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谢宝恩;李莉;凌永伟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 病灶清创, 羊膜移植
摘要:目的 分析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于2000年7月~2006年7月用该方法治疗21例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该术合并药物治疗后,角膜溃疡面愈合,1例因术后10d羊膜溶解脱落,再次羊膜移植后溃疡愈合.未出现角膜穿孔病例.结论 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肌电图诊断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1例

    1 病例报告患儿,女,2.2岁.因双下肢进行性肌无力1年加重2个月来我院就诊.曾于外院查头颅CT及血微量元素均无异常,未予治疗.患儿自然分娩,出生时无缺氧窒息史,出现后生长发育正常,否认传染病史.

    作者:宋薇薇;王春芝;姜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脑缺血后的炎症机制

    大量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和初步人类研究证据表明,急性脑缺血和脑卒中后的炎症机制造成了继发性神经损伤.细胞粘附分子(CAM)与循环中的白细胞(WBC)结合,促使后者移入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细胞毒性分子而致细胞死亡.

    作者:张莉文;黄经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全身麻醉经喉罩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纤支镜检查,有些病人检查后述剧烈咳嗽,痛苦难忍,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遇病情复杂,检查时间稍长有缺氧的顾虑.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安全性,我们对要求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者以静脉麻醉,插入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纤支镜经喉罩插入检查,解决了以上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占伟建;陈磊;裘伟琪;裴晴晴;焦菊英;柳孝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阿立哌唑治疗躁狂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 将符合CCMD-3中各型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用阿立哌唑和碳酸锂治疗6周.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相关辅助检查评价耐受性.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BRMS分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有效率相当;组间比较显示,阿立哌唑治疗后第1周BRMS评分即显著下降,表明阿立哌唑较碳酸锂起效迅速.两组的不良反应均少且轻.结论 阿立哌唑可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躁狂发作的治疗.

    作者:应益飞;徐松泉;叶剑辉;曹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清尿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时血清尿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立7170S全自动分析仪以酶比色法测定患者入院后次日空腹尿酸.结果 测得76例急性脑梗死的血尿酸值为(442.29±20.17)μmol/L,其中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的尿酸值分别为(397.34±22.43)μmol/L,(472.65±18.16)μmol/L及(453.38±24.77)μmol/l,与对照组(223.15±7.45)μmol/L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轻型与中重型脑梗死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中型、重型脑梗死的尿酸值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血清尿酸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相关因素,尿酸水平的高低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轻重的评判指标之一.

    作者:宋忠耿;马卫琴;徐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氨茶碱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氨茶碱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疗效.方法 对4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氨茶碱片剂口服治疗,氨茶碱治疗方法和剂量为4~6 mg/kg.次,6h1次.临床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和有效作为有效统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有轻度恶心,未作特殊处理;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氨茶碱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

    作者:林德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整合素连接激酶与组织纤维化

    人体内重要的器官如心、肝、肺、肾等,在受到各种内外源性致病原刺激下,免疫系统被激活,发生炎症反应抵抗外来损伤,进行组织的修复.由于修复失常致使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增生而发生组织纤维化.现将整合素连接激酶与组织纤维化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毛忠懿;胡坚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的镇痛方法对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急诊断指再植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所有患者行肌间沟连续臂丛麻醉.随机分为:A组术后静脉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曲马多70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术后肌间沟留置管接全自动注药泵,配方为1%罗派卡因20ml+芬太尼0.4mg+生理盐水至100ml,待药物用完后撤注药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评分,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血栓率及成活率.结果 B组的镇痛效果比A组确切,并且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明显优于A组,手术成功率为96%显著高于A组的84%.结论 经肌间沟连续阻滞自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

    作者:徐凤莲;王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36例舌癌患者术后进行口腔护理时,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加以干预.结果 无一例患者因口腔护理不当而产生并发症.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舌癌患者的口腔护理中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黄国莲;周理云;张世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双联系统与直管系统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腹透双联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比分析双联系统和直管系统腹透患者的生化指标和腹透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无差异性;双联系统组腹膜炎发生率为32.3%,感染时间为33.5个月,直管系统分别为58.6%和16.2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透双联系统明显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透析装置.

    作者:朱冲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疗后其他改变的CT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鉴别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肿瘤未控及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病例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均行轴位扫描并追踪至放疗后1~5年.结果 鼻咽癌在放疗开始1~2周可在放疗局部出现水肿,疗后1个月,局部水肿逐渐消退(疗后半年水肿消退率达90%),纤维化随之增多.如果放疗后鼻咽壁表现僵直,无明显肿块,经多次随访观察,无变化,属疗后纤维化;在放疗过程中,肿块逐渐缩小,但在疗后6个月观察,缩小的肿块又明显增大,属肿瘤未控;放疗后一段时间(6个月以上),CT上倾于正常的鼻咽部出现软组织肿块,可伴有鼻咽深层结构改变,甚至出现颅底骨质改变,属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再次出现肿块,是局部复发,还是放疗后改变,抑或是肿瘤残留未控,通过CT片认真予以鉴别,并定期随访复查,对病人的继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的临床应用(附7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6年7月使用输尿管镜治疗72例患者使的临床资料,根据进入途径不同可分为:经尿道输尿管镜组55例,经皮肾微创输尿管镜碎石组17例.结果 经尿道输尿管镜组应用输尿管镜技术顺利取出异物6例、置双J管治疗输尿管阴道瘘9例中有6例成功,3例为输尿管缝扎进镜受阻而该行开放手术,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40例中治愈38例,成功率90.5%,2例术中出现输尿管穿孔,2例进镜受阻改行开放手术;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17例,其中12例一次取尽结石,1例穿刺后见肾内集合系统视野不清改开放手术,4例行Ⅱ期MPCNL,2例二次取尽结石,另2例结合ESWL治愈.结石总取净率为93.9%.结论 输尿管镜对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涂仁泉;张龙;胡平生;黄承智;罗凌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于2000年7月~2006年7月用该方法治疗21例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该术合并药物治疗后,角膜溃疡面愈合,1例因术后10d羊膜溶解脱落,再次羊膜移植后溃疡愈合.未出现角膜穿孔病例.结论 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宝恩;李莉;凌永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对13例RhD阴性患者手术行预存式自体输血分析

    RhD阴性血型者在我国仅占0.4%[1],患者手术用血时往往难以及时找到同型血源,在术前预采自体血贮存可满足手术用血.笔者对13例RhD阴性患者择期手术施行预存式自体输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伟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早期胃癌的诊治进展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指癌肿侵入到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的转移[1].随着影象学、内镜学及实验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EGC的诊治也取得相应进展.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向阳;金万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血管病变与血清C-反应蛋白、纤蛋白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g)的变化与血管病变关系.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2005年5月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且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为冠心病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为48例健康的体检人员.血清CRP、Fig含量的测定分别采用透射比浊法、双缩脲法测定.结果 (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Fig水平分别为(5.95±4.32)mg/dL、(5.54±0.74)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尤以3支病变组明显;(2)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主要为冠脉狭窄在75%以上,其冠脉病变的数目与血清CRP、Fig水平有一定关系,随着病变数目的 增加,血清CRP、Fig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左主干病变组的血清CRP、Fig水平分别为(5.36±4.11)mg/dL、(4.97±0.74)g/L,与单支病变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CRP、Fig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与其冠脉病变数目有一定关系;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血清CRP、Fig水平均较单支病变患者升高,说明它是一种危险性大的特殊单支病变.

    作者:周裔忠;盛国太;余茂生;祝善俊;葛郁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69例瘦肉精中毒的临床分析

    2005年9~11月,我院分两次共收治分别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牛肉和牛肝引起中毒的患者69例,经积极救治,全部脱险并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峰;严华;曾祥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癌(T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并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巨检肿瘤呈结节状,切面灰红灰白相间.镜检2例肿瘤组织呈岛状、小梁状及器官样排列.1例燕麦细胞样弥漫分布,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NSE、Syn、CgA、EMA、PCK呈阳性表达.结论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杂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有助于与纵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作者:郑小草;刘创峰;黄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过敏性紫癜(HSP)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Ⅰ组,32例),普通治疗组(Ⅱ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Ⅲ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CD4+细胞,CD8+细胞,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CD4+治疗前Ⅰ、Ⅱ两组均显著高于Ⅲ组,1个月后Ⅰ组降至Ⅲ组水平,Ⅱ组与Ⅲ组仍有差异,CD8+与CD4+的改变相反.治疗10d后Ⅰ组APTT、D-D恢复,Ⅱ组APTT恢复,D-D仍显著高于Ⅲ组.Ⅰ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Ⅱ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对CD4+,CD8+细胞有调节作用,能抑制血栓形成,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白恩;吴文林;张琦;郭红苗;华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睾丸损伤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睾丸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4例睾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开放性睾丸损伤行睾丸裂伤清创修补术,其中2例同时行异物清除术;20例闭合性睾丸损伤均经B超、CT确诊.13例行手术探查,1例睾丸破裂严重而行睾丸切除术,另有1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7例保守治疗者3例外伤侧睾丸萎缩,2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还有2例无明显后遗症.结论 B超、CT检查应在伤后尽早进行,对睾丸损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睾丸损伤应早期手术以清除血肿,修补睾丸.

    作者:于晓华;郑俊彪;王峻;李余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