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莲;刘建萍;邹琳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64例慢性宫颈炎及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疗效及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愈率为92.68%,在慢性宫颈炎组、CIN Ⅰ组及CINⅡ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90%、90.74%和92.86%,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病理级别上升11例,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比较,其结果更准确.手术并发症出现率仅4.88%,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LEEP术既高效又安全,是慢性宫颈炎和CIN诊断及治疗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静雨;蒋铭华;周琴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儿手足口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53例经抗病毒抗感染治疗.结果 53例均未出现与柯萨奇A组16型病毒相关的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结论 经常给幼儿园、小学教室通风,玩具及时消毒,对患儿进行有效的隔离是预防HFMD流行的较好措施.
作者:邓英华;闵杰;李海鸥;严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我公司药品质量.方法 对2004年7月~2006年12月期间,本公司发生的125起医药商品质量查询和投诉,分别按照商品种类、涉及药品内容的方面和报告来源途径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25起质量查询和投诉中,涉及药品的107起(85.6%);这107起查询和投诉涉及药品8个方面的内容,药品内在质量类数例大,为24起(22.4%);依据查询和质量投诉报告来源途径分为6种,以商业自查类数例大,为43起(40.2%).结论 加强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对确保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黄敏;张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骶管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34~72岁,平均56.3岁.采用低场MR T1WI矢状位及T2WI矢状位和STIR序列矢状位或轴位.结果 本组18例骶管囊肿,MRI表现为典型的长T1长T2信号,囊壁薄而光整,囊内无分隔及实性组织成分,囊肿多数位于骶1~骶3椎体水平,单囊或多囊,骶管扩大.结论 MRI对骶管囊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影像具有特征性.
作者:邓水堂;胡国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2006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62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如抗病毒、止咳、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等治疗,必要时给予吸氧、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在治愈率、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
作者:林加斌;朱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患者TSGF及SCC同时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SCC检测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方法,TSGF测定采用生化比色定量法,对84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TSGF与SCC进行检测.结果 血清TSGF及SCC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9.0%,明显高于各个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3.6%、51.2%,P<0.01).血清TSGF及SCC含量与分期有关,血清SCC水平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定期联合监测血清TSGF与SCC可为临床观察宫颈鳞癌患者的病情变化、严重程度、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余瑛;张群贵;刘联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治疗体会,以提高对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3例成人支气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术前有明确异物吸入史3例,术后追问有异物吸入史19例,21例无明确异物吸入史.术前诊断支气管异物4例,肺部肿瘤20例,肺炎10例,肺结核2例,气管炎2例,慢性咳嗽5例.43例患者中一次成功取出异物29例,术后自行咯出5例,经第二次支气管镜取出6例,有2例转胸外手术取出,1例五官科硬质气管镜取出.结论 成人支气管异物患者误吸史不详,术前诊断率低,易误诊,支气管镜对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宇;谢小娟;池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治疗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36例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了不带胫后动脉主干的逆行窄筋膜蒂皮瓣修复.结果 36例皮瓣除1例皮瓣远端约1cm浅表坏死外,全部成活,创面伤口愈合.结论 采用不带胫后动脉主干的逆行窄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不需牺牲肢体主干血管,特别是当胫前血管损伤后必须保留胫后血管通路时更为适用.
作者:王强;周建元;钟德和;李广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绝育后盆腔淤血综合征的诊断方法,评价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盆腔淤血综合征重症患者14例,分别采用盆腔静脉造影、盆腔静脉血流图、彩色多谱勒超声及腹腔镜检查,并结合临床综合诊断,并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14例患者中,盆腔血流图检查6例,彩色多谱勒超片检查5例,腹腔镜检查2例,盆腔静脉造影1例,均不同程度提示盆腔静脉淤血.1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4例行于宫全切术,10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随诊2年,结果14例均治愈.结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安全、无创,可重复操作,是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子宫切除术不仅可切除引起盆腔淤血的原发灶和曲张的静脉,同时可消除原有的附件及子宫病变以及于宫周围的炎症病灶,手术的彻底性佳,疗效满意.
作者:程明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糖尿病治疗中的低血糖发生状况,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2001~2006年98例宁波市区几家市级综合性医院因发生低血糖昏迷住院的糖尿病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94例治愈,1例恶化自动出院.结论 低血糖昏迷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老年、文化水平偏低及糖尿病知识缺乏的患者,部分原因基于经济困难.专业医师缺乏、诊治医师业务水平低、糖尿病宣教中低血糖预防强调不足和缺乏系统性宣教是目前频频发生低血糖昏迷病例的重要相关因素.
作者:毛洲宏;张广吾;周开;张群;励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脂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0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6项血脂指标检测(其中脑出血104例,脑梗死104例),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指标作对照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TG高于对照组,APOA-Ⅰ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TG、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POA-Ⅰ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HDL、APOA-Ⅰ低于脑出血组,而APOB水平高于脑出血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的TG高于正常人,APOA-Ⅰ水平低于正常人;脑梗死患者HDL、APOA-Ⅰ低于脑出血患者,而APOB水平高于脑出血患者.其中载脂蛋白的差异更具有显著性,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在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测定载脂蛋白有助于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
作者:张蓓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体型、心型病人的冠状动脉主干及各分支的佳投照体位的特异性关系.方法 将1369例CAG病人分为3组,肥胖横位心组(体重指数为26~31)489例,普通体型、心型组(体重指数为23~25)502例,消瘦、垂位心型组(体重指数为17~22)378例.对其造影血管,左冠状动脉主干(LM)、前降支近段(LAD)、中远段、回旋支(LCX)近段、中远段、右冠状动脉近中段、远段等血管,利用美国GE公司的LC+大C臂心血管数字减影机Compart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各段血管的佳投照体位,根据体型、心型的不同,探讨出其与投照体位有无特异性关系.结果 显示LAO400±50+CAU250±50或RAO250+CAU350暴露LM佳,与普通心型组相比,肥胖者其角度大10度左右,消瘦者小10度左右(P均<0.05);RAO500±80+CRA230±80暴露LAD近段佳,肥胖者其角度大10度左右,消瘦者小10度左右(P均<0.05);RAO400±50+CRA450±50或LAO110±50+CRA45±50暴露LAD中远段佳,LAO450±50+CAU350±50或AP+CAU360暴露LCX近段佳,LAO450±50+CAU350±50或RAO60±40+CAU330±50暴露LCX中远段佳,他们肥胖、消瘦者组与普通心型组相比均无差异性(P>0.05);LAO350±50+CAU140±50或RAO480±50+CRA150±50暴露RCA近中段佳,太胖、太瘦者与普通心型组相比LAO位角度都要大15度左右,RAO位胖者角度小10度左右,瘦者角度大10度左右(P<0.05);LAO530±50+CAU170±50暴露RCA远段为佳,肥胖、消瘦者组与普通心型组相比无差异性.结论 通过这些体位的投照多能清楚了解整个冠状动脉的情况,佳造影角度下的血管狭窄百分比测量能显著提高其定量分析的精度.从而为冠心病诊断提供可靠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为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案的选择奠定科学依据.
作者:许美珍;罗来树;李颐;吴延庆;吴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髓检查在原因不明的贫血患者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27例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学和外周血细胞检查.结果 227例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其中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14例,增生性贫血84例,增生不良及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多发性骨髓瘤及白血病60例.结论 骨髓检查是诊断原因不明贫血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贵芬;陆素贞;吴照芳;雷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肺间质纤维化(简称肺纤维化)是常见的肺间质疾病,也是呼吸系统严重疾病之一.它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是以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病变.
作者:肖清萍;孙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血管环的直接作用;对苯肾上腺素(PE)或氯化钾(KCl)所引发收缩作用的影响;对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所引发收缩作用的影响;对乙酰胆碱(ACH)所引发舒张作用的影响.结果 参麦注射液对血管环无明显的直接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对PE和KCl引发的收缩均有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比P<0.05);对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所引发收缩作用均有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对ACH所引发的舒张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既能抑制PE和KCl对血管环所引起的收缩作用,又能抑制ACH对血管环所引起的舒张作用,有双向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
作者:谢水孟;孔叶英;徐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仍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手术对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术后5年生存率往往较低,特别是对于ⅢB和Ⅳ期的晚期胃癌患者,往往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术后局部复发及转移的发生率仍可高达60%以上,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孙志军;李彩霞;马云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鼻导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颈丛神经阻滞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ASA Ⅰ-Ⅱ级甲状腺腺瘤患者30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0min,杜氟合剂应用后5、10、30、60、90 min检测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各指标的变化,并对PETCO2作相关分析.结果 HR、MAP、SpO2在麻醉前后或杜氟合剂应用前后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变化,而PETCO2在杜氟合剂应用后持续升高(P<0.01或P<0.05),至90min才基本恢复至用药前水平(P<0.05),且PETCO2和PaCO2呈正相关关系(r=0.74).结论 在颈丛神经阻滞中,PETCO2监测是一种安全无创、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的连续的定量呼吸监测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金满;廖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市农村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现状.方法 对来自吉安市2区11县186名农村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儿童112例,成人74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经调查的186例来自农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能长期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仅13例,占调查总人数的6.99%,其中儿童5例,占儿童人数的4.46%;成人8例,占成人人数的10.8%.结论 我市农村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规范化治疗水平低,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率更低,急待广大医务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作者:曾吾德;王吉生;陈建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对学龄前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6例首次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学龄前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4周(1次/d,4mg/次,睡前服).分别在治疗前、开始治疗后1周、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测定肺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哮喘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孟鲁司特钠治疗1周后,哮喘患儿肺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4周后,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孟鲁司特钠用于学龄前儿童哮喘的治疗,对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小仙;刘淑梅;陈啸洪;姚欢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滤过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4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以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滤时每1h从血滤管路静脉壶内抽取与血液分离的乳白色油脂即甘油三酯,并每12h更换一个血滤器.结果 4例病人血液滤过24h后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3例病人48h后下降到5.65mmol/L或接近此水平的安全范围.3例病人血液滤过24h后腹痛腹胀有明显减轻,48h后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痊愈出院;而1例病人血液滤过后腹痛腹胀无缓解,全身情况持续恶化,死亡出院.结论 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采取定时抽取血脂和更换血滤器以尽快清除甘油三酯的方法,是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曾振国;夏亮;王联群;刘芬;朱峰;钱克俭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