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例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误诊分析

张保环;干超士;徐惠萍;郭宇;曾建彪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误诊
摘要:目的 通过对18例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误诊进行分析,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2005年诊治的18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1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腹胀,腹壁或下肢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腹水、下肢水肿较常见,分别为17例(94.4%)、16例(88.8%)、15例(83.3%)、13例(72.2%)、12例(66.6%).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化13例(73.0%),酒精性肝硬化1例(5.5%),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5.5%),结核性腹膜炎1例(5.5%).误诊时间短者半年,长者8年.结论 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具复杂性和多样性,误诊率高,应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和掌握诊断技术,及时准确做出诊断.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侧卧位纤支镜引导下插入支气管阻断器行单肺通气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在侧卧位胸科手术时纤支镜(FOB)引导下插入支气管阻断器(BB)行单肺通气(OLV)的可行性.方法 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BB(A组)和双腔支气管(DLT,B组)两组,在麻醉诱导后,A组插人普通单腔气管导管(SLT),术中侧卧位下经FOB引导将BB放置于左或右主支气管,向BB套囊内注入4-6ml空气,阻断一侧主支气管行OLV.B组插人DLT,侧卧位FOB定位固定.结果 40例患者插管均成功,OLV30min、60min时点A组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高于B组,气道压力(PAW)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侧卧位下经FOB引导插入BB应用在胸科手术OLV方法简便,损伤小,能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氧和,没有因体位变动而导管移化的优点.

    作者:杜建龙;包梅芳;张芬芬;周喆峰;吴纯西;刘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EB病毒与肿瘤的关系

    1 EBV的生物学特性EB病毒(Eostein-Barr virus.EBV)是1964年Epstein和Barr在研究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时,从瘤细胞培养中发现的一种嗜人类B淋巴细胞的γ疱疹病毒,基因组全长184kb.

    作者:刘勇;杨海玉;路名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外科急腹症17例分析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误诊外科急腹症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2~2006年普外科收住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1992~2006年我院普外科收住流行性出血热病人17例,17例均误诊.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腹部症状、体征与外科急腹症相似,易被误诊,加强对流行性出血热认识、改善工作态度可以减少误诊.

    作者:李振宇;徐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气道异物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气道异物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体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79例小儿气道异物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76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结论 及时去除病因,保证气道通畅;手术中操作轻柔,准确,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患儿全身状况,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叶煜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700例尿路感染病原耐药茵分析及抗生素的选择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方法 对70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700例尿路感染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仍然是主要致病菌(占67.6%),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7%).其中大肠埃希氏杆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42.4%),其次为枸橼酸杆菌(占11.2%).本组资料显示第一代头孢菌素、青霉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等耐药率较高(60~70.7%),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11.8~20.9%),其中以头孢他定耐药率低(11.8%),其次为呋喃妥因(12.9%)和丁胺卡那(14.4%).结论 对尿路感染患者,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应常规作中段尿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合理选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的发病率.

    作者:董一民;周龙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ICC在家庭病床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区医疗护理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逐渐应用于家庭病床.临床传统的给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病人痛苦,影响补液速度或高浓度药物、营养物质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2004年5月以来,我们经临床应用发现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家庭病床病人静脉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巢静峰;马未凤;胡雅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B型超声诊断胎盘早期剥离的临床价值

    目的 总结B超诊断胎盘早剥的经验.方法 分析胎盘早期剥离病例100例的超声图像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B超诊断轻重型胎盘早剥符合分别为99%、100%.结论 证实超声图像诊断胎盘早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惠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54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进行监测,并与34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 两组心率变异性(SDNN、SDANNIndex和RMSSD)和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冠心病组中DCG显示伴有ST段改变组与不伴ST段改变组比较,心率变异性(SDNN、SDNNIndex、RMSSD和PNN50)和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明显增加,DCG中伴有ST段改变的患者更为明显,同时地说明心肌缺血越严重,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越明显,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越大.

    作者:刘艳阳;陈军喜;葛郡芝;吴志婷;刘秋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国产GSS内固定并椎间髂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国产GSS(General Spine System)内固定并椎间髂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15例施行椎板减压、椎问髂骨植骨和GSS内固定手术的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获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2.6个月).术后均获骨性融合,症状有不同程度消失,无内固定松动及再滑脱现象.结论 国产GSS内固定并椎问髂骨植骨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复位满意,融合率高,低廉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强;杨永华;袁杰;严朝华;傅江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雾化吸入防治留置胃管致咽喉部不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配的中药雾化液进行雾化吸人对防治留置胃管致咽喉部疼痛、痰多、恶心等不适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需要留置胃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20ml自配的中药雾化液雾化吸人,每日2次,持续到拔除胃管.结果 治疗组病人的咽喉部痰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组病人咽喉部疼痛和恶心症状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 自配的中药雾化液雾化吸人能有效预防及减轻留置胃管致咽喉部的疼痛、咽燥、痰多、恶心等不适.

    作者:李洁;江丽萍;徐红霞;黄冬红;朱倪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真空负压采集凝血4项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真空负压采集凝血4项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我科于2005年5月~2006年12月被退回的37例凝血4项标本进行分析.结果 标本试管选择错误3例;标本溶血8例;标本有凝血块10例;标本量过少16例.结论 加强培训,规范操作,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和采血部位,加强血样运输管理,以提高标本质量,使经验结果及时、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王琴;伊爱珍;曾晓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能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索高能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在超声诊断仪监控下使用FEP-BYO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对14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 经HIFU治疗后肌瘤生长速度减慢、停止,部分瘤体甚至缩小(约20.9%),无皮肤灼伤、大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出现,有效率90.54%.结论 HIFU作为一种新型局部治疗技术对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作者:吴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行无痛肠镜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Ⅰ组:异丙酚+眯唑安定;Ⅱ组异丙酚+芬太尼.结果 Ⅱ组术中SBP、DBP、SPO2有所下降与Ⅰ组比较有差异(P<0.05),但麻醉效果及清醒时间相同.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及芬太尼均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

    作者:苏洪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烧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烧伤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术后生物敷料覆盖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采用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 实验组照射时间为(7.58±0.64)d,创面干燥,对照组照射时问为(9.36±0.83)d,创面干燥,两组照射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烧伤疗效优于传统方法.烧伤覆盖生物敷料辅用红外线照射,创面干燥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习洪涛;李蔚;王江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隐形系带被套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一种隐形系带被套的制作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被套制作成204cm长、168cm宽,与被芯大小一致,且系带隐藏于被套内.结果 患者反映比传统被套更舒适、更美观.临床护士反应可节省很多时间,做治疗操作时更方便,且病房整齐、美观.结论 隐形系带被套的制作简单,既可节约布料,降低医院成本;又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林桂英;叶冬梅;彭华萍;易叔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 评价骑跨横窦幕上、幕下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骑跨横窦幕上、幕下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手术方式、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2例病人痊愈.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骑跨横窦幕上、幕下硬膜外血肿.具有组织创伤少,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的优点.

    作者:梁庆新;郭斯庆;江野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8例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误诊分析

    目的 通过对18例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误诊进行分析,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2005年诊治的18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1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腹胀,腹壁或下肢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腹水、下肢水肿较常见,分别为17例(94.4%)、16例(88.8%)、15例(83.3%)、13例(72.2%)、12例(66.6%).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化13例(73.0%),酒精性肝硬化1例(5.5%),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5.5%),结核性腹膜炎1例(5.5%).误诊时间短者半年,长者8年.结论 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具复杂性和多样性,误诊率高,应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和掌握诊断技术,及时准确做出诊断.

    作者:张保环;干超士;徐惠萍;郭宇;曾建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提高胰腺病变的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症实的20例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螺旋CT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层厚7.0mm,螺距1.0,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量100ml,注射流率3ml/s,动脉、门脉期扫描分别为30s和70s.结果 胰腺假性囊肿12例,平扫为囊状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内无分隔.胰腺脓肿4例,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CT值为24Hu左右,内见小气泡影,囊壁呈环形明显强化.胰腺囊腺瘤4例,平扫为类圆形的水样或肌肉样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呈不规则强化,囊壁厚度<2mm.胰腺囊腺癌2例,平扫星囊状水样密度及壁结节,其内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可见不规则明显强化,囊壁厚度>2mm,1例伴有肝内转移.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特征,但也有相似之处,必须结合临床病史加以鉴别,难以鉴别时,必须密切随访.

    作者:杨井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晚期综合治疗及体会

    目的 探讨提高急性视网膜坏死晚期患者视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晚期患者的3只眼进行综合治疗,即药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激光凝固术治疗.结果 3只眼中2只眼术后视力有提高.1只眼无变化.术后3个月内未出现急性视网膜坏死的复发.结论 综合治疗即药物+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激光凝固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晚期的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汤宪辉;周朝晖;李莉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硬化并发腹膜后血管破裂出血死亡1例报告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常因门脉高压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不难诊断,但是肝硬化合并腹腔大出血的情况尚属少见.

    作者:温志立;王艳华;李宾;杨铁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