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爱琴;徐泳
目的 评价椎弓钉系统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2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滑脱患者椎弓根螺钉系统作滑脱复位后椎间植骨治疗.随访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6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疗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0%.9例Ⅰ度滑脱患者术后全部解剖复位;45例Ⅱ度滑脱患者5例留有Ⅰ滑脱;4例Ⅲ度滑脱患者1例留有Ⅰ度滑脱.术后与术前比较,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椎弓钉系统和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
作者:张绪森;汪益荣;徐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RP(Hs-CRP)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CRP的影响.方法 测定130例高血压病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血脂的含量,并对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降压(常规组)、降压+辛伐他汀(联合组)治疗4~6周后测定血清Hs-CRP、血脂的变化.结果 (1)高血压病组血清Hs-CRP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高血压病患者联合治疗组Hs-CRP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常规组Hs-CR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辛伐他汀可降低高血压病的炎症反应.
作者:杨永超;周若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手术常见病因.方法 对相应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上述时间内共进行260例角膜移植,其中男162例,女98例,平均年龄24.2±18.7岁(2~53岁),角膜移植的病因按病例数由多至少依次为角膜炎后角膜白斑,计86例(33.08%),尤以病毒性角膜炎为主;外伤后角膜瘢痕病变占第二位,各78例(30%),随后为角膜溃疡并穿孔、蚕食性角膜溃疡、圆锥角膜、角膜皮样瘤、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失代偿、角膜葡萄肿以及角膜原位癌.圆锥角膜组的平均年龄为21.23±5.3岁(15~31岁).较平均年龄小(P<0.01).而角膜失代偿组的平均年龄为42.26±12.53岁(23~53岁),较平均年龄大(P<0.01).结论 与发达国家不同,角膜炎后角膜白斑,外伤后角膜疤痕,角膜溃疡并穿孔依次是角膜移植常见的原因.
作者:高桂平;邵毅;周琼;裴重刚;廖洪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DSA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恶性大气道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21例恶性肿瘤引起的大气道狭窄患者放置支架.结果 21例患者放置支架后呼吸困难立即缓解,1例术后40d死于大咯血,1例术后52d死于心包填塞,其余19例于1个月、3个月后复查纤支镜检支架无移位,管腔通畅.结论 应用支架治疗肿瘤引起的大气道狭窄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余昶;周为中;李玉萍;陈成水;胡文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胆囊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例胆囊癌肉瘤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TM)染色观察,并复习文献,了解该肿瘤的特征.结果 大体检查肿瘤呈质硬灰白色肿块.镜检显示病变上皮性源肿瘤成份和间叶源性肿瘤成份并存,癌和肉瘤之见无移行现象.免疫组织化学上皮源性肿瘤成份CK(+)、EMA(+)、Vim(-);间叶源性肿瘤成份Vim(+)、CK(-)、EMA(-).两者CD34(-)、CD68(-)、SMA(-)、Des(-)、CD117(-)、S-100(-)、MyoD1(-).结论 原发于胆囊的癌肉瘤较罕见,诊断需与胆囊未分化癌及胆囊腺肌瘤病等鉴别.免疫组织化学CK、EMA等标记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作者:邹云峰;祝栋;鲁洁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DNA甲基化是目前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肿瘤相关基因特别是抑癌基因的过甲基化,构成其独特的甲基化谱,成为鼻咽癌的表遗传标志.本文主要综述DNA启动子CpG岛过甲基化导致抑癌基因失活与鼻咽癌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应超;兰花;张少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腰硬联合阻滞在剖宫产麻醉中已被逐渐应用,产科病人进行剖宫产手术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麻醉平面(S5~T4)[1],麻醉平面低,不能满足手术要求,麻醉平面过高,会给产妇的呼吸循环产生显著影响,且对新生儿不利.
作者:严红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龄瓣膜手术长时间体外循环转流的原因、对代谢影响,以提高CPB转流技术和管理水平.方法 21例58~76岁老年患者在全麻低温CPB下行瓣膜置换术,CPB采用中度低温,心肌保护应用4:1(血:晶体)高钾(20mmol/L)含镁(20mmol/L)停搏液正灌或与逆灌联合,开放升主动脉前温血灌注;CPB中维持灌注流量2.4~2.8 L/(m2·min)和平均动脉压(MAP)60~90 mmHg;预充白蛋白20g.CPB中应用超滤、悬浮红细胞、抑肽酶、速尿.结果 本组21例CPB转流时间180~350 min,升主动脉阻断55~200 min,存活18(占85.7%)例,死亡3例.结论 4:1高钾含镁停搏液正灌或与逆灌联合、开放升主动脉前温血灌注为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CPB中维持高灌注流量和平均动脉压,应用白蛋白、抑肽酶、速尿等有助于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随CPB时间延长,血糖及乳酸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并早于血气和SVO2的变化,乳酸持续升高不降,则预后不良.
作者:李红卫;冯德广;王龙森;刘军英;余海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1月对42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化疗,现将临床观察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万淑琴;洪金花;王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淋巴瘤,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免疫、病理学特征.我科近来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权;朱淼勇;谢炳寿;黄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95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4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和PGE1(1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15d为1疗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心功能、血气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动脉血气及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注射液联合PGE1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潘国良;柴荣奎;梅国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应用人为骨折矫正鼻中隔各型骨性偏曲的疗效果.方法 在鼻内窥镜显像系统引导下,用鼻骨复位器将骨性偏曲的中隔进行人的为粉碎性骨折复位,使之位于正中位.结果 21例手术病人均已随访一年,其中18例病人全部痊愈,3例低位骨性伴软骨偏曲者无效,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治愈率85.7%.结论 采用人为骨折矫正中隔骨性偏曲的方法不需作切口,也无需缝合,手术简便、快捷、安全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自平;周金兰;涂玉蓉;钟康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鉴别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肿瘤未控及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病例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均行轴位扫描并追踪至放疗后1~5年.结果 鼻咽癌在放疗开始1~2周可在放疗局部出现水肿,疗后1个月,局部水肿逐渐消退(疗后半年水肿消退率达90%),纤维化随之增多.如果放疗后鼻咽壁表现僵直,无明显肿块,经多次随访观察,无变化,属疗后纤维化;在放疗过程中,肿块逐渐缩小,但在疗后6个月观察,缩小的肿块又明显增大,属肿瘤未控;放疗后一段时间(6个月以上),CT上倾于正常的鼻咽部出现软组织肿块,可伴有鼻咽深层结构改变,甚至出现颅底骨质改变,属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再次出现肿块,是局部复发,还是放疗后改变,抑或是肿瘤残留未控,通过CT片认真予以鉴别,并定期随访复查,对病人的继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大量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和初步人类研究证据表明,急性脑缺血和脑卒中后的炎症机制造成了继发性神经损伤.细胞粘附分子(CAM)与循环中的白细胞(WBC)结合,促使后者移入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细胞毒性分子而致细胞死亡.
作者:张莉文;黄经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2003年4月,我院首次为1例心脏换瓣术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再次行心脏移植手术,48d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现就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迎梅;陈美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金因肽治疗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有口腔上皮组织糜烂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单、双数两组,单数组为治疗组,用金因肽喷洒糜烂区;双数组为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为46例,对照组为11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22%)(P<0.05).结论 金因肽能可用于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治疗.
作者:蒋李懿;高海;陈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TRAP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 胃癌阳性29例(85.3%),癌旁组织阳性2例(5.9%),表明胃癌与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4例胃癌病例中出现术后早期复发7例,复发病例中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其中1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亦呈阳性,提示胃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的肿瘤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P<0.01).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端粒酶活性可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磊;王敬学;上官慧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大多数慢性骨髓炎往往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处理不及时而发展而来的.因其病程漫长,易并发慢性窦道、皮肤瘢痕、骨缺损和病理性骨折,而且清创手术失败率及复发率高,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一个难题.
作者:何长街;黄山虎;龙源深;刘志礼;舒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5年9~11月,我院分两次共收治分别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牛肉和牛肝引起中毒的患者69例,经积极救治,全部脱险并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峰;严华;曾祥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人体内重要的器官如心、肝、肺、肾等,在受到各种内外源性致病原刺激下,免疫系统被激活,发生炎症反应抵抗外来损伤,进行组织的修复.由于修复失常致使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增生而发生组织纤维化.现将整合素连接激酶与组织纤维化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毛忠懿;胡坚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