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洪涛;李蔚;王江琴
目的 探讨3种修复印模材料间接法制取上颌后磨牙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广东省口腔医院修复科门诊病例98例,共138颗上颌牙磨分成3组,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体根管预备后分别用枪式硅胶印模材料、琼脂一藻酸盐印模材料、自凝印模塑料3种不同的方法印模后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修复体.通过对这3组桩核修复体的就位性,密合度以及固位性的检查来比较这3种印模材料的临床效果.结果 3种材料印模后制作的铸造桩核中,以枪式硅胶印模法制作的桩核适合性好且操作简便,自凝印模塑料法制作的桩核就位时相对困难、临床操作时间长,琼脂--藻酸盐印模法制作的桩核相对不牢固.结论 采用枪式硅胶印模材料制取铸造桩核的临床操作时间短且适合性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海;蒋李懿;袁琼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晚期胃癌消化道梗阻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46例晚期胃癌消化道梗阻采用X线监视下支架置人及胃镜直视结合X线监视下支架置人法,观察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金属支架均能一次性成功置人,成功率100%,上消化道梗阻症状迅速解除,术后3d内恢复了流质至软食的快速过度,1个月后平均体重加5.1kg,中位生存期达到11.5个月.胸腹痛为本组常见术后并发症,大多可耐受,少数经止痛治疗,均能在7d内消失.术后再狭窄经胃镜下治疗,或再放置1枚支架,保持支架再通畅,无1例发生感染、穿孔.结论 金属支架置人治疗晚期胃癌消化道梗阻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作者:金珍成;陈伟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诊断特点.方法 以沈定国《肌电图与电诊断》[1]中我国正常人骨骼肌运动单位电位(MUP)、神经传导速度(NCV)等的正常值作为依据.收集临床确诊的肌营养不良症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测.结果 符合肌源性损害的占69.5%,还有少量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在某些肌肉既有肌源性损害的特征,又有神经源性损害的特征.结论 提出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表现并非仅仅是肌源性损害,还有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神经源性混合性损害.
作者:白芹;陈日新;白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我院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共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2~78岁,体重27~68kg,手术类型:CHD,ASD修补术3例;CHD,VSD修补术2例;MVR3例;MVR+AVP1例;MVP1例,CABG4例,F4根治术1例;PDA1例,左房粘液瘤摘除术1例.体外循环转机时间22~102min,平均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79min,平均30min,心脏自动复跳率95%.结果 全组无死亡例.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涉及多学科的合作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学民;余乐国;陈隆斌;郑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PTEN、HIF-1α和HIF-1αmRNA的表达及PTEN对后两者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制作80例乳腺癌组织芯片,另设20例非肿瘤病变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IF-1α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浸润性乳腺癌中HIF-1α、HIF-1αmRNA的表达高于非浸润性乳腺癌及非肿瘤病变组织对照组(P<0.01);浸润性乳腺癌中PTEN的表达低于非浸润性乳腺癌及非肿瘤病变组织对照组(P<0.01).淋巴结有转移组HIF-1α、HIF-1αmRNA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1);淋巴结有转移组PTEN的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组(P<0.01).PTEN阳性组中,HIF-1α阳性率为40.6%,PTEN阴性组中阳性率为8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PTEN阳性组中,HIF-1αmRNA阳性率为50.0%,PTEN阴性组中,HIF-1αmRNA阳性率为8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IF-1α和HIF-1αmRNA的高表达及PTEN的低表达均与乳腺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乳腺癌中PTEN与HIF-1α和HIF-1α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刘勇;蒋莉;路名芝;涂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一种隐形系带被套的制作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被套制作成204cm长、168cm宽,与被芯大小一致,且系带隐藏于被套内.结果 患者反映比传统被套更舒适、更美观.临床护士反应可节省很多时间,做治疗操作时更方便,且病房整齐、美观.结论 隐形系带被套的制作简单,既可节约布料,降低医院成本;又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林桂英;叶冬梅;彭华萍;易叔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18例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误诊进行分析,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2005年诊治的18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1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腹胀,腹壁或下肢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腹水、下肢水肿较常见,分别为17例(94.4%)、16例(88.8%)、15例(83.3%)、13例(72.2%)、12例(66.6%).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化13例(73.0%),酒精性肝硬化1例(5.5%),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5.5%),结核性腹膜炎1例(5.5%).误诊时间短者半年,长者8年.结论 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具复杂性和多样性,误诊率高,应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和掌握诊断技术,及时准确做出诊断.
作者:张保环;干超士;徐惠萍;郭宇;曾建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X射线照片中产生废片的主要原因.方法 将收集的100张CR废片,按责任性废片、技术性废片、设备及其它类废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责任性废片占44%,技术性废片占52%,设备及其它类废片占4%.结论 健全组织结构,实行科主任、主管技师负责制,加强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建立良好的意见沟通体制,强化激励监督机制是减少废片的主要措施.
作者:吴艳红;陶学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杜拉宝)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将7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综合治疗,观察组为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杜拉宝、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5mg/(kg.d).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肠炎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毛辉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择稽留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第1d口服米非司酮200mg,第2d阴道后穹窿塞米索600μg;对照组每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6mg共3d.观察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第二次刮宫发生率.结果 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第二次刮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稽留流产刮宫前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付群;陶玉玲;吴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TORCH(T为弓形虫、R为风疹病毒、C为巨细胞病毒、H为单纯疱疹病毒、O为其它)感染是指一组以孕期病毒感染为主的病原体感染,孕妇感染其中一种病原体后多无明显症状,但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从而造成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对优生优育、人口素质提高影响极大.为做到早期预防和治疗,我站从2001年3月始,对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在孕前或孕早期(1~3个月内)进行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IgM抗体检测,并对阳性患者进行了治疗和优生指导.现就2004~2005年间9712例检测结果等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伊磊;戴宇晓;陈晓云;肖海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烧伤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术后生物敷料覆盖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采用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实验组照射时间为(7.58±0.64)d,创面干燥,对照组照射时问为(9.36±0.83)d,创面干燥,两组照射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烧伤疗效优于传统方法.烧伤覆盖生物敷料辅用红外线照射,创面干燥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习洪涛;李蔚;王江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误诊外科急腹症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2~2006年普外科收住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1992~2006年我院普外科收住流行性出血热病人17例,17例均误诊.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腹部症状、体征与外科急腹症相似,易被误诊,加强对流行性出血热认识、改善工作态度可以减少误诊.
作者:李振宇;徐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浓度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心衰控制前后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各级、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检测血清尿酸浓度,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4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功能Ⅰ级与Ⅱ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级与Ⅲ级组、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衰控制后(心衰分级降低1~2个等级为控制)复查血清尿酸浓度与人院时心衰控制前相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程度与血清尿酸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尿酸浓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反映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娄思豫;侯静芳;陈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方法 对70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700例尿路感染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仍然是主要致病菌(占67.6%),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7%).其中大肠埃希氏杆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42.4%),其次为枸橼酸杆菌(占11.2%).本组资料显示第一代头孢菌素、青霉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等耐药率较高(60~70.7%),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11.8~20.9%),其中以头孢他定耐药率低(11.8%),其次为呋喃妥因(12.9%)和丁胺卡那(14.4%).结论 对尿路感染患者,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应常规作中段尿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合理选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的发病率.
作者:董一民;周龙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两种输液速度调节方法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液体渗出的影响.方法 抽取2006年5~6月500例8/12~2岁采用100ml规格4:1液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0例,用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滴速调节器自上而下缓慢调节至理想滴数:对照组250例,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滴速调节器先关闭,然后自下而上调节至理想滴数.比较不同时刻两组累计液体渗出发生百分比.结果 观察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5min时液体渗出总累计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待穿刺成功后,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滴速调节器自上而下调节滴数的方法有助于减少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液体外渗.
作者:干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国产GSS(General Spine System)内固定并椎间髂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15例施行椎板减压、椎问髂骨植骨和GSS内固定手术的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获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2.6个月).术后均获骨性融合,症状有不同程度消失,无内固定松动及再滑脱现象.结论 国产GSS内固定并椎问髂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复位满意,融合率高,低廉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强;杨永华;袁杰;严朝华;傅江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奈福泮不同给药途径解除胆绞痛的效果,探讨安全高效简便的止痛方法.方法 3组胆绞痛患者,在静脉滴注654-2同时,分别静脉注射奈福泮和肌肉注射奈福泮、度冷丁,并使用相同的抗生素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疼痛解除效果和速度.结果 奈福泮静脉注射组疼痛缓解效果和速度均高于奈福泮或度冷丁肌肉注射组,副作用无明显增高.结论 静脉注射奈祸泮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解除胆绞痛发作的方法,使用指征得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止痛手段.
作者:陈纯白;武卫;葛体池;胡永启;郑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在侧卧位胸科手术时纤支镜(FOB)引导下插入支气管阻断器(BB)行单肺通气(OLV)的可行性.方法 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BB(A组)和双腔支气管(DLT,B组)两组,在麻醉诱导后,A组插人普通单腔气管导管(SLT),术中侧卧位下经FOB引导将BB放置于左或右主支气管,向BB套囊内注入4-6ml空气,阻断一侧主支气管行OLV.B组插人DLT,侧卧位FOB定位固定.结果 40例患者插管均成功,OLV30min、60min时点A组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高于B组,气道压力(PAW)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侧卧位下经FOB引导插入BB应用在胸科手术OLV方法简便,损伤小,能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氧和,没有因体位变动而导管移化的优点.
作者:杜建龙;包梅芳;张芬芬;周喆峰;吴纯西;刘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的优缺点.方法 对32例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病人均在腰麻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后3~5d 出院.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1].
作者:谭洪育;吴红;刘莹;罗满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