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的护理

周玉娟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前后路联合手术, 护理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因颈椎退行性变及原发性或继发性椎管狭窄改变压迫颈髓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情严重者需手术治疗.颈髓前后均有受压时需行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现将我院45例患者颈椎病行单开门或双开门联合前路植骨内固定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B型超声诊断胎盘早期剥离的临床价值

    目的 总结B超诊断胎盘早剥的经验.方法 分析胎盘早期剥离病例100例的超声图像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B超诊断轻重型胎盘早剥符合分别为99%、100%.结论 证实超声图像诊断胎盘早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惠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发作性虹膜睫状体炎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7岁.因左眼反复发作性眼痛伴视力下降2个月,于2002年11月10日就诊我院.诉2个月前无诱因感左眼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无虹视,无头痛及呕吐,自点眼药水(不详)不见好转,病情急剧进展.

    作者:付小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0月护理记录500份.结果 护理记录存在书写带有主观性、书写矛盾、记录内容雷同、记录不及时等质量问题.结论 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强化护士长管理权威,重视细节管理.

    作者:李蔚;彭艳华;盛建玲;姚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颈部血管成像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6年10月36例怀疑颈部血管有异常改变的,采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行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PR)和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进行重建.结果 除1例左颈总动脉起源异常未显示外,其余35例各支血管均清晰显示,颈总动脉狭窄5支,颈内、外动脉狭窄8支,椎动脉狭窄及异常22支,血管钙化14支.结论 16层螺旋CT对颈部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用于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择稽留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第1d口服米非司酮200mg,第2d阴道后穹窿塞米索600μg;对照组每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6mg共3d.观察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第二次刮宫发生率.结果 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症、第二次刮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稽留流产刮宫前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付群;陶玉玲;吴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能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索高能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在超声诊断仪监控下使用FEP-BYO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对14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 经HIFU治疗后肌瘤生长速度减慢、停止,部分瘤体甚至缩小(约20.9%),无皮肤灼伤、大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出现,有效率90.54%.结论 HIFU作为一种新型局部治疗技术对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作者:吴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隐形系带被套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一种隐形系带被套的制作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被套制作成204cm长、168cm宽,与被芯大小一致,且系带隐藏于被套内.结果 患者反映比传统被套更舒适、更美观.临床护士反应可节省很多时间,做治疗操作时更方便,且病房整齐、美观.结论 隐形系带被套的制作简单,既可节约布料,降低医院成本;又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林桂英;叶冬梅;彭华萍;易叔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输液速度调节方法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液体渗出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两种输液速度调节方法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液体渗出的影响.方法 抽取2006年5~6月500例8/12~2岁采用100ml规格4:1液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0例,用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滴速调节器自上而下缓慢调节至理想滴数:对照组250例,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滴速调节器先关闭,然后自下而上调节至理想滴数.比较不同时刻两组累计液体渗出发生百分比.结果 观察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5min时液体渗出总累计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待穿刺成功后,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滴速调节器自上而下调节滴数的方法有助于减少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液体外渗.

    作者:干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正压肝素帽在静脉留置管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正压肝素帽在预防静脉留置管输液时输液器乳头脱落中的效果.方法 将输液病人分为两组,直连组为未用正压肝素帽的留置导管输液,共220例;可来福组为用正压肝素帽(可来福接头)的留置导管输液,共308例.比较两组的脱落率.结果 直连组220例发生输液器乳头脱落4例(1.8%),可来福组308例无一例脱落.结论 正压肝素帽除有其他诸多益处外,可避免输液器乳头脱落也是其优点之一,值得在静脉留置管中常规使用.

    作者:徐莹玲;林玉霜;任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彭泽县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彭泽县学校食堂饮食卫生状况,预防和控制学生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对彭泽县所辖范围城区和乡镇57所中小学校食堂的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持证情况、卫生管理和卫生设施情况调查以及食堂餐具抽样检测.结果 彭泽县57所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与健康证持证率均为100%,卫生管理制度、食品索证合格率分别为89.47%、68.42%,卫生设施、加工场所、配餐问合格率分别为33.33%、85.96%、1.75%,餐具合格率26.47%.结论 中小学校食堂卫生现状仍不容乐观,学校与卫生监督部门应提高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学校饮食卫生安全.

    作者:姚直垠;柳杨;胡新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金属支架在晚期胃癌消化道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晚期胃癌消化道梗阻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46例晚期胃癌消化道梗阻采用X线监视下支架置人及胃镜直视结合X线监视下支架置人法,观察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金属支架均能一次性成功置人,成功率100%,上消化道梗阻症状迅速解除,术后3d内恢复了流质至软食的快速过度,1个月后平均体重加5.1kg,中位生存期达到11.5个月.胸腹痛为本组常见术后并发症,大多可耐受,少数经止痛治疗,均能在7d内消失.术后再狭窄经胃镜下治疗,或再放置1枚支架,保持支架再通畅,无1例发生感染、穿孔.结论 金属支架置人治疗晚期胃癌消化道梗阻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作者:金珍成;陈伟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对不耐受他汀类药患者调脂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致副作用后继续调脂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36例使用他汀类药出现副作用的患者,在密切监测的前提下,采用减少剂量结合护肝治疗或换用其它他汀药的方法继续调脂,观察副作用的发生,比较继续调脂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 除1例肌酸磷酸激酶(CK)持续升高者外,其余35例患者均成功继续词脂,8周及12周复查血脂,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显著升高.结论 他汀类药致副作用后,采用小剂量或换用其它他汀药等综合方法继续词脂可行、有效.

    作者:季亢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奈福泮静脉治疗胆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奈福泮不同给药途径解除胆绞痛的效果,探讨安全高效简便的止痛方法.方法 3组胆绞痛患者,在静脉滴注654-2同时,分别静脉注射奈福泮和肌肉注射奈福泮、度冷丁,并使用相同的抗生素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疼痛解除效果和速度.结果 奈福泮静脉注射组疼痛缓解效果和速度均高于奈福泮或度冷丁肌肉注射组,副作用无明显增高.结论 静脉注射奈祸泮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解除胆绞痛发作的方法,使用指征得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止痛手段.

    作者:陈纯白;武卫;葛体池;胡永启;郑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护士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探索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更合理地分配护士绩效工资,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法 将护士绩效工资分成综合目标考核奖、效益奖和出勤奖三个奖项,各奖项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计算方法,得出护士的个人月绩效工资.结果 形成了良好的管理导向,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结论 护士绩效管理可应于护理管理中.

    作者:范莲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雾化吸入防治留置胃管致咽喉部不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配的中药雾化液进行雾化吸人对防治留置胃管致咽喉部疼痛、痰多、恶心等不适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需要留置胃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20ml自配的中药雾化液雾化吸人,每日2次,持续到拔除胃管.结果 治疗组病人的咽喉部痰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组病人咽喉部疼痛和恶心症状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 自配的中药雾化液雾化吸人能有效预防及减轻留置胃管致咽喉部的疼痛、咽燥、痰多、恶心等不适.

    作者:李洁;江丽萍;徐红霞;黄冬红;朱倪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VVH对服用二甲双胍糖尿病患者出现乳酸酸中毒的救护

    目的 提高护士对二甲双胍伴发乳酸酸中毒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分析,总结其共性.结果 老年、服药依从性不高、肝肾功能损害是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乳酸酸中毒的易发因素,感染特别是肠道感染是主要的诱因,严重酸中毒可引起淀粉酶升高,持续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能有效纠正酸中毒.结论 对年龄大,并发症多,依从性不佳,无检测血糖的患者,虽无明显的二甲双胍禁忌症,也应慎用,并进行充分宣教;CVVH效果明确,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少,在危重患者血压相对稳定但未达正常范围也应考虑CVVH治疗,并做好急救配合、CVVH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健康宣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巧琴;刘敏晓;周国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Dyract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近期疗效.方法 用Dyract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对98例256个牙修复后经6个月~1年临床观察评定其疗效.结果 成功率为97%.结论 Dyract复合体是治疗楔状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充填材料.

    作者:熊道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54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进行监测,并与34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 两组心率变异性(SDNN、SDANNIndex和RMSSD)和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冠心病组中DCG显示伴有ST段改变组与不伴ST段改变组比较,心率变异性(SDNN、SDNNIndex、RMSSD和PNN50)和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明显增加,DCG中伴有ST段改变的患者更为明显,同时地说明心肌缺血越严重,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越明显,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越大.

    作者:刘艳阳;陈军喜;葛郡芝;吴志婷;刘秋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化学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配伍前后溶液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微粒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配伍后,5h内溶液的含量、pH值、微粒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配伍后,溶液稳定,上述两种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赵宝玲;习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ICC在家庭病床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区医疗护理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逐渐应用于家庭病床.临床传统的给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病人痛苦,影响补液速度或高浓度药物、营养物质外渗造成局部组织坏死.2004年5月以来,我们经临床应用发现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家庭病床病人静脉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巢静峰;马未凤;胡雅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