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薇薇;王春芝;姜芳
RhD阴性血型者在我国仅占0.4%[1],患者手术用血时往往难以及时找到同型血源,在术前预采自体血贮存可满足手术用血.笔者对13例RhD阴性患者择期手术施行预存式自体输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伟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金因肽治疗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有口腔上皮组织糜烂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单、双数两组,单数组为治疗组,用金因肽喷洒糜烂区;双数组为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为46例,对照组为11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22%)(P<0.05).结论 金因肽能可用于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治疗.
作者:蒋李懿;高海;陈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不同的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急诊断指再植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所有患者行肌间沟连续臂丛麻醉.随机分为:A组术后静脉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曲马多70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术后肌间沟留置管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1%罗派卡因20ml+芬太尼0.4mg+生理盐水至100ml,待药物用完后撤注药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评分,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血栓率及成活率.结果 B组的镇痛效果比A组确切,并且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明显优于A组,手术成功率为96%显著高于A组的84%.结论 经肌间沟连续阻滞自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
作者:徐凤莲;王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淋巴瘤,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免疫、病理学特征.我科近来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权;朱淼勇;谢炳寿;黄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年龄组服用不等量的消旋卡多曲颗粒,连服6d,追踪观察治疗后排便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显效率39.6%,有效率91.7%.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不仅能较快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病程,比较适合婴幼儿,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小仙;刘淑梅;董传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2003年4月,我院首次为1例心脏换瓣术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再次行心脏移植手术,48d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现就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迎梅;陈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大多数慢性骨髓炎往往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处理不及时而发展而来的.因其病程漫长,易并发慢性窦道、皮肤瘢痕、骨缺损和病理性骨折,而且清创手术失败率及复发率高,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一个难题.
作者:何长街;黄山虎;龙源深;刘志礼;舒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癌(T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并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巨检肿瘤呈结节状,切面灰红灰白相间.镜检2例肿瘤组织呈岛状、小梁状及器官样排列.1例燕麦细胞样弥漫分布,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NSE、Syn、CgA、EMA、PCK呈阳性表达.结论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杂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有助于与纵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作者:郑小草;刘创峰;黄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 将符合CCMD-3中各型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用阿立哌唑和碳酸锂治疗6周.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相关辅助检查评价耐受性.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BRMS分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有效率相当;组间比较显示,阿立哌唑治疗后第1周BRMS评分即显著下降,表明阿立哌唑较碳酸锂起效迅速.两组的不良反应均少且轻.结论 阿立哌唑可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躁狂发作的治疗.
作者:应益飞;徐松泉;叶剑辉;曹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鉴别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肿瘤未控及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病例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均行轴位扫描并追踪至放疗后1~5年.结果 鼻咽癌在放疗开始1~2周可在放疗局部出现水肿,疗后1个月,局部水肿逐渐消退(疗后半年水肿消退率达90%),纤维化随之增多.如果放疗后鼻咽壁表现僵直,无明显肿块,经多次随访观察,无变化,属疗后纤维化;在放疗过程中,肿块逐渐缩小,但在疗后6个月观察,缩小的肿块又明显增大,属肿瘤未控;放疗后一段时间(6个月以上),CT上倾于正常的鼻咽部出现软组织肿块,可伴有鼻咽深层结构改变,甚至出现颅底骨质改变,属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再次出现肿块,是局部复发,还是放疗后改变,抑或是肿瘤残留未控,通过CT片认真予以鉴别,并定期随访复查,对病人的继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95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4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和PGE1(1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15d为1疗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心功能、血气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动脉血气及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注射液联合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潘国良;柴荣奎;梅国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指癌肿侵入到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的转移[1].随着影象学、内镜学及实验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EGC的诊治也取得相应进展.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向阳;金万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氨茶碱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疗效.方法 对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氨茶碱片剂口服治疗,氨茶碱治疗方法和剂量为4~6 mg/kg.次,6h1次.临床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和有效作为有效统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有轻度恶心,未作特殊处理;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氨茶碱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
作者:林德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药物经吸入可快速沉降在肺部,能避免或减少对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肺部吸收表面积大,膜通透性高,吸收部位血流丰富,药物吸收迅速;肺部酶活性较低,且无肝脏首过效应,这些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肺部给药可用于肺部的局部疾病治疗,也能起到全身的治疗作用;肺部吸入是蛋白多肽等药物非注射给药和治疗许多肺部疾病较为方便有效的给药途径.
作者:董爱琴;徐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龄瓣膜手术长时间体外循环转流的原因、对代谢影响,以提高CPB转流技术和管理水平.方法 21例58~76岁老年患者在全麻低温CPB下行瓣膜置换术,CPB采用中度低温,心肌保护应用4:1(血:晶体)高钾(20mmol/L)含镁(20mmol/L)停搏液正灌或与逆灌联合,开放升主动脉前温血灌注;CPB中维持灌注流量2.4~2.8 L/(m2·min)和平均动脉压(MAP)60~90 mmHg;预充白蛋白20g.CPB中应用超滤、悬浮红细胞、抑肽酶、速尿.结果 本组21例CPB转流时间180~350 min,升主动脉阻断55~200 min,存活18(占85.7%)例,死亡3例.结论 4:1高钾含镁停搏液正灌或与逆灌联合、开放升主动脉前温血灌注为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CPB中维持高灌注流量和平均动脉压,应用白蛋白、抑肽酶、速尿等有助于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随CPB时间延长,血糖及乳酸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并早于血气和SVO2的变化,乳酸持续升高不降,则预后不良.
作者:李红卫;冯德广;王龙森;刘军英;余海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血清HBV感染标志物HBeAg阳性模式、HBeAg阴性不同模式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物,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eAg阳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95.88%,HBeAg阴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40.40%.结论 HBeAg阳性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进一步证实了HBeAg确实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但这并不意味HBeAg转阴病毒复制就停止,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中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乙肝病毒颗粒,HBV-DNA与HBV-M同时检测对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准确了解临床给氧流量的情况,提高氧疗效果.方法 调查200例临床给氧病人的用氧记录本的氧流量与流量表所显示的氧流量相符情况.结果 有57例给氧病人用氧记录本中的氧流量与流量表中的氧流量不相符,相符率仅为71.50%.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整改措施,强化氧疗的目的 及原则,高度重视给氧流量的准确性,提高氧疗效果.
作者:卢美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介绍自制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及其临床应用的疗效果.方法 (1)制作:选用可拼式泡沫地板垫与雌雄贴,按照患者手的形状和大小可剪成大、中、小三种型号.(2)使用:将患者手平放在泡沫垫上,再将相对应的两个雌雄贴相粘即可.结果 使用静脉固定装置患者42例中41例一次穿刺成功;对照组使用常规静脉输液装置40例中21例1次穿刺成功.结论 我院静脉输液固定装置的制作及应用,明显减少再次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胡祝红;罗艳;祝亚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手术常见病因.方法 对相应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上述时间内共进行260例角膜移植,其中男162例,女98例,平均年龄24.2±18.7岁(2~53岁),角膜移植的病因按病例数由多至少依次为角膜炎后角膜白斑,计86例(33.08%),尤以病毒性角膜炎为主;外伤后角膜瘢痕病变占第二位,各78例(30%),随后为角膜溃疡并穿孔、蚕食性角膜溃疡、圆锥角膜、角膜皮样瘤、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失代偿、角膜葡萄肿以及角膜原位癌.圆锥角膜组的平均年龄为21.23±5.3岁(15~31岁).较平均年龄小(P<0.01).而角膜失代偿组的平均年龄为42.26±12.53岁(23~53岁),较平均年龄大(P<0.01).结论 与发达国家不同,角膜炎后角膜白斑,外伤后角膜疤痕,角膜溃疡并穿孔依次是角膜移植常见的原因.
作者:高桂平;邵毅;周琼;裴重刚;廖洪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190例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95例.治疗组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和思密达,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80%)(x2=9.521,P<0.01).结论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具雄;徐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