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如洪;齐文光;徐万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Ⅱ Non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患者血糖、血清锌、铜、镁含量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酶反应速率法对其空腹血糖(FPG),锌、铜、镁分别进行检测,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锌、铜、镁异常改变的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均显著性高于健康人(P<0.01);糖尿病患者血清锌和镁均低于健康人(P<0.05),分别为(1.01±0.51)μg/ml和(0.68±0.35)mmol/ml;而血清铜则为(1.39±0.35)μg/ml高于健康人(P<0.05).结论 NIDDM患者血清锌、铜、镁与血糖浓度密切相关,血清中锌、镁浓度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铜则相反,因此,改善患者血糖情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紊乱.
作者:陈建华;徐勇;郑晓丰;张经宇;黎静;章登珊;张财成;陈唐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病因、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6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EG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和误诊原因及治疗预后.结果 EG患者均有腹痛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水症状,内镜下表现胃、肠黏膜充血、糜烂、出血、溃疡.误诊原因:(1)临床罕见;(2)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3)实验室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好,作用迅速.结论 EG临床表现多样性、无特异性;易误诊;皮质激素疗效好、作用迅速.
作者:余志强;郭晓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主要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李志勇;徐建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围产期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与计算机X线成像(CR)表现特征,提高其X线诊断水平.方法 对临床证实、资料完整的530例围产期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及CR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及CR诊断进行讨论.结果 根据CR表现的病变轻重和范围大小分为4级:Ⅰ级87例,Ⅱ级254例,Ⅲ级164例,Ⅳ级35例.结论 胸部X线摄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围产期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有重要价值,CR检查可明显提高其X线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吴小兵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胚冷冻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可行性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 以发生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接受白蛋白输注来预防OHSS发生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OHSS发生率及累积妊娠率.并总结全胚冷冻预防OHSS的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全胚冷冻组OHSS的发生率为17.5%,而输注白蛋白组为43.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全胚冷冻组的解冻复苏累计妊娠率达51.6%,输注白蛋白组累计妊娠率为53.13%,两者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胚冷冻能有效降低OHSS尤其是重度OHSS的发生率,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胚胎复苏累积妊娠率;早期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徐红英;朱元;伍琼芳;辛才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与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动态观察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2~4次骨显像及同期血清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EA、CA15-3检测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4例乳腺癌骨显像中,40例诊断骨转移(74.1%),病情进展19例(67.8%).血清CEA或CA15-3升高29例(53.7%).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CEA/CA15-3明显升高(P<0.005),骨转移病情进展组同期血清CEA/CA15-3亦明显升高(P<0.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尤其是骨转移可疑者)定期复查骨显像并作动态观察,同时行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骨转移的预测、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雪芹;吴建国;陈志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也包括肿瘤血管的生成.TF是一种分子量为47kD的单链跨膜糖蛋白,是机体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
作者:周锦都;程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应用速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复方干粉剂)治疗单纯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未获得完全控制的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性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实验方法,对47例单纯规范ICS未获得完全控制的患儿进行速利迭治疗,治疗前后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对其疗效评分,同时测定大呼吸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值及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患儿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PEF显著改善,并在以后治疗中保持改善(P<0.01),哮喘患儿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情况明显减少(P<0.01),治疗期间仅1例出现声音嘶哑的副作用.结论 速利迭对ICS治疗不满意的患儿有很好的疗效,不增加激素用量,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提高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少.避免接触致敏物质仍是防治儿童哮喘的关键.
作者:孙萍;王明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间舌样切除吻合术治疗胆总管下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9年7月~2006年12月应用胆总管十二指肠纵行切开、舌样切除吻合治疗的75例以胆管结石等引起的胆总管下端梗阻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8~27 d,有T管引流内容的增加,无出血及胆漏并发症出现,随访1~7年,2例胆管下端癌患者1年后死于癌症并发症,其余全部患者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及胆道吻合口狭窄发生,8例术后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其中1例发生反流性胆管炎,利胆排石后症状消失,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胆总管十二指肠间舌样切除吻合治疗胆总管下端梗阻保护了胆总管医学解剖和生理学状态,大限度地避免了胆肠吻合口狭窄、胆总管结石复发及反流性胆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锋;何勇;杨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PC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5例行MRI平扫和MRI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CT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均位于颅内脑外,其中位于额叶镰旁2例,顶叶镰旁1例,中颅凹底1例,左侧小脑半球1例.肿瘤呈类圆形2例,分叶状3例.CT平扫表现:5例呈低、等混杂密度影,密度不均匀,1例内见稍高密度影,病灶内无钙化影.MRI平扫:5例肿瘤T1W呈低、等混杂信号,T2W呈等高信号,信号不均,肿瘤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3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MRI增强表现: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囊变或坏死部分无强化,3例显示脑膜尾征.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CT及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作者:王晨;徐友妹;江新华;张华;石小玲;贺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重症中毒病人往往容易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在清除毒素同时需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为药物治疗提供很好的环境[1].
作者:何圆凤;廖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不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5例,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消失.手术治疗27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结核,术后症状均好转.结论 对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综合分析,明确诊断.
作者:陈建丰;韩子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中药汤剂治疗外伤性亚急性前房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0年~2006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前房出血患者中共有50例(50眼)前房积血时间超过5d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将2003年之前收治的患者作为A组,共有22例(22眼),2003年之后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作为B组,共有28例(28眼),治疗5d后,A组则继续应用止血剂、钙剂、激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B组的患者则停用止血药,服用中药汤剂,继续应用钙剂、激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A组17例Ⅱ级前房积血的患者12眼自行吸收.结论 通过中药汤剂的治疗,加快了前房积血的吸收,有效地避免了继发青光眼及角膜血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精神负担,避免了因手术并发症而出现医患纠纷.
作者:孙继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内外侧联合切口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998年3月至2007年1月,经我院采取内外侧联合切口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骨折11例的临床分析,按Hawkin评分标准:Ⅱ型6例,Ⅲ型4例,Ⅳ型1例.结果 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96个月,平均46.8个月.按照Hawkin评分标准:优7例,良3例,可1例.无1例出现骨不连、畸形愈合、骨髓炎、皮瓣坏死等,无1例因复位不良而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距骨坏死3例,其中2例在延长负重时间后自行恢复,1例距骨坏死后出现轻度塌陷,伴轻度创伤性关节炎,经保守治疗患者生活自理能从事轻微活动.所有病例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无1例行关节融合术.结论 内外侧联合切口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由于距骨的内外侧均得到良好的暴露,有利于骨折获得解剖复位,空心钉固定牢靠,且可产生骨折断端之间的加压,加速了骨折的愈合,降低了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总体疗效满意.
作者:苏如洪;齐文光;徐万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的恢复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科学指导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康复,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随机顺序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12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分别通过电访、信访及门诊问卷等方式进行每隔半年的跟踪随访观察,对纳入研究的全部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性生活的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夫妻感情等方面的变化.根据不同肿瘤分类及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后性生活状况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4例全部受访患者中,随访中因患者死亡失访13例,共11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宫颈癌91例,子宫内膜癌8例,卵巢癌12例.其治疗后性生活满意率分别是70.3%、75.0%、83.3%,治疗后性生活恢复时间为1~18个月不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4.3+2.7、5.1+3.3、4.8+3.5个月.治疗后性生活一直未恢复7例.性生活次数同治疗前的患者32例,治疗后使用润滑剂性生活得到改善的17例.结论 不同治疗方法对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均有影响,正确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
作者:周红英;尹泽群;乔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在无手术刺激状态下,老年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不同镇静程度时,大脑状态指数(CS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老年择期手术患者18例,年龄65~78岁,ASA Ⅰ~Ⅱ级,所行手术不限.全麻诱导前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镇静,靶浓度由0.5μg/ml开始,递增梯度为0.5μg/ml,间隔时间为5min,直至镇静评分(OAA/S)为0后5min停止.试验中,监测并记录患者的CSI、BIS值,间隔20s行OAA/S镇静评分.记录靶控输注系统预测的效应部位浓度值(CE),每变化0.1μg/ml时的数值及时间.结果 镇静程度(OAA/S)的变化与CE、BIS、CSI有线性回归关系:与CE呈负相关,与BIS、CSI呈正相关.相关性的程度依次为CE>BIS>CSI.BIS与CSI的监测均能很好地反映患者的镇静程度,但两者对OAA/S变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随着CE的变化,BIS和CSI可以很好地反映异丙酚对老年患者的镇静程度,CSI的灵敏度更高一些;但是两者对预测体动反应较差.
作者:陈莉丽;熊云川;熊平;李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宫颈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7年5月收治宫颈显著肥大患者74例(宫颈直径大于等于4cm).患者年龄小者为16岁,大58岁,平均31.2岁.50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24例自愿接受CO2激光治疗.结果 3个月后复查,聚焦超声的治疗有效率为100%,CO2激光治疗有效率为25%.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宫颈肥大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付蓉花;向爱清;陶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超声检查发现输尿管结石87例,对其中伴肾周积液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的发生率约为15%,声像图表现为肾周呈线条状或月牙形液性暗区.结论 超声能及时发现输尿管结石合并肾周积液,明确积液部位,深度及多少,并可动态观察其变化,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杨文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路RF钉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原则.方法 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7例,Ⅰ度滑脱22例,Ⅱ度滑脱13例,Ⅲ度滑脱2例.结果 术后随访7~29个月,32例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89.2%,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5%.结论 治疗腰椎滑脱应遵循减压、复位、固定、融合的原则,RF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成熟术式.
作者:敖沸;刘健;彭小龙;王俊东;周旭东;文毅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重度骨盆损伤早期救治的经验.方法 采用快速综合性抗休克措施挽救伤员生命,急诊及早期手术治疗重度骨盆损伤及各种合并伤共计19例.结果 19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19例骨盆骨折愈合满意;2例因尿道狭窄需定期扩张;1例骶丛、股神经损伤遗留轻度跛行,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快速有效抗休克,尽早施行骨盆内外固定;妥善处理各种合并伤是提高重度骨盆损伤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斌;陈华龙;邓捷;过慧敏;吴庆;冯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