部酶活性较低,且无肝脏首过效应,这些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肺部给药可用于肺部的局部疾病治疗,也能起到全身的治疗作用;肺部吸入是蛋白多肽等药物非注射给药和治疗许多肺部疾病较为方便有效的给药途径.
作者:董爱琴;徐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指癌肿侵入到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的转移[1].随着影象学、内镜学及实验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EGC的诊治也取得相应进展.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向阳;金万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氨茶碱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疗效.方法 对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氨茶碱片剂口服治疗,氨茶碱治疗方法和剂量为4~6 mg/kg.次,6h1次.临床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和有效作为有效统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有轻度恶心,未作特殊处理;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氨茶碱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
作者:林德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6年7月使用输尿管镜治疗72例患者使的临床资料,根据进入途径不同可分为:经尿道输尿管镜组55例,经皮肾微创输尿管镜碎石组17例.结果 经尿道输尿管镜组应用输尿管镜技术顺利取出异物6例、置双J管治疗输尿管阴道瘘9例中有6例成功,3例为输尿管缝扎进镜受阻而该行开放手术,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0例中治愈38例,成功率90.5%,2例术中出现输尿管穿孔,2例进镜受阻改行开放手术;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17例,其中12例一次取尽结石,1例穿刺后见肾内集合系统视野不清改开放手术,4例行Ⅱ期MPCNL,2例二次取尽结石,另2例结合ESWL治愈.结石总取净率为93.9%.结论 输尿管镜对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涂仁泉;张龙;胡平生;黄承智;罗凌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500例输卵管妊娠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35例IUD病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慢性非特异性炎、结节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周围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管壁脂肪组织浸润分别占60%、2%、1.6%、0.8%和2%.结论 输卵管本身病变以慢性非特异性炎为主,IUD、绝育术和管壁子宫内膜异位及脂肪组织浸润为致孕之原因.
作者:张品南;王忠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癌(T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并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巨检肿瘤呈结节状,切面灰红灰白相间.镜检2例肿瘤组织呈岛状、小梁状及器官样排列.1例燕麦细胞样弥漫分布,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NSE、Syn、CgA、EMA、PCK呈阳性表达.结论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杂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有助于与纵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作者:郑小草;刘创峰;黄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于2000年7月~2006年7月用该方法治疗21例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该术合并药物治疗后,角膜溃疡面愈合,1例因术后10d羊膜溶解脱落,再次羊膜移植后溃疡愈合.未出现角膜穿孔病例.结论 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宝恩;李莉;凌永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血清HBV感染标志物HBeAg阳性模式、HBeAg阴性不同模式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物,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eAg阳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95.88%,HBeAg阴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40.40%.结论 HBeAg阳性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进一步证实了HBeAg确实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但这并不意味HBeAg转阴病毒复制就停止,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中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乙肝病毒颗粒,HBV-DNA与HBV-M同时检测对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儿,女,2.2岁.因双下肢进行性肌无力1年加重2个月来我院就诊.曾于外院查头颅CT及血微量元素均无异常,未予治疗.患儿自然分娩,出生时无缺氧窒息史,出现后生长发育正常,否认传染病史.
作者:宋薇薇;王春芝;姜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纤支镜检查,有些病人检查后述剧烈咳嗽,痛苦难忍,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遇病情复杂,检查时间稍长有缺氧的顾虑.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安全性,我们对要求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者以静脉麻醉,插入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纤支镜经喉罩插入检查,解决了以上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占伟建;陈磊;裘伟琪;裴晴晴;焦菊英;柳孝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金因肽治疗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有口腔上皮组织糜烂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单、双数两组,单数组为治疗组,用金因肽喷洒糜烂区;双数组为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为46例,对照组为11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22%)(P<0.05).结论 金因肽能可用于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治疗.
作者:蒋李懿;高海;陈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36例舌癌患者术后进行口腔护理时,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加以干预.结果 无一例患者因口腔护理不当而产生并发症.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舌癌患者的口腔护理中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黄国莲;周理云;张世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TRAP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 胃癌阳性29例(85.3%),癌旁组织阳性2例(5.9%),表明胃癌与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4例胃癌病例中出现术后早期复发7例,复发病例中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其中1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亦呈阳性,提示胃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的肿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P<0.01).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端粒酶活性可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磊;王敬学;上官慧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人体内重要的器官如心、肝、肺、肾等,在受到各种内外源性致病原刺激下,免疫系统被激活,发生炎症反应抵抗外来损伤,进行组织的修复.由于修复失常致使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增生而发生组织纤维化.现将整合素连接激酶与组织纤维化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毛忠懿;胡坚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5年9~11月,我院分两次共收治分别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牛肉和牛肝引起中毒的患者69例,经积极救治,全部脱险并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峰;严华;曾祥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椎弓钉系统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2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滑脱患者椎弓根螺钉系统作滑脱复位后椎间植骨治疗.随访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6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疗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0%.9例Ⅰ度滑脱患者术后全部解剖复位;45例Ⅱ度滑脱患者5例留有Ⅰ滑脱;4例Ⅲ度滑脱患者1例留有Ⅰ度滑脱.术后与术前比较,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椎弓钉系统和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
作者:张绪森;汪益荣;徐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淋巴瘤,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免疫、病理学特征.我科近来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权;朱淼勇;谢炳寿;黄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甲氨蝶呤(MTX)不同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126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Ⅰ、Ⅱ、Ⅲ3组:Ⅰ组采用MTX20mg加入输液中隔日静脉滴注5次,及四氢叶酸(C.F)隔日肌注5次;Ⅱ组采用MTX50mg/m2,单次分臀肌注;Ⅲ组分别同Ⅱ组方案的同时加用米非司酮150mg口服.结果 Ⅰ组成功率为73.81%(31/42),Ⅱ组成功率90.48%(38/42),Ⅲ组成功率为85.71%(36/42);Ⅰ组与Ⅱ组间及Ⅲ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Ⅲ组及Ⅱ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MTX50mg/m2单次肌注,较分次静脉滴注加C.F解救方案疗效好,而加用米非司酮方案并未增加疗效,相应地增加了药物的毒副反应.
作者:雷卫勇;杨芳;吴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DNA甲基化是目前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肿瘤相关基因特别是抑癌基因的过甲基化,构成其独特的甲基化谱,成为鼻咽癌的表遗传标志.本文主要综述DNA启动子CpG岛过甲基化导致抑癌基因失活与鼻咽癌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应超;兰花;张少容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