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固定装置的自制及临床应用

胡祝红;罗艳;祝亚男

关键词:静脉输液, 固定装置, 应用
摘要:目的 介绍自制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及其临床应用的疗效果.方法 (1)制作:选用可拼式泡沫地板垫与雌雄贴,按照患者手的形状和大小可剪成大、中、小三种型号.(2)使用:将患者手平放在泡沫垫上,再将相对应的两个雌雄贴相粘即可.结果 使用静脉固定装置患者42例中41例一次穿刺成功;对照组使用常规静脉输液装置40例中21例1次穿刺成功.结论 我院静脉输液固定装置的制作及应用,明显减少再次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TRAP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 胃癌阳性29例(85.3%),癌旁组织阳性2例(5.9%),表明胃癌与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4例胃癌病例中出现术后早期复发7例,复发病例中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其中1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亦呈阳性,提示胃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的肿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P<0.01).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端粒酶活性可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磊;王敬学;上官慧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睑术后并发症探讨和处理

    目的 探讨3种术式重睑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1985~2005年行重睑术678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不理想590例,占重睑术8.7%.主要并发症有:双侧不对称、重睑线变浅或消失、内外眦成形不满意、多层重睑、三角眼、上睑窝过度凹陷、结线外露、皮下囊肿、上睑下垂、上睑瘢痕、角膜损伤.经重新手术修复,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重睑术的术式定型要因人而异,设计要准确,手术操作要仔细.

    作者:李晓红;陈济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整合素连接激酶与组织纤维化

    人体内重要的器官如心、肝、肺、肾等,在受到各种内外源性致病原刺激下,免疫系统被激活,发生炎症反应抵抗外来损伤,进行组织的修复.由于修复失常致使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增生而发生组织纤维化.现将整合素连接激酶与组织纤维化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毛忠懿;胡坚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肌电图诊断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1例

    1 病例报告患儿,女,2.2岁.因双下肢进行性肌无力1年加重2个月来我院就诊.曾于外院查头颅CT及血微量元素均无异常,未予治疗.患儿自然分娩,出生时无缺氧窒息史,出现后生长发育正常,否认传染病史.

    作者:宋薇薇;王春芝;姜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静脉输液固定装置的自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自制静脉输液固定装置及其临床应用的疗效果.方法 (1)制作:选用可拼式泡沫地板垫与雌雄贴,按照患者手的形状和大小可剪成大、中、小三种型号.(2)使用:将患者手平放在泡沫垫上,再将相对应的两个雌雄贴相粘即可.结果 使用静脉固定装置患者42例中41例一次穿刺成功;对照组使用常规静脉输液装置40例中21例1次穿刺成功.结论 我院静脉输液固定装置的制作及应用,明显减少再次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胡祝红;罗艳;祝亚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氨茶碱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氨茶碱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疗效.方法 对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氨茶碱片剂口服治疗,氨茶碱治疗方法和剂量为4~6 mg/kg.次,6h1次.临床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和有效作为有效统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有轻度恶心,未作特殊处理;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氨茶碱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

    作者:林德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浆母细胞淋巴瘤1例

    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淋巴瘤,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免疫、病理学特征.我科近来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权;朱淼勇;谢炳寿;黄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60例角膜移植常见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手术常见病因.方法 对相应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上述时间内共进行260例角膜移植,其中男162例,女98例,平均年龄24.2±18.7岁(2~53岁),角膜移植的病因按病例数由多至少依次为角膜炎后角膜白斑,计86例(33.08%),尤以病毒性角膜炎为主;外伤后角膜瘢痕病变占第二位,各78例(30%),随后为角膜溃疡并穿孔、蚕食性角膜溃疡、圆锥角膜、角膜皮样瘤、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失代偿、角膜葡萄肿以及角膜原位癌.圆锥角膜组的平均年龄为21.23±5.3岁(15~31岁).较平均年龄小(P<0.01).而角膜失代偿组的平均年龄为42.26±12.53岁(23~53岁),较平均年龄大(P<0.01).结论 与发达国家不同,角膜炎后角膜白斑,外伤后角膜疤痕,角膜溃疡并穿孔依次是角膜移植常见的原因.

    作者:高桂平;邵毅;周琼;裴重刚;廖洪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RP(Hs-CRP)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CRP的影响.方法 测定130例高血压病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血脂的含量,并对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降压(常规组)、降压+辛伐他汀(联合组)治疗4~6周后测定血清Hs-CRP、血脂的变化.结果 (1)高血压病组血清Hs-CRP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高血压病患者联合治疗组Hs-CRP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常规组Hs-CR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辛伐他汀可降低高血压病的炎症反应.

    作者:杨永超;周若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的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急诊断指再植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所有患者行肌间沟连续臂丛麻醉.随机分为:A组术后静脉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曲马多70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术后肌间沟留置管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1%罗派卡因20ml+芬太尼0.4mg+生理盐水至100ml,待药物用完后撤注药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评分,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血栓率及成活率.结果 B组的镇痛效果比A组确切,并且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明显优于A组,手术成功率为96%显著高于A组的84%.结论 经肌间沟连续阻滞自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

    作者:徐凤莲;王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36例舌癌患者术后进行口腔护理时,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加以干预.结果 无一例患者因口腔护理不当而产生并发症.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舌癌患者的口腔护理中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黄国莲;周理云;张世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95例

    目的 观察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190例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95例.治疗组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和思密达,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80%)(x2=9.521,P<0.01).结论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具雄;徐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椎弓根钉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 评价椎弓钉系统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2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滑脱患者椎弓根螺钉系统作滑脱复位后椎间植骨治疗.随访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6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疗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0%.9例Ⅰ度滑脱患者术后全部解剖复位;45例Ⅱ度滑脱患者5例留有Ⅰ滑脱;4例Ⅲ度滑脱患者1例留有Ⅰ度滑脱.术后与术前比较,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椎弓钉系统和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

    作者:张绪森;汪益荣;徐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早期胃癌的诊治进展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指癌肿侵入到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的转移[1].随着影象学、内镜学及实验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EGC的诊治也取得相应进展.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向阳;金万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PNH患者进行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溶血方面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仪计数(CD55、CD59)等检测和临床表现方面的分析.结果 PNH患者首发症状较典型,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中重度贫血为主,占81.25%;半数患者有血红蛋白尿;所有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均升高;16例患者中有13例骨髓增生活跃,所有患者粒红比减低且倒置;PNH患者CD55、CD59异常表达率高,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8.75%及100%,敏感性高.结论 流式细胞仪计数(CD55、CD59)用于诊断PNH灵敏度高,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诊断PNH的实验室方法.

    作者:周平;石庆之;华建媛;陈三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金因肽对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因肽治疗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有口腔上皮组织糜烂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单、双数两组,单数组为治疗组,用金因肽喷洒糜烂区;双数组为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为46例,对照组为11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22%)(P<0.05).结论 金因肽能可用于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治疗.

    作者:蒋李懿;高海;陈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血管病变与血清C-反应蛋白、纤蛋白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g)的变化与血管病变关系.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2005年5月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且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为冠心病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为48例健康的体检人员.血清CRP、Fig含量的测定分别采用透射比浊法、双缩脲法测定.结果 (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Fig水平分别为(5.95±4.32)mg/dL、(5.54±0.74)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尤以3支病变组明显;(2)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主要为冠脉狭窄在75%以上,其冠脉病变的数目与血清CRP、Fig水平有一定关系,随着病变数目的 增加,血清CRP、Fig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左主干病变组的血清CRP、Fig水平分别为(5.36±4.11)mg/dL、(4.97±0.74)g/L,与单支病变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CRP、Fig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与其冠脉病变数目有一定关系;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血清CRP、Fig水平均较单支病变患者升高,说明它是一种危险性大的特殊单支病变.

    作者:周裔忠;盛国太;余茂生;祝善俊;葛郁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换瓣术后再次行心脏移植术1例护理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2003年4月,我院首次为1例心脏换瓣术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再次行心脏移植手术,48d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现就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迎梅;陈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输卵管妊娠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500例输卵管妊娠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35例IUD病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慢性非特异性炎、结节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周围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管壁脂肪组织浸润分别占60%、2%、1.6%、0.8%和2%.结论 输卵管本身病变以慢性非特异性炎为主,IUD、绝育术和管壁子宫内膜异位及脂肪组织浸润为致孕之原因.

    作者:张品南;王忠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HSP)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Ⅰ组,32例),普通治疗组(Ⅱ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Ⅲ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CD4+细胞,CD8+细胞,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CD4+治疗前Ⅰ、Ⅱ两组均显著高于Ⅲ组,1个月后Ⅰ组降至Ⅲ组水平,Ⅱ组与Ⅲ组仍有差异,CD8+与CD4+的改变相反.治疗10d后Ⅰ组APTT、D-D恢复,Ⅱ组APTT恢复,D-D仍显著高于Ⅲ组.Ⅰ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Ⅱ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对CD4+,CD8+细胞有调节作用,能抑制血栓形成,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白恩;吴文林;张琦;郭红苗;华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